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大棚内采用容器培育李子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844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李子苗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大棚内采用容器培育李子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都认为李子育苗都是在室外进行。第一年先进行征地、整地、播种施肥等管理,使其茁壮成长,待第二年进行平茬后才能够嫁接,整个过程需要两年时间,管理难度大,管理费高,受自然环境影响致使成活率不高,不能够按照苗子正常生长所需进行管理。在李子树苗嫁接时由于砧木过于老化,不能够与幼嫩的接穗进行愈合,致使嫁接成活率不高。嫁接成活苗子在移栽过程中肥沃土壤流失过大,根部受损,致使造林成活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大棚内采用容器培育李子苗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在大棚内采用容器培育李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子苗做砧木,当年新生未木质化的优良李子品种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进入下一步骤;

巧用植物嫩茎细胞生理活动强的特点,采用子苗做砧木,当年新生未木质化的优良李子品种枝条作接穗,李子苗的愈合能力强,生长迅速,成活率高;

(2)将嫁接后的李子苗置于营养钵内栽培,进入下一步骤;

(3)将栽培在营养钵内的李子苗置于大棚内生长;

在大棚内可人为对李子嫁接苗所需的最适宜温(湿)度进行调控,避免大田种植中可能出现的因连绵阴雨造成嫁接苗伤流过重或温度过低而影响成活率。

具体地,营养钵为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

进一步地,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包含70%的腐殖土,15%的砾沙和15%的谷壳。

分析李子生长所需的最佳营养成分,采用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栽培,便于四季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

具体地,大棚内安装有温度调节器和湿度调节器,根据季节变化、外界温度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周期对大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为一种在大棚内采用容器培育李子苗的方法,巧用植物嫩茎细胞生理活动强的特点,采用子苗做砧木,当年新生未木质化的优良李子品种枝条作接穗,李子苗的愈合能力强,生长迅速,成活率高;采用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栽培,便于四季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大棚内可人为对李子嫁接苗所需的最适宜温(湿)度进行调控,避免大田种植中可能出现的因连绵阴雨造成嫁接苗伤流过重或温度过低而影响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在大棚内采用容器培育李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子苗做砧木,当年新生未木质化的优良李子品种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进入下一步骤;

(2)将嫁接后的李子苗置于营养钵内栽培,营养钵为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包含80%的腐殖土,5%的砾沙和15%的谷壳,进入下一步骤;

(3)将栽培在营养钵内的李子苗置于大棚内生长,大棚内安装有温度调节器和湿度调节器,根据季节变化、外界温度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周期对大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

本发明巧用植物嫩茎细胞生理活动强的特点,采用子苗做砧木,当年新生未木质化的优良李子品种枝条作接穗,李子苗的愈合能力强,生长迅速,成活率高;本发明分析李子生长所需的最佳营养成分,采用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栽培,轻基质无纺布营养钵包含80%的腐殖土,5%的砾沙和15%的谷壳,便于四季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大棚内可人为对李子嫁接苗所需的最适宜温(湿)度进行调控,避免大田种植中可能出现的因连绵阴雨造成嫁接苗伤流过重或温度过低而影响成活率。

采用本发明一种在大棚内采用容器培育李子苗的方法,李子苗木嫁接成活率由普通的70%左右提高到95%左右,可嫁接时间延长;一年生嫁接苗的平均直径由0.8cm左右提高到1.2cm左右,平均苗高由50cm左右提高到100cm以上;苗木造林成活率由60%左右提高到95%以上;且造林季节可由传统的春季延长到春夏秋冬四级,大大加快李子基地建设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