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辣椒坐果率的促进剂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223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提高辣椒坐果率的促进剂和方法。
背景技术
:开花结果植物一般会存在坐果率的问题。人们特别关注与农产品相关的开花结果植物坐果率的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或种子的生产成本。以辣椒为例,辣椒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优良组合可比对照种增产30%-40%以上,且具有早熟、抗病、优质、高产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辣椒杂交制种是辣椒良种产业的主要途径。辣椒常用的杂交制种技术为人工蕾期杂交授粉,由于辣椒杂交坐果率与品种间亲和力、授粉时期、植株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采用此方法进行杂交授粉,种间亲和力高的辣椒品种杂交后坐果率可达60%以上,而亲和力较低的品种杂交后坐果率低至10%以下。杂交种子生产过程中,低坐果率将会大大增加种子的生产成本,降低了辣椒杂交制种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开发一种提高杂交辣椒制种坐果率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辣椒杂交制种产量,降低杂交品种生产成本,同时能加快新品种的成果转化速度,对我国辣椒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坐果率低而导致产量低,特别是杂交种产量低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辣椒坐果率的促进剂,其包括0.01-1mg/L的盐酸吡哆醇、0.01-1mg/L的盐酸硫胺素、0.01-1mg/L的生物素以及任选的辅剂,优选所述盐酸吡哆醇的浓度为0.2-0.6mg/L、所述盐酸硫胺素的浓度为0.2-0.6mg/L、所述生物素的浓度为0.2-0.6mg/L。在本发明中,所述辅剂可以包括糖、蛋白质、硼酸、保湿剂和抗菌剂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所述糖可以为蔗糖,所述蛋白质可以为牛血清白蛋白,所述保湿剂可以为甘油,所述抗菌剂可以为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所述糖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10-50g/L;所述蛋白质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1-10g/L;所述硼酸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为5-20mg/L;所述保湿剂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0.01-0.1ml/L;所述抗菌剂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0.01-0.1ml/L。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辣椒坐果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四:在辣椒授粉后,优选在授粉后的24-72小时以内,向子房(被授粉后的花朵的子房)喷施如上所述的促进剂,或将所述子房浸泡于所述促进剂中1-5s。也就是说所述促进剂包括0.01-1mg/L的盐酸吡哆醇、0.01-1mg/L的盐酸硫胺素、0.01-1mg/L的生物素以及任选的辅剂,优选所述盐酸吡哆醇的浓度为0.2-0.6mg/L、所述盐酸硫胺素的浓度为0.2-0.6mg/L、所述生物素的浓度为0.2-0.6mg/L。其中所述辅剂可以包括糖、蛋白质、硼酸、保湿剂和抗菌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糖可以为蔗糖,所述蛋白质可以为牛血清白蛋白,所述保湿剂可以为甘油,所述抗菌剂可以为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糖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10-50g/L;所述蛋白质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1-10g/L;所述硼酸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5-20mg/L;所述保湿剂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0.01-0.1ml/L;所述抗菌剂在所述促进剂中的含量可以为0.01-0.1ml/L。另外,授粉后一般需挂牌做标记,以备后续做统计使用。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步骤四之前包括步骤三:向所述辣椒待授粉的花朵的果柄处施用第二促进剂,其中所述第二促进剂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更优选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选自对氯苯氧乙酸和/或2,4-二氯苯氧乙酸;任选的花粉着床剂,优选所述花粉着床剂为硼酸;任选的增稠剂,优选所述增稠剂为壳聚糖、淀粉、明胶和琼脂粉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任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且所述第二促进剂的pH值为6.5-6.8。所述第二促进剂也可以是本领域可以常规替换的其他促进剂。在使用时,例如可以用棉棒蘸取少量的第二促进剂至待授粉的母本花朵的果柄处。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为0.01-0.2mg/L;优选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为0.03-0.15mg/L;更优选对氯苯氧乙酸的浓度为0.03-0.07mg/L,2,4-二氯苯氧乙酸的浓度为0.03-0.07mg/L;所述花粉着床剂的浓度为10-30mg/L,优选花粉着床剂的浓度为18-22mg/L;所述增稠剂的浓度为0.1-5g/L,优选所述增稠剂的浓度为1.5-2.5g/L;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1-0.1ml/L,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3-0.07ml/L。在本发明中,还包括步骤一和步骤二,其中步骤一:在授粉前采集父本花药,然后收集父本花粉,优选将所述父本花粉的颗粒的粒径等于或小于40-80目;步骤二:将母本花蕾去雄;并且在所述步骤三之后和所述步骤四之前还包括步骤I:授粉,优选将所述父本花粉授粉于所述母本花朵柱头上。其中,父本花粉采集与贮藏可以操作如下:授粉前一天上午10:00之前,采集辣椒父本植株上翌日开花或当天可开花的大花蕾,取出花药,装入器皿中,置于干燥器中25-30℃过夜后将花药过40-80目不锈钢筛,收集花粉,供授粉用。母本花朵的选择与去雄可以操作如下:选用当天即将开放或第二天待开放、花粉未散出的母本植株上的长花柱花可用于杂交,长花柱花的花柱的长度可以为2-5mm;用镊子尖端轻轻挑开花瓣,夹住花丝去除全部花药或直接徒手去雄,不可损伤花柱和柱头。在本发明中,所述杂交授粉辣椒为牛角椒品种,更优选所述牛角椒的品种选自兴蔬绿燕、兴蔬16号、兴蔬301、兴蔬羽燕和兴蔬青冠。在本发明中,用于授粉的母本植株的花朵选自所述母本植株上第二至第六层的花朵,优选第三层至第五层的花朵;优选所述母本植株的花柱长度为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使授粉后的辣椒坐果率从10%提高至70%以上,达到节约授粉人力物力、提高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和制种产量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父本花粉采集与贮藏可以操作如下:授粉前一天上午10:00之前,采集父本植株(例如辣椒)上翌日或当天可开花的大花蕾,取出花药,装入器皿中,置于干燥器中25-30℃过夜后将花药过40-80目不锈钢筛,收集花粉,供授粉用。母本花朵的选择与去雄可以操作如下:选用当天即将开放或第二天待开放、花粉未散出的母本植株上的长花柱花用于杂交,例如长花柱花的花柱的长度可以为2-5mm;用镊子尖端轻轻挑开花瓣,夹住花丝去除全部花药或直接徒手去雄。促进剂1:0.01mg/L的盐酸吡哆醇、0.01mg/L的盐酸硫胺素、0.01mg/L的生物素。促进剂2:1mg/L的盐酸吡哆醇、1mg/L的盐酸硫胺素、1mg/L的生物素。促进剂3:0.5mg/L的盐酸吡哆醇、0.5mg/L的盐酸硫胺素、0.5mg/L的生物素。促进剂4:0.5mg/L的盐酸吡哆醇、0.5mg/L的盐酸硫胺素、0.5mg/L的生物素、5mg/L的硼酸、10g/L的蔗糖、1g/L的牛血清白蛋白、0.01ml/L甘油和0.01mg/L的链霉素。促进剂5:0.5mg/L的盐酸吡哆醇、0.5mg/L的盐酸硫胺素、0.5mg/L的生物素、20mg/L的硼酸、50g/L的蔗糖、10g/L的牛血清白蛋白、0.1ml/L甘油和0.1mg/L的链霉素。促进剂6:0.5mg/L的盐酸吡哆醇、0.5mg/L的盐酸硫胺素、0.5mg/L的生物素、10mg/L的硼酸、20g/L的蔗糖、5g/L的牛血清白蛋白、0.1ml/L甘油和0.1mg/L的链霉素。第二促进剂:20mg/L的硼酸、0.05mg/L的对氯苯氧乙酸、0.05m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2g/L壳聚糖、0.05ml/L吐温20。对比例12015年4月中旬定植辣椒杂交种兴蔬绿燕的父母本于湖南省蔬菜所试验基地,5月下旬开始授粉,步骤为在授粉的前一天收集父本花粉,授粉当天将母本花朵人工去雄,并将父本花粉授粉至母本花朵柱头上,授粉后挂牌标记。每个品种连续受粉1000朵花,1个月后统计母本辣椒坐果率,果实成熟后统计单果种子数及亩制种产量。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1授粉后往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1。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2授粉后往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2。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3授粉后往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3。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4授粉后往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4。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5授粉后往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5。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6授粉后往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6。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7授粉前用棉棒蘸取少量第二促进剂至待授粉母本花朵的果柄处。其余同对比例1。实施例8授粉前用棉棒蘸取少量第二促进剂至待授粉母本花朵的果柄处;待授粉后向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1。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实施例9授粉前用棉棒蘸取少量第二促进剂至待授粉母本花朵的果柄处;待授粉后向花朵子房处喷施促进剂6。其余同对比例1。实验重复3次。以上各个实施例所得的实验结果请见下表,表中数据为每个实施例三次实验的平均值。表1喷施促进剂对辣椒杂交种兴蔬绿燕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的影响序号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粒)制种产量(公斤/亩)对比例110.58Fj48.50Gh11.29Ij实施例130.82Eh55.48Ef17.36Gh实施例233.34Dg59.66De20.55Fg实施例336.03Df61.59Cd22.53Ff实施例440.87Ce62.29Cd25.01Ee实施例542.23Cd64.90Bc27.99Dd实施例644.62Cc65.70Bc31.14Cc实施例727.11Ei53.35Fg15.10Hi实施例866.83Bb70.91Ab40.47Bb实施例980.00Aa72.70Aa43.58Aa由表1可知,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2、3(促进剂仅添加维生素)和实施例7(第二促进剂)中的辣椒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实施例3效果最佳,说明维生素能明显促进制种时辣椒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的增加;与实施例3相比,实施例4、5和6(促进剂中包括维生素和辅剂)中的辣椒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实施例6效果最佳,说明同时添加维生素和辅剂更能促进制种时辣椒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的增加;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8和9(两种促进剂同时使用)中辣椒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均增加,说明两种促进剂同时使用能促进制种时辣椒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的增加。所有实施例中,以实施例9的效果为最佳,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9中辣椒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制种产量分别增加656.14%、49.90%和286.0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