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14493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树鲜叶降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氟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适量的氟摄入对人体有益,然而过量的氟却对人体产生危害,出现氟斑牙、氟化骨症等。茶树对氟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中98.1%的氟累积在叶片中,且随着叶片成熟度增加而升高。因长期饮用引起的饮茶型氟中毒现象已屡见不鲜,引起了高度重视,因此研究有效的降氟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叶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土壤和大气中的氟,其中土壤是茶树吸收氟的主要来源。土壤氟含量显著影响茶树叶片氟浓度,研究表明土壤水溶性氟和盐溶性氟能较好的反映土壤氟的生物有效性,茶树叶片对氟的吸收随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母质、pH、有机质、交换性钙、无定形铝等均影响土壤氟含量及其赋存形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溶性氟的主要土壤因子。因此,通过改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以降低土壤有效氟含量,从而降低茶叶鲜叶中的氟含量,成为鲜叶原料降氟的可能措施之一。有鉴于此,申请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2011年7月27日申请的专利名称为《降低砖茶鲜叶中氟含量的土壤改良剂及方法》(申请号:201110211669.1)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采用如下土壤改良剂:白云石粉158 476份、生石灰15 55份、草炭50 150份和氯化钾4 12份;施用量为227 693kg/亩,每年可在采摘前一个月施用一次,施用在茶园土壤表面,撒施后对土壤进行浅翻。上述方案于实验中确实可以有效降低茶叶中氟含量,然而,上述降氟方式所依靠的土壤改良剂制作极为繁复,且单位亩内的施肥基数过高,导致生产成本高,这些都为其实际的推广应用带来巨大影响。如何研发出一种使用方便而成效显著的降低茶叶中含氟量的方法,从而在保证有效降低茶叶含氟量的前提下又能确保其低成本性,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迫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可显著而稳定的降低茶鲜叶中氟含量,其操作便捷而降氟成本极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土壤施肥;所述的肥料配比为:氮肥为12 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氮肥分批施肥且施肥比例为:春茶前30%、春茶后20%、晚夏20%和深秋30% ;磷肥和钾肥于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本方法通过采用适当的施肥配比和比例,在合适时期对茶树进行土壤施肥,从而起到人为的改良土壤以达到预期降氟效果的目的;整个施肥过程完全为农艺措施,一方面通过发挥施肥的调控作用,在不引入有害物质的前提下,即可实现茶鲜叶降氟的目的,降氟效益高,另一方面,则较之传统的土壤改良手段而言其显然操作更为简便,同时整个土壤改良成本也得到了极大降低,使其具备投资少、降氟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为在氮肥为12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时的春茶、夏茶、秋茶时期一芽三叶茶鲜叶的氟含量框图;图2为在氮肥为18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时的春茶、夏茶、秋茶时期一芽三叶茶鲜叶的氟含量框图;图3为在氮肥为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时的春茶、夏茶、秋茶时期一芽三叶茶鲜叶的氟含量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土壤施肥;所述的肥料配比为:氮肥为12 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氮肥分批施肥且施肥比例为:春茶前30%、春茶后20%、晚夏20%和深秋30% ;磷肥和钾肥于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规措施,是土壤-植物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施肥措施可影响土壤pH、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土壤养分等理化性质,引起氟的赋存形态、土壤对氟的吸附、茶树对氟的吸收的变化,从而影响氟在茶树鲜叶中的累积;本发明通过采用适当的施肥配比和比例,在合适时期对茶树进行土壤施肥,从而起到人为的改良土壤以达到预期降氟效果的目的。由于整个施肥过程完全为农艺措施,一方面通过发挥施肥的调控作用,在不引入有害物质的前提下,即可实现茶鲜叶降氟的目的,降氟效益高,另一方面,则较之传统的土壤改良手段而言 其显然操作更为简便,同时整个土壤改良成本也得到了极大降低,使其具备投资少、降氟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使用时,考虑原料的获取便利性,可优选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从而以进一步降低其实际施肥成本和增加其施肥效益;至于春茶前、春茶后、晚夏和深秋的施肥时段,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大体为春茶前(3月10日左右)、春茶后(5月10日左右)、晚夏(7月20日左右)和深秋(9月20日左右),具体时间浮动以现场具体情况为准,氮肥的具体施肥比例亦可根据实际人工而有小幅度称算误差,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肥料施肥方式为开沟施肥,或辅以行间铺草,肥料施入施肥沟后覆土 ;春茶前、后以及晚夏追肥结合浅耕进行,开沟深度8 IOcm ;深秋基肥结合深耕进行,开沟深度25 30cm,开沟后及时覆土。至于开沟施肥的其他注意事项较为常规,如开沟方位通常对象为成龄采摘茶园时,一般沿树冠边缘垂直下方开沟,已封行茶园则在茶行中间开沟。平地茶园一边或两边施肥;坡地茶园或梯级茶园,要在茶行的上方开沟施肥,以防肥料流失。此外,氮肥要深施,避免大雨来临之前施用;磷肥要集中施用在茶树根系附近,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钾肥则要集中深施,肥料施入施肥沟后及时覆土,适当镇压,以不漏风为宜。
进一步的,行间铺草在浅耕除草施肥或深耕施肥后进行;铺草厚度10 15cm,铺草量不少于IOOOkg/亩,以铺草后不见土为宜,力求均匀;幼龄茶园覆盖则在茶树两旁各30cm,厚度10cm。其铺草材料可选用山野杂草、修剪枝叶、作物秸杆等;而若为了抗旱,则在春茶后或旱季来临进行铺草;若为防冻,铺草操作则在秋季寒流来临之前进行。平地或梯式茶园可以散铺,稍加土覆盖;坡地茶园应沿等高线横铺,搭盖成覆瓦状,并用泥土镇压;以鲜草为材料时要曝晒,失水50%左右时再铺;若草籽已成熟,铺草前应将草籽敲落,以免将杂草种子带入茶园。必要时还需进行铺草还田操作,也即春夏之交铺的草一般在秋耕时深埋入土,秋后铺的草在翌年春耕时翻埋。为便于读者理解,此处结合附图1-3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文进行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实验时间及对象:2008年-2010年,安徽省宣城十字铺茶场;实验地点 及土壤类型:皖南沿江丘陵茶区,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黄红壤;茶树品种及栽种方式:当地群体种,单条行栽,机械采摘;实验过程:设置氮肥为12kg/亩施用量(以下简称N12)和不施氮肥(以下简称N0)2个处理工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三年重复实验三次;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氮肥分四次施用,春茶前(3月10日左右)30%、春茶后(5月10日左右)20%、晚夏(7月20日左右)20%、深秋(9月20日左右)30%。施肥方式为开沟施肥,茶园已封行,所以在茶行中间开沟。春茶前、春茶后、晚夏追肥结合浅耕进行,开沟深度8 10cm,氮肥深施后覆土,以不漏风为宜,并避免大雨前施用。磷肥和钾肥均在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基肥结合深耕进行,开沟深度25 30cm,深施后覆土,稍镇压。试验期内每年春茶、夏茶、秋茶均取一芽三叶新梢测定茶鲜叶中氟含量,评价施肥措施对茶树一芽三叶茶鲜叶中氟含量的降低效果。2008-2010年,N12处理各采茶时期一芽三叶茶鲜叶氟含量结果如表I及图1所示:春茶、夏茶、秋茶鲜叶氟含量逐年降低,各季茶鲜叶平均含氟量分别为144.66mg/kg、282.01mg/kg、249.63mg/kg。施肥处理(N12)春茶一芽三叶茶鲜叶含氟量降低7.24%,降氟效益为0.60%/ (kgN);夏茶一芽三叶茶鲜叶含氟量降低17.09%,降氟效益为1.42%/ (kg N);秋茶一芽三叶茶鲜叶含氟量降低7.67%,降氟效益为0.64%/ (kg N)。
项目__懸_秋茶
NO鲜时氟含量
155.94340.12270.37
(mg/kg)
N12鲜叶氣含量
144.66282.01249.63
(mg/kg)
降幅(%)7.2417.097.67
降氟效益(%/(kg N) ) 0.60_L42_0.64
表I实施例2实验时间及对象:2008年-2010年,安徽省宣城十字铺茶场;实验地点及土壤类型:皖南沿江丘陵茶区,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黄红壤;茶树品种及栽种方式:当地群体种,单条行栽,机械采摘;实验过程:设置氮肥为18kg/亩施用量(以下简称N18)和不施氮肥(以下简称NO)2个处理工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其他实施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2008-2010年,N18处理各采茶时期一芽三叶茶鲜叶氟含量结果如表2及图2所示。春茶、夏茶、秋茶鲜叶氟含量大致呈逐年降低趋势,且夏茶 > 秋茶 > 春茶,各季平均氟含量分别为273.06mg/kg、236.62mg/kg和126.70mg/kg。与不施肥(NO)相比,N18施肥处理春茶一芽三叶茶鲜叶含氟量降低18.75%,降氟效益为1.04%/(kg N);夏茶一芽三叶茶鲜叶含氟量降低19.72%,降氟效益为1.10%/ (kg N);秋茶一芽三叶茶鲜叶含氟量降低12.58%,降氟效益为0.70%/(kg N)。
权利要求
1.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土壤施肥;所述的肥料配比为:氮肥为12 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氮肥分批施肥且施肥比例为:春茶前30%、春茶后20%、晚夏20%和深秋30% ;磷肥和钾肥于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肥料施肥方式为开沟施肥,或辅以行间铺草,肥料施入施肥沟后覆土;春茶前、后以及晚夏追肥结合浅耕进行,开沟深度8 1Ocm ;深 秋基肥结合深耕进行,开沟深度25 30cm,开沟后及时覆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行间铺草在浅耕除草施肥或深耕施肥后进行;铺草厚度10 15cm,铺草量不少于IOOOkg/亩,以铺草后不见土为宜;幼龄茶园覆盖则在茶树两旁各30cm,厚度10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树鲜叶降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土壤施肥;所述的肥料配比为氮肥为12~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氮肥分批施肥且施肥比例为春茶前30%、春茶后20%、晚夏20%和深秋30%;磷肥和钾肥于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本方法通过采用适当的施肥配比和比例,在合适时期对茶树进行土壤施肥,从而起到人为的改良土壤以达到预期降氟效果的目的;具备投资少、降氟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3210726SQ2013101430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王烨军, 张永利, 廖万有, 苏有健, 罗毅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