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22480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达到对养殖河蟹病害防治效果明显、渔业增产增收之目的,所述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是在河蟹的养殖准备阶段,对蟹池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对蟹池注水后,用药物按一定浓度对蟹池进行杀虫、杀菌、消毒,以杀死河蟹病害的病原体及病原体的中间重要宿主——各种甲壳类动物,这之后,再等待一定时间,并用生石灰按一定的用量兑水全池泼洒,采用这种防治方法,有利于降低河蟹病害发生率,尤其是有利于降低河蟹“抖抖病”的发病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河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河蟹养殖中,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年代的不断增加,河蟹病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河蟹“抖抖病”的发生,常导致养殖河蟹全军覆没,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河蟹发病时,用药物兑水全池泼洒消毒,同时用药物制成药饵给河蟹服食,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防治河蟹“抖抖病”方面,防治效果不明显,河蟹死亡现象严重,既浪费了金钱,又增加了河蟹体内的药物残留,同时还污染了水体环境。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达到对养殖河蟹病害防治效果明显、渔业增产增收之目的,所述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是在养殖准备阶段,对蟹池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对蟹池注水后,用药物按一定浓度对蟹池全池泼洒,进行杀虫、杀菌、消毒,以达到杀死河蟹病害的病原体及病原体的中间宿主——各种甲壳类动物之目的,完成上述做法一定时间之后,再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采用这种防治方法,有利于降低河蟹病害发生率,尤其是有利于降低河蟹“抖抖病”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河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4]在河蟹养殖准备阶段,对蟹池注水,使之达到平均水深0.3米,然后,用市售菊酯类高效低毒农药按0.5公斤/亩的用量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以杀死对河蟹危害较大的病
原体及病原体的中间宿主-各种甲壳类动物,3~6天后,每亩再用生石灰150公斤兑水
后全池泼洒,一方面,用生石灰破解菊酯类农药的药物残留,以免其残留物对后续的河蟹养殖造成影响或对养殖场周边的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生石灰可对蟹池杀菌消毒,并增加蟹池的钙质含量,有利于蟹池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对河蟹养殖有利,生石灰消毒6天时间后,排干池水,并曝晒池底数日,重新注入经过过滤的干净的养殖用水冲刷池塘1-2次后,再重新注入适量的经过过滤的干净的养殖用水,并用鱼虾试验池水安全无害后,开始栽草、投螺、放养蟹种等日常河蟹养殖工作。
[0005]用市售菊酯类高效低毒农药,可有效杀死对河蟹危害严重的病原体及病原体的各种中间宿主——各种甲壳类动物(如:上年遣存的河蟹、虾类、虫类等),生石灰的使用,不仅可有效破解菊酯类农药残留,而且可杀死多种虫卵、病菌,增加水体钙质含量,有利于降低河蟹病害发生率,尤其是有利于降低河蟹“抖抖病”的发病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河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成本低廉,经济实用,易于普及,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
1.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是指在养殖准备阶段,对蟹池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对蟹池注水后,用药物对蟹池进行杀虫、杀菌、消毒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菊酯类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石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菊酯类高效低毒农药为市售敌杀死、速灭杀丁,可任选一种,其在冬春季节的用量为蟹池平均水深0.3米时,每亩用量0.5公斤,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其余时间用量酌减,生石灰的用量为蟹池平均水深0.3米时,每亩用量150公斤,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敌杀死、速灭杀丁使用后,等待3~6天,再使用生石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石灰使用3~6天后,排干含有少量菊酯类农药和生石灰的池水,曝晒池底数日,然后用经过过滤的养殖用水冲刷池塘1-2次,最后注入经过过滤的干净的养殖用水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河蟹种苗放养前,用鱼虾先试验池水,确保池水安全无害后再放养河蟹种苗。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583443SQ201310603035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苗强 申请人:威海市宇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