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种子催芽方法

文档序号:255293阅读:3772来源:国知局
槟榔种子催芽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槟榔种子催芽方法,是收集成熟槟榔种果平铺于地板晾晒后置于蛇皮袋中放阴凉地方保湿,促使槟榔种果表皮快速腐烂;去除烂表皮留纤维腹皮包种子并清洗干净,消毒,晾干;在大棚内的苗圃地铺上湿砂层,铺上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再用湿砂覆盖,最后盖上稻草层;催芽过程控温在25~35℃,遮阴度在60~90%。本发明工艺简单,对种子进行前处理后采用增温增湿的砂层积的措施,改善种子的吸收及透气性,使槟榔种子可以快速发芽,缩短催芽时间,能有效提高槟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整齐度,具有大批量、快速育成槟榔种子苗的优点。
【专利说明】槟榔种子催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种苗繁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种子催芽方法,具体是一种槟榔种子催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槟榔(Areca catechu L.)为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其干燥成熟的种子即槟榔因药理活性广泛而被称为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治痛风和抗真菌等作用。
[0003]随着槟榔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经济效益的提高,槟榔产区的种植面积急速增加,对槟榔种苗的需求日趋扩大,由于槟榔种子属于核果类种子,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化坚硬,这种结构阻碍了种子吸收水分和氧气、束缚了胚的增大和向外生长,导致其自然发芽困难,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低,致使槟榔种苗的产量小,无法解决种苗的供需矛盾。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避免由于发芽时间不一而造成不整齐、不便管理,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催芽方法有堆积催芽法、萝筐催芽法,其中堆积催芽法是将果实置于太阳下曝晒后堆放在河沙层上,并盖上稻草,每天淋水保持湿度至外果皮发酵腐烂,取出用水洗净后重晒,然后继续堆放,重新盖稻草、淋水,期间需剥开果蒂检查,果实萌发白色小芽点后及时取出播种育苗。这种催芽方法需要时间较长,一般长达
1.5-2月,催芽湿闷过程中槟榔种子容易遭病虫侵害,使槟榔种子发芽率低(发芽率约为50 % )、出苗不整齐,造成槟榔种子极大浪费,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槟榔种子催芽方法,能够解除槟榔种子的种皮障碍,改善种子的吸收及透气性,能有效提高槟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整齐度和缩短时间。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槟榔种子催芽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7]1、种子前处理
[0008]收集成熟槟榔种果平铺于地板晾晒,将其表面水分除去,然后置于蛇皮袋中放阴凉地方保湿,每天定时浇水,使槟榔种果表皮快速腐烂;等槟榔种果表皮腐烂后去除烂表皮留纤维腹皮包种子并清洗干净,然后把槟榔种子置于40%多菌灵100~150倍液浸泡2~3h进行消毒,然后捞出晾干,备用。
[0009]2、湿砂层积催芽
[0010] 设置大棚,在大棚内的苗圃地铺上10~12cm厚的湿砂层,湿砂含水率5~10%,然后在湿砂层上铺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再用湿砂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最上面盖I~2cm稻草层;催芽过程控温在25~35°C,遮阴度在60~90 %,期间及时盖棚与掀棚,以控制温度与透气性,及时浇水以控制湿度,查看种子发芽情况,在萌发小芽点后及时取出植入
营养袋。
[0011]所述大棚的高度为1.4~1.6m。
[0012]所述湿砂层积催芽过程中种子层与其上的湿砂覆盖层各为I~2层,且一一间隔排列。
[0013]本发明工艺简单,改变传统的采用长时间放于阴凉地湿闷催芽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前处理后采用增温增湿的砂层积的措施,改善种子的吸收及透气性,使槟榔种子可以快速发芽,缩短催芽时间,能有效提高槟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整齐度,具有大批量、快速育成槟榔种子苗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15]实施例一
[0016]1、催芽前处理:2013年3、4月间精选充分成熟槟榔种果1000粒,放在太阳底下晾晒2天,置于蛇皮袋中放阴凉地方保湿,每天定时浇水,等表皮腐烂后洗去烂表皮留纤维腹皮包种子。用40 %多菌灵120倍液浸泡种子2h,捞出晾干,备用。
[0017]2、湿砂层积催芽:在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选择一块地作为苗圃地,先建设大棚,高度为1.5±0.1m,遮阴度在80%,将上述处理好的种子带到苗圃地;在苗圃地上铺上10厚湿砂,湿砂含水率6% ;在湿砂层上铺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上面再盖一层湿砂,以不见种子为度,取上面盖l_2cm稻早层。
[0018]3、催芽管理。催芽过程控制大棚温度在27 ± I °C,促使槟榔种子的胚生长和苗端分化(有大棚保护,使催芽种子早晚处于25°C以上环境,在海南地区,中午大棚内温度过高,可以打开大棚两端以通气降温)。每天浇水一次,保持砂和种子的湿润,砂含水率6 %。
[0019]4、及时分批植入营养袋。20天后种子开始萌芽,查看种子发芽情况,在种子萌发小芽点后及时取出植入备好的营养袋中(营养袋置于有遮阳网的大棚内,且每隔一天浇一次水,这样能够使植入幼芽免受阳光直射,同时,保持足够水份和营养,从而提高槟榔幼芽成苗率),10天后,种子萌芽基本结束,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
[0020]实施例二
[0021]1、催芽前处理:2013年3、4月间精选充分成熟槟榔种果2000粒,放在太阳底下晾晒3天,置于蛇皮袋中放阴凉地方保湿,每天定时浇水,等表皮腐烂后洗去烂表皮留纤维腹皮包种子。用40 %多菌灵150倍液浸泡种子3h,捞出晾干,备用。
[0022] 2、湿砂层积催芽:在海南省万宁市长丰镇选择一块地作为苗圃地,先建设大棚,高度为1.5±0.lm,遮阴度在70%,将上述处理好的种子带到苗圃地;在苗圃地上铺上12cm厚湿砂,湿砂含水率8% ;在湿砂层上铺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上面再盖一层湿砂,以不见种子为度,再铺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盖湿砂,最上面盖l-2cm稻草层。
[0023]3、催芽管理。催芽过程控制大棚温度在30± I°C,促使槟榔种子的胚生长和苗端分化(有大棚保护,使催芽种子早晚处于25°C以上环境,在海南地区,中午大棚内温度过高,可以打开大棚两端以通气降温)。每天浇水一次,保持砂和种子的湿润,砂含水率8%。
[0024]4、及时分批植入营养袋。20天后种子开始萌芽,查看种子发芽情况,在种子萌发小芽点后及时取出植入备好的营养袋中(营养袋置于有遮阳网的大棚内,且每隔一天浇一次水,这样能够使植入幼芽免受阳光直射,同时,保持足够水份和营养,从而提高槟榔幼芽成苗率),10天后,种子萌芽基本结束,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
[0025]实施例三
[0026]1、催芽前处理:2013年3、4月间精选充分成熟槟榔种果1000粒,放在太阳底下晾晒3天,置于蛇皮袋中放阴凉地方保湿,每天定时浇水,等表皮腐烂后洗去烂表皮留纤维腹皮包种子。用40 %多菌灵140倍液浸泡种子2h,捞出晾干,备用。
[0027]2、湿砂层积催芽:在海南省万宁市莲花镇选择一块地作为苗圃地,先建设大棚,高度为1.5±0.lm,遮阴度在75%以上,将上述处理好的种子带到苗圃地;在苗圃地上铺上IOcm厚湿砂,湿砂含水率10% ;在湿砂层上铺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上面再盖一层湿砂,以不见种子为度,最上面盖l-2cm稻草层。
[0028]3、催芽管理。催芽过程控制大棚温度在33±1°C,促使槟榔种子的胚生长和苗端分化(有大棚保护,使催芽种子早晚处于25°C以上环境,在海南地区,中午大棚内温度≥35°C,可以打开大棚两端以通气降温)。每天浇水一次,保持砂和种子的湿润,砂含水率10%。
[0029]4、及时分批植入营养袋。20天后种子开始萌芽,查看种子发芽情况,在种子萌发小芽点后及时取出植入备好的营养袋中(营养袋置于有遮阳网的大棚内,且每隔一天浇一次水,这样能够使植入幼芽免受阳光直射,同时,保持足够水份和营养,从而提高槟榔幼芽成苗率),10天后,种子萌芽基本结束,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
[0030]对比试验:
[0031]在实施例一、二、三的苗圃地旁另选一块地进行对比试验,分别标记为CKA、CKB、CKC0均各精选500粒槟榔种果,采用传统堆积催芽法进行催芽,30天后种子开始萌芽,查看种子发芽情况,在种子萌发小芽点后及时取出植入备好的营养袋中,10天后,种子萌芽基本结束,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
[0032]表1槟榔种子催芽情况
[0033]
【权利要求】
1.一种槟榔种子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种子前处理 收集成熟槟榔种果平铺于地板晾晒,将其表面水分除去,然后置于蛇皮袋中放阴凉地方保湿,每天定时浇水,使槟榔种果表皮快速腐烂;等槟榔种果表皮腐烂后去除烂表皮留纤维腹皮包种子并清洗干净,然后把槟榔种子置于40%多菌灵100~150倍液浸泡2~3h进行消毒,然后捞出晾干,备用; 2)、湿砂层积催芽 设置大棚,在大棚内的苗圃地铺上10~12cm厚的湿砂,湿砂含水率5~10%,然后在湿砂层上铺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再用湿砂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最上面盖I~2cm稻草层;催芽过程控温在25~35°C,遮阴度在60~90%;在种子萌发小芽点后及时取出植入营养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的高度为1.4~1.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砂层积催芽中种子层与其上的湿砂覆盖层各为I ~2层,且一一间隔排列。
【文档编号】A01C1/00GK103999597SQ20141025055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卢丽兰, 甘炳春, 杨新全, 魏建和, 何明军, 黄良明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