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式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栽培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1902发布日期:2018-06-22 20:5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作物栽培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凹式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栽培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薄皮甜瓜,又称香瓜,其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含糖量高,维生素含量高于西瓜、葡萄等,对人体有生津止渴、消火通便等作用,是深受我国城乡人民喜爱的传统夏令水果。我国甜瓜播种面积约33万公顷,年总产量300万吨以上,其中薄皮甜瓜占总面积的60%左右,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江南各地。薄皮甜瓜是忻州市忻府区的特色产业,生产上以露地栽培为主,保护地栽培为辅。保护地生产也是采用露地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来代替,整枝方式也是地爬式,出现了坐果难、转色慢、产量低、病害重,影响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农民收入,制约了薄皮甜瓜保护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农业种植模式,提高甜瓜抗病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无公害甜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保护地生产采用露地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来代替,整枝方式是地爬式,出现了坐果难、转色慢、产量低、病害重,影响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农民收入,制约了薄皮甜瓜保护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下凹式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栽培种植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下凹式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栽培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栽培地的选择:选取3年内没有种过瓜类的下凹式日光温室,双层棉被覆盖,配备自动卷帘机系统,地膜覆盖,前屋面外侧设置防寒沟,保证室内温度≥8℃;

(2) 品种的选择:选用抗病性优良、易坐瓜、早春生长势强、品质风味优良的 灯笼红品种,用其他品种搭配栽种;

(3) 穴盘育苗:栽培甜瓜在12月上中旬播种在日光温室内育苗,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5~28℃,夜间10-18℃;苗床采用电热温床,种子催芽后单粒播种;播种后电热温床全天通电,幼苗出土后撤去地膜,70%种子出土后,电热温床断电,苗期早晨依苗床土壤墒情浇水;定植前7天通风炼苗;

(4) 定植:定植前综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猪、羊粪各半的有机肥4000~5000kg,或烘干的2000-2500kg鸡粪,然后再加磷酸二铵45-55kg;待苗长至3片叶、苗龄30-40天时进行定植,按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开沟做垄,株距40cm,每亩2000-2500株;移栽后浇足水,覆地膜;

(5) 田间管理:

5.1:温度及水肥管理:定植后1周内室温≤35℃不通风;夜间室温为15~20℃;缓苗后至坐瓜前,室温白天25~30℃,夜间15~20℃;坐瓜后室温白天28~30℃,夜间15~18℃;缓苗后在小垄沟浇1次缓苗水,开花前4~5天小垄沟再浇1次透水;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浇1次膨瓜水,结合浇水施尿素和硫酸钾,每亩用尿素和硫酸钾分别为8-15kg和15-25kg;在留第1茬瓜期间,8-12天浇1次水,隔1次浇水施1次肥;收瓜前7-10天停止浇水;留第2茬和第3茬瓜后,5~7天浇1次水;盛果期上午9—10点采用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PPM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5.2吊蔓整枝:在瓜行的上方1.5-2.0m拉铁丝,植株基部外侧拉塑料绳,绑于铁丝上,每株1根;采取单蔓整枝,子蔓结瓜,多批留瓜的方法,具体是:定植后4-5片叶时开始吊蔓,每个瓜前留两片叶摘心,选留3-5个瓜;待第1批瓜停止膨大后,主蔓第11-13节位再留3条子蔓,每条子蔓留1个瓜,瓜前留1叶摘心;第1批瓜采收后立即浇水施肥,当第2批瓜不再膨大后,在主蔓第19、20节位再留3条子蔓,每条子蔓再留1个瓜,第2批瓜采收后再进行浇水施肥;第3批坐瓜后,主蔓再留6片叶摘心,并在主蔓顶部2~3叶内选留1条子蔓生长;主蔓长到1.7m时落秧,每次落40~50cm;

5.3延长采收期:采用意大利熊蜂授粉或者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在上午8:00~10:00摘取雄花,轻轻涂抹雌花柱头,不要碰伤柱头;

(6)收获:甜瓜开花坐瓜后28-32天香味溢出、成熟采收,用剪刀剪断果柄,分级包装,货架期5-7天。

所述育苗基质采用草炭和蛭石按重量比为2.5-4:1混合,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0.8-1.2kg混合均匀,氮磷钾复合肥中有效成分N:P:K为15:15:15。覆盖的地膜为日本PO膜或EVA无滴防雾膜。在育苗期和定植前各喷1次有效成分含量为70%的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800倍液。

本发明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田间管理,改变整枝方法,提高薄皮甜瓜的定植密度,增加通风透光能力,采用熊蜂授粉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能提早薄皮甜瓜上市时间、提高亩产量和延长采收期,从而达到增加农民种地收入的种植方法,达到调节上市时间和丰产的效果。

在保护地生产中薄皮甜瓜增产100%,延长上市时间20天。留苗密度增加了25%,由于通风透光好,增强了甜瓜的抗病性,减少了农药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下凹式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栽培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栽培地的选择:选取3年内没有种过瓜类的下凹式日光温室,温室建筑标准符合DB1409/T018—2010《XZS--RGWS下凹式温室技术建筑规范》和GB/T19165—2003《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跨度8—9米,脊高3.9—4.2米,坐北朝南,东西长60—100米,双层棉被覆盖,配备自动卷帘机系统,选择日本PO膜或选择EVA无滴防雾膜覆盖,前屋面外侧设置防寒沟,保温性能良好,能够确保在寒冬极端低温期间,室内外温差在30-35℃左右,保证室内温度≥8℃;

(2) 品种的选择:选用抗病性优良、易坐瓜、早春生长势强、品质风味优良的 灯笼红品种,用其他品种搭配栽种;如甜妃、芝麻蜜、宝中宝、华冠、巅峰等;

(3) 穴盘育苗:栽培甜瓜在12月上中旬播种或根据预期上市时间提前或者推后,在日光温室内育苗或者选择连体营养基育苗技术,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5~28℃,夜间10-18℃;苗床采用电热温床,种子处理催芽后单粒播种;播种后电热温床全天通电,幼苗出土后撤去地膜,70%种子出土后,电热温床断电,以防幼苗徒长,苗期早晨依苗床土壤墒情酌情浇水;在此期间和定植前各喷1次70%甲基硫菌灵即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预防苗期炭疽病发生;苗龄30-40天时进行定植,定植前7天通风炼苗;

(4) 定植:定植前综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猪、羊粪各半的有机肥4000~5000kg,或烘干的2000-2500kg鸡粪,然后再加磷酸二铵45-55kg;待苗长至3片叶、苗龄30-40天时进行定植,按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开沟做垄,株距40cm,每亩2000-2500株;移栽后浇足水,覆地膜;

(5) 田间管理:

5.1:温度及水肥管理:定植后1周内室温≤35℃不通风;夜间加强保温,使室温为15~20℃;缓苗后至坐瓜前,室温白天25~30℃,夜间15~20℃;坐瓜后室温白天28~30℃,夜间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坐瓜,并且容易导致畸形瓜;缓苗后在小垄沟浇1次缓苗水,开花前4~5天小垄沟再浇1次透水;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土温较高,浇1次膨瓜水,结合浇水施尿素和硫酸钾,每亩用尿素和硫酸钾分别为8-15kg和15-25kg;在留第1茬瓜期间,8-12天浇1次水,隔1次浇水施1次肥;每一茬收瓜前7-10天停止浇水,否则会影响瓜的品质;留第2茬和第3茬瓜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间隔5~7天浇1次水;盛果期上午9—10点采用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PPM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增加产量50%以上,且改善品质;

5.2吊蔓整枝:在瓜行的上方1.5-2.0m拉铁丝,植株基部外侧拉塑料绳,绑于铁丝上,每株1根;采取单蔓整枝,子蔓结瓜,多批留瓜的方法,具体是:定植后4-5片叶时开始吊蔓,每个瓜前留两片叶摘心,选留3-5个瓜,即:摘除第3节位以下的子蔓,在主蔓3、4、5节位分别留一条侧蔓,且各留1个瓜,这样可以控制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又可以使瓜提早上市;待第1批瓜停止膨大后,主蔓第11-13节位再留3条子蔓,每条子蔓留1个瓜,瓜前留1叶摘心;第1批瓜采收后立即浇水施肥,当第2批瓜不再膨大后,在主蔓第19、20节位再留3条子蔓,每条子蔓再留1个瓜,第2批瓜采收后再进行浇水施肥,保证第3批瓜的营养供应;第3批坐瓜后,主蔓再留6片叶摘心,并在主蔓顶部2~3叶内选留1条子蔓生长;由于分期分批留瓜,主蔓节位较多,主蔓长到1.7m时落秧,每次落40~50cm;

5.3延长采收期:采用意大利熊蜂授粉或者人工辅助授粉:意大利熊蜂在冬季低温期比中华蜜蜂活动力强;人工辅助授粉,在上午8:00~10:00摘取雄花,轻轻涂抹雌花柱头,不要碰伤柱头。

用激素处理可以提高坐瓜率,但会对瓜的品质稍有影响,可酌情使用。

(6)收获:甜瓜开花坐瓜后28-32天香味溢出、成熟采收,用剪刀剪断果柄,分级包装,货架期5-7天,不宜过长。

育苗基质采用草炭和蛭石按重量比为2.5-4:1混合,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0.8-1.2kg混合均匀,氮磷钾复合肥中有效成分N:P:K为15:15:15。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田间管理,改变整枝方法,提高薄皮甜瓜的定植密度,增加通风透光能力,采用熊蜂授粉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能提早薄皮甜瓜上市时间、提高亩产量和延长采收期,从而达到增加农民种地收入的种植方法,达到调节上市时间和丰产的效果。

在保护地生产中薄皮甜瓜增产100%,延长上市时间20天。留苗密度增加了25%,由于通风透光好,增强了甜瓜的抗病性,减少了农药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