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奶牛饲养舍生物过滤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612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季奶牛饲养舍生物过滤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奶牛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冬季奶牛饲养舍生物过滤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畜牧场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畜牧村、规模养殖小区却时常出现环境纠纷。畜禽养殖场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养殖场内散发的有味气体。畜禽粪便和污水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NH3、H2S、粪臭素、CH4、CO2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导致动物应激,大大影响畜禽的生长速度和料肉比,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是滋生蚊蝇、细菌繁殖和传播疾病的传染源。臭气排放到大气中后,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加剧空气污染和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因为冬季气温低,为确保舍内动物正常摄食和生长,大部分养殖户紧闭门窗,把畜禽舍密封好,有的还不惜能耗,以加强保温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舍内的空气非常呛鼻,臭气浓度持续过高,很容易诱发畜禽的喘气病和支气管炎症,同时也大大影响了畜禽的生长速度和料肉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达到20%以上。但但随意排气通风,舍内气温却变化过大,贼风侵袭,很容易引发动物“感冒”,也造成加热保温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冬季奶牛饲养舍生物过滤除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冬季奶牛饲养舍生物过滤除臭系统,包括进气管、新风阀、养殖舍、养殖区、隔墙、除臭区、喷淋加湿器、风机、排风阀、进气阀一、滤床床体、室内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超声加湿器、进气阀二和室外生物土壤滤体除臭装置,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养殖舍前端,所述新风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养殖舍被所述隔墙分为所述养殖区和所述除臭区,所述喷淋加湿器、所述风机、所述滤床床体依次通过管线连接并均设置在所述除臭区内,所述室内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设置在所述滤床床体上,所述风机通过管线与所述滤床床体连接并在管线上设置所述进气阀一,所述风机通过管线与所述超声加湿器连接并在管线上设置所述排风阀,所述超声加湿器通过管线与与所述室外生物土壤滤体除臭装置连接并在管线上设置所述进气阀二。

所述滤床床体包括布气网管、气体分布层、隔离网、湿度传感器和活性滤料层,所述布气网管、所述气体分布层、所述隔离网和所述活性滤料层依次从下往上设置,所诉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活性滤料层侧壁上。

所述布气网管的布气分配总管内径50mm,所述布气管内径30mm,所述管壁钻有若干布气孔,所述布气孔孔间距270~290mm。

所述气体分布层填充砂砾和石子。

所述活性滤料层由草腐土、珍珠岩和黑炭按配方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通风形式设计成密闭循环与间歇排放相结合型,当室内生物过滤器将空气循环系统中的恶臭污染物控制到一定程度且室内外温差小于一定值时,才允许打开排气系统,以确保臭气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同时减少动物应激反应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滤床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新风阀,3、养殖舍,4、养殖区,5、隔墙,6、除臭区,7、喷淋加湿器,8、风机,9、排风阀,10、滤床床体,11、进气阀一,12、室内生物过滤除臭装置,13、超声加湿器,14、进气阀二,15、室外生物土壤滤体除臭装置,16、布气网管,17、气体分布层,18、隔离网,19、湿度传感器,20、活性滤料层、21、回风管路,22、排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冬季奶牛饲养舍生物过滤除臭系统,包括进气管1、新风阀2、养殖舍3、养殖区4、隔墙5、除臭区6、喷淋加湿器7、风机8、排风阀9、滤床床体10、进气阀一11、室内生物过滤除臭装置12、超声加湿器13、进气阀二14和室外生物土壤滤体除臭装置15,所述进气管1设置在所述养殖舍3前端,所述新风阀2设置在所述进气管1上,所述养殖舍3被所述隔墙5分为所述养殖区4和所述除臭区5,所述喷淋加湿器7、所述风机8、所述滤床床体10依次通过管线连接并均设置在所述除臭区6内,所述室内生物过滤除臭装置12设置在所述滤床床体10上,喷淋式加湿器配置循环水泵、循环水路和喷淋器,对流经的臭气进行加湿处理;所述风机8通过管线与所述滤床床体10连接并在管线上设置所述进气阀一11,所述风机8通过管线与所述超声加湿器13连接并在管线上设置所述排风阀9,所述超声加湿器13通过管线与与所述室外生物土壤滤体除臭装置15连接并在管线上设置所述进气阀二14。

滤床床体10包括布气网管16、气体分布层17、隔离网18、湿度传感器19和活性滤料层20,滤床床体10钢构件焊接制成,布气网管16、气体分布层17、隔离网18和活性滤料层20依次从下往上设置,所诉湿度传感器19设置在活性滤料层侧壁20上,布气网管16的布气分配总管内径50mm,布气管内径30mm,布气网管16由镀锌管及其水暖配件构成,布气管管壁钻有若干布气孔,孔间距270~290mm。气体分布层17填充砂砾和石子。活性滤料层20由草腐土、珍珠岩和黑炭按配方构成,流经的含臭气体被吸附在该滤层填料的表面和含水层中,为滤床中的微生物提供氧气,并作为微生物的养分而被消化利用,大量的H2S、CH4、NX OX(氮氧化物)、TVOC(总有机物)等主要恶臭气体和温室气体释放物因此被去除。

使用例:在通常情况下,开启进气阀一11,关闭新风阀2和排气阀9,除臭后的气体流经回风管路21,回风管路21设置新风阀2和室内生物过滤除臭装置12之间,在从养殖舍前端的进气管1进入舍内,周而复始,形成闭式循环工况。只有当室内生物过滤除臭装置将舍内恶臭污染物控制到一定程度,且养殖舍3内外空气温度差较小,才允许开启排气阀,关闭进气阀和喷淋式加湿器内循环水系统,风机将舍内臭气,流经排气管路22、超声波加湿机13和进气阀二14,排气管22设置在排风阀9和超声加湿器13之间、排风阀9送入室外土壤滤体除臭装置15,去除臭气物质后排放;同时,开启位于养殖舍3前端的新风阀2,养殖舍3外新鲜空气进入养殖舍3内,形成间歇排放与新风补给工况。该工况可以确保畜禽养殖舍的臭气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同时减少因温差变化过大或贼风侵扰而引发动物应激反应的几率。喷淋式加湿机7和超声波加湿器13均配置湿度传感器,加湿器的加湿量、加湿周期和风机流量、运行周期等参数均可有包括PLC监控系统在内的控制箱23智能管理,控制箱23设置在养殖舍3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通风形式设计成密闭循环与间歇排放相结合型,当室内生物过滤器将空气循环系统中的恶臭污染物控制到一定程度且室内外温差小于一定值时,才允许打开排气系统,以确保臭气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同时减少动物应激反应的几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