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5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营养液膜技术栽培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所述栽培槽包括定植板、槽体、进液器和导流器;定植板于槽体上方与槽体活动相连,导流器于槽体末端与槽体活动相连,进液器于槽体前端与槽体活动相连;其中,所述槽体由密封盖、槽管和连接器组成;进液器由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三级进液管、流量调节阀、连接头和供液毛管组成。该栽培槽解决了现有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无法同时适用于高大株形作物和较小株形作物和营养液膜液层深度难控制的技术性难题,使种植的农作物适用范围广,大大减少了因营养液膜液层过深或作物厚实的根垫内部营养液难以流入而导致作物根系因氧气和养分供应不足而引发烂根的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营养液膜技术栽培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
【背景技术】
[0002]营养液膜技术栽培,是利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能够正常地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种植技术。
[0003]营养液膜技术栽培是指植物部分根系悬挂生长在营养液中,而另一部分根系裸露在潮湿空气中的一类无土栽培方法。分为两大类型:深液流水培技术和营养液膜技术(NFT)0深液流水培技术是指营养液层较深、植物由定植板或定植网框悬挂在营养液液面上方,而根系从定植板或定植网框伸入到营养液中生的水培技术。营养液膜技术是指营养液以浅层流动的形式在栽培槽中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另一端的栽培技术。它是1973年由英国人库柏发明的。在我国1984年就开始开展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0004]营养液膜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栽培槽中的营养液是以数毫米至I?2厘米的浅层状态流动的,作物根系只有一部分是浸没在这一浅层营养液中,而一部分的根系是裸露在栽培槽中潮湿的空气里,这样由浅层的营养液层流经根系时可以较好地解决根系的供氧问题,也能保证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0005]现有采用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的槽体有圆柱形、方形、倒梯形等形状,而适用于种植小株型作物栽培槽槽宽在IOcm左右,适用于种植大株型作物的栽培槽槽宽在20cm左右。现有的栽培槽具有以下明显的缺点:
[0006]1、现有形状的栽培槽,由于槽体自身底部的弧度过大、植物根系或基质对营养液的阻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营养液膜液层的深度很难控制,从而未能真正解决作物根系供氧的问题,导致根系因缺氧而引发烂根。
[0007]2、现有的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无法同时适用高大株形的作物和较小株形的作物。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无法同时适用于高大株形作物和较小株形作物、营养液膜液层深度难控制的技术性难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使种植的农作物适用范围广,大大减少了因营养液膜液层过深,或作物厚实的根垫内部营养液难以流入而导致作物根系因氧气和养分供应不足而引发烂根的现象。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其中,包括定植板、槽体、进液器和导流器;定植板于槽体上方与槽体活动相连,导流器于槽体末端与槽体活动相连,进液器于槽体前端与槽体活动相连。
[0011]其中,所述槽体由设有毛管放置孔的密封盖、槽管和连接器组成;密封盖与槽管活动相连,连接器与槽管活动相连,可根据生产的需要将槽管进行接驳延长。
[0012]进液器由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三级进液管、流量调节阀、连接头和供液毛管组成。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和三级进液管依次相连,二级进液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三级进液管通过连接头和供液毛管相连;供液毛管还与密封盖上设有的毛管放置孔相连。
[0013]所述定植板、槽体和导流器均由PVC塑料材质制成。
[0014]所述定植板的面板平直,两侧扣位横截面为虎脚形,虎脚上部外径长度为30cm,内径长度为29.4 cm,虎脚中部外径为32 cm,内径长度为31.4cm,虎脚下部外径长度为30 cm,内径长度为29.4cm。定植板I横截面厚度为0.3 cm ;所述的定植板的面板上两侧至中间距离5 cm处为中心各打一个直径为5 cm的定植孔,而前后定植孔的间距为前一个定植孔圆心至后一个定植孔圆心距离20 cm的长度;所述的定植板长度为5.5nT25m,具体可根据种植场地的大小而定。
[0015]所述槽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宽度为30 cm,内径宽度为29.4cm,槽体横截面外径高度为5.8 cm,内径高度为5.5 cm ;这样的槽体使得栽培槽既可种植株形较大的作物,也可种植株形较小的作物。所述的槽体长度为5.5m至25m,具体可根据种植场地的大小而定。所述的槽体前端为密封,末端为敞开,所述的连接器可根据生产的需要将槽管进行接驳延长。所述的槽体横截面外拢底部为三个相连的向下弧形,左侧板上部为向左半弧形,中部为垂直,下部为向下半弧形,右侧板上部为向右半弧形,中部为垂直,下部为向下半弧形。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内拢底部为三个相连的向下弧形,弧形深处为2_,同时,中间弧形与左右弧形相连的部位分别有长5.5m?25m、高和宽3mm隔液墙。其中长5.5m?25m、高
和宽3_两道隔液墙的作用如下:1、防止因槽体轻微倾侧而导致营养液膜在槽体分布不均匀,从而使作物吸收不到营养液而死亡。2、当营养液膜的液层过深时,营养液会漫过隔液墙,从隔液墙之间形成的通道流走,从而有效将营养液膜的高度控制在10_以下。3、株形较大的作物根系特别发达,会在栽培槽中形成一层厚厚的根垫,不仅严重阻碍营养液在栽培槽中的流动速度,而且会造成在厚实的根垫的内部营养液难以流入而使得氧气和养分供应不足,常会引发烂根现象。由于两道隔液墙将栽培槽分为三条通道,而且较大株形的作物只会同时在定植板左侧或右侧的定植孔上定植,因此,作物的根系当跨过隔液墙时,在其底部总会留下一定的空隙让营养液得以通过,不仅可以防止营养液液层过深,而且还能保证作物根系氧气和养分供应充足。
[0016]所述的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和连接头均为PVC塑料材质制成,三级进液管和供液毛管均为无毒不透光塑料软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栽培槽可同时适用于种植高大株形作物和较小株形作物,而且,所述栽培槽能有效解决营养液膜液层深度难控制的技术性难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所述栽培槽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定植板结构示意图。[0021]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槽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进液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导流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7]如图1 一 7所不,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其中,包括定植板1、槽体2、进液器3和导流器4 ;定植板I于槽体2上方与槽体2活动相连,导流器4于槽体2末端与槽体2活动相连,进液器4于槽体2前端与槽体2活动相连。
[0028]其中,所述槽体2由设有毛管放置孔的密封盖21、槽管22和连接器23组成;密封盖21与槽管22活动相连,连接器23与槽管22活动相连,将槽管22进行接驳延长。
[0029]进液器3由一级进液管31、二级进液管32、三级进液管33、流量调节阀34、连接头35和供液毛管36组成;一级进液管31、二级进液管32、三级进液管33依次相连,二级进液管32上设有流量调节阀34,三级进液管33通过连接头35和供液毛管36相连;供液毛管36还与密封盖21上设有的毛管放置孔相连。
[0030]所述定植板1、槽体2和导流器4均由PVC塑料材质制成。
[0031]所述定植板I的面板平直,两侧扣位横截面为虎脚形,虎脚上部外径长度为30cm,内径长度为29.4 cm,虎脚中部外径为32 cm,内径长度为31.4cm,虎脚下部外径长度为30cm,内径长度为29.4cm。定植板I横截面厚度为0.3 cm ;所述的定植板I的面板上两侧至中间距离5 cm处为中心各打一个直径为5 cm的定植孔,而前后定植孔的间距为前一个定植孔圆心至后一个定植孔圆心距离20 cm的长度;所述的定植板I长度为5.5nT25m,具体可根据种植场地的大小而定。
[0032]所述槽体2的横截面的外径宽度为30 cm,内径宽度为29.4cm,槽体横截面外径高度为5.8 cm,内径高度为5.5 cm ;这样的槽体2使得栽培槽既可种植株形较大的作物,也可种植株形较小的作物。所述的槽体2长度为5.5m至25m,具体可根据种植场地的大小而定。所述的槽体2前端为密封,末端为敞开,所述的连接器23可根据生产的需要将槽管22进行接驳延长。所述的槽体2横截面外拢底部为三个相连的向下弧形,左侧板上部为向左半弧形,中部为垂直,下部为向下半弧形,右侧板上部为向右半弧形,中部为垂直,下部为向下半弧形。所述槽体2的横截面内拢底部为三个相连的向下弧形,弧形深处为2mm,同时,中间弧形与左右弧形相连的部位分别有长5.5nT25m、高3mnTl0mm和宽3mm隔液墙。其中长5.5nT25m、高3mnTl0mm和宽3mm两道隔液墙的作用如下:1、防止因槽体轻微倾侧而导致营养液膜在槽体分布不均匀,从而使作物吸收不到营养液而死亡。2、当营养液膜的液层过深时,营养液会漫过隔液墙,从隔液墙之间形成的通道流走,从而有效将营养液膜的高度控制在IOmm以下。3、株形较大的作物根系特别发达,会在栽培槽中形成一层厚厚的根垫,不仅严重阻碍营养液在栽培槽中的流动速度,而且会造成在厚实的根垫的内部营养液难以流入而使得氧气和养分供应不足,常会引发烂根现象。由于两道隔液墙将栽培槽分为三条通道,而且较大株形的作物只会同时在定植板左侧或右侧的定植孔上定植,因此,作物的根系当跨过隔液墙时,在其底部总会留下一定的空隙让营养液得以通过,不仅可以防止营养液液层过深,而且还能保证作物根系氧气和养分供应充足。
[0033]所述的一级进液管31、二级进液管32和连接头35均为PVC塑料材质制成,三级进液管33和供液毛管36均为无毒不透光塑料软管。
[0034]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营养液膜技术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植板、槽体、进液器和导流器;定植板于槽体上方与槽体活动相连,导流器于槽体末端与槽体活动相连,进液器于槽体前端与槽体活动相连; 其中,所述槽体由设有毛管放置孔的密封盖、槽管和连接器组成;密封盖与槽管活动相连,连接器与槽管活动相连将槽管进行接驳延长; 进液器由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三级进液管、流量调节阀、连接头和供液毛管组成;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三级进液管依次相连,二级进液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三级进液管通过连接头和供液毛管相连;供液毛管还与密封盖上设有的毛管放置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长度为5.5nT25m ;槽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宽度为30 cm,内径宽度为29.4cm,槽体横截面外径高度为5.8 cm,内径高度为5.5 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外拢底部为三个相连的向下弧形,左侧板上部为向左半弧形,中部为垂直,下部为向下半弧形,右侧板上部为向右半弧形,中部为垂直,下部为向下半弧形;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内拢底部为三个相连的向下弧形,弧形深处为2mm,同时,中间弧形与左右弧形相连的部位分别有长5.5nT25m、高3mm?10mm和宽3謹隔液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板的面板平直,两侧扣位横截面为虎脚形,虎脚上部外径长度为30cm,内径长度为29.4 cm,虎脚中部外径为32 cm,内径长度为31.4cm,虎脚下部外径长度为30 cm,内径长度为29.4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板横截面厚度为0.3 cm;所述的定植板的面板上两侧至中间距离5 cm处为中心各打一个直径为5 cm的定植孔,而前后定植孔的间距为前一个定植孔圆心至后一个定植孔圆心距离20 cm的长度;所述的定植板长度为5.5nT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板、槽体、导流器、一级进液管、二级进液管和连接头均为PVC塑料材质制成;三级进液管和供液毛管均为无毒不透光塑料软管。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801431SQ20132083636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余汉强, 余汉钧 申请人:余汉强, 余汉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