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786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包括支脚、基座、夹持机构和压苗机构,所述基座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于支脚上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手指气缸和夹持件,所述手指气缸固定于基座的一端,所述夹持件安装于手指气缸;所述压苗机构包括底座、压苗片、连接架、推动架和压苗气缸,所述底座可滑动安装于基座,所述压苗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底座位于手指气缸和压苗气缸之间;所述压苗片的一端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于底座,所述推动架的一端安装于压苗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架的另一端与连接架的中部连接。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嫁接成活率。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顶芽斜插嫁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农业种植中常需要进行嫁接。随着嫁接技术的发展,嫁接技术的机械化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嫁接成活率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在机械嫁接中,传统的嫁接砧木夹持压苗装置将整体式夹持片固定在气动手爪上,通过启动手爪的开合对砧木苗进行夹持,压苗部分则由两个气缸分别驱动压苗片的直线往复运动和抬起压下的旋转。故目前的用于嫁接的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且工作效率低,造成整个嫁接过程中的砧木打孔夹持作业效率低。由于采用目前的嫁接装置进行嫁接时,操作时间过长,从而导致嫁接砧木易氧化而致使成活率低,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包括支脚、基座、夹持机构和压苗机构,所述基座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于支脚上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手指气缸和夹持件,所述手指气缸固定于基座的一端,所述夹持件安装于手指气缸;
[0005]所述压苗机构包括底座、压苗片、连接架、推动架和压苗气缸,所述底座可滑动安装于基座,所述压苗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底座位于手指气缸和压苗气缸之间;所述压苗片的一端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于底座,所述推动架的一端安装于压苗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架的另一端与连接架的中部连接。
[0006]具体的,为快速夹持嫁接砧木,更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所述手指气缸为被拆除一侧手指的手指气缸,所述夹持件包括定夹块和动夹块,所述定夹块的一端固定于手指气缸的缸体,且所述定夹块与手指气缸中剩下的手指相对设置;所述动夹块固定于手指气缸中剩下的手指。
[0007]为更好夹持嫁接砧木,所述定夹块的另一端和动夹动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突块,且所述定夹块的突块与动夹块的突块正对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压苗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架的中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架的另一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推动架主要由连接板和推动杆构成,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安装压苗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杆的上端,另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压苗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槽内一端,所述限位块安装于安装槽内另一端,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
[0011]具体的,为提高作业可靠性,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安装于安装槽两侧的槽壁,所述限位块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架的两侧设有与弧形槽匹配的定位珠,所述定位珠固定于连接架的侧面,且插入弧形槽。
[0012]优选的,所述压苗片的另一端的中部设有U型槽。
[0013]优选的,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还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安装于基座的中部,所述底座41通过滑块安装于导轨5。
[0014]优选的,所述手指气缸的轴线、基座的中心线和压苗气缸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压苗气缸和指气缸背对设置。
[001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0016]一、嫁接前上苗作业:将待嫁接砧木的茎部贴着定夹块的突块,启动手指气缸,手指气缸的手指带着动夹块向动夹块方向摆动,当动夹块和定夹块夹紧嫁接砧木后,手指气缸停止;然后,压苗气缸的活塞杆进行收缩动作,活塞杆带着推动架向手指气缸的方向移动,则推动架通过连杆和连接架推着压苗片和底座向手指气缸方向移动,当底座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即导轨的末端时),底座停止移动;而压苗片向下摆,压苗片的另一端准确的压着嫁接砧木的叶子,令嫁接砧木的叶子平整展开且平铺于定夹块和动夹块的上面,从而令嫁接砧木的生长点完全露出,方便进行嫁接操作。
[0017]二、嫁接后下苗作业:当完成嫁接操作后,压苗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架以远离手指气缸的方向移动,则压苗片向上摆动,而连接架受到推动架的拉力作用,连接架带着压苗片和底座一起以远离手指气缸的方向移动,从而让压苗片不再约束嫁接砧木;然后,手指气缸启动,令动夹块以远离定夹块的方向摆,从而松开嫁接砧木,此时就移出嫁接砧木,从而完成整个嫁接作业。
[0018]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压苗机构只使用单个压苗气缸,并利用推动架、连杆和连接架,结构简单,且压苗气缸的活塞杆直接伸缩,就可令压苗片进行转动,从而快速准确的压紧嫁接砧木,这操作非常方便,提高了作业效率及嫁接砧木的成活率。本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中的夹持机构主要由拆除一侧手指的手指气缸、定夹块和动夹块构成,这结构简单的,可快速将嫁接砧木的茎部夹住,减少了操作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嫁接砧木的成活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实施例1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实施例1的压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实施例1的连接架安装底座后的示意图。
[0022]图4是实施例2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包括支脚1、基座2、夹持机构3和压苗机构4,所述基座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于支脚I上端。为保证顶芽斜插嫁接砧木,基座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为40°~45°。本实施例中,倾斜的角度优选45°。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手指气缸31和夹持件32,所述手指气缸31固定于基座的一端,所述夹持件32安装于手指气缸31 ;如图1所示,手指气缸31安装于基座2的一端为倾斜端,即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所述压苗机构4包括底座41、压苗片42、连接架43、推动架44和压苗气缸45,所述底座41可滑动安装于基座2,所述压苗气缸45的缸体固定于基座2的另一端,所述底座41位于手指气缸31和压苗气缸45之间;即所述手指气缸31、底座41和压苗气缸45自基座的水平高度低的一端沿着水平高度高的一端分布,这是为保证更好的压紧待嫁接的砧木。所述压苗片42的一端与连接架43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43的另一端铰接于底座41,所述推动架44的一端安装于压苗气缸45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架44的另一端与连接架43的中部连接。
[0025]具体的,为快速夹持嫁接砧木,更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所述手指气缸31为被拆除一侧手指的手指气缸,所述夹持件32包括定夹块321和动夹块322,所述定夹块321的一端固定于手指气缸31的缸体,且所述定夹块321与手指气缸31中剩下的手指311相对设置;所述动夹块322固定于手指气缸31中剩下的手指31。本实施例中,手指气缸31原有的手指数量为2根,但为了更好更快的夹持嫁接砧木,拆除其中一根手指31,并将定夹块321的一端固定在手指气缸31的缸体一侧,即位于被拆除了一根手指311的一侧,而动夹块322固定在手指气缸31的手指311。则定夹块321不会进行摆动,只让动夹块322被手指311带着摆动,这保令嫁接站木更容易定位,从而可快速夹持嫁接站木,提高作业效率。
[0026]为更好夹持嫁接站'木,所述定夹块321的另一端和动夹动322的另一端均设直有突块33,且所述定夹块321的突块33与动夹块322的突块33正对设置。采用此设计,则动夹块322不需要摆较大的角度,这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而为了避免嫁接砧木被夹伤,突块33套设有柔软材料制造成套子,如可采用布或软件的塑料。
[0027]所述压苗机构4还包括连杆46,所述连杆46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架43的中部,所述连杆46的另一端与推动架44的另一端连接。采用连杆46,这可有效保证推动架44带动底座41和压苗片42的运动,从而提高可靠性。具体的,连杆46的两端均设有铰接部,连杆46通过两端的铰接部分别与连接架43的中部和推动架44的另一端进行铰接。
[0028]所述推动架44主要由连接板441和推动杆442构成,所述连接板441的下端安装压苗气缸45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杆442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杆441的上端,另一端与连杆46的另一端连接。推动架44采用此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方便安装,推动杆44的另一端设有与连杆46的铰接部匹配的槽腔4421,连杆46的铰接部通过轴铰接于槽腔4421内,从而保证推动架44可稳定、可靠的通过连杆46带动压苗片42和底座41。
[0029]所述压苗机构4还包括限位块47,所述底座41设有安装槽411,所述连接架43的另一端通过轴铰接于安装槽内一端,所述限位块47安装于安装槽411内另一端,所述限位块47与连接架53的一端连接。限位块47用于限制连接架的转动角度,即通限制连接架的转动角度大小来限制压苗片的转动角度,这可防止因压苗片52上下摆的角度较大而增加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0] 为提高作业可靠性,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限位块47分别安装于安装槽两侧的槽壁,所述限位块47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架43的两侧设有与弧形槽匹配的定位珠6,所述定位珠6固定于连接架43的侧面,且插入弧形槽。具体的,限位块47为方形,且采用工程塑料制造而且,而弧形槽的圆心角为45°。连接架43的两侧设有安装孔,定位珠6通过过度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孔,这在保证有效的工作下,简化了结构,方便安装。
[0031]所述压苗片42的另一端的中部设有U型槽421。当压苗片42压着嫁接砧木时,由于压苗片42设有U型槽421,则压苗片42不会压伤嫁接砧木的茎部。
[0032]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还包括导轨5和滑块,所述导轨5安装于基座2的中部,所述底座41通过滑块安装于导轨5。基座2的中部设有方形槽,而导轨5的数量为2根,2根导轨5分别固定于方形槽的两侧,从而保证底座移动的稳定性。
[0033]为更好的利用基座,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节省制造材料,所述手指气缸31的轴线、基座2的中心线和压苗气缸45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压苗气缸45和手指气缸31背对设置,即手指气缸31的手指311与压苗气缸45的活塞杆朝向相反。在将手指气缸31安装于基座2时,手指气缸31的缸体的端面与基座2的端面对齐。采用此设计,可提高基座2的利用率,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
[0034]实施例2
[0035]本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除以下技术特征外同实施例1: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块47设有2个定位孔471,2个所述定位孔471分别位于限位块47的上端和下端,且2个定位孔471靠近限位块47的左侧面。此两个定位孔471用于限定连接架43转动的极限位置,从而避免连接架43转动的角度过大,影响工作效率。
[0036]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脚、基座、夹持机构和压苗机构,所述基座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于支脚上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手指气缸和夹持件,所述手指气缸固定于基座的一端,所述夹持件安装于手指气缸; 所述压苗机构包括底座、压苗片、连接架、推动架和压苗气缸,所述底座可滑动安装于基座,所述压苗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底座位于手指气缸和压苗气缸之间;所述压苗片的一端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于底座,所述推动架的一端安装于压苗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架的另一端与连接架的中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气缸为被拆除一侧手指的手指气缸,所述夹持件包括定夹块和动夹块,所述定夹块的一端固定于手指气缸的缸体,且所述定夹块与手指气缸中剩下的手指相对设置;所述动夹块固定于手指气缸中剩下的手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夹块的另一端和动夹动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突块,且所述定夹块的突块与动夹块的突块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苗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架的中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架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架主要由连接板和推动杆构成,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安装压苗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杆的上端,另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苗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槽内一端,所述限位块安装于安装槽内另一端,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安装于安装槽两侧的槽壁,所述限位块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架的两侧设有与弧形槽匹配的定位珠,所述定位珠固定于连接架的侧面,且插入弧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苗片的另一端的中部设有U型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安装于基座的中部,所述底座通过滑块安装于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芽斜插嫁接砧木的夹持压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气缸的轴线、基座的中心线和压苗气缸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压苗气缸和指气缸背对设置。
【文档编号】A01G1/06GK104067862SQ20141030138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马稚昱, 韦鸿钰, 梁玉, 朱立学, 姚华平, 李燕娥, 黄鹏鑫 申请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