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305865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含以下步骤:设置室内育苗池,选取生物饵料;设置放卵密度;控制育苗池水体系统平衡,利用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鲜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鲜海水的方法以及通过含全池吸底的补充过程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以及生物饵料的投喂过程,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石斑鱼孵化育苗,具有操作简便、可控性强、产出鱼苗体质优良、病害少、产量高、出苗稳定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石斑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鯧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餐桌中的上等佳肴,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南方沿海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石斑鱼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经济价值巨大。
[0003]石斑鱼从受精卵发育到幼苗阶段需要经过漫长的生长和变态过程才能长成幼苗,而由于技术上的不足,导致了绝大多数的石斑鱼受精卵无法成功发育成幼苗,有限数量的幼苗是石斑鱼行业的发展的最大障碍,使得石斑鱼育苗技术成为石斑鱼行业发展的瓶颈技术。
[0004]目前,绝大多数的石斑鱼苗主要是通过室外高位池培育获得的。这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优点是产量高、操作简单、时间短,缺点是粗放式、不稳定、鱼苗体质弱、病害多。由于是室外培养,这种培苗方式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常常因为天气的变化,导致池中藻类种群结构剧烈更替,水体生态系统发生急剧变化,给石斑鱼苗的成活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加上粗放式的管理,培苗过程中带入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而且过量加入的营养物质,使得水体中腐殖质增加、有害微生物群落结构占优势,导致培苗后期鱼苗病害多或者携帯大量病原微生物,鱼苗进入下一生长环境后成活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该方法产量高而且稳定、产出鱼苗体质优良、病害少、幼苗成活率高。
[000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设置室内育苗池,并对需用的海水进行预处理;
(2)选取生物饵料,所述生物饵料包括活体海水浓缩小球藻、轮虫、枝角类和丰年虫;其中活体海水浓缩小球藻和丰年虫可直接投放使用,轮虫和枝角类需经营养强化剂强化后投放使用;
(3)设置放卵密度,放卵密度为8000-l6000个石斑鱼优质受精卵/m3海水;
(4)控制育苗池水体系统平衡,利用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的方法以及通过含全池吸底的补充过程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
(5)生物饵料的投喂过程:孵化后第三天~第十天,投喂轮虫,使得育苗池中轮虫密度为10-15个/mL ;第十一天~第十五天,投喂轮虫和枝角类,使得育苗池中轮虫密度为5-10个/mL、枝角类密度为3-5个/mL ;第十六天~第三十天,投喂枝角类,使得枝角类密度为5~10个/mL ;第三十一天~第三十五天,投喂枝角类和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第三十五天后,投喂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
[0007]本发明步骤(I)中室内育苗池为面积大小优选是15~25m2、深1.5m的水泥池,且采
光良好,不漏雨,有充气石增氧。
[0008]本发明步骤(I)中对需用的海水进行预处理过程是:将海水全部经过沙滤沉淀后,再经漂白粉杀菌、消毒,并用硫代硫酸钠中和处理,充分曝气2天后备用,其中所述漂白粉的浓度为2(T30ppm(g/每吨海水),所述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15~25ppm(g/每吨海水)。
[0009]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的营养强化剂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素。所述的营养强化剂尤其是优选为富含EPA、DHA的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素。
[0010]本发明步骤(2)和(4)中所述浓缩小球藻的初始密度为100亿~200亿个/mL。 [0011]本发明步骤(4)中利用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浓縮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的方法以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的具体过程是:
(a)在孵化后第三天一次性添加浓缩小球藻至其终浓度为150(T2000ppm(表示ImL/吨),并加入50cm深的海水;
(b)第四天~第十五天继续添加浓缩小球藻至其终浓度为170(T2400ppm浓缩小球藻和5cm深的海水;
(c)第十六天~第三十天更换的海水量从IOcm深增加到30cm深,其中姆隔5天加大l(Tl2cm深的换水量,并按5(Tl00mL浓缩小球藻和5cm深新鲜海水的比例添加浓缩小球藻;
Cd)第三十一天~第三十五天不添加小球藻、流动海水;
Ce)第三天~第三十天添加200mL活菌,第三十一天~第三十五天不添加活菌;
其中所述浓缩小球藻的初始密度为100亿~200亿个/mL。
[0012]本发明步骤(4)中所述活菌优选为枯草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新鲜海水为经漂白粉和硫代硫酸钠处理后备用的海水。
[0013]本发明步骤(4)中通过含全池吸底的补充过程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的具体过程是:在第十一~第十六天之间一天全池吸底一次、第二十五~第三十天之间一天全池吸底一次;第二次吸底后,排水至40cm深,将石斑鱼苗转移至新池,转移至新池后,流水,每天全吸底3次。
[0014]本发明所述全吸底优选采用虹吸法进行全吸底。
[0015]本发明步骤(2)和(5)中所述轮虫大小优选在25(Tl50目(58~106 y m)筛网之间,所述枝角类大小优选在150-60目(106~250iim)筛网之间,所述丰年虫大小优选在60目0250 u m)以上。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不断补充的新鮮海水、活体浓縮小球藻、活菌,对鱼苗孵化后各阶段水体系统进行控制,更新水体中的有害成分,保持水体生态系统中无机盐、有机质、微生物菌群、藻类、生物饵料、鱼苗等生态因子互相平衡,为石斑鱼苗提供相对稳定和适应的生长环境,确保出苗量;生物饵料经过营养強化,可以增强幼鱼体质,提闻养通成活率;
(2)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的石斑鱼苗,単位水体产量高;出苗量稳定;水体系统小,具有集约化的特点;提供的生物饵料营养丰富,产出鱼苗体质优良;全程水体经过了消毒杀菌处理,病害少;生物饵料已商业化,无需专门培养;操作筒便;水体小,可控性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提供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设施条件:育苗池要求为室内、长方形、面积大小为15~25m2、l.5m深水泥池,采光良好,不漏雨,有充气石增氧;准备好功率为220W的小型抽水泵,便于海水的抽调;虽然为室内水泥池,但也要求采光良好,并且能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打开白炽灯补充光源;
(2)海水处理:所用海水要求全部经过沙滤沉淀后,经漂白粉(浓度为2(T30ppm,其中ppm表示g/每吨海水)杀菌消毒2天,再用硫代硫酸钠(浓度为15~25ppm,其中ppm表示g/每吨海水)中和,充分曝气2天后备用,保证全程不会加入有害病菌;
(3)生物饵料处理:
其中,活体海水浓缩小球藻和丰年虫直接投放使用,轮虫和枝角类需要经过营养强化剂强化后投放使用,营养强化剂为富含EPA、DHA的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素,确保食物链顶端的石斑鱼幼苗有足够的营养完成生长发育,所有生物饵料必须在投喂之前准备好;
(4)放卵密度:放卵密度为800(Tl6000个/m3,约8~16万粒/池;
(5)鱼苗孵化后各阶段水体系统的控制:
利用海水活体浓縮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新鮮海水为经漂白粉和硫代硫酸钠处理后备用的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的方法来调控整个水体系统的平衡;
a、在孵化后第三天一次性添加浓缩小球藻至其终浓度为150(T2000ppm,并加入50cm深的海水;
b、第四天~第十五天继续添加浓缩小球藻至其终浓度为170(T2400ppm浓缩小球藻和5cm深的海水;
C、孵化后第16天~第30天更换的海水量从IOcm深增加到30cm深,其中每隔5天加大l(Tl2cm深;按5(Tl00mL海水活体浓缩小球藻和5cm深新鲜海水的比例添加;
d、孵化后第31天~第35天不添加海水活体浓縮小球藻、流动海水;
其中:鱼苗孵化后第3天~第30天添加200mL活菌,活菌可以为枯草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中的ー种或几种,之后不添加活菌;鱼苗孵化后第If 16天之间一天全池吸底一次、第15天~第30天之间一天全池吸底一次;第二次吸底后,排水至40cm深,将石斑鱼苗转移至新的池子;转移至新池后,流水,每天吸底3次;此时鱼苗的放养密度是I千条/立方米;
(6)生物饵料的投喂过程:孵化后第三天~第十天,投喂25(Tl50目筛网之间的轮虫(58~106 u m),使得水泥池中轮虫密度为1(T15个/m L ;第一天~第十五天,投喂250~150目筛网之间的轮虫(58~106 iim)和150~60目筛网之间的枝角类(106~250 y m),使得水泥池中轮虫密度为5~10个/mL、枝角类密度为3飞个/mL ;第十六天~第三十天,投喂150-60目筛网之间的枝角类(106~250 u m),使得枝角类密度为5~10个/mL ;第三i一天~第三十五天,投喂150~60目筛网之间的枝角类(106~250 iim)和60目以上(>250 y m)的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第三十五天后,60目以上(>250 u m)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0018]结果:经过三十五天以后,共培育出4万尾2.5cm斜带石斑鱼幼苗,成活率达到25%,大大的高于5-10%的平均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与高位池育苗方法对比,结果如表所示:
表I本发明方法与高位池育苗方法培育出的斜带石斑鱼情况对比
【权利要求】
1.ー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 (1)设置室内育苗池,并对需用的海水进行预处理; (2)选取生物饵料,所述生物饵料包括活体海水浓缩小球藻、轮虫、枝角类和丰年虫;其中活体海水浓缩小球藻和丰年虫可直接投放使用,轮虫和枝角类需经营养强化剂强化后投放使用; (3)设置放卵密度,放卵密度为800(Tl6000个石斑鱼优质受精卵/m3海水; (4)控制育苗池水体系统平衡,利用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的方法以及通过含全池吸底的补充过程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 (5)生物饵料的投喂过程:孵化后第三天-第十天,投喂轮虫,使得育苗池中轮虫密度为1(T15个/mL ;第一天-第十五天,投喂轮虫和枝角类,使得育苗池中轮虫密度为5-10个/mL、枝角类密度为3飞个/mL ;第十六天-第三十天,投喂枝角类,使得枝角类密度为5-10个/mL ;第三i一天-第三十五天,投喂枝角类和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第三十五天后,投喂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中室内育苗池为面积大小是15-25m2、深1.5m的水泥池,且采光良好,不漏雨,有充气石增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中对需用的海水进行预处理过程是:将海水全部经过沙滤沉淀后,再经漂白粉杀菌、消毒,并用硫代硫酸钠中和处理,充分曝气2天后备用,其中所述漂白粉的浓度为2(T30ppm,所述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15-25p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的营养强化剂为富含EPA、DHA的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4)中所述浓缩小球藻的初始密度为100亿-200亿个/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利用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浓縮小球藻、活菌和新鮮海水的方法以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的具体过程是: (a)在孵化后第三天一次性添加浓缩小球藻至其终浓度为150(T2000ppm,并加入50cm深的海水; (b)第四天-第十五天继续添加浓缩小球藻至其终浓度为170(T2400ppm浓缩小球藻和5cm深的海水; (c)第十六天-第三十天更换的海水量从IOcm深增加到30cm深,其中姆隔5天加大l(Tl2cm深的换水量,并按5(Tl00mL浓缩小球藻和5cm深新鲜海水的比例添加浓缩小球藻; Cd)第三十一天-第三十五天不添加小球藻、流动海水; Ce)第三天-第三十天添加200mL活菌,第三十一天-第三十五天不添加活菌; 其中所述浓缩小球藻的初始密度为100亿-200亿个/mL。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活菌为枯草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中的ー种或几种,所述新鲜海水为经漂白粉和硫代硫酸钠处理后备用的海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通过含全池吸底的补充过程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的具体过程是:在第十一-第十六天之间一天全池吸底一次、第二十五-第三十天之间一天全池吸底一次;第二次吸底后,排水至40cm深,将石斑鱼苗转移至新池,转移至新池后,流水,每天全吸底3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全吸底采用虹吸法进行全吸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5)中所述轮虫大小在25(T150目筛网之间,所述枝角类大小在15(T60目筛网之间,所述丰年虫大小在60目以上。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444603SQ201310366324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张勇, 黄文 , 王翔, 王庆, 李水生, 肖玲, 杨宇晴, 张海发, 林浩然 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