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09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捕鼠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特别涉及捕鼠器,包括壳体,其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还设有进鼠口和出鼠口,进鼠口和出鼠口均通往第一捕鼠区,出鼠口设有单向门;第一捕鼠区设有诱食粮仓和通往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扣板,下部设有诱导板;扣板和诱导板之间设有第一引导机构;进鼠口设有支撑板。本捕鼠器的诱导板长度缩短,减小了诱导板的承载力,当小老鼠经过时也方便压下诱导板,使无论是大老鼠还是小老鼠,只要老鼠自进鼠口进入,踏上诱导板,就可以促使诱导板旋转,诱导板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进而带动扣板的旋转下降,并扣在进鼠口处,将进鼠口堵死,成功捕鼠。
【专利说明】捕鼠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捕鼠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长效连续捕鼠器,采用较长的诱导板失衡,给予支撑轴诱导板翘起一端一定的重量,使诱导板失去平衡进行捕鼠。
[0003]目前现有的长效连续捕鼠器,包括第一捕鼠区,第一捕鼠区包括有诱导板打开机关,第二储存鼠区。所述目前现有的长效连续捕鼠器,是将带有支撑轴的较长的诱导板,设在第一捕鼠区内,支撑轴设在第一捕鼠区长度的中间部位,中间部位距离底盘大约1/3的高度,设一个支撑轴,长诱导板就固定在这个支撑轴上,当诱导板处于捕鼠状态时,诱导板的引导区落在捕鼠器口处,另一端的落陷区翘起在里端接近着粮仓。诱导板引导区板头的底盘上,安装有一定量的磁铁吸住引导区板头,然后在捕鼠器口底盘处设有一个磁性分离的旋钮片,如果捕小老鼠要转动底盘上的旋钮片,让旋钮片顶离磁铁,使诱导板引导区板头失去磁性的吸力,进行捕鼠。
[0004]如果捕大老鼠,拨回旋钮片,让磁铁吸住诱导板引导区板头,进行捕鼠。
[0005]当老鼠进到捕鼠器口内,经过诱导板导区段慢慢走过诱导板支撑轴后继续前行时,走到诱导板失重的位置或者失重点后,使诱导板翘起的一端不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时,使诱导板翘起的落陷区一端落下去,落下去的同时诱导板落陷区的板头被粮仓前方的竖向帘门下方的卡肖片卡合住,这时捕鼠口处的引导区诱导板翘起,封住进鼠口,老鼠被关闭在诱导板与上护盖和两侧的支撑框架内,最终老鼠顶开竖向帘门下方的卡肖片,使卡肖脱离落陷区的板头,然后进入到储存区内进行捕鼠。
[0006]但是,在一个有老鼠的地方进行捕鼠,人们是不知道老鼠的自身重量或大或小的,所以靠调节旋钮片进行磁性分离来区分捕大老鼠或小老鼠,不能够大小老鼠一起捕到,这样的连续捕鼠器捕大的绝对跑走小的,捕小的可能要跑走小的和大的。例如:1、当捕鼠器口处的引导区板头被磁铁吸住后,58克以下的老鼠从较长诱导板的引导段一端,慢慢走向诱导板落陷区另一端的板头时,诱导板纹丝不动,诱导板落陷区段是不会落下去的,因它的重量达不到让诱导板引导段板头与磁铁的分离,达不到让诱导板开始工作的标准。老鼠走进食物吃不到,上过当的老鼠,很长的时间不会接近捕鼠器了,使捕鼠器失去了它的威力。例如:2、如果转动旋钮片,让旋钮片顶离被磁铁吸住的引导段板头,使诱导板引导段板头失去磁性的吸力,那么当9克以上警惕性较高的老鼠从较长诱导板的引导段一端,慢慢走过诱导板支撑轴后,纹丝不动的诱导板在失去平衡的那一瞬间,会微微摆动,老鼠会迅速返回或退回,但是上过当逃跑的老鼠,再也不会接近捕鼠器了。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鼠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捕鼠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所述壳体设有进鼠口和出鼠口,所述进鼠口和所述出鼠口均通往所述第一捕鼠区,所述出鼠口设有单向门;
[0009]所述第一捕鼠区设有诱食粮仓和通往所述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
[0010]所述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扣板,所述扣板围绕第一旋转轴转动,当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扣板的一端将所述进鼠口堵死,所述扣板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大于所述扣板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
[0011]所述第一捕鼠区下部设有诱导板,所述诱导板围绕第二旋转轴转动;当所述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诱导板的一端通向所述进鼠口,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诱食粮仓;当所述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上升后,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第一捕鼠通道;
[0012]所述扣板和所述诱导板之间设有第一引导机构,在所述扣板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轴连接点之间,所述扣板设有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相连;在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连接点之间,所述诱导板设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相连;
[0013]所述进鼠口设有支撑板,当所述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诱导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接触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鼠器,能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在该捕鼠器中,由于诱导板的一端通向进鼠口,另一端通向诱食粮仓,老鼠为了吃到诱食粮仓内的食物,会沿诱导板前行,在老鼠走过诱导板时,会造成诱导板晃动,由于第一引导机构与诱导板的第二连接点处于诱导板的另一端和第二旋转连接点之间,因此,只有老鼠走过第二旋转连接点,造成诱导板旋转,旋转的诱导板为通过第一引导机构传动到扣板,扣板开始旋转,由于第一引导机构和扣板的第一连接点处于扣板的一端和第一旋转连接点之间,因此,扣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并扣在进鼠口处,将进鼠口堵死,达到捕鼠的效果。而且,进鼠口设有支撑板,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诱导板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接触连接,因此,比较传统的诱导板来说,支撑板分担了一部分传统诱导板的长度,使本捕鼠器的诱导板长度缩短,减小了诱导板的承载力,当小老鼠经过时也方便压下诱导板,使无论是大老鼠还是小老鼠,只要老鼠自进鼠口进入,踏上诱导板,就可以促使诱导板旋转,诱导板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进而带动扣板的旋转下降,并扣在进鼠口处,将进鼠口堵死,成功捕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意了实施例1中捕鼠器的主透视图;
[0017]图2示意了实施例2中捕鼠器的主透视图;
[0018]图3示意了第一单向门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4示意了实施例2中第二捕鼠区的立体视图;
[0020]图5示意了实施例2中第二捕鼠区中翻转板和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示意了实施例4中捕鼠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7示意了实施例2中第二捕鼠区左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捕鼠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壳体设有进鼠口和出鼠口,进鼠口和出鼠口均通往第一捕鼠区,出鼠口设有单向门;
[0025]第一捕鼠区设有诱食粮仓和通往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
[0026]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扣板,扣板围绕第一旋转轴转动,当扣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扣板的一端将进鼠口堵死,扣板的一端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大于扣板的另一端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
[0027]第一捕鼠区下部设有诱导板,诱导板围绕第二旋转轴转动;当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诱导板的一端通向进鼠口,诱导板的另一端通向诱食粮仓;当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上升后,诱导板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捕鼠通道;
[0028]扣板和诱导板之间设有第一引导机构,在扣板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轴连接点之间,扣板设有第一连接点,第一连接点与第一引导机构相连;在诱导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连接点之间,诱导板设有第二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与第一引导机构相连;
[0029]进鼠口设有支撑板,当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诱导板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接触连接。
[0030]在该捕鼠器中,由于诱导板的一端通向进鼠口,另一端通向诱食粮仓,老鼠为了吃到诱食粮仓内的食物,会沿诱导板前行,在老鼠走过诱导板时,会造成诱导板晃动,由于第一引导机构与诱导板的第二连接点处于诱导板的另一端和第二旋转连接点之间,因此,只有老鼠走过第二旋转连接点,造成诱导板旋转,旋转的诱导板为通过第一引导机构传动到扣板,扣板开始旋转,由于第一引导机构和扣板的第一连接点处于扣板的一端和第一旋转连接点之间,因此,扣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并扣在进鼠口处,将进鼠口堵死,达到捕鼠的效果。而且,进鼠口设有支撑板,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诱导板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接触连接,因此,比较传统的诱导板来说,支撑板分担了一部分传统诱导板的长度,使本捕鼠器的诱导板长度缩短,减小了诱导板的承载力,当小老鼠经过时也方便压下诱导板,使无论是大老鼠还是小老鼠,只要老鼠自进鼠口进入,踏上诱导板,就可以促使诱导板旋转,诱导板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进而带动扣板的旋转下降,并扣在进鼠口处,将进鼠口堵死,成功捕鼠。
[0031]接下来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该捕鼠器:
[0032]实施例1:
[0033]—种捕鼠器,如图1所不,包括壳体I,壳体I的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壳体I设有进鼠口 2和出鼠口,进鼠口 2和出鼠口 45均通往第一捕鼠区,出鼠口设有单向门;无论是大老鼠还是小老鼠,一旦通过进鼠口 2进入,则进入第一捕鼠区,第一捕鼠区会对该老鼠进行捕获,然后通过出鼠口将捕获的老鼠取出。
[0034]第一捕鼠区设有诱食粮仓18和通往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诱食粮仓18通过隔板连接于壳体1,很明显,诱食粮仓18内装有粮食,老鼠是看到了诱食粮仓18的粮食后走进捕鼠器,当然也不排除老鼠并未注意诱食粮仓18,而直接闯入捕鼠器。
[0035]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扣板5,扣板5围绕第一旋转轴7转动,可以理解第一旋转轴7连接于壳体1,扣板的一端4到第一旋转轴7的距离大于扣板的另一端6到第一旋转轴7的距离,为达到平衡,会设配重。当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后,扣板的一端4将进鼠口2堵死,进而封死了老鼠往回返的出路,只能继续向前走。关于扣板5堵死进鼠口 2的方式主要集中于扣板5的结构,比如:扣板的一端4设有向下的弯折3,当所述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后,所述弯折3将所述进鼠口 2堵死。必须说明为了让扣板的一端4旋转向下,需要有启动,该启动方式来自于第一捕鼠区下部的诱导板9。
[0036]第一捕鼠区下部设有诱导板9,诱导板9围绕第二旋转轴13转动,可以理解第二旋转轴13连接于壳体I ;当诱导板的一端10旋转下降后,诱导板的一端10通向进鼠口 2,诱导板的另一端11通向诱食粮仓18,从而老鼠能够沿着诱导板9向诱食粮仓18靠近;当诱导板的一端10旋转上升后,诱导板的另一端11通向第一捕鼠通道;随着老鼠走过诱导板9和第二旋转轴13的连接点,诱导板9无法承受老鼠的重力,会围绕第二旋转轴13转动。当老鼠脱离诱导板的另一端11后,诱导板的一端10旋转下降,重新回到开始捕鼠时的状态。
[0037]扣板5和诱导板9之间设有第一引导机构,在扣板的一端4与第一旋转轴7连接点(扣板5和第一旋转轴7相连接的点)之间,扣板5设有第一连接点,第一连接点与第一引导机构相连;在诱导板的另一端11与第二旋转轴13连接点(诱导板9和第二旋转轴13相连接的点)之间,诱导板9设有第二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与第一引导机构相连。该第一引导机构可以根据诱导板9的转动引导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
[0038]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实现该目的的任一种引导机构:
[0039]比如方案一:引导绳,诱导板的另一端11旋转下降,拉动引导绳,引导绳再拉动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
[0040]又比如方案二:依次相连的拉线20、翘板22和挂钩25,挂钩25与扣板5在第一连接点处接触连接;拉线20与诱导板9在第二连接点处相连接;翘板22围绕第四旋转轴23转动,可以理解,第四旋转轴23固定连接于壳体I ;翘板的一端21固定连接向下弯折的第一弯钩24,当翘板的一端21旋转下降后,第一弯钩24推动挂钩25,使挂钩25与扣板5脱离。
[0041]借用上面诱导板9、第一引导机构、扣板5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会发生如下情况:
[0042]诱导板的另一端11旋转下降,诱导板9拉动拉线20,拉线20拉动翘板22的另一端旋转下降,翘板22带动第一弯钩24向下运动,第一弯钩24推动挂钩25,挂钩25被推动,与扣板5脱离,由于扣板的一端4到第一旋转轴7的距离大于扣板的另一端6到第一旋转轴7的距离,因此,扣板5与挂钩25脱离后,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扣板5的弯折3将进鼠口 2堵死。
[0043]为了将老鼠牢牢的捕获,防止其脱逃,在该第一捕鼠区内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考虑,如下的细节可以在不同实施例的捕鼠器中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实施例的捕鼠器中:
[0044]细节一:为了方便老鼠观察到诱食粮仓18并容易进入捕鼠器,且不产生警惕心理,进鼠口 2需要足够大,但是,一旦进鼠口 2太大,扣板的一端4在旋转下降至堵死进鼠口 2的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进鼠口 2设有门槛12,门槛12具备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不会影响老鼠的视线,又不会形成老鼠进入捕鼠器的障碍,但是,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后,只需要与门槛12接触连接,这个高度的门槛12却缩短了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至堵死进鼠口 2的时间。从时间上提高了捕鼠器的安全性。[0045]细节二:由于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有可能引起老鼠的警惕,老鼠容易掉头从进鼠口 2蹿出,导致捕鼠失败,为了将这种扣板5旋转的信号降低到最低,在扣板5的下方设置遮挡板19,该遮挡板19向下倾斜,遮挡板19能够阻挡老鼠在扣板5方向的视线,避免老鼠观察到扣板5开始移动。其中第一引导机构的拉线20或引导线会穿过该遮挡板19。
[0046]细节三:进鼠口 2设有支撑板8,当所述诱导板的一端10旋转下降后,所述诱导板的一端10与所述支撑板8的一端接触连接,这时,诱导板9和支撑板8处于同一平面内,老鼠容易从支撑板8过渡到诱导板9,可以理解支撑板8固定连接于壳体1,由于其固定连接,因此,老鼠走在上面没有任何晃动,容易降低老鼠的警惕性,而且,引入该支撑板8可以缩短诱导板9的长度,诱导板9的长度缩短后,老鼠通过第二旋转轴13连接点后容易将诱导板的另一端11压下去。
[0047]细节四:老鼠在诱导板的另一端11旋转下降的一瞬间迅速掉头返回进鼠口 2,由于扣板5还未完全堵死进鼠口 2,所以会产生老鼠逃脱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竖向设置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上设有竖向设置的锯条16,锯条16的锯齿朝上,当扣板的另一端6旋转下降中,扣板的另一端6与其中一个锯齿的上表面接触连接。扣板的另一端6在旋转下降中始终与其中一个锯齿的上表面接触连接,因此,锯条16会对扣板的另一端6进行支撑,使老鼠无法阻止扣板的一端4旋转下降,除了进鼠口 2被扣板的一端4的弯折3遮挡住外,其他空间已经非常小,老鼠没有机会冲出去,进一步提高了捕鼠的安全性。老鼠向上顶前段扣板5时,扣板的另一端6开始向下运动,结果扣板的另一端边缘随时与顺势向上的锯条16的锯齿反卡住,它是顶不开的,当老鼠稍微撤力,扣板的一端4又继续下落,将进鼠口 2完全封死。
[0048]至此,无论老鼠大小,捕鼠器均完成捕获。
[0049]壳体I由钢丝网围成,壳体I的内壁可以设置玻璃板或塑料板,方便观察,并防止老鼠抓挠,造成捕鼠器晃动。
[0050]实施例2:
[0051]一种捕鼠器,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I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第一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相隔离,并通过第一捕鼠通道相连通,第二捕鼠区设有通往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设有自第一捕鼠区至第二捕鼠区的第一单向门26。
[0052]包含第一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的捕鼠器实现了连续捕鼠。
[0053]第一捕鼠区中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0054]第一单向门26的底端设有卡销29,当诱导板的另一端11旋转下降后,诱导板的另一端11与卡销29接触连接,这样能够防止诱导板9来回摆动,起到关闭老鼠回路的作用,如图3,所示。
[0055]卡销29围绕第六旋转轴转动,卡销29包括三个结构,三个结构包括卡片、第一控制片27、第二控制片28,卡片位于第一单向门26的一侧,第一控制片27位于第二控制片28的上方,第一控制片27和第二控制片28都位于第一单向门26的另一侧,第一控制片27和第二控制片28均固定于第六旋转轴,以调节卡片围绕第六旋转轴转动的摆幅,使摆动后迅速返回。即:卡片做顺时针运动时,第一控制片27会与第一单向门26接触,接受反作用力,第一控制片27带动卡片做返回运动;当卡片做逆时针运动时,第二控制片28会与第一单向门26接触,接受反作用力,第二控制片28带动卡片做返回运动。
[0056]老鼠顶开第一单向门26后会进入第二捕鼠区。
[0057]第二捕鼠区,如图4、5、7所示,的下部设有引导网30,中部设有翻转板32,翻转板32围绕第三旋转轴43转动,翻转板的一端33通过可单向向上折叠的连接件与翻板41相连接,当翻转板的一端33旋转下降后,翻转板32通过翻板41通向引导网30 ;当翻转板的一端33旋转上升后,翻转板的一端33通向第二捕鼠通道。老鼠在第二捕鼠区内,沿着引导网30向上走,向上顶翻板41,翻板41向上运动并折叠,翻板41同时带动翻转板的一端33旋转上升,老鼠沿着引导网30继续向上走,通过第二捕鼠通道到达出鼠口。
[0058]在本实施例中,沿用实施例1中的细节四,固定板15的上端通过合页与第五旋转轴14相连接,因此,固定板15围绕第五旋转轴14旋转。固定板15还设有竖向的弧形弯折板17,弧形弯折板17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5相连接。
[0059]上述翻转板的另一端34设有弯折钢丝,弯折钢丝穿过第一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之间的隔板后与弧形弯折板17接触连接;进而,虽然固定板15会旋转,带动锯条16旋转,造成锯条16与扣板的另一端6脱离,但是,由于横向弯折钢丝与竖向弧形弯折板17接触,在翻转板32不发生旋转时,弯折钢丝可以对固定板15进行位置固定,避免了锯条16与扣板的另一端6脱离。
[0060]但是,一旦老鼠进入第二捕鼠区,并向上顶翻板41后,翻转板的另一端34向下运动,翻转板32带动弯折钢丝42向下运动,弯折钢丝42在弧形弯折板17上从上到下滑动,由于弧形弯折板17具备一定的弧度,弯折钢丝42会因为该弧形造成一种变形驱动力,进而弯折钢丝42产生变形驱动力的反作用力,并作用于弧形弯折板17,弧形弯折板17带动固定板15围绕第五旋转轴14旋转,锯条16脱离扣板5,弯折钢丝42继续向下运动,会与扣板的另一端6接触,压动扣板的另一端6受力旋转向下,扣板5恢复到原位置。
[0061]进而进鼠口 2重新恢复开放状态,可以接着进行捕鼠。
[0062]为了进一步提高捕鼠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沿用了实施例1中的各细节,还进行了新的细节设计:
[0063]细节五:在第二捕鼠区的上端的空间内设有挡板31,该挡板31将第二捕鼠区的上端的空间一分为二,当老鼠沿着引导网30到达第二捕鼠区的上方时,所处的空间缩小,降低老鼠在第二捕鼠区的逗留时间,提高捕鼠的安全性。
[0064]实施例3:
[0065]一种捕鼠器,包括壳体1,壳体I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第二捕鼠区、第三捕鼠区;第一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相隔离,并通过第一捕鼠通道相连通,第二捕鼠区设有通往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设有自第一捕鼠区至第二捕鼠区的第一单向门26 ;第三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并通过第二捕鼠通道相连通,第二捕鼠通道设有自第二捕鼠区至第三捕鼠区的第二单向门35。
[0066]第一捕鼠区、第二捕鼠区的结构与实施例2的相同。
[0067]第二单向门35只在自第二捕鼠区至第三捕鼠区的方向上开放,防止了老鼠穿过后退回。不过,上述结构还是会出现一种情况:老鼠穿过第二单向门35后,立即退回,由于第二单向门35尚未完全回位,第二捕鼠通道出现空隙,老鼠方便从中穿过,失去将老鼠引入出鼠口的机会。[0068]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细节上进行了设计:
[0069]细节六:
[0070]第二单向门35的下方设有转动挡板38,转动挡板38围绕第六旋转轴36转动,转动挡板38的上表面连接第二弯钩37,第二弯钩37的另一端自第二捕鼠区至第三捕鼠区的方向上穿过第二单向门35 ;当转动挡板的一端40旋转上升时,第二弯钩37继续穿过第二单向门35。更为具体的结构为,第二单向门35的下方设有转动挡板38,该转档挡板呈倾斜状,在自第二捕鼠区至第三捕鼠区的方向上,该转动挡板38所处水平高度逐渐提高,第六旋转轴36几乎处于第二单向门35的门轴的正下方。
[0071]老鼠通过上述结构时会发生如下状况:老鼠穿过第二单向门35,落入第三捕鼠区后,在第三捕鼠区内扒动转动挡板的另一端39旋转下降,转动挡板的一端40旋转上升,第二弯钩37继续穿过第二单向门35,从而使第二单向门35和转动挡板38相接触,将第二捕鼠通道堵死,防止老鼠退回到第二捕鼠区。
[0072]实施例4:
[0073]一种捕鼠器,如图6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I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第二捕鼠区、第三捕鼠区、第四捕鼠区;第一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相隔离,并通过第一捕鼠通道相连通,第二捕鼠区设有通往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设有自第一捕鼠区至第二捕鼠区的第一单向门26 ;第三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并通过第二捕鼠通道相连通,第二捕鼠通道设有自第二捕鼠区至第三捕鼠区的第二单向门35 ;第四捕鼠区和第三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并通过第三捕鼠通道相连通,第三捕鼠通道设有倒刺扣44,出鼠口设置于第四捕鼠区,出鼠口配有门;第四捕鼠区由多个玻璃板围成。
[0074]第一捕鼠区、第二捕鼠区、第三捕鼠区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
[0075]通过上述结构后,老鼠的行进状态为:处于第三捕鼠区的老鼠穿过倒刺扣进入第四捕鼠区,因为倒刺扣只能进不能出,因此,防止老鼠退回,提高了捕鼠的安全性。
[0076]第四捕鼠区设有出鼠口,由于老鼠在第四捕鼠区中没有了出路,会造成老鼠急躁,对第四捕鼠区的四壁进行抓挠,造成捕鼠器晃动。
[0077]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本捕鼠器又对细节进行了设计:
[0078]细节七:
[0079]第四捕鼠区由多个玻璃板或塑料板围成。
[0080]玻璃板具备一定的光滑度和硬度,老鼠抓挠时与玻璃板的摩擦力较低,且不会对玻璃板或塑料板造成损伤。
[0081]需要说明的是:
[0082]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壳体I均由钢丝网围成,壳体I的内壁可以设置玻璃板或塑料板,方便观察,并防止老鼠抓挠,造成捕鼠器晃动。
[0083]为了方便手提或悬挂捕鼠器,捕鼠器的壳体I的外表面设置有提手或挂钩。
[0084]需要说明的是,本捕鼠器可以以落地的方式或悬挂的方式设置,当悬挂时,只需要将捕鼠器的四个对称顶端稳定悬挂,或紧贴墙壁悬挂,或借助较高的物体进行捕上层的老鼠。本捕鼠器结构紧凑合理,灵敏度高,捕鼠用时较短,操作简单方便,节约饵料,同时也适合捕获高空的老鼠,推广性较强。
[0085]发明人对该捕鼠器进行试验,捕鼠用时较短,无论捕大、小老鼠,不用对捕鼠器某个部位进行任何的调整,9克以上的只要走进捕鼠器内都会将其捕获,捕鼠效率较传统的有大幅提高,捕获的最小的老鼠为2.5公分,最大的达到15公分,连续捕获5只小老鼠(其中一,2.5公分的小老鼠3只,5公分的2只);(其中二,8公分的小老鼠4只);(其中三,10公分的小老鼠3只,15公分2只)。
[008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捕鼠区,所述壳体设有进鼠口和出鼠口,所述进鼠口和所述出鼠口均通往所述第一捕鼠区,所述出鼠口设有单向门; 所述第一捕鼠区设有诱食粮仓和通往所述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 所述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扣板,所述扣板围绕第一旋转轴转动,当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扣板的一端将所述进鼠口堵死,所述扣板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大于所述扣板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 所述第一捕鼠区下部设有诱导板,所述诱导板围绕第二旋转轴转动;当所述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诱导板的一端通向所述进鼠口,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诱食粮仓;当所述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上升后,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第一捕鼠通道; 所述扣板和所述诱导板之间设有第一引导机构,在所述扣板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轴连接点之间,所述扣板设有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相连;在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连接点之间,所述诱导板设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相连; 所述进鼠口设有支撑板,当所述诱导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诱导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接触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的一端设有向下的弯折,当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弯折将所述进鼠口堵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拉线、翘板和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扣板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接触连接;所述拉线与所述诱导板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相连接;所述翘板围绕第四旋转轴转动;所述翘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向下弯折的第一弯钩,当所述翘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第一弯钩推动所述挂钩,使所述挂钩与所述扣板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扣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捕鼠区设有向下倾斜的遮挡板,所述拉线穿过所述遮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门槛,当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扣板的一端与所述门槛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竖向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竖向设置的锯条,所述锯条的锯齿朝上,当所述扣板的另一端旋转下降时,所述扣板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锯齿的上表面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包括第二捕鼠区,所述第一捕鼠区和所述第二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相隔离,并通过所述第一捕鼠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捕鼠区设有通往所述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设有自第一捕鼠区至第二捕鼠区的第一单向门; 所述第二捕鼠区的下部设有引导网,中部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围绕第三旋转轴转动,所述翻转板的一端通过可单向向上折叠的连接件与翻板相连接,当所述翻转板的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翻转板通过所述翻板通向所述引导网;当所述翻转板的一端旋转上升后,所述翻转板的一端通向第二捕鼠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捕鼠区的上部设有竖向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通过合页与第五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固定板还设有竖向的弧形弯折板,所述弧形弯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 所述翻转板的另一端设有弯折钢丝,所述弯折钢丝穿过第一捕鼠区和第二捕鼠区之间的隔板后与所述弧形弯折板接触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门的底端设有卡销,当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旋转下降后,所述诱导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卡销接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第三捕鼠区,所述第三捕鼠区和所述第二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并通过第二捕鼠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捕鼠通道设有自第二捕鼠区至第三捕鼠区的第二单向门; 所述第二单向门的下方设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围绕第六旋转轴转动,所述转动挡板的上表面连接第二弯钩,所述第二弯钩的另一端自第二捕鼠区至第三捕鼠区的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单向门;当所述转动挡板的一端旋转上升时,所述第二弯钩继续穿过所述第二单向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第四捕鼠区,所述第四捕鼠区和所述第三捕鼠区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并通过第三捕鼠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捕鼠通道设有倒刺扣,所述出鼠口设置于所述第四捕鼠区,所述出鼠口配有门;所述第四捕鼠区由多个玻璃板或多个塑料板围成; 和/或, 所述壳体由铁丝网围成; 和/或, 所述捕鼠器的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提手和/或挂钩。
【文档编号】A01M23/08GK203482800SQ201320550658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陈立新 申请人:陈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