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鳞白甲鱼亲鱼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鳞白甲鱼亲鱼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具体包括亲鱼生态强化培育→成熟亲鱼的挑选→人工授精→受精卵的孵化等步骤。通过人工生态技术手段,同时配比特殊营养饵料物质,满足多鳞白甲鱼性腺发育所需的生态因子和营养需求,使亲鱼性腺自然发育成熟,繁殖全过程不使用任何人工激素,发育成熟亲鱼可一次性产出全部卵粒,从而避免了人工催产激素对亲鱼产生负面影响,提高了亲鱼的生产使用年限和受精卵的质量。解决了使用常规方法繁殖多鳞白甲鱼中亲鱼少量多次产卵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可成功培育出性腺自然发育成熟的多鳞白甲鱼亲鱼,亲鱼产卵率达58.6%,受精卵孵化率67.2%。
【专利说明】多鳞白甲鱼亲鱼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快速养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多鳞白甲鱼亲鱼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多鱗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Iepis Bleeker)又名多鱗伊颂鱼、赤鱗鱼等,隶属鲤形目、鲤科、鈀亚科、白甲鱼属,分布于长江、淮河、渭河及海河上游的滹沱河,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与春江鋪鱼、青海湖裸鲤、大理裂腹鱼和异华鲮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鱼”。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水工建筑等诸多因素影响,野生多鳞铲颌鱼资源急剧减少,部分原产区种质资源甚至已经濒临灭绝,为保护开多鳞白甲鱼这一名贵鱼类资源,各适宜养殖区域省市均积极投入多鳞白甲鱼的驯养繁殖开发研究,保护其野生资源和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0003]现有科技文献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010527663.0“一种多鳞铲颌鱼鱼苗的人工繁育方法”介绍了在人工环境条件下,通过在产卵池或养殖池中架设设置沙盘作为产卵巢,并挑选性成熟亲鱼注射外源性性激素进行诱导,性激素诱导的雌雄亲鱼在沙盘中交配产卵,再人工从沙盘中取出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获得幼苗的繁殖方法。此类方法中,没有涉及到亲鱼的培育环节,无法保证催产亲鱼的性腺的发育质量和成熟个体占总量的比例,因此繁殖亲鱼质量和数量缺乏有效保障;人工注射催产激素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违背了其性腺发育所遵循的受自然环境因子诱导起作用的正常生理机能,一定程度上会对亲鱼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亲鱼的生产使用年限和受精卵的质量;多鳞白甲鱼在沙盘中需经多次交配才能将卵全部产出,人工收集沙盘中受精卵的次数多且每次获卵量少,操作比较麻烦,还增加受精卵因人工操作受损的几率,也不利于孵化管理和后续的苗种集中培育。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鳞白甲鱼亲鱼的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主要通过生态技术手段培育多鳞白甲鱼亲鱼至性腺自然成熟,人工一次性全部采出鱼卵并完成受精过程,避免人工催产激素影响亲鱼的生产使用年限,解决现有人工繁殖方法中的亲鱼培育缺乏科学方法和多次少量产卵的技术问题,达到批量获得优质苗种的目的。
[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多鳞白甲鱼亲鱼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亲鱼生态培育:
[0007]a,选择优良亲鱼作为培育种源:种源亲本要求体长18厘米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无寄生虫,鳍条完整,雌雄比例控制在1:(3 — 4),亲鱼按雌雄比例配组后的放养密度为1一3组/平方米;
[0008]b,根据多鳞白甲鱼野生种群生态环境特点,人工模拟构建其生态环境条件,满足多鳞白甲鱼性腺发育的生态条件要求,具体为:[0009]亲鱼培育生态环境结构由人工建造的池塘、冲水通道、洞穴和种植的部分根系发达的植物构成;其中,池塘面积150— 500平方米,池深0.8—1.2米,池底铺设小卵石和细沙混合物;冲水通道和洞穴均由河道中的天然卵石构建,冲水通道与池塘相通,长度为池塘长度的0.5一1.5倍,长宽比例1: (10—20),面积为池塘面积的5%—10%,洞穴在靠近冲水通道区域构建,面积比例占池塘面积的8% —15% ;植物种植在冲水通道和洞穴周边和靠近水流的区域;
[0010]C,根据性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比饵料结构,满足性腺发育营养需要,使多鳞白甲鱼亲鱼性腺自然发育成熟;具体要求为:
[0011]培育饲喂饵料包括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与昆虫的混合料、全价配合饲料与环节动物的混合料、以及全价配合饲料、昆虫与环节动物混合料四种;繁殖期后的6月一7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与环节动物的混合料,其中,环节动物的重量占混合料总量的5%—20% ;8月一 10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与昆虫的混合料,其中,昆虫的重量占混合料总量的0.5% — 1.5% ;11月一2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3月一5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昆虫和环节动物的混合物,
[0012]其中三者重量比为9:0.8:0.2 ;
[0013]B、繁殖用亲鱼的挑选:
[0014]选择标准是:雄性腹部膨大,手摸臀鳍追星较强刺手感,轻压腹部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入水立即散开;雌性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外突,轻压腹部有颗粒饱满的成熟卵粒流出,卵粒排出时连续性好;
[0015]C、人工授精:将挑选好的雌雄亲鱼,立即人工采卵、挤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具体方法包括干法授精、湿法受精或半干法授精;
[0016]D、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或`孵化盆中进行的人工孵化即可得到多鳞白甲鱼鱼苗。
[0017]进一步,步骤b中,对水质选择要求除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外,同时必须满足:水温在4一26°C,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培育期间,每天排池塘底水一次,每周用虹吸法清理投喂饵料区域的池塘底部一次,保持水质优良。
[0018]进一步,步骤b中,水流量调控培育全过程均在流水环境中进行,在靠近冲水通道的进水口设置人工可控制闸阀,控制养殖环境水体流量,根据多鳞白甲鱼不同季节性腺发育需要,调整和控制水体交换量,其规律要求是:6—11月,冲水通道流速0.05-0.2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I次/小时;12月一3
[0019]月,冲水通道流速0.01—0.02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0.3—0.5次/小时;3—6月,冲水通道流速0.4 — 0.6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2—4次/小时。
[0020]进一步,步骤b中,池底铺设的小卵石和细沙按1:4的比例混合。
[0021]进一步,步骤b中,种植的部分根系发达的植物为芦苇、菖蒲、芋、水仙、麦冬或蕨类植物。
[0022]进一步,步骤b中,全价配合饲料为粗蛋白含量> 42%的鲟鱼饲料,昆虫为夜蛾类昆虫,环节动物为蚯蚓。
[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人工生态技术手段,同时配比特殊营养饵料物质,满足多鳞白甲鱼性腺发育所需的生态因子和营养需求,使亲鱼性腺自然发育成熟,繁殖全过程不使用任何人工激素,发育成熟亲鱼可一次性产出全部卵粒,从而避免了人工催产激素对亲鱼产生负面影响,提高了亲鱼的生产使用年限和受精卵的质量。解决了使用常规方法繁殖多鳞白甲鱼中亲鱼少量多次产卵的问题。反复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可成功培育出性腺自然发育成熟的多鳞白甲鱼亲鱼,亲鱼产卵率达58.6%以上,受精卵孵化率达67.2%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5]具体实施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亲鱼生态强化培育(亲鱼种源选择和饲养密度配比,生态环境构建,水质水流调控,特色饵料配比进行饲喂)一成熟亲鱼的挑选一人工授精一受精卵的孵化。
[002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7]1、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构建:亲鱼培育生态环境结构由人工建造的池塘、冲水通道、洞穴和种植的部分根系发达的植物构成。池塘面积150— 500平方米,池深0.8 — 1.2米,本实施例中为200平方米,深1.0米,池底铺设小卵石和细沙混合物(比例为2:8);冲水通道和洞穴均由河道中的天然卵石构建,冲水通道与池塘相通,长度为池塘长度的0.5-1.5倍,本实施例中为1.2倍,长宽比例1: (10 — 20),本实施例中为1:15,面积为池塘面积的5%—10%,本实施例取8%,洞穴在靠近冲水通道区域构建,面积比例占池塘面积的8% —15% ;本实施例中取为10%,植物种植在冲水通道和洞穴周边和靠近水流的地区,以芦苇等根系较发达的种类为主。池塘水深0.6—0.9米,冲水通道水深20—60厘米,水温全年变幅在4一26°C之间,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构建好后,池塘和冲水通道需用75千克/亩用量生石灰消毒,再在流水状态下浸泡池2个月后,方投入使用。
[0028]2、亲鱼选择和放养:选择体长18厘米以上、无病无伤无畸形,无寄生虫、鳍条完整、体质健壮的多鳞白甲鱼作为繁育亲鱼,雌雄比例为1:3,亲鱼放养密度I一3组/平方米。亲鱼放养前,用2 — 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分钟左右后下池。
[0029]3、培育管理:每日投喂2— 4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I一4%,投喂饵料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差异,饵料种类主要有粗蛋白含量> 42%的鲟鱼专用饲料、夜蛾类昆虫和蚯蚓,6—7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和蚯蚓的混合料(蚯蚓占总量的5% — 20%) ;8—10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和夜蛾类昆虫混合料(夜蛾类占总量的3% — 8%) ;11 — 2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3—5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夜蛾、蚯蚓的混合物(配合饲料约占90%,蚯蚓约占8%,夜蛾约占2%)。
[0030]培育全过程保持流水环境,通过进水口闸阀控制养殖环境水体流量,调整和控制水体交换量,6—11月,冲水通道流速0.05—0.2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I次/小时;12月至3月,冲水通道流速0.01—0.02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0.3—0.5次/小时;3 — 6月,冲水通道流速0.5米/秒左右,池塘水体交换量约2— 4次/小时。
[0031]培育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每周定期排池塘底水一次,以及用虹吸法清理投喂饵料区域的池塘底部一次,保持水质优良,并及时清除树枝、树叶、坏死的人工植被植物等,维护好人工生态植被。
[0032]4、繁殖亲鱼的挑选:水温16 — 20°C期间的春末夏初阶段,观察到多鳞白甲鱼体表颜色变得十分鲜艳,在冲水通道中顶水活动频繁,且雌雄个体在池中有追逐现象时候,表明亲鱼已经开始自然发育成熟,此时,需进行成熟亲鱼的挑选。成熟个体的判断标准是:雄性腹部膨大,手摸臀鳍追星有较强刺手感,轻压腹部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如水立即散开;雌性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外突,轻压腹部有颗粒饱满的成熟卵粒流出,卵粒排出时连续似念珠状。
[0033]5、人工授精:抓住挑选的多鳞白甲鱼,将其头朝上尾朝下,轻压其腹部或让发育成熟的卵子和卵子自然流出,再进行干法授精、湿法受精或半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
[0034]6、受精卵孵化:多鳞白甲鱼受精卵可用孵化箱孵化。其孵化方法包括:将受精卵放入置于小型水泥池中的孵化箱中(孵化箱呈长方形,20厘米X 40厘米X 80厘米,四周由厚2厘米的木板制成,箱体底部铺设60— 80目的网片),水泥池面积10 —10平方米,深0.6米,孵化过程中保持水深40—50厘米,孵化箱没入水中10厘米左右,全程流水孵化,水体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定期挑出死卵,水温20°C左右条件下,5—7天,鱼卵破膜,再在孵化箱中暂养I周左右,鱼苗平游,即得到多鳞白甲鱼鱼苗。
[0035]2012年-2013年,采用上述培育繁殖方法,投放多鳞白甲鱼亲本808尾(雌雄比例1:3),在重庆市三峡库区的碧泉土著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繁殖,2013年5-6月产卵期间,雌性个体性腺自然发育成熟效果理想,有119尾雌性亲本产卵,获得受精卵238430粒,孵化出鱼苗160225尾,亲鱼产卵率达58.6%以上,受精卵孵化率达67.2%以上。[00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鳞白甲鱼亲鱼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亲鱼生态培育: a,选择优良亲鱼作为培育种源:种源亲本要求体长18厘米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无寄生虫,鳍条完整,雌雄比例控制在1: (3 — 4),亲鱼按雌雄比例配组后的放养密度为I一3组/平方米; b,根据多鳞白甲鱼野生种群生态环境特点,人工模拟构建其生态环境条件,满足多鳞白甲鱼性腺发育的生态条件要求,具体为: 亲鱼培育生态环境结构由人工建造的池塘、冲水通道、洞穴和种植的部分根系发达的植物构成;其中,池塘面积150— 500平方米,池深0.8—1.2米,池底铺设小卵石和细沙混合物;冲水通道和洞穴均由河道中的天然卵石构建,冲水通道与池塘相通,长度为池塘长度的0.5一1.5倍,长宽比例1: (10—20),面积为池塘面积的5%—10%,洞穴在靠近冲水通道区域构建,面积比例占池塘面积的8% —15% ;植物种植在冲水通道和洞穴周边和靠近水流的区域; C,根据性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比饵料结构,满足性腺发育营养需要,使多鳞白甲鱼亲鱼性腺自然发育成熟;具体要求为: 培育饲喂饵料包括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与昆虫的混合料、全价配合饲料与环节动物的混合料、以及全价配合饲料、昆虫与环节动物混合料四种;繁殖期后的6月一7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与环节 动物的混合料,其中,环节动物的重量占混合料总量的5%—20% ;8月一 10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与昆虫的混合料,其中,昆虫的重量占混合料总量的0.5% — 1.5% ;11月一2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3月一5月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昆虫和环节动物的混合物,其中三者重量比为9:0.8:0.2 ; B、繁殖用亲鱼的挑选: 选择标准是:雄性腹部膨大,手摸臀鳍追星较强刺手感,轻压腹部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入水立即散开;雌性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外突,轻压腹部有颗粒饱满的成熟卵粒流出,卵粒排出时连续性好; C、人工授精:将挑选好的雌雄亲鱼,立即人工采卵、挤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具体方法包括干法授精、湿法受精或半干法授精; D、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或孵化盆中进行的人工孵化即可得到多鳞白甲鱼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对水质选择要求除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外,同时必须满足:水温在4一26°C,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培育期间,每天排池塘底水一次,每周用虹吸法清理投喂饵料区域的池塘底部一次,保持水质优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水流量调控培育全过程均在流水环境中进行,在靠近冲水通道的进水口设置人工可控制闸阀,控制养殖环境水体流量,根据多鳞白甲鱼不同季节性腺发育需要,调整和控制水体交换量,其规律要求是:6 —11月,冲水通道流速0.05—0.2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I次/小时;12月一3月,冲水通道流速0.01—0.02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0.3—0.5次/小时;3—6月,冲水通道流速0.4 — 0.6米/秒,池塘水体交换量约2—4次/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池底铺设的小卵石和细沙按1:4的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种植的部分根系发达的植物为芦苇、菖蒲、芋、水仙、麦冬或蕨类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全价配合饲料为粗蛋白含量≤42%的鲟鱼饲料,昆虫为夜蛾类昆虫,`环节动物为蚯蚓。
【文档编号】A23K1/18GK103609503SQ20131068754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蒲德成, 苏胜齐, 付梅 申请人:蒲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