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9802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种衣剂,由活性成分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复配而成,作为棉花、大蒜、花生、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悬浮种衣剂,具有防治作物地下害虫、防治作物苗期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防治作物物种传种、土传病害的作用。
背景技术
:现有拜尔登记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为pd20121181),用于防治玉米和花生蛴螬、小麦棉花蚜虫,在田间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处理种子后对作物种子的种传土传及苗期的病害防效较差,且不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啃食,实际田间应用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发芽率偏低。现有专利号cn102986714a,专利中使用吡虫啉和七氟菊酯复配悬浮种衣剂拌种来防治作物地下害虫,而七氟菊酯毒性较高,与国家低毒高效的方针政策相背,专利中提高两者防治地下害虫有互补性,但没有共毒增效作用。如何复配出一种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啃食、提高种子发芽率、防治病虫害并且共毒增效作用强的悬浮种衣剂是目前研究的方向。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悬浮种衣剂,由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三者复配而成,具有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啃食、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对幼苗的啃食、提高种子发芽率、防治病虫害并且共毒增效作用强的优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上述悬浮种衣剂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浮种衣剂,由活性成分和助剂复配而成;所述的活性成分由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复配而成,所述的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染料、防腐剂、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剂和水;所述的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复配成悬浮种衣剂:吡虫啉1%-45%、茚虫威1%-35%、咯菌腈1%-15%、润湿剂0.5%-8%、分散剂0.5%-8%、防冻剂0.5%-8%、染料0.5%-5%、防腐剂0.05%-2%、消泡剂0.1%-1%、增稠剂0.1%-5%、成膜剂0.2%-5%,余量为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吡虫啉的含量优选为悬浮种衣剂总重量的5%~3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性成分茚虫威的含量优选为悬浮种衣剂总重量的5%~3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的总含量优选为悬浮种衣剂总重量的3%~55%,进一步优选为12%~5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吡虫啉和茚虫威的重量比为1:6~6:1,进一步优选为1:2~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润湿剂为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十二烷基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甘油、尿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的染料为永固红、液体红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的防腐剂为苯甲酸钠、苯甲酸、山梨酸钾、卡松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的消泡剂为硅酮类化合物、硅油、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美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的成膜剂为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酰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苯乙烯、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海藻酸钠、多糖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比例的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成膜剂、消泡剂与部分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所述比例的染料、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用余量水补足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增稠剂,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 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本发明还上述悬浮种衣剂应用,主要用于棉花、大蒜、花生、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种子的悬浮种衣剂,所述的悬浮种衣剂与作物种子的重量比为1:20~1:30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悬浮种衣剂作为棉花、大蒜、花生、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种子的悬浮种衣剂时,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对作物种子的啃食,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对作物苗种的啃食,防治作物苗期病害。所述的地下害虫包括如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根蛆、白蚁、蟋蟀、拟地甲、根天牛、根蝽、根蚜、根粉蚧、根象甲、根叶甲、弹尾虫、种蝇或花蝇等地下害虫;所述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包括蚜虫、飞虱、粉虱或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所述的苗期病害包括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立枯病、纹枯病、杆黑粉病、雪霉病等苗期病害。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茚虫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速效性强,能有效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啃食;吡虫啉和茚虫威在防治地下害虫时具有增效作用,两者同时使用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啃食,从而弥补吡虫啉对种子保护弱的缺点,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而通过加入杀菌剂咯菌腈,能有效防治作物物种传种、传病害;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三者复配能达到病虫害兼治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作物发芽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实施例1:制备活性成分为52%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烷基硫酸盐类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市售)、6%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tsc-471(苏州竹本贸易有限公司)、4%防冻剂丙二醇、1%防腐剂卡松、4%成膜剂聚乙烯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25%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液体红、27%吡虫啉、20%茚虫威和5%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52%。实施例2:制备活性成分为48%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4%的萘磺酸盐类润湿剂nno(市售)、5%的分散剂聚羧酸盐类tsc-470(苏州竹本贸易有限公司)、4%防冻剂乙二醇、 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二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30.4%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液体红、20%吡虫啉、18%茚虫威和10%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8%。实施例3:制备活性成分为6%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1%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类润湿剂500-lq(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4%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分散剂ultrazinena(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4%防冻剂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二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76.4%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液体红、3%吡虫啉、2%茚虫威和1%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6%。实施例4:制备活性成分为13%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类润湿剂601-s(靖江市开元化学材料有限公司)、4%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分散剂tsc-410(苏州竹本贸易有限公司)、4%防冻剂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二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66%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永固红、5%吡虫啉、6%茚虫威和2%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5%的黄原胶和2%的硅酸镁铝,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13%。实施例5:制备活性成分为45%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烷基硫酸盐类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市售)、4%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分散剂ultrazinena、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烯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36.4%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永固红、25%吡虫啉、15%茚虫威和5%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 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5%。实施例6:制备活性成分为45%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类润湿剂500-lq(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4%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分散剂ultrazinena、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烯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36.4%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永固红、15%吡虫啉、25%茚虫威和5%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5%。实施例7:制备活性成分为40.5%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萘磺酸盐类润湿剂nno(市售)、4%的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类分散剂tsc-300(苏州竹本贸易有限公司)、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烯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44.9%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液体红、19%吡虫啉、19%茚虫威和2.5%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0.5%。实施例8:制备活性成分为41.2%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类润湿剂润湿剂601-s、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类分散剂tsc-300、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烯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39.2%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永固红、24.5%吡虫啉、14.7%茚虫威和2%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 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1.2%。实施例9:制备活性成分为42.8%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萘磺酸盐类润湿剂nno、4%聚羧酸盐类分散剂agrilan700(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3%成膜剂聚苯乙烯、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39.6%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液体红、23.3%吡虫啉、16.8%茚虫威和2.7%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2.8%。实施例10:制备活性成分为31.8%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类润湿剂601-s、4%聚羧酸盐类分散剂agrilan700、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苯乙烯、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49.4%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永固红、12.3%吡虫啉、16.8%茚虫威和2.7%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31.8%。实施例11:制备活性成分为40.4%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类润湿剂500-lq、4%聚羧酸盐类分散剂agrilan700、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4%成膜剂聚乙烯醇、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31.1%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永固红、30.6%吡虫啉、5.1%茚虫威和4.7%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0.4%。实施例12:制备活性成分为39.1%的悬浮种衣剂一种悬浮种衣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萘磺酸盐润湿剂 nno、4%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分散剂tsc-410、4%防冻剂丙二醇、1%防腐剂卡松、4%成膜剂聚苯乙烯、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42.3%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液体红、4.9%吡虫啉、29.4%茚虫威和4.8%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种衣剂,该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39.1%。制备实施例13~20:活性成分含量吡虫啉20.5%,茚虫威16.3%,咯菌腈3.7%,其中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类morwetd425(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和聚羧酸盐类tsc-471是分散剂(苏州竹本贸易有限公司),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类500-lq和萘磺酸盐类nno是润湿剂其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如下表1所示,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表1:实施例13~30悬浮种衣剂的配方对比实施例1:制备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悬浮剂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类润湿剂润湿剂601-s、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类分散剂tsc-300、4%防冻剂乙二醇、1%防腐剂山梨酸钾、0.5%消泡剂烷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39.2%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永固红、24.5%吡虫啉、14.7%茚虫威和2%的咯菌腈继续混合均匀,再用余量水补足至100%,然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砂磨 机,在砂磨机中加入氧化锆珠,研磨3-5h后加入0.1%的黄原胶,再研磨半小时,使粒径d95控制在5微米以下,过滤去除氧化锆珠,即可制得所述的悬浮剂,该悬浮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占总重的41.2%。对比实施例2:制备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将重量百分比为24.5%吡虫啉、14.7%茚虫威、2%的咯菌腈、6%morwetd425(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市售)、5%白炭黑和44.8%高岭土混合均匀,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可湿性粉剂,活性成分占总量的41.2%。对照样1: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照样2: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验证试验1:吡虫啉和茚虫威复配对蛴螬幼虫的共毒系数测定(1)试验靶标:蛴螬幼虫(2)试验方法:称取吡虫啉和茚虫威不同比例的原药10mg至10ml容量瓶中,加丙酮稀释至刻度,充分溶解后备用;用准备好的毛细点滴管浸药液,点滴于蛴螬幼虫胸部背板处,每头点滴0.5微升,然后转移单独饲养,每个处理10头,重复三次。通过dps软件计算ld50,并参考孙云沛方法计算共毒系数,具体结果见:表2吡虫啉和对茚虫威复配对蛴螬幼虫共毒系数如表2所示,吡虫啉和对茚虫威比例为1:2~2:1时,对蛴螬幼虫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验证试验2: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复配的悬浮种衣剂的田间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吡虫啉·茚虫威·咯菌腈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地下害 虫(蛴螬)的防虫与保苗效果。2.试验条件:2.1试验作物和品种的选择:供试作物为玉米,玉米是竣单20.2.2环境条试:验设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壤土、土壤肥力一般,上茬为小麦,2014年6月20日播种。玉米种子精选后进行药剂处理,播种时候定量播种,穴播,每穴3粒。田间管理一致,符合试验要求,该地块地下害虫发生以蛴螬为主。3.试验设计:3.1本试验供设9个处理:表3供试药剂试验处理处理编号药剂施药剂量1对照样11:1202对照样21:1003对比实施例11:1204对比实施例21:1205实施例51:1206实施例61:1207实施例71:1208实施例81:1209空白对照/3.2小区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个重复,小区面积为56平方米(70cm垄两垄40m长)4.试验方法:4.1拌种方法:各个处理按照药种比例称好后放入塑料袋内,紧握袋口,使袋内充满空气,充分摇动,直至种子包衣均匀,阴干后拌种。4.2播种方法:2014年6月22日播种,人工点播,播种深度5-6cm,每穴3粒种子,然后在其上撒上0.1%黑穗病菌土100g,覆土,踩实即可。5调查方法:5.1田间发芽率调查:观察每处理玉米出牙情况,调查发芽率。5.2药害调查:出苗后到生育期结束,随时注意观察玉米生长情况及是否有药害发生。5.3地下害虫调查:在玉米3-4叶期,结合间苗进行地下害虫调查:凡是被蛴螬,蝼蛄、地老虎或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咬伤或咬死的玉米苗均为虫伤苗,纪录虫伤苗数量,计算虫伤苗率及防治效果;防虫效果(%)={(对照区虫伤苗数-处理区虫伤苗数)/对照区虫伤苗数}×100%5.4丝黑穗病调查:在8月中旬调查每个小区全部植株丝黑穗病发病情况,纪录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及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对照区发病株数-处理区发病株数)/对照区发病株数}*1006.试验结果:6.1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4)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悬浮种衣剂制剂实例5-8各处理对玉米发芽率均无明显不良影响,且略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表4各处理田间平均发芽率结果进一步将制剂实例1-4、9-20做了相同的药效试验,在制剂用量为药种重量比1:20-1:300中选择合适的拌种浓度,其对田间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6.2药害观察:经观察,在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内,上述处理对玉米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未见药害发生。进一步将制剂实例1-4、9-20做了相同的药效试验,在使用制剂用量为1-10ml/kg种子范围内,其对玉米均没有明显药害。6.3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表5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由表5可以看出,制剂实例5-8其对玉米地下害虫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进一步将制剂实例1-4、9-20做了相同的药效试验,在制剂用量为药种重量比1:20-1:300中选择合适的拌种浓度,其对玉米地下害虫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6.4对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表6对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由表6可以看出,制剂实例5-8其对玉米黑穗病防治效果明显。进一步将制剂实例1-4、9-20做了相同的药效试验,在制剂用量为药种重量比1:20-1:300中选择合适的拌种浓度,其对玉米黑穗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