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977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构成包括机动动力部、播种部、手扶把和驱动轮,机动动力部组装在机台,播种部组装设置于机动动力部前部,支撑导轮设置在播种部前部,播种部位于驱动轮与支撑导轮之间。本技术方案具有自身平衡的布局结构设置,整机重心接近于手扶操纵位,耕种运行稳定,安全性高,解决了耕地边缘区域不能机动播种的技术问题,耕种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专利说明】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播种机,尤其涉及农田手扶机动播种机以及微耕机。

【背景技术】
[0002]农田机械化播种作业设备种类较多,较为典型的机动型产品包括手扶拖拉机播种机、四轮拖拉机播种机、田园管理机播种机等等,其中包括四轮拖拉机等大中机型采用播种机后牵引式结构,由机动部分后部牵引播种机构,手扶拖拉机型播种机是中小型播种机的代表,还包括微耕机和田园管理机,它们也了采取与中大型播种机设备相同的结构布局,发动机及减速、传动部分前部驱动行走,播种机位于驱动部分后播种工作,仍可被认为是牵引型播种设备。现有的播种作业机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技术问题,第一,因机器重心集中在前部的发动机及其减速设备上,耕种人员要平衡播种作业的各种反作用力,还要把大部分力量和精力集中于如何抗衡前方的发动机及其减速设备的控制上,那么就难以迎合播种工作状态而实施有效和准确的控制,导致播种工作的操作力不从心,既使是平地耕作,劳动强度也相当大,而且该布局结构也极大的限制了操作中高度方向和左右偏转方向的调整;第二关键技术问题是:播种运转机构过于接近耕种操作人员,安全性极差;第三,现有整机结构因发动机等动力机构组成占据前方较大区域,导致地头,即耕地边缘约3?5米的地带无法机动运行播种,机动运行播种覆盖率低,再者,至地头时调头转向时,耕种人员需要高抬手把,播种机构被抬离地面后,耕种人员再大弧线转行转头,既十分费力,同时播种机构被抬起时离操作人员的身体更为接近,存在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调整、保持耕种操作中的平衡,运行稳定、操作省力、安全性高、能够实现全地面播种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的一种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构成包括机动动力部、播种部、手扶把和驱动轮,机动动力部组装在机台,机动动力部经传动机构驱动连接驱动轮,播种部组装设置于机动动力部前部,支撑导轮安装于播种部前部,播种部位于驱动轮与支撑导轮之间。
[0004]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机动动力部中的发动机总成和变速箱总成分别安装在驱动轮前、后的机台位上。
[0005]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播种部重心低于机台水平高度。
[0006]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技术方案,播种部前置于机动动力部的结构,使整机具有自身平衡的结构布局,整机重心接近于手扶操纵位,耕种运行平稳,操纵省力,无论是前行、左右、上下均可小幅度偏转调整,易行和省力,播种部前置结构远离操作人员,安全性高,特别是前置结构还解决了耕地边缘区域不能机动播种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机动播种的全覆盖率,至地头调头转向极为简便,轻压手扶把,将前部播种部翘抬,再绕驱动轮原地转头,大大方便了耕种操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和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实现播种和中耕追肥的两变换结构构造图。
[0008]图2和图4分别是图1和图3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构成包括机动动力部、播种部2、手扶把6和驱动轮5。
[0010]机动动力部包括发动机总成3、变速箱总成4,组装设置在机台I上,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至驱动轮5的第一传动和传动至播种部2的第二传动,第一传动机构为变速箱总成4经设置于机台I的第一介轮10向机台下二级驱动驱动轮5的传动设置,发动机总成3和变速箱总成4以驱动轮为平衡支点,分别安装在驱动轮的前、后的机台I位上,两总成结构平衡布置,手扶把6把装在机台1、向上延伸设置。播种部2组装设置于机动动力部前部,支撑导轮7设置在播种机2前部。
[0011]播种部包括料箱和播种运转总成,还包括下部安装设置的、由前至后的犁铧22、扶土器23和镇压轮24,其中的料箱分割出种箱20和种箱20后的肥箱21,第二传动为变速箱总成4的播种驱动输出轴经机台前端的播种介轮11 二级传动播种运转总成的传动设置,其中播种部的重心低于机台I的重心水平高度。播种部2位于前端支撑导轮7与驱动轮5之间,该布置再结合机动动力部的设置,具有良好的重心分布,能够有效提高播种运行平稳性,整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操控性,操作省力,在运行中容易实施小幅度的前后、左右的小幅度控制就能达到满意的操控调整,调整支撑导轮7的纵向高度来支撑选定播种深度。播种部前部设置结构,播种位能够达到耕地边缘,实现了耕地全覆盖播种,调头转向极为简便,下压手扶把6,翘抬前部播种部2,以驱动轮5落地点为支撑原点转动调头,大大方便了耕种人员的操作,无安全问题。
[0012]图1结构采用了左右两驱动轮对称设置,可根据实际地垅宽度调整两驱动轮在转动轴12上的间距,配合调整支撑导轮7高度,实现垅上播种和施肥或骑垅旱地垅下播种和施肥;还可如图3、图4所示,采用中央单驱动轮,拆除扶土器23和镇压轮24,将犁铧22安装在肥箱21后壁,实现中耕追肥操作,由于整机重心布置合理,所以单驱动轮运行亦十分省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构成包括机动动力部、播种部(2)、手扶把(6)和驱动轮(5),机动动力部组装在机台(I),机动动力部经传动机构驱动连接驱动轮(5),其特征在于播种部(2)组装设置于机动动力部前部,支撑导轮(7)安装于播种部(2)前部,播种部(2)位于驱动轮(5)与支撑导轮(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播种部(2)重心低于机台(I)的重心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机动动力部中的发动机总成(3)和变速箱总成(4)分别安装在驱动轮前、后的机台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为两驱动轮左右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为两驱动轮左右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为中央单驱动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为中央单驱动轮。
【文档编号】A01C7/06GK204047063SQ20142054208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0日
【发明者】张凤武, 王瑞林 申请人:张凤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