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竿后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60阅读:4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竿后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竿后堵,包括筒状后堵本体和尾盖,后堵本体的后部壁上设置有通孔,后堵本体内部设置有凸缘,凸缘上还设有带垫片通孔的垫片,后堵本体内还镶套有配重环。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可提高鱼竿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鱼竿后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鱼竿后堵。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鱼竿后堵因不透气,收缩鱼竿时会产生气压差,造成竿收缩不畅,易划伤竿体;因后堵不透气,在垂钓结束收杆时还会残留水分,易生锈腐蚀竿体,降低鱼竿的使用寿命。通常还会因为竿体过轻,不能调节重心,造成手感不佳,垂钓时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便于维护,提高鱼竿的使用寿命的鱼竿后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竿后堵,包括筒状后堵本体和尾盖,所述后堵本体后部的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后堵本体内部设置有凸缘。
[0005]上述的鱼竿后堵,其中,所述通孔为3-6个,呈环状均匀分布。
[0006]上述的鱼竿后堵,其中,所述后堵本体内还镶套有配重环。
[0007]上述的鱼竿后堵,其中,所述配重环为1-4个。
[0008]上述的鱼竿后堵,其中,所述凸缘上还衬有垫片。
[0009]上述的鱼竿后堵,其中,所述垫片上设置有垫片通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可提高鱼竿使用寿命。
[001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0014]其中,附图标记
[0015]1、后堵本体;1.1、通孔;1.2后堵本体外丝;1.3、凸缘;2、尾盖;3、垫片;3.1、垫片通孔;4、配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竿后堵,包括筒状后堵本体I和与后堵本体I螺纹连接的尾盖2,后堵本体I后部的壁上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为3-6个,且呈环状均匀分布,后堵本体I内部设置有凸缘1.3。
[0017]配重环4嵌套在凸缘1.3和尾盖2之间的后堵本体内;根据鱼竿的长短、轻重可以在后堵本体I内镶套1-4个配重环,用于调节鱼竿的重心。
[0018]凸缘1.3另一端还衬有垫片3,垫片3上还设有垫片通孔3.1。鱼竿末端与后堵本体I前端的后堵本体外丝1.2螺纹连接,鱼竿和后堵本体I之间的垫片3起到缓冲作用;垫片通孔3.1和通孔1.1与大气相通,其作用可以起到收缩鱼竿时,保证收缩鱼竿时轻松通畅。同时,还能使垂钓完成后,收杆时残留的水分及杂质顺着垫片通孔3.1和通孔1.1排出杆外。
[001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鱼竿后堵,包括筒状后堵本体和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堵本体后部的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后堵本体内部设置有凸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3-6个,呈环状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堵本体内还镶套有配重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环为1-4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上还衬有垫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上设置有垫片通孔。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4014816SQ20142051520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左清雨 申请人:左清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