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28531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尤其是一种针对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堤坝内部的防渗粘土中均匀掺入食盐作为防治剂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防治效果好等特点,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尤其是一种针对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白蚁 危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昆虫。我国堤坝数量众多,南方地区一半以上的堤坝 中存在白蚁危害。彻底防治白蚁对堤坝的危害,是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俗话说"千里之 堤,溃于蚁穴",近年来由于白蚁危害造成倒坝溃堤灾害的时有报导。白蚁不治,堤坝难保, 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0003] 以往白蚁危害堤坝的防治主要采用毒土灌浆、投放白蚁诱饵剂、诱杀包、挖穴取 巢、克蚁星等方法,用药物毒死坝堤内的白蚁。上述方法都是在发现有白蚁危害堤坝后采取 的被动防治方法,存在发现的滞后性、解决的不彻底性、有效期短、费用高和普遍有副作用 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不能彻底防治白蚁对堤坝的危害和消除因白蚁在堤坝内筑巢 而造成的工程隐患。目前,国内外现有白蚁危害堤坝的防治技术主要是: 1、毒土灌浆防治技术 灌浆灭蚁是处理堤坝白蚁的技术之一。此技术是在泥浆中加入适量的氯丹乳剂等药 齐IJ,再将泥浆灌入堤坝内。此法具有预防和灭治的功效。其原理一方面杀灭蚁道、蚁巢、菌 圃内的白蚁,同时充填空隙,能消除堤坝内蚁巢等隐患;另一方面,毒化坝体土壤,在堤坝中 形成药土屏障,防止白蚁孳生营巢,并在迎水坡和背水坡间形成隔离墙,阻止白蚁向迎水坡 修筑蚁道,避免管漏现象发生。但由于氯丹乳剂等对环境危害较大,国家已明确禁止使用。 而且毒土灌浆的实施方法也不简便,如施工控制不好容易带来坝体开裂等新的隐患。
[0004] 2、挖巢防治技术 挖巢法是通过人工开挖将白蚁巢穴全部去除。方法是在堤坝表面白蚁采食点附近找到 采食道,沿蚁道追挖至主巢,捉到蚁王、蚁后,挖除菌圃,然后带药回填。但根据多年的实践, 此法不但开挖工程量大,而且回填土处理得不好时还会留下工程后遗症,挖巢的费用与效 果也不理想,有的堤坝挖填费时长,只能解决局部堤段的白蚁危害,隐患不能彻底根除。
[0005] 3、投放白蚁诱饵剂防治技术 这是近年来各地采用较多的一种防治技术,如投放"灭蚁灵"等。这是从诱杀坑(堆)发 展的新方法,即以白蚁喜食物为主要成分,如糖、糖精水,松木粉、狼箕草、油菜杆、甘蔗渣、 玉米杆等,配以适量化学药剂,引诱白蚁取食后中毒死亡,达到"引诱一喂食一消灭"三位一 体。但是此技术也不是一劳永逸,堤坝中的白蚁完全可能没有全部中毒死光,而且堤坝内的 蚁巢、蚁道等隐患仍存在,另外,过几年后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又会有新的白蚁入侵堤坝。
[0006] 4、克蚁星防治技术 该防治方法的原理是:将用引诱剂、取食刺激剂和标记信息素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溶 液处理好的松木条盛在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内芯里,然后在水库堤坝上按一定技术规程安 装。当外出搜食的白蚁工蚁发现后,大量的工蚁会进入该监测-控制装置内取食。此时,将 少量的克蚁星毒饵放在监测-控制装置中,让工蚁带回巢内喂食蚁王、蚁后、兵蚁和其它幼 蚁,从而导致整巢白蚁死亡。但堤坝内已存在的蚁巢、蚁道等工程隐患不能消除。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我国白蚁危害堤坝严重的实际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防治白蚁危害的方法,具有防治效果好、有效期长、经济实用、简单易行、绿色环保、不留 工程隐患、不需要后续人工管理等特点。
[0008] -种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堤坝内部的防渗粘土中均匀掺入食盐作为 防治剂的方法。
[0009] 所述防渗粘土在堤坝内部的位置为防渗粘土表面、侧面I. Om以内、浸润线以上。
[0010] 所述食盐占防渗粘土和食盐总重量的〇. 8%。
[0011] 所述防治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新建河道堤防、水库大坝,施工时直接在需铺垫盐土位置的防渗粘土中掺入食盐进行 预防,阻止白蚁入侵到堤坝内筑巢而破坏防渗体,按Im3夯实的防渗粘土和每层厚0. 25m计 算,每层粘土中掺入食盐4. 0kg,食盐与防渗粘土拌均匀后,再夯实; 对有白蚁危害的堤坝,先采用套井等方法取出原坝体防渗粘土,然后在回填的防渗粘 土中掺入食盐进行治理,不让白蚁在堤坝内生存,按Im3夯实的防渗粘土和每层厚0. 25m计 算,每层粘土中掺入食盐4. 0kg,食盐与防渗粘土拌均匀后,再夯实; 对无白蚁危害堤坝的预防,先清除坝面的草根浮土,在堤坝面上开挖间距1. 5X1. 5m, 0. 5X0. 5X0. 5m的洞穴,在洞穴中用含盐量1%的盐水浇灌原坝体,使盐水渗入堤坝防渗粘 土,然后再在坡面上铺盖土料后夯实。
[0012] 发明过程 白蚁筑巢于土壤中,不能脱离土壤生存。我国的河道堤防、水库大坝中90%以上为土质 堤坝,大多采用致密、均一和含水量约14?30%、干容重为I. 4g/cm3以上的优质粘土为防渗 材料,特别适宜白蚁的筑巢栖息。因此,本项发明是在防渗粘土中适量掺入食盐防治白蚁危 害堤坝。各类土的渗透系数见表1。
[0013] 表1 各类土的渗透系数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堤坝内部的防渗粘土中均匀掺入食盐作为防 治剂的方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粘土在堤坝内部的 位置为防渗粘土表面、侧面1. 〇m以内、浸润线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盐占防渗粘土和食盐 总重量的0. 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蚁危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由以下步骤组 成: 新建河道堤防、水库大坝,施工时直接在需铺垫盐土位置的防渗粘土中掺入食盐进行 预防,阻止白蚁入侵到堤坝内筑巢而破坏防渗体,按lm3夯实的防渗粘土和每层厚0. 25m计 算,每层粘土中掺入食盐4. Okg,食盐与防渗粘土拌均匀后,再夯实; 对有白蚁危害的堤坝,先采用套井等方法取出原坝体防渗粘土,然后在回填的防渗粘 土中掺入食盐进行治理,不让白蚁在堤坝内生存,按lm3夯实的防渗粘土和每层厚0. 25m计 算,每层粘土中掺入食盐4. Okg,食盐与防渗粘土拌均匀后,再夯实; 对无白蚁危害堤坝的预防,先清除坝面的草根浮土,在堤坝面上开挖间距1. 5X1. 5m, 0. 5X0. 5X0. 5m的洞穴,在洞穴中用含盐量1%的盐水浇灌原坝体,使盐水渗入堤坝防渗粘 土,然后再在坡面上铺盖土料后夯实。
【文档编号】A01M99/00GK104222064SQ20131024714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陈来华, 潘存鸿, 陈森美, 胡国建 申请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