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保温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7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膜保温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保温大棚,属于池塘养殖及农业种植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池塘养殖及农田种植业中普遍采用塑料薄膜大棚保温,以延长生产周期和反季节生产。在水产养殖生产及农作物种植生产中,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的应用,对增加产量、品种、生产安全等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在使用中,现有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的结构尚存在许多缺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塑料薄膜保温层是单层形式,保温性能差,在大棚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热量的散失还是较为严重;2、现有养殖池塘大跨度塑料保温大棚由于是单层结构,一旦在使用中破损则修复难度很大;3现有农作物种植生产中使用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塑料薄膜由刚性的金属杆件进行支撑,保温大棚整体呈刚性结构,无法通过柔性变形来吸收风力,因此抗风能力差;4、现有农作物种植生产中使用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由于其自身抗风能力的缺陷,跨度较小,不利于机械作业和日常生产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塑料薄膜保温层是单层形式,保温性能差,在大棚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热量的散失还是较为严重;2、现有养殖池塘大跨度塑料保温大棚由于是单层结构,一旦在使用中破损则修复难度很大;3现有农作物种植生产中使用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塑料薄膜由刚性的金属杆件进行支撑,保温大棚整体呈刚性结构,无法通过柔性变形来吸收风力,因此抗风能力差;4、现有农作物种植生产中使用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由于其自身抗风能力的缺陷,跨度较小,不利于机械作业和日常生产管理。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保温大棚,所述薄膜保温大棚覆盖相邻的两块呈矩形的养殖/种植区域;所述薄膜保温大棚包括框架结构,丝带及其固定装置,薄膜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沿两块养殖/种植区域中间过道设置的中轴支撑杆组,所述中轴支撑杆组对上主梁1、下主梁2进行支撑;还包括周向支撑杆组,所述周向支撑杆组对上圈梁3,下圈梁4进行支撑;所述丝带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薄膜保温大棚四周地面上的一圈混凝土层5 ;所述混凝土层5上与所述上、下主梁1、2平行的两侧设有多对对应的第一定位钩组,所述第一定位钩组包括内层下丝带定位钩6、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外层下丝带定位钩8、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所述混凝土层5上与所述上、下主梁1、2垂直的两侧设有多对对应的第二定位钩组,所述第二定位钩组包括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 ;所述丝带包括垂直于上、下主梁的上主梁上丝带,上主梁下丝带,下主梁上丝带,下主梁下丝带;所述上主梁上丝带分别固定在上主梁1、上圈梁3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上;所述上主梁下丝带分别固定在上主梁1、上圈梁3下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下丝带定位钩8上;所述下主梁上丝带分别固定在下主梁2、下圈梁4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上;所述下主梁下丝带分别固定在下主梁2、下圈梁4的下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下丝带定位钩6上;所述丝带还包括平行于所述上、下主梁1、2的上圈梁上丝带,下圈梁上丝带;所述上圈梁上丝带固定在上圈梁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上;所述下圈梁上丝带固定在下圈梁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上;所述薄膜结构包括上薄膜结构和下薄膜结构;所述上薄膜结构位于所述上主梁上丝带、上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上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所述下薄膜结构位于所述下主梁上丝带、下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下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丝带为钢丝。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主梁1、2的高度高于与其平行的一对上、下圈梁3、4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薄膜结构为塑料材质。进一步的,还包括热泵系统12,所述热泵系统12包括热风输送总管1201,所述热风输送总管1201与热风输送管连通,所述热风输送,管布置于所述上、下薄膜结构之间,其上开设送风孔,暖气从所述送风孔内喷出。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5上部均布开设多条垂直于所述上、下圈梁3、4的泄水沟501。进一步的,所述周向支撑杆组、中轴支撑杆组通过钢筋混凝土桩10与地面固定。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刚性的杆件搭建框架结构,如图1-4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桩10与地面固定,对其框架结构进行加固,采用丝带在框架结构上进行缠绕固定,其中,用于固定上薄膜结构的丝带固定在上主梁I和上圈梁3上,用于固定下薄膜结构的丝带固定在下主梁2和下圈梁4上,丝带的两端固定在混凝土层5上的各个对应的定位钩上,丝带对薄膜结构进行限位和承载,利用丝带的柔性特质,使得薄膜保温大棚的抗风能力大大加强,由于丝带直接与混凝土层5进行固定,其稳固性也能得到保证,能够满足大跨度的保温大棚的结构强度要求。两层薄膜结构自身具有较强的隔热保暖的功效,在此之上,再通过在两层薄膜结构之间布置表面开设送风孔的热风输送管,通过热泵系统12来提供暖气,进一步增强了保温大棚的隔热保暖的功能,提高了农作物或池塘养殖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了双层柔性结构,使得大跨度塑料薄膜保温大棚整体结构更科学、更稳定,抗风强度大幅提升,确保了大跨度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的安全性;2、双层式大跨度柔性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结构可覆盖内、外二层塑料薄膜保温层,使得内、外二层塑料薄膜间形成了空气隔热层,从而大幅提升了保温性能,同时二层塑料薄膜保温层增加了因使用中破损而热量散失的保险 系数;3、双层式大跨度柔性塑料薄膜保温大棚解决了现有农作物种植生产中使用小跨度、刚性结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的抗风能力差、不利于机械作业和日常生产管理等问题,可实现机械化生产及科学管理日常生产;
4、双层式大跨度柔性塑料薄膜保温大棚可实现向内、外二层塑料薄膜间空气隔热层输送热风,形成空气加温层,增强融雪功能,抵御灾害性天气带来的生产损失。


图1是本发明薄膜保温大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薄膜保温大棚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右下角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与图3对应的立面示意图。其中1、上主梁,2、下主梁,3、上圈梁,4、下圈梁,5、混凝土层,6、内层下丝带定位钩,7、内层上丝带定位钩,8、外层下丝带定位钩,9、外层上丝带定位钩,10、混凝土桩,11、支撑杆,12、热泵系统,501 、泄水沟,1201、热风输送总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具体来说,是双层式大跨度柔性塑料薄膜保温大棚,薄膜保温大棚覆盖相邻的两块呈矩形的养殖/种植区域;薄膜保温大棚包括框架结构,丝带及其固定装置,薄膜结构;框架结构包括沿两块养殖/种植区域中间过道设置的中轴支撑杆组,中轴支撑杆组对上主梁1、下主梁2进行支撑;还包括周向支撑杆组,周向支撑杆组对上圈梁3,下圈梁4进行支撑;丝带固定装置包括设于薄膜保温大棚四周地面上的一圈混凝土层5 ;混凝土层5上与上、下主梁1、2平行的两侧设有多对对应的第一定位钩组,第一定位钩组包括内层下丝带定位钩6、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外层下丝带定位钩8、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 ;混凝土层5上与上、下主梁1、2垂直的两侧设有多对对应的第二定位钩组,第二定位钩组包括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 ;丝带包括垂直于上、下主梁的上主梁上丝带,上主梁下丝带,下主梁上丝带,下主梁下丝带;上主梁上丝带分别固定在上主梁1、上圈梁3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上;上主梁下丝带分别固定在上主梁1、上圈梁3下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下丝带定位钩8上;下主梁上丝带分别固定在下主梁2、下圈梁4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上;下主梁下丝带分别固定在下主梁2、下圈梁4的下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下丝带定位钩6上;丝带还包括平行于上、下主梁1、2的上圈梁上丝带,下圈梁上丝带;上圈梁上丝带固定在上圈梁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上;下圈梁上丝带固定在下圈梁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上;薄膜结构包括上薄膜结构和下薄膜结构;上薄膜结构位于上主梁上丝带、上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上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下薄膜结构位于下主梁上丝带、下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下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丝带为钢丝。上、下主梁1、2的高度高于与其平行的一对上、下圈梁3、4的高度。薄膜结构为塑料材质。还包括热泵系统12,热泵系统12包括热风输送总管1201,热风输送管布置于上、下薄膜结构之间,其上开设送风孔,暖气从送风孔内喷出。混凝土层5上部均布开设多条垂直于所述上、下圈梁3、4的泄水沟501。周向支撑杆组、中轴支撑杆组通过钢筋混凝土桩10与地面固定。
其具体安装流程如下I)在中轴支撑杆组和周向支撑杆组对应的位置,向土质地基中每隔3米压入钢筋混凝土桩10,并固定相应长度的支撑钢管,中轴支撑杆组位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长3米、周向支撑杆组位置钢筋混凝土桩长1. 5-2. O米,支撑钢管埋入钢筋混凝土桩10中的长度不小于50厘米。2)连接上下平行的二层钢管主梁及钢管圈梁,上下层间距10-15厘3)沿四周现浇钢筋混凝土固定基础。4)沿刚性钢管框架结构钢管主梁下层结构垂直向至和钢管主梁平行向的钢管圈梁下层结构,每间隔25-30厘米并以统一拉伸力固定钢丝绳于二侧钢筋混凝土固定基础相应内层下丝带定位钩6上;在此钢丝绳上平整的覆盖内层塑料薄膜;在内层塑料薄膜上,自刚性钢管框架结构钢管主梁起,沿刚性钢管框架结构钢管主梁平行向至和钢管主梁垂直向的钢管圈梁下层结构,每间隔1. 0-1. 2米并以统一拉伸力固定钢丝绳于二侧钢筋混凝土固定基础相应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上。5)沿刚性钢管框架结构钢管主梁上层结构垂直向至和钢管主梁平行向的钢管圈梁上层结构,每间隔25-30厘米并以统一拉伸力固定钢丝绳于二侧钢筋混凝土固定基础相应外层下丝带定位钩8上;在此结构向下,沿刚性钢管框架结构钢管主梁结构平行向至钢管圈梁结构,每间隔6米悬空固定设置热风输送管,热风输送管与热风输送总管1201连通,热风输送管每间隔30-50厘米开设送风孔,并使送风孔沿钢丝绳方向向上布置;在此钢丝绳上平整的覆盖外层塑料薄膜;每间隔25-30厘米并以统一拉伸力固定钢丝绳于二侧钢筋混凝土固定基础相应外层上 丝带定位钩9上。6)将热风输送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热风输送总管1201并和相应产热风设备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保温大棚覆盖相邻的两块呈矩形的养殖/种植区域; 所述薄膜保温大棚包括框架结构,丝带及其固定装置,薄膜结构; 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沿两块养殖/种植区域中间过道设置的中轴支撑杆组,所述中轴支撑杆组对上主梁(I )、下主梁(2)进行支撑;还包括周向支撑杆组,所述周向支撑杆组对上圈梁(3),下圈梁(4)进行支撑; 所述丝带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薄膜保温大棚四周地面上的一圈混凝土层(5);所述混凝土层(5)上与所述上、下主梁(1、2)平行的两侧设有多对对应的第一定位钩组,所述第一定位钩组包括内层下丝带定位钩(6)、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外层下丝带定位钩(8)、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所述混凝土层(5)上与所述上、下主梁(1、2)垂直的两侧设有多对对应的第二定位钩组,所述第二定位钩组包括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 所述丝带包括垂直于上、下主梁的上主梁上丝带,上主梁下丝带,下主梁上丝带,下主梁下丝带;所述上主梁上丝带分别固定在上主梁(I)、上圈梁(3)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上;所述上主梁下丝带分别固定在上主梁(I)、上圈梁(3)下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下丝带定位钩(8)上;所述下主梁上丝带分别固定在下主梁(2)、下圈梁(4)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上;所述下主梁下丝带分别固定在下主梁(2)、下圈梁(4)的下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下丝带定位钩(6)上; 所述丝带还包括平行于所述上、下主梁(1、2)的上圈梁上丝带,下圈梁上丝带;所述上圈梁上丝带固定在上圈梁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外层上丝带定位钩(9)上;所述下圈梁上丝带固定在下圈梁的上方,其两端固定在一对内层上丝带定位钩(7)上; 所述薄膜结构包括上薄膜结构和下薄膜结构;所述上薄膜结构位于所述上主梁上丝带、上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上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所述下薄膜结构位于所述下主梁上丝带、下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下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带为钢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主梁(1、2)的高度高于与其平行的一对上、下圈梁(3、4)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结构为塑料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泵系统(12),所述热泵系统(12)包括热风输送总管(1201 ),所述热风输送总管与热风输送管连通,所述热风输送管布置于所述上、下薄膜结构之间,所述热风输送管上开设送风孔,暖气从所述送风孔内喷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5)上部均布开设多条垂直于所述上、下圈梁(3、4)的泄水沟(5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支撑杆组、中轴支撑杆组通过钢筋混凝土桩(10)与地面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保温大棚,其特征在于薄膜保温大棚覆盖相邻的两块呈矩形的养殖/种植区域;包括框架结构,丝带及其固定装置,薄膜结构;薄膜结构包括上薄膜结构和下薄膜结构;上薄膜结构位于上主梁上丝带、上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上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下薄膜结构位于下主梁上丝带、下圈梁上丝带交织形成的支撑面,与下主梁下丝带形成的支撑面之间。丝带对薄膜结构进行限位和承载,利用丝带的柔性特质,使得薄膜保温大棚的抗风能力大大加强,由于丝带直接与混凝土层5进行固定,其稳固性也能得到保证,能够满足大跨度的保温大棚的结构强度要求。
文档编号A01G9/14GK103039302SQ2013100044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郁蔚文, 周寅, 王健, 顾兆俊, 程果峰, 时旭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