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7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载于行进车体的施肥机。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施肥机的施肥装置中包括有鼓风机及与鼓风机的排气口连接的肥料运送风路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鼓风机的送出风路送出的风选择性地进入肥料运送风路或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其工作方式为:鼓风机排气口排出的风的作用在于:在施肥时,通过鼓风机排出的风通过肥料运送风路输送到肥料料斗中,利用风力促进肥料从肥料料斗中流出;在维护肥料料斗时,鼓风机排出的风通过残余肥料清除风路送到肥料料斗中,利用风力促进剩余的肥料从肥料料斗中流出。在现有技术中,肥料运送风路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分别为位于支撑肥料料斗的施肥机框架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这样导致整个施肥装置所占据的空间较大,进而使施肥机的尺寸也较大。另外,鼓风机通常设置在供操作者站立或行走的踏板的中间位置,造成了操作者在踏板上行走和站立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减小施肥机的尺寸和解决原有鼓风机、肥料运送风路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的设置位置给操作者带来的不便,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施肥机,其利用简单的构造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搭载于行进车体的施肥机,其包括:鼓风机,鼓风机设置于施肥机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左右方向为垂直于施肥机前进方向的方向;月巴料料斗;肥料运送风路,肥料运送风路与肥料料斗以及鼓风机的送出风路连通;残余肥料清除风路,残余肥料清除风路与肥料料斗以及鼓风机的送出风路连通;鼓风机的送出风路送出的风选择性地进入肥料运送风路或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并且肥料运送风路与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并排设置,并且肥料运送风路比残余肥料清除风路更靠近肥料料斗。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施肥机中,由于肥料运送风路与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并排设置,而不是设置在施肥机框架在行进车体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由此节省了空间。由于鼓风机设置在施肥机的一侧,不会占据操作者会频繁经过的踏板中间位置,为操作者在踏板上的走动提供了便利。还有,若有多个操作者乘坐在施肥机上时,除了驾驶者的坐席外,其他坐在踏板上的操作者会有更舒适的乘坐感受,因为此时的乘坐空间与原有的设置相比更为宽敞。因此,在确保操作者在踏板上的活动不受影响和施肥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施肥机在前后方向(即其长度方向上)可以被制造的更短。进一步,在上述施肥机中,肥料运送风路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的水平位置高于施肥机的踏板,操作者在进行施肥操作时位于踏板上。具有以上结构的施肥机的优点在于,操作者的脚可以伸入上述风路与踏板之间的空间,为操作者维护施肥机提供了方便。例如,当操作者在观测或清洗肥料料斗内部时,能够将更靠近肥料料斗。[0008]进一步,在上述施肥机中,在行进车体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施肥量调节机构。具有以上结构的施肥机的优点在于,方便对施肥量调节机构进行维护,同时也不会占用踏板中间部分的可供操作者活动的空间。进一步,在上述施肥机中,肥料运送风路位于鼓风机的送出风路的延长线上。具有以上结构的施肥机的优点在于,因为从鼓风机送出的风直通入肥料运送风路而不经过任何拐角,能够防止风力的衰减。进一步,在上述施肥机中,还包括有施肥机框架,肥料料斗支撑在施肥机框架上,施肥机框架的框架主体为长方形,框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框架条、左框架条、后框架条和右框架条,前框架条相对与后框架条在施肥机的前进方向上更靠前,施肥机框架进一步包括从左框架条向左延伸和从右框架条向右延伸的两连接臂,连接臂与对应一侧上的扶手连接;位于一侧的鼓风机与一侧上的连接臂固定。具有上述结构的施肥机,利用简单的结构为鼓风机提供了牢固的安装,使其即使在工作时发生正常的震动或施肥机在颠簸中行驶也不易从施肥机上掉落。进一步,在上述施肥机中,一侧为行进车体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左侧,鼓风机同时与后框架条固定。具有上述结构的施肥机,鼓风机同时由连接臂和框架条支撑可以确保更牢固的安装。下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目的、功效,以及结构组态,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施肥机的整体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施肥机的正视图,其中部分部件被移除;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施肥机中的施肥机框架和鼓风机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态,以及使用状态,以下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施肥机I。该施肥机搭载在于行进车体(未显示)上,施肥机I包括:鼓风机2、肥料运送风路13、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和肥料料斗16。鼓风机2设置于施肥机I在行进车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左右方向为垂直于在行进车体的前进方向的方向。图2显示了施肥机I的正视图。在送出风路7的一个侧面上,肥料运送风路13与肥料料斗16以及鼓风机2的送出风路7连通。在送出风路7的另一个侧面上,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与肥料料斗16以及鼓风机2的送出风路7连通。鼓风机2的送出风路7送出的风通过操作者的控制能够选择性地进入肥料运送风路13或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肥料运送风路13与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并排设置在肥料料斗16的前侧,并且肥料运送风路13比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更靠近肥料料斗16。[0023]与现有技术中将肥料运送风路13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分别设置在肥料料斗16在行进车体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的设置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设置方式能够节省了空间,从而缩短施肥机I的长度。由于鼓风机2设置在施肥机I的一侧,不会占据操作者会频繁经过的踏板5的中间位置,为操作者在踏板5上的走动提供了便利。还有,若有多个操作者乘坐在施肥机I上时,除了驾驶者的驾驶席外,其他坐在踏板5上的操作者会有更舒适的乘坐感受,因为此时的乘坐空间与原有的设置相比更为宽敞。在本实施例中,肥料运送风路13与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并排设置在肥料料斗16的前侧,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可以想到将肥料运送风路13与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并排设置在肥料料斗16的后侧。实际上,只要将肥料运送风路13与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并排设置在肥料料斗16的同侧,就可以达到节省空间和缩小施肥机I长度的目的。进一步,从图1中可以看出,肥料运送风路13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的水平位置高于踏板5。踏板5的作用在于为操作者在进行施肥操作时提供活动空间。所以,具有以上结构的施肥机I的优点在于,操作者的脚可以伸入上述风路与踏板5之间的空间,为操作者维护施肥机I提供了方便。例如,当操作者在观测或清洗肥料料斗16内部时,能够将更靠近肥料料斗16。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行进车体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施肥量调节机构17。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对施肥量调节机构17进行维护,同时也不会占用踏板5中间部分的可供操作者活动的空间。进一步,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到,肥料运送风路13位于鼓风机2的送出风路7的延长线上。具体来说,肥料运送风路13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的管道基本是呈直线状的延伸。鼓风机2的排气口 8与肥料运送风路13连接在送出风路7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而送出风路7上连接有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的侧面并不是面对着连接有鼓风机2的排气口8的侧面。当从鼓风机2排气口 8排出的风进入送出风路7后,气流能够直通入肥料运送风路13。但是气流若要进入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则需经过一个拐角,气压会被衰减。因此,与进入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的气流相比,直通入肥料运送风路13的气流的气压更强。由于肥料运送风路13是用于施肥时肥料喷洒,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是用于清洗肥料料斗16,考虑到肥料运送风路13的使用频率较高,且肥料喷洒的重要性较高,所以优先的把肥料运送风路13设置在送出风路7的延长线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可以把肥料运送风路13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都设置在送出风路7的延长线上。例如,只要把鼓风机2的排气通道和送出风路7的直径做得更大些,肥料运送风路13和残余肥料清除风路14就都可以连接在送出风路7的延长线上。进一步,施肥机I中还包括有施肥机框架12,肥料料斗16支撑在施肥机框架12上。图3是施肥机框架12的示意性俯视图。施肥机框架12的框架主体为长方形,框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框架条11a、左框架条lib、后框架条Ild和右框架条11c,前框架条Ila相对与后框架条IId在施肥机I的前进方向上更靠前,施肥机框架12进一步包括分别从左框架条Ilb向左、和从右框架条Ilc向右延伸的两扶手10,连接臂9与对应一侧上的扶手连接。图3显示了鼓风机2被安装到施肥机11上的安装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鼓风机2被安装在施肥机I的左侧,该左侧是操作者背对驾驶席15且面对施肥机框架12时的右手侦U。如图3所示,鼓风机2与左侧的扶手10固定。进一步,鼓风机2同时与后框架条Ild固定。当鼓风机2只是与左侧的扶手10固定时,鼓风机2已经利用简单的结构被牢固的安装到施肥机I上,使其即使在工作时发生正常的震动或施肥机I在颠簸中行驶也不易从施肥机I上掉落。当鼓风机2同时由扶手10和框架条支撑时。则可以确保更牢固的安装。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鼓风机2被安装在施肥机I的右侧,只要使鼓风机2被安装成远离踏板5的中心位置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扶手10与前框架条Ila及扶手10的连接、鼓风机2与扶手10及左框架条Ilb的连接都是通过多个螺钉18实现。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其他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部件之间的连接。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只有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被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权利范围,凡以相同的技术手段、或为下述权利要求内容所涵盖的权利范围而实施的,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而是申请人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施肥机,所述施肥机搭载于行进车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于在所述行进车体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左右方向为垂直于所述行进车体的前进方向的方向; 肥料料斗; 肥料运送风路,所述肥料运送风路与所述肥料料斗以及所述鼓风机的送出风路连通;残余肥料清除风路,所述残余肥料清除风路与所述肥料料斗以及所述鼓风机的所述送出风路连通; 所述鼓风机的所述送出风路送出的风选择性地进入所述肥料运送风路或所述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并且 所述肥料运送风路与所述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并排设置,并且所述肥料运送风路比所述残余肥料清除风路更靠近所述肥料料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于行进车体的施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肥料运送风路和所述残余肥料清除风路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行进车体的踏板,操作者在进行施肥操作时位于所述踏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载于行进车体的施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进车体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施肥量调节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于行进车体的施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肥料运送风路位于所述鼓风机的所述送出风路的延长线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搭载于行进车体的施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机还包括施肥机框架,所述施肥机支撑在所述施肥机框架上,所述施肥机框架的框架主体为长方形,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框架条、左框架条、后框架条和右框架条,所述前框架条相对与所述后框架条在所述行进车体的所述前进方向上更靠前,所述施肥机框架进一步包括分别从所述左框架条向左延伸和从所述右框架条向右延伸的两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设置在对应一侧上的扶手连接; 位于所述一侧的所述鼓风机与所述一侧上的所述连接臂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搭载于行进车体的施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侧为所述施肥机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侧,所述鼓风机同时与所述后框架条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搭载于行进车体上的施肥机,其包括鼓风机,鼓风机设置于在行进车体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左右方向为垂直于行进车体的前进方向的方向;肥料料斗;肥料运送风路,肥料运送风路与肥料料斗以及鼓风机的送出风路连通;残余肥料清除风路,残余肥料清除风路与肥料料斗以及鼓风机的送出风路连通;鼓风机的送出风路送出的风选择性地进入肥料运送风路或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并且肥料运送风路与残余肥料清除风路并排设置,并且肥料运送风路比残余肥料清除风路更靠近肥料料斗。
文档编号A01C15/04GK202907460SQ20122041188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中村奈, 中川善清, 清水孝式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