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9154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该方法为“油茶半裸根”育苗方法,即前期在大棚内通过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袋进行培育,当苗木开始“郁闭”时,将容器苗移栽到大田进行“裸根苗”稀植培育。本发明在容器苗移栽之前将根部在药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可以杀菌保水作用,既减少苗木的病虫害,可以为苗木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可以避免苗木大量失水导致枯死。本发明培育方法成本低,可缩短育苗周期;有利于机械化育苗;一年四季均可移栽,不受季节限制,特别适宜于雨季造林,造林成活率高,能促进幼树成长;培育出来的苗木根系发达、不窝根、苗木壮健,栽植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快。
【专利说明】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木本油料植物,涉及到国家粮油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等重大民生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新植苗大量枯死是油茶生产中的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据湖南、江西、安徽等各地报道,油茶上山栽植成活率一直很低。除极少数油茶园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栽植成活率可以达到80%以上外,多数栽植成活率在50%左右,少数在30%-40%左右,有的甚至在20%以下。
[0003]栽植成活率低不仅给广大林农和生产者直接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苗木补植也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此外,在当时油茶苗木不足的情况下,也大大地影响到油茶生产的发展速度。因此,油茶新植苗栽植成活率低一直是林农的一块心病,如何避免油茶新植苗木大量枯死、确保油茶栽植成活率,是目前油茶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避免油茶苗木枯死,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油茶半裸根”育苗方法,即前期在大棚内通过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进行培育,当苗木开始“郁闭”时,将容器苗移栽到大田进行“裸根苗”稀植培育;`
所述的裸根苗的失水程度需维持在20%以下;
所述的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培育时基质的水分保持在80%以上;
油茶苗木在粘性土壤稀植培育时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措施,起到苗木嫁接口处既不积水、又能增加保水能力;
对运输中失水较严重的苗木采取“高标准假植”,即用细土深埋,遮阴防晒等措施,可在管理方便的条件下假植一段时间恢复苗木活力,随后栽植相当于“现起现栽”的水平。
[0006]所述的油茶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作而成:河砂30-35、田园土 15-20、风化煤4-6、腐植酸1-2、蚕砂3-4、基质调理剂3_4 ;所述的基质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40-42、草炭8-10、硫酸锌4-5、硫酸锰1-2、钥酸钠1-2、硫酸镁2-3、亚硒酸钠1-2、纳米碳0.1-0.2、红糖4_6、桉树油3_4、硼酸2_3、明矾3-4、硅烷偶联剂KH550 1-2、水适量;制备方法:将桉树油、硅烷偶联剂KH550混合,搅拌成混合物;再将明矾、纳米碳、红糖、硫酸锌、硫酸锰、钥酸钠、硫酸镁、亚硒酸钠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前述混合物及其它剩余成分,造粒、烘干即得。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I)提出新的油茶苗木培育方式
率先开展“油茶半裸根”育苗方法,即前期在大棚内通过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进行培育,当苗木开始“郁闭”时,将容器苗移栽到大田进行“裸根苗式”稀植培育。该方式培育的苗木具有根系发达、不窝根、苗木壮健,栽植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快等优点。
[0008](2)揭示了容器苗基质水分胁迫对苗木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揭示了容器基质水分胁迫与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之间的相关性,当基质含水量高于81%时苗木成活率达到最高,且生长状况良好;基质含水量在80%-61%时大部分苗木也可以存活,但苗木的生长状况、电阻和生物量却与生长良好的苗木差异明显;当含水量为60%-41%时,苗木不仅存活率较低,且生长势差。
[0009](3)揭示了油茶裸根苗失水程度与栽植成活率的关系
油茶裸根苗栽植成活率与失水程度呈负相关,在苗木失水10%、20%、30%和40%时,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1.1%、80.0%、6.7%和0%。由此可见,在失水程度达到35%时,苗木的生命力出现临界值,成活率为零。今后在油茶栽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苗木的保鲜措施,使失水程度控制在20%以内。
[0010](4)摸清了苗木对水分胁迫的抗性机理
对油茶裸根苗的失水程度与酶活性(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电导率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酶活性随着失水程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失水20%时,活性达到最高峰,随后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与失水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在失水20%以上时,出现急剧增大的趋势。而容器苗则随着苗木失水程度的增加,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POD的活性呈现为:下降一上升一下降一失活的趋势。在失`水程度从0%-20%时,CAT、P0D活性逐步下降,达到较低值(可能是最适状态);随着失水程度的逐步加重,酶活性开始上升,当失水程度达到40%时,CAT、POD活性达到最高值;随后酶活性急剧下降,直至完全失活为止。
[0011]由此可见,裸根苗酶活性在失水程度0%时为最适点,失水程度20%时为酶活性的临界值;容器苗酶活性在失水程度20%为最适点,失水程度40%为酶活性的临界值。该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苗在水分过多(饱和状态)或过少的情况下均对油茶生长不利,保持容器基质合适的水分含量是保证油茶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0012](5)摸清了新植苗枯死的主要原因
通过广泛调查和多次试验研究,发现影响油茶栽植苗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有:1)苗木本身存在的五大不足,如苗小、常绿树木、无性繁育有伤口、温室培养、根系不发达,常规林业栽植技术很难成活;2)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苗木失水过多;3)整地粗放,林地表层洼凸不平,小苗易被掩埋;4)干旱条件下未及时浇水;5)间种作物与方法不合理等。
[0013](6)、提出了预防新植苗枯死的技术体系
其主要技术措施有:1)培育和选用壮苗、大苗,适当深栽;2)平整土地并挖排水沟,避免积水或苗被掩埋;3)采取“浅栽高培土”栽植模式;4)采取“复草”和“摘叶”等防水保水等措施,大大地提闻了栽植成活率。
[0014](7)、本发明通过基质的优化,能明显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
[0015]通过舒城县2万亩油茶造林试验研究,将能使油茶栽植成活率最高达到97%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该方法为“油茶半裸根”育苗方法,即前期在大棚内通过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进行培育,当苗木开始“郁闭”时,将容器苗移栽到大田进行“裸根苗”稀植培育; 所述的裸根苗的失水程度需维持在20%以下;
所述的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培育时基质的水分保持在80%以上;
油茶苗木在粘性土壤稀植培育时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措施,起到苗木嫁接口处既不积水、又能增加保水能力;
对运输中失水较严重的苗木采取“高标准假植”,即用细土深埋,遮阴防晒等措施,可在管理方便的条件下假植一段时间恢复苗木活力,随后栽植相当于“现起现栽”的水平。
[0017]所述的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培育时基质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混合制作而成:河砂30、田园土 20、风化煤6、腐植酸1、蚕砂4、基质调理剂3 ;
所述的基质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40、草炭8、硫酸锌4、硫酸锰2、钥酸钠2、硫酸镁2、亚硒酸钠1、纳米碳0.1、红糖4、桉树油3、硼酸3、明矾4、硅烷偶联剂KH550 2、水适量;制备方法:将桉树油、硅烷偶联剂KH550混合,搅拌成混合物;再将明矾、纳米碳、红糖、硫酸锌、硫酸锰、钥酸钠、硫酸镁、亚硒酸钠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前述混合物及其它剩余成分,造粒、烘干即得。
[0018]通过试验研究,本发明培育方法将能使油茶栽植成活率最高达到97%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油茶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油茶半裸根”育苗方法,即前期在大棚内通过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进行培育,当苗木开始“郁闭”时,将容器苗移栽到大田进行“裸根苗”稀植培育; 所述的裸根苗的失水程度需维持在20%以下; 所述的羟基质无纺布容器袋培育时基质的水分保持在80%以上; 油茶苗木在粘性土壤稀植培育时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措施,起到苗木嫁接口处既不积水、又能增加保水能力; 对运输中失水较严重的苗木采取“高标准假植”,即用细土深埋,遮阴防晒等措施,可在管理方便的条件下假植一段时间恢复苗木活力,随后栽植相当于“现起现栽”的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作而成:河砂30-35、田园土 15-20、风化煤4-6、腐植酸1_2、蚕砂3_4、基质调理剂3-4 ;所述的基质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40-42、草炭8-10、硫酸锌4-5、硫酸锰1-2、钥酸钠1-2、硫酸镁2-3、亚硒酸钠1_2、纳米碳0.1-0.2、红糖4_6、桉树油3-4、硼酸2-3、明矾3-4、硅烷偶联剂KH550 1_2、水适量;制备方法:将桉树油、硅烷偶联剂KH550混合,搅拌成混合物;再将明矾、纳米碳、红糖、硫酸锌、硫酸锰、钥酸钠、硫酸镁、亚硒酸钠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 加入前述混合物及其它剩余成分,造粒、烘干即得。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477818SQ201310297467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詹文勇, 袁孝康, 詹昌炳, 方先红, 詹秀芝, 周玉环, 汪来兵 申请人: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