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

文档序号:27396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生根培养基中生长10~14天、根发育良好的柴达木枸杞再生植株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然后用室温下的自来水清洗去根部附着的培养基,得到洁净再生植株;⑵将洁净再生植株放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中进行炼苗,得炼苗后的植株;⑶配制育苗基质;⑷将炼苗后的植株用镊子轻夹住根部1/3处移栽至所述育苗基质中,压实育苗基质,并浇入定根水,得到移栽好的快繁苗;⑸将盛放移栽好的快繁苗的育苗盘放入育苗间中,覆盖薄膜,弱光下驯化,然后移至光照培养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培育即得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本发明可提高工厂化生产种苗的效率。
【专利说明】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枸杞{Lyciumbarbarum Mill.)为爺科 i^olarmceaS)枸杞属{Lyciuni)多年生落叶灌木,果实称枸杞子,根皮称地骨皮,均可入药,嫩茎、叶可做蔬菜。枸杞子具有明目润肺、免疫调节、抗脂肪肝、降血糖血脂、抗衰老及改善老年人器官衰退等老化疾病的功效。柴达木盆地枸杞资源丰富,是枸杞的新兴产区,所产的柴达木枸杞是青海著名的道地地产药材的原植物之一,“柴杞”也是国内最优质的枸杞之一。在柴达木盆地种植枸杞不仅可以调节农业产业结构,还可以提高柴达木盆地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小气候,防治土地沙化,对生态保护和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0003]在枸杞离体快繁体系建成后,再生植株的移栽技术直接影响到快繁苗的成活率,继而影响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效率和经济经济效益,因此,建立有效地移栽技术是实现工厂化育苗的重要步骤。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宜工厂化育苗的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生根培养基中生长10~14天、根发育良好的柴达木枸杞再生植株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然后用室温下的自来水清洗去根部附着的培养基,得到洁净再生植株;
⑵将所述洁净再生植株放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中,使其根没入水中,茎叶露于水面上,室温条件下放置1~3小时进行炼苗,当其叶面不带水珠时,即得炼苗后的植株;
⑶配制育苗基质:将泥炭土、森林土、细沙按照2kg:1 kg:0 ~lkg的比例混合均勻后,装入7cmX 12cm无纺布育苗袋中即得;
⑷移栽前I天,在盛有54~64袋所述育苗基质的育苗盘中加入2.5-3.0L的水,使所述育苗基质完全浸湿;第二天将所述炼苗后的植株用镊子轻夹住根部1/3处移栽至所述育苗基质中,压实所述育苗基质,并浇入20~50mL定根水,得到移栽好的快繁苗;
(5)将盛放所述移栽好的快繁苗的育苗盘放入温度为22~25°C、湿度为60~70%的育苗间中,再覆盖薄膜,弱光下驯化1~2天后去除薄膜,然后移至光照培养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培育即得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期间每5~7天浇一次水,每次浇透。
[0006]所述步骤(5)中的光照培养条件是指温度为22~25°C,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10000~300001ux,光照时间 12~18 小时 / 天。
[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已获得的柴达木枸杞优良品种的离体快繁苗通过炼苗、移栽、移栽驯化、苗期管理等关键步骤,使移栽苗的成活率> 95%。
[0008]2、由于本发明中快繁苗经炼苗、移栽后覆膜保湿、弱光驯化1-2天,快繁苗快速适应栽培条件,因此,能够保证离体快繁苗在移栽过程中高的成活率,成活率最高可以达到100% (参见图1),从而提高工厂化生产种苗的效率。
[0009]3、由于本发明中建立的快繁苗移栽技术,移栽苗能够在短时间成活并进入快速生长期,缩短育苗周期,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优质种苗(参见图2)。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中枸杞快繁苗移栽于育苗基质中照片。
[0012]图2为本发明中移栽6周后枸杞快繁苗生长状况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生根培养基中生长10天、根发育良好的柴达木枸杞再生植株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然后用室温下的自来水清洗去根部附着的培养基,得到洁净再生植株。
[0014]⑵将洁净再生植株放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中,使其根没入水中,茎叶露于水面上,室温条件下放置I小时进行炼苗,当其叶面不带水珠时,即得炼苗后的植株。
[0015]⑶配制育苗基质:将泥炭土、森林土、细沙按照2kg:1 kg:0 kg的比例混合均勻后,装入7cmX12cm无纺布育苗袋中即得。
[0016]⑷移栽前I天,在盛有54袋所述育苗基质的育苗盘中加入2.5L的水,使育苗基质完全浸湿;第二天将炼苗后的植株用镊子轻夹住根部1/3处移栽至育苗基质中,压实育苗基质,并浇入20mL定根水,得到移栽好的快繁苗。
[0017](5)将盛放移栽好的快繁苗的育苗盘放入温度为22°C、湿度为60%的育苗间中,再覆盖薄膜,弱光下驯化1~2天后去除薄膜,然后移至光照培养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培育即得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期间每5~7天浇一次水,每次浇透。苗生长4周后,统计成活率为95.0%。
[0018]其中:光照培养条件是指温度为22°C,湿度为60%,光照强度lOOOOlux,光照时间18小时/天。
[0019]实施例2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生根培养基中生长14天、根发育良好的柴达木枸杞再生植株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然后用室温下的自来水清洗去根部附着的培养基,得到洁净再生植株。
[0020]⑵将洁净再生植株放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中,使其根没入水中,茎叶露于水面上,室温条件下放置3小时进行炼苗,当其叶面不带水珠时,即得炼苗后的植株。
[0021]⑶配制育苗基质:将泥炭土、森林土、细沙按照2 kg:1 kg:1 kg的比例混合均勻后,装入7cmX12cm无纺布育苗袋中即得。
[0022]⑷移栽前I天,在盛有64袋所述育苗基质的育苗盘中加入3.0L的水,使育苗基质完全浸湿;第二天将炼苗后的植株用镊子轻夹住根部1/3处移栽至育苗基质中,压实育苗基质,并浇入50mL定根水,得到移栽好的快繁苗。
[0023](5)将盛放移栽好的快繁苗的育苗盘放入温度为25°C、湿度为70%的育苗间中,再覆盖薄膜,弱光下驯化1~2天后去除薄膜,然后移至光照培养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培育即得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期间每5~7天浇一次水,每次浇透。苗生长4周后,统计成活率为98.0%。
[0024]其中:光照培养条件是指温度为25°C,湿度为70%,光照强度300001UX,光照时间12小时/天。
[0025]实施例3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生根培养基中生长12天、根发育良好的柴达木枸杞再生植株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然后用室温下的自来水清洗去根部附着的培养基,得到洁净再生植株。
[0026]⑵将洁净再生植株放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中,使其根没入水中,茎叶露于水面上,室温条件下放置2小时进行炼苗,当其叶面不带水珠时,即得炼苗后的植株。
[0027]⑶配制育苗基质:将泥炭土、森林土、细沙按照2kg:1 kg:0.5kg的比例混合均勻后,装入7cmX12cm无纺布育苗袋中即得。
[0028]⑷移栽前I天,在盛有59袋所述育苗基质的育苗盘中加入2.8L的水,使育苗基质完全浸湿;第二天将炼苗后的植株用镊子轻夹住根部1/3处移栽至育苗基质中,压实育苗基质,并浇入35mL定根水,得到移栽好的快繁苗。
[0029](5)将盛放移栽好的快繁苗的育苗盘放入温度为23°C、湿度为65%的育苗间中,再覆盖薄膜,弱光下驯化1~2天后去除薄膜,然后移至光照培养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培育即得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期间每5~7天浇一次水,每次浇透。苗生长4周后统计成活率,最闻可达100%。
[0030]其中:光照培养条件是指温度为23°C,湿度为65%,光照强度200001UX,光照时间15小时/天。
【权利要求】
1.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生根培养基中生长10~14天、根发育良好的柴达木枸杞再生植株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然后用室温下的自来水清洗去根部附着的培养基,得到洁净再生植株; ⑵将所述洁净再生植株放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中,使其根没入水中,茎叶露于水面上,室温条件下放置1~3小时进行炼苗,当其叶面不带水珠时,即得炼苗后的植株; ⑶配制育苗基质:将泥炭土、森林土、细沙按照2kg:1 kg:0 ~lkg的比例混合均勻后,装入7cmX 12cm无纺布育苗袋中即得; ⑷移栽前I天,在盛有54~64袋所述育苗基质的育苗盘中加入2.5-3.0L的水,使所述育苗基质完全浸湿;第二天将所述炼苗后的植株用镊子轻夹住根部1/3处移栽至所述育苗基质中,压实所述育苗基质,并浇入20~50mL定根水,得到移栽好的快繁苗; (5)将盛放所述移栽好的快繁苗的育苗盘放入温度为22~25°C、湿度为60~70%的育苗间中,再覆盖薄膜,弱光下驯化1~2天后去除薄膜,然后移至光照培养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培育即得柴达木枸杞离体快繁苗,期间每5~7天浇一次水,每次浇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光照培养条件是指温度为22~25°C,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10000~300001ux,光照时间12~18小时/天。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4429851SQ20141064103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王莉, 李毅, 任刚, 胡延萍, 王溪, 王建科, 石琳, 冯承彬, 唐楠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