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自然风干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92阅读:14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粮食自然风干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粮设施,即一种粮食自然风干仓。
背景技术
玉米等粮食收获以后,水分含量较高,为了安全储存,需要进行干燥脱水。目前的脱水方法是平铺晾晒或用立塔烘干。平铺晾晒是把粮食铺在地面上,由人工进行翻搅,靠日光和空气的流动把粮食里面的水分分离出去。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大,时间较长,人工费用很高。立塔烘干效率较高,但需要建造烘干塔,而且耗费大量的煤电,成本很高,烘干的均匀度很难控制,只能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场地小、不用人工翻搅、不用煤电、只靠自然风力、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粮食自然风干仓。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粮食自然风干仓,包括筒状的仓壁,其特点是:所说的仓壁用多孔的筛网围成,风干仓内安装多支用筛网围成的通风管,每支通风管至少有一端与仓壁相抵。所说的仓壁的筛网围附在多支细杆连接成的支撑架上。所说的通风管筛的网包裹由细杆连接成的骨架外面。所说的通风管的断面是菱形或三角形或椭圆形或圆形。所说的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仓壁相接,上下相邻的两支通风管的轴线相互错开。所说的仓壁为圆筒形,上面设有锥形仓盖,下面设有倒锥形粮斗,粮斗下端设有出粮口,出粮口上插有可抽拉的插板,粮斗周围设有支架,仓内中间设有立柱,多支通风管以不同的角度围装在立柱周围。所说的通风管两端分别抵达两侧的仓壁,上下相邻的两支通风管的轴线相互错开,且沿螺旋线依次装在立柱的周围。所说的通风管的一端抵达仓壁,另一端抵达仓内的立柱。所说的立柱在安装通风管的部位开有与通风管相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风良好,仅靠自然风即可完成粮食的脱水过程,不用煤电,不用人工翻搅,占地面积小,干燥时间短,干燥均匀,粮食质量好,并可避免鼠害损失,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等特点,特别适合农户和储粮用户使用,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仓壁的主视图;[0017]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仓壁的俯视图;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通风管的主视图;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通风管的左视图;图7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另一种通风管的主视图;图8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另一种通风管的左视图;图9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另一通风管的断面图;图10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另一通风管的断面图;图11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2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通风管装配主视图;图1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通风管装配俯视图;图14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通风管装配主视图;图15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通风管装配俯视图。图中可见:仓壁1,通风管2,支撑架3,筛网4,骨架5,粮斗6,出粮口 7,插板8,支架9,仓盖10,立柱11。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这种粮食自然风干仓是由仓壁I围成的圆筒形粮仓,粮仓里面装有多支通风管2。当然,仓壁I的水平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结合图3图4可见,仓壁I包括由细长的钢筋或管件焊接成支撑架3,支撑架3的外面包裹一层多孔的筛网4。筛网4的孔径须小于所储存粮食的粒径,一般储存玉米的筛孔直径在6-8_为好。当然,如果采用强度较高的筛网,也可以省略支撑架3.。结合图5图6可见,通风管2是由较细的钢筋焊接成骨架5,外面包裹筛网4即可。通风管2的断面最好采用图6所示的菱形,也可以采用如图7图8所示的三角形,还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椭圆形,图10所示的圆形等等。当然,如果采用强度较高的筛网4,也可以不用骨架5。通风管2至少要有一端到达仓壁I,本例中采用的是每支通风管2的两端均接与仓壁I。各个通风管2应当分层安装,最好每层一支,相邻两支的轴线错开,这样,就可以形成各个方向的通风。第二种实施例:图11介绍的粮食自然风干仓是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仓壁I也是由支撑架3和筛网4组成的圆筒,里面设有多支通风管2。在仓壁I的上面增加了密闭的圆锥形尖顶仓盖10,下面增加了一段倒锥形的粮斗6,粮斗6的下面设有出粮口 7和插板8,还设有支架9。使用时,关闭插板8,采用人工或提升机把粮食从上口装入,再关闭仓盖10,即可进行干燥,一般约10天左右,即可达到安全水分。需要取出粮食时,可拉出插板8,粮食即可靠自重流出,非常简便。图中可见,仓内中间设有立柱11。结合图12图13可见,仓内有多支由骨架和筛网组成的通风管2,每支通风管2两端分别抵达两侧的仓壁1,上下相邻的两支通风管2的轴线相互错开,沿螺旋线依次围在立柱11的周围。第三种实施例:图14图15介绍的粮食自然风干仓里面的通风管2,一端抵达仓壁1,另一端固定在仓内的立柱11的外围,也就是每一支通风管2的长度接近圆筒仓壁I的半径。每一层推荐安装4支通风管2,相邻两支通风管2之间间隔90°,各层的之间的通风管2最好相互错开。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制作比较容易,工作性能也很可以达到要求。当然,如果立柱11能在安装通风管2的部位开有联通通风管2的通孔,通风的效果会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粮食自然风干仓,包括筒状的仓壁(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壁(I)用多孔的筛网(4)围成,风干仓内安装多支用筛网(4)围成的通风管(2),每支通风管(2)至少有一端与仓壁(I)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壁⑴的筛网⑷围附在多支细杆连接成的支撑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风管(2)的筛网(4)包裹在由细杆连接成的骨架(5)外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风管(2)的断面是菱形或三角形或椭圆形或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风管(2)的两端分别与仓壁(I)相接,上下相邻的两支通风管(2)的轴线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壁(1 )为圆筒形,上面设有锥形仓盖(10),下面设有倒锥形粮斗¢),粮斗(6)下端设有出粮口(7),出粮口(7)上插有可抽拉的插板(8),粮斗(6)周围设有支架(9),仓内中间设有立柱(11),多支通风管(2)以不同的角度围装在在立柱(11)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风管(2)两端分别抵达两侧的仓壁(1),上下相邻的两支通风管(2)的轴线相互错开,且沿螺旋线依次装在立柱(11)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风管(2)的一端抵达仓壁(1),另一端抵达仓内的立柱(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粮食自然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立柱(11)在安装通风管(2)的部位开有与通风管(2)相通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粮设施,即一种粮食自然风干仓,包括筒状的仓壁(1),其特点是所说的仓壁(1)用多孔的筛网(4)围成,风干仓内安装多支用筛网(4)围成的通风管(2),每支通风管(2)至少有一端与仓壁(1)相抵。其有益效果是通风良好,仅靠自然风即可完成粮食的脱水过程,不用煤电,不用人工翻搅,占地面积小,干燥时间短,干燥均匀,粮食质量好,并可避免鼠害损失,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等特点,特别适合农户和储粮用户使用,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文档编号A01F25/14GK202998888SQ2013200247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日
发明者陈世海 申请人:陈世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