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育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3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培育大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培育大棚,包括后墙、大棚骨架和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弧形棚面,所述后墙主要由相互间隔的第一砖基层、第二砖基层以及填充在所述第一、第二砖基层之间的聚氨酯泡沫层构成。所述后墙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上均设置有通风扇,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通风扇的受控端。本发明中大棚的后墙中间夹设有聚氨酯泡沫,通过聚氨酯泡沫来隔绝热量的外泄。
【专利说明】一种食用菌培育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育大棚。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 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0003]到目前为止,全国大棚面积已基本稳定在10多万亩。其中在我国北方干旱区各省、市约有7万多亩。预计"七五"期间大棚栽培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左右。大棚覆盖的材料为塑料薄膜。适于大面积覆盖,因为它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又由于可使用轻便的骨架材料,容易建造和造形,可就地取格,建筑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并能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涝,提早栽培,延后栽培,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达到早熟、晚熟、增产稳产的目的,深受生产者的欢迎。因此,在我国北方旱区发展很快。
[0004]但随着新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棚的功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利于保温的食用菌培育大棚。
[0006]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培育大棚,包括后墙、大棚骨架和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弧形棚面,所述后墙主要由相互间隔的第一砖基层、第二砖基层以及填充在所述第一、第二砖基层之间的聚氨酯泡沫层构成。
[0007]所述后墙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上均设置有通风扇,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通风扇的受控端。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发明中大棚的后墙中间夹设有聚氨酯泡沫,通过聚氨酯泡沫来隔绝热量的外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食用菌培育大棚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中食用菌培育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0013]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中食用菌培育大棚,包括后墙、大棚骨架和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弧形棚面,所述后墙主要由相互间隔的第一砖基层1、第二砖基层2以及填充在所述第一、第二砖基层1、2之间的聚氨酯泡沫层3构成。
[0014]所述后墙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上均设置有通风扇,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通风扇的受控端。
[0015]本发明中大棚的后墙中间夹设有聚氨酯泡沫,通过聚氨酯泡沫来隔绝热量的外泄。
[0016]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培育大棚,包括后墙、大棚骨架和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弧形棚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主要由相互间隔的第一砖基层、第二砖基层以及填充在所述第一、第二砖基层之间的聚氨酯泡沫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培育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上均设置有通风扇,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信 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通风扇的受控端。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704058SQ20131072267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1日
【发明者】沈修圣 申请人:富川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