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党参打尖搭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党参打尖搭架方法,涉及药物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党参种植过程中,在最适宜打尖期为营养生长旺盛期,即7月中下旬,当茎蔓达到40cm时,结合除草,割去茎尖,茎蔓距地面保留15cm;当茎蔓再次长到40cm时,再打一次,共打尖两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地上茎蔓交互缠绕达到50cm时,进行搭架,每平方米插4根竹竿,顶端捆绑,利于党参茎蔓攀援生长。该方法能够提高党参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党参的商品性状。
【专利说明】一种党参打尖搭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党参打尖搭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党参种植过程中,药农往往疏于或不会管理,导致地上茎蔓生长过旺,使地面长期处于一种阴暗、封闭状态,加上难以准确、及时挖排水沟,茎、叶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真菌性、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人们在田间操作时往往会踩伤许多茎叶,造成茎叶腐烂,即不利于杂草的防除,也不利于地下根茎的生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在种植党参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党参打尖搭架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党参打尖搭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I)选地整地:选择靠阴、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前茬作物为豆类、禾本科作物;所选地块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深翻、晒垡、纳雨,秋季结合深耕施入基肥,其耕深为30cm~45cm,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尿素25kg、过磷酸韩40kg、硫酸钾2.5kg,或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尿素20kg、磷酸二铵12kg、氯化钾3kg ;施入·底肥时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ml~300ml,兑水8kg~IOkg均匀拌入农家肥一并施入进行土壤消毒,控制地下害虫;耱平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冬前灌足底水;
[0007](2)移栽时间: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土壤完全解冻后进行移栽;
[0008](3)种苗选择:种苗选择苗龄达到I年,根长IOcm~20cm、根直径Imm~3mm的中、小苗移植;每亩用量为25kg~30kg ;
[0009](4)移栽:开沟,沟深25cm~35cm,耙细沟前坡土块,以株距5cm~7cm将参苗摆入沟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参头距地表2cm~3cm,摆完一行后,以行距20cm再开沟,取土覆盖前沟,依次进行;每亩栽苗5万~6万株,栽完3行~4行后,及时用木祀祀平地面并拍打镇压;
[0010](5)田间管理:1)追肥,7月~8月营养生长旺盛期,选择降雨后每亩施尿素5kg~10kg,生长期内追肥2次~3次;2)灌水与排水,依靠天然降雨;若遇持续干旱气候,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补灌2次~3次,以地面不积水为准;整个生长期内,雨季要注意田间排水,确保雨水通畅排出;3)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株高6cm~9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不要深锄,以免损害根部,松土深度5cm~7cm,破除板结,铲除杂草,离苗太近的杂草,用手拔除,以免带出参苗;以后每隔I月除一次草,当党参地上茎蔓交互占满地表时,只拔出大草;4)打尖,最适宜打尖期为营养生长旺盛期,即7月中下旬,当茎蔓达到40cm时,结合除草,用铲子铲去或用镰刀割去茎尖,茎蔓距地面保留15cm ;当茎蔓再次长到40cm时,再打一次,共打尖两次;5)搭架: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地上茎蔓交互缠绕达到50cm时,进行搭架,每平方米插4根竹竿,顶端捆绑,利于党参茎蔓攀援生长;
[0011](6)采挖,采挖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茎叶,后熟IOd~15d挖参根;米挖方法,铁钗垂直向下插入地块,挖出全根,散置于地面晾晒;
[0012](7)贮藏,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清洁的阴凉处。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打尖方法,有效地抑制了营养生长,促进了生殖生长。搭架方法,其优点主要是:1)增加地温:根茎的生长与地温有密切关联,地上茎蔓直立生长后,地面裸露面积随之增大,太阳照射面积相应增多,较高的地温利于根茎的生长。2)增强通风透光:地上茎蔓的直立生长,增强通风透光性能,使田间小气候更利于植株的生长。3)便于田间管理:地上茎蔓满地面匍匐生长,人们在田间操作往往会踩伤许多茎叶,造成茎叶腐烂,搭架后,便于田间操作,减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人为地损害。4)防除杂草:地上茎叶交互缠绕,将部分杂草缠绕其中,除草难度相应加大,杂草种子成熟后落入土壤,造成第二年大发生。地面裸露面积增大后,便于田间管理,便于杂草的防除,大大减少了杂草危害,同时减少了肥料水分的无效消耗以及劳力的投入。5)减轻病虫危害:当地面长期处于一种阴暗、封闭状态,加上难以准确、及时挖排水沟,茎、叶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真菌性、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为普遍。搭架后,病虫害发生的适宜条件被破坏了,不仅降低了发生率和发生种类,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量。6)提高产量:与常规种植技术相比,增产率在40%以上,达到了增产的目的。7)提高党参商品性状:通过打尖、搭架技术,长出的党参条直,分杈明显减少,一等品率在37%以上,较常规种植的增加1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
[0016](1)选地整地:选择靠阴、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前茬作物为豆类、禾本科作物;所选地块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深翻、晒垡、纳雨,秋季结合深耕施入基肥,其耕深为30cm~45cm,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尿素25kg、过磷酸韩40kg、硫酸钾2.5kg,或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尿素20kg、磷酸二铵12kg、氯化钾3kg ;施入底肥时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ml~300ml,兑水8kg~IOkg均匀拌入农家肥一并施入进行土壤消毒,控制地下害虫;耱平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冬前灌足底水;
[0017](2)移栽时间: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土壤完全解冻后进行移栽;
[0018](3)种苗选择:种苗选择苗龄达到I年,根长IOcm~20cm、根直径Imm~3mm的中、小苗移植;每亩用量为25kg~30kg ;
[0019](4)移栽:开沟,沟深25cm~35cm,耙细沟前坡土块,以株距5cm~7cm将参苗摆入沟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参头距地表2cm~3cm,摆完一行后,以行距20cm再开沟,取土覆盖前沟,依次进行;每亩栽苗5万~6万株,栽完3行~4行后,及时用木祀祀平地面并拍打镇压;
[0020](5)田间管理:1)追肥,7月~8月营养生长旺盛期,选择降雨后每亩施尿素5kg~10kg,生长期内追肥2次~3次;2)灌水与排水,依靠天然降雨;若遇持续干旱气候,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补灌2次~3次,以地面不积水为准;整个生长期内,雨季要注意田间排水,确保雨水通畅排出;3)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株高6cm~9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不要深锄,以免损害根部,松土深度5cm~7cm,破除板结,铲除杂草,离苗太近的杂草,用手拔除,以免带出参苗;以后每隔I月除一次草,当党参地上茎蔓交互占满地表时,只拔出大草;4)打尖,最适宜打尖期为营养生长旺盛期,即7月中下旬,当茎蔓达到40cm时,结合除草,用铲子铲去或用镰刀割去茎尖,茎蔓距地面保留15cm ;当茎蔓再次长到40cm时,再打一次,共打尖两次;5)搭架: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地上茎蔓交互缠绕达到50cm时,进行搭架,每平方米插4根竹竿,顶端捆绑,利于党参茎蔓攀援生长;
[0021](6)采挖,采挖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茎叶,后熟IOd~15d挖参根;米挖方法,铁钗垂直向下插入地块,挖出全根,散置于地面晾晒;
[0022]测产结果表明,打尖搭架示范区平均鲜重亩产525.2kg,对照(未实施此项技术)区域平均鲜重亩产为350kg,亩增产175.2kg,增产率为50%。
[0023]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 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党参打尖搭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靠阴、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前茬作物为豆类、禾本科作物;所选地块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深翻、晒垡、纳雨,秋季结合深耕施入基肥,其耕深为30cm~45cm,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尿素25kg、过磷酸韩40kg、硫酸钾2.5kg,或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尿素20kg、磷酸二铵12kg、氯化钾3kg ;施入底肥时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ml~300ml,兑水8kg~IOkg均匀拌入农家肥一并施入进行土壤消毒,控制地下害虫;耱平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冬前灌足底水; (2)移栽时间: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土壤完全解冻后进行移栽; (3)种苗选择:种苗选择苗龄达到I年,根长IOcm~20cm、根直径Imm~3mm的中、小苗移植;每亩用量为25kg~30kg ; (4)移栽:开沟 ,沟深25cm~35cm,耙细沟前坡土块,以株距5cm~7cm将参苗摆入沟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参头距地表2cm~3cm,摆完一行后,以行距20cm再开沟,取土覆盖前沟,依次进行;每亩栽苗5万~6万株,栽完3行~4行后,及时用木耙耙平地面并拍打镇压; (5)田间管理:1)追肥,7月~8月营养生长旺盛期,选择降雨后每亩施尿素5kg~10kg,生长期内追肥2次~3次;2)灌水与排水,依靠天然降雨;若遇持续干旱气候,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补灌2次~3次,以地面不积水为准;整个生长期内,雨季要注意田间排水,确保雨水通畅排出;3)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株高6cm~9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不要深锄,以免损害根部,松土深度5cm~7cm,破除板结,铲除杂草,离苗太近的杂草,用手拔除,以免带出参苗;以后每隔I月除一次草,当党参地上茎蔓交互占满地表时,只拔出大草;4)打尖,最适宜打尖期为营养生长旺盛期,即7月中下旬,当茎蔓达到40cm时,结合除草,用铲子铲去或用镰刀割去茎尖,茎蔓距地面保留15cm ;当茎蔓再次长到40cm时,再打一次,共打尖两次;5)搭架: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地上茎蔓交互缠绕达到50cm时,进行搭架,每平方米插4根竹竿,顶端捆绑,利于党参茎蔓攀援生长; (6)采挖,采挖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茎叶,后熟IOd~15d挖参根;采挖方法,铁钗垂直向下插入地块,挖出全根,散置于地面晾晒; (7 )贮藏,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清洁的阴凉处。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650883SQ20131069740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管青霞, 李城德 申请人:管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