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植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4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滨海植生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滨海植生槽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尤适合应用于滨海地区的滨海植生槽。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台湾地区各主要都市因地理位置不同,人文环境互异,各地区土地利用型态亦不相同,如内陆地区以山坡地保育区或保护区所占面积较大,在充分开发后,建地建物及公共设施增多,绿资源分布相对减少;至于,滨海地区虽然没有太多的建地建物及公共设施等过度开发现象,但却以港埠用地、水域或盐田区较多,绿资源的分布同样相对减少。[0003]再者,滨海的盐沼泽、内陆沙漠、内陆湖泊湖岸边和过度灌溉的农地,是最容易发生高盐逆境的几个区域;所谓高盐逆境对植物的伤害机制,主要是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得土壤孔度降低,对土壤的通气量 和水分传导产生负面的影响。[0004]另一方面,高盐造成土壤低的水分潜势,会对植物产生一种生理的干旱 (physiological drought),增加植物获得水分和养分的困难,因为干旱和高盐有共同的渗透逆境的效果;若高浓度的盐分进入淡土植物体内,过多的Na+会伤害植物的膜结构和抑制酵素作用,造成一般代谢失常的问题,进而毒害植物。[0005]传统用以改善滨海土壤盐分过高的方式,多是在滨海植生地的范围内施以大量的淡水灌注作业,以期藉由淡水稀释土壤中的盐分;然而,如此做法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土壤中原有的养分亦会因此大量流失;纵使,可以控制滨海植生地不会被海水淹盖,但随着海水的水位上涨,植生地底层原本已淡化的土壤,仍会遭海水从周边的土层渗入而再次遭受盐害;因此,如何能够在滨海植生区域有效避免土壤遭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藉以增加滨海庇荫地绿化面积,一直是临海地区所亟欲解决的课题。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适合应用于滨海地区,避免土壤因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的滨海植生槽,提高滨海植生地的植物存活率。[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0008]一种滨海植生槽,包括有至少一隔水容器,其由隔水材料制作,并设有一供盛装土壤的容置部,容置部设有至少一贯穿至隔水容器外部的排水孔;及至少一溶质阻隔元件, 其覆盖于隔水容器的排水孔处,该溶质阻隔元件限制隔水容器外界的溶质经由排水孔进入容置部,且仅供溶剂经由排水孔进出容置部。[0009]该滨海植生槽还包括有一将多个所述隔水容器相互连接的框架。[0010]该滨海植生槽还还包括有一将多个隔水容器相互连接的框架,该框架一体设有多个供各隔水容器相套接的框格,各框格的边沿设有多个供隔水容器靠抵的支撑杆。[0011]所述隔水容器于各排水孔其中一端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一将溶质阻隔元件固定的框条。[0012]所述溶质阻隔元件的主体为一半透膜。[0013]所述溶质阻隔元件于半透膜的两面分别披覆有至少一层具有透水性的支撑物。[0014]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于使用时,将预定数量的隔水容器分别放置于滨海植生地的定点处,将溶质阻隔元件覆盖于各隔水容器的排水孔处,之后将土壤填入隔水容器的容置部,即可将所欲栽种的植物移入隔水容器的土壤中,由隔水容器所盛装的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地;在排水孔之作用下,可让隔水容器所盛装的土壤维持应有的排水效能,以及在溶质阻隔元件的作用下,限制海水当中的溶质(即盐分)进入容置部,有效避免隔水容器所盛装的土壤因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进而提高滨海植生地的植物存活率。[0015]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可以产生下列功效[0016]1.可有效避免隔水容器所盛装的土壤因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进而提高滨海植生地的植物存活率。[0017]2.可藉由填入或更换新的土壤,获 致较适合植物生长的土质条件。


[0019][0020][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滨海植生槽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溶质阻隔元件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水容器用以进行排水功能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水容器用以阻挡海水盐分进入容置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滨海植生槽外观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滨海植生槽结构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滨海植生槽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滨海植生槽外观立体图。标号说明隔水容器10框条13溶质阻隔元件20 框架30 土壤40 植物50。容置部11半透膜21 框格31排水孔12支撑物22 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003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滨海植生槽,包括有至少一隔水容器 10,以及至少一溶质阻隔元件20 ;其中[0035]隔水容器10由隔水材料制作有一供盛装土壤的容置部11,于容置部11处设有至少一贯穿至隔水容器10外部的排水孔12 ;实施时,用以制造隔水容器10的隔水材料系可以为水泥、陶土、塑料、玻璃纤维或金属。[0036]溶质阻隔元件20覆盖于隔水容器10的排水孔12处,用以限制隔水容器10外界的溶质经由排水孔12进入容置部11,仅供溶剂经由排水孔12进出容置部11 ;实施时,各溶质阻隔元件20的主体为一半透膜21,并且可进一步于半透膜21的两面分别披覆有至少一层具有透水性的支撑物22,所述支撑物22可以为一透水织布,该支撑物22主要用以增加整体溶质阻隔元件20的结构强度,且不致影响溶质阻隔元件20的溶剂渗透能力。[0037]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于使用时,可如图3所示将隔水容器10放置于滨海植生地的定点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隔水容器10埋入滨海植生地的方式,将隔水容器10固定于预定的放置地点,且将溶质阻隔元件20覆盖于各隔水容器10的排水孔12处,之后将土壤40填入隔水容器10的容置部11,即可将所欲栽种的植物50移入隔水容器10的土壤40 中,由隔水容器10所盛装的土壤40作为植物50生长的基地。[0038]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于常态下,是在排水孔12的作用下,让隔水容器10所盛装的土壤40维持应有的排水效能,当所浇灌的灌溉水或雨水经由土壤40表层渗入容置部11 之后,可由排水孔12适实提供水份调节作用,避免植物50根部长期浸泡于水中而腐烂。[0039]尤其是,当海水的水位上涨而使得滨海植生地的地下海水位上升时,纵使地下海水的水位如图4所示,已淹盖至隔水容器10的排水孔12高度,其隔水容器10仍可在溶质阻隔元件20的作用下,限制海水当中的溶质(即盐分)进入容置部11,有效避免隔水容器 10所盛装的土壤40因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进而提高滨海植生地的植物存活率。[0040]由于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可有效避免隔水容器10所盛装的土壤40因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以及可藉由填入或更换新的土壤40,获致较适合植物生长的土质条件,可以广泛应用于滨海植生地,藉以提高滨海植生地的植物存活率。[0041]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可如图5至图7所示,进一步包括有一用以将多个隔水容器10相互连接的框架30。该框架30 —体设有多个分别与各隔水容器10相套接的框格31, 且于各框格31的边沿设有多个与隔水容器10相靠抵的支撑杆32。在框架30的连接作用下,使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的滨海植生地结构更趋稳固,以及有助于滨海植生槽的模块化设计。[0042]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是由预定数量的隔水容器10各别配置于所应用的滨海植生地,或是由框架30同时连接多个隔水容器10配置于所应用的滨海植生地,其中的隔水容器10可如图8所示,于各排水孔12其中一端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一将溶质阻隔元件20固定的框条13,利用该框条13将溶质阻隔元件20覆盖于排水孔12的开口处,框条13的设计还方便溶质阻隔元件20的组装或更新。[0043]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滨海植生槽可以产生下列功效[0044]1.可有效避免隔水容器所盛装的土壤因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进而提高滨海植生地的植物存活率。[0045]2.可藉由填入或更换新的土壤,获得较适合植物生长的土质条件。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滨海植生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至少一隔水容器,其由隔水材料制作,并设有一供盛装土壤的容置部,容置部设有至少一贯穿至隔水容器外部的排水孔; 至少一溶质阻隔元件,其覆盖于隔水容器的排水孔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植生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将多个所述隔水容器相互连接的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植生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将多个隔水容器相互连接的框架,该框架一体设有多个供各隔水容器相套接的框格,各框格的边沿设有多个供隔水容器靠抵的支撑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滨海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容器于各排水孔其中一端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一将溶质阻隔元件固定的框条。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滨海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阻隔元件的主体为一半透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滨海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阻隔元件于半透膜的两面分别披覆有至少一层具有透水性的支撑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应用于滨海地区的滨海植生槽,其包括至少一隔水容器及至少一溶质阻隔元件,隔水容器设有一供盛装土壤的容置部,容置部设有至少一排水孔;溶质阻隔元件覆盖于各隔水容器的排水孔处,限制隔水容器外界的溶质经由排水孔进入容置部,且仅供溶剂经由排水孔进出容置部。在排水孔之作用下,让隔水容器所盛装的土壤维持应有的排水效能,以及在溶质阻隔元件的作用下,限制海水当中的溶质即盐分进入容置部,有效避免隔水容器所盛装的土壤因海水渗透而发生盐害,进而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819092SQ2012204540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张则安 申请人:张则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