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领域,涉及苗木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牛角瓜高空压条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 ex Ait. f.)属萝藦科牛角瓜属直立灌木,具有纤维、药用、能源等多种利用价值。牛角瓜的纤维可用于纺织生产、制绳索、造纸、人造棉和织麻布、麻袋等,还可以作为潜在的吸水吸油材料、保暖材料和浮力材料等。其根、茎、叶和果等均可药用,具有消炎、抗菌、化痰和解毒等作用,用于麻风病、哮喘、咳嗽、溃疡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其乳汁富含强心苷类化合物,具有强心、保肝、镇痛消炎等疗效,树皮可治癫癣,有关专家还从牛角瓜中还提取出具有抗癌作用的化合物。从牛角瓜茎、叶中提炼出的白色乳汁,所含碳氢比例与原油相近。因此,牛角瓜对于纺织业、生物医药业、生物能源业具有开拓性意义。
目前牛角瓜多以种子繁殖为主,但牛角瓜成熟期不一致,人工采种费时费力,而且种子繁殖需要经历3~4个月才能出圃,再者种子繁殖的子代分化大,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常规扦插繁殖方法受季节影响较大,生根率不稳定,成活率不高,不利于牛角瓜繁殖的规模化生产和开发应用。因此,急需总结一种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繁殖速度快、造林成活率高,同时能保持母本优良经济性状的牛角瓜无性繁殖方法,促进牛角瓜优质、高效、规模化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易行,繁殖速度快,造林成活率高,能保持母本优良经济性状的牛角瓜高空压条繁殖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牛角瓜高空压条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枝条选择、基质的配制与处理、高空压条、压条后管理和离体移栽工序,在牛角瓜母树上选择直立或斜生、直径为0.5~1.5cm的健壮枝条,进行环剥,在环剥口上包扎备好的基质A,进行压条后管理,最后通过离体移栽培育获得优质的牛角瓜大苗;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枝条选择:于4~8月牛角瓜生长旺盛期,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牛角瓜为母树;在母树上选择直立或斜生、直径为0.5~1.5cm的健壮枝条作为高空压条的枝条;
(2)基质的配制与处理:将新鲜黄心土、椰糠、木屑按体积比为2:1:1的比例混匀配成基质A,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压条前保持基质A适宜湿度;
(3)高空压条:
①环剥:用环剥刀在选择的枝条基部10~20cm处进行环剥,环剥宽度1.0~1.5cm,然后用锋利嫁接刀刮净形成层,尽量避免伤及木质部,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适宜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涂抹环剥口;
②包扎:将湿润基质A敷住环剥口,外面用透明塑料薄膜包紧基质A,并用扎绳将上、下两端扎紧;
(4)压条后管理:加强母树肥水管理,定期给基质A补充水分;
(5)离体移栽:当透过塑料薄膜发现长根后,将压条从母树上剪离,解除扎绳及塑料薄膜,对压条进行修剪,每枝保留4~5片半叶,然后移栽于装有基质B的容器内,浇足水分,置于荫棚下进行常规管理,获得牛角瓜大苗。
以上步骤(2)中所述的消毒处理是用体积浓度0.5~1.0%的高锰酸钾溶液将基质A喷淋湿透;所述的适宜湿度为基质A在手握成团、不滴水的湿度。
以上步骤(3)中所述的适宜浓度的生根粉溶液为100ml/L 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
以上步骤(4)中所述的肥水管理为及时淋水,每株母树施常规有机肥1.0~2.0kg,每15d施1次;所述的定期给基质A补充水分为每隔7d给基质A喷淋1次水,保持基质A湿润。
以上步骤(5)中所述的基质B为新鲜黄心土与椰糠按体积比3:1配制而成;所述的容器为规格14cm×18cm的塑料营养杯;所述的荫棚为用遮光度60%的遮阴网连片搭盖、高1.5~1.8m的简易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牛角瓜高空压条繁殖的方法,压条生根快,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高达92%以上,苗壮优质,可短期内获得保留具有母本优良性状的牛角瓜大苗;同时移栽后比种子苗提早开花结果,有利于促进牛角瓜优质、高效、规模化快速发展。
2、本发明的基质A和基质B依据牛角瓜不同时期的生理特性配制而成的,取材方便、易于配制、操作简便、耗材少、成本低;培育的牛角瓜枝条粗壮发达,活力强;培育的容器苗管理方便,操作简单,运输方便,移栽后成活率高,苗木恢复快。
3、本发明的牛角瓜高空压条繁殖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于2015年6月中旬,选择牛角瓜母株上直立或斜生、直径为1.0cm的健壮枝条作为压条材料。然后将新鲜黄心土、椰糠、木屑按体积百分比2:1:1的比例混匀配制压条基质,并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湿透进行消毒,压条前保持基质在手握成团、不滴水的湿度。然后用环剥刀在离枝条基部15cm处进行环剥,环剥点距离下节间2.5cm,环剥宽度1.0cm,用锋利嫁接刀将形成层刮净,尽量避免伤及木质部,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浓度为100ml/L 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涂抹环剥口。接着将适量湿润基质敷住环剥口,再用透明塑料薄膜包扎,上、下两端用绳扎紧。压条后对母株及时淋水,并株施有机肥1.5kg,每半个月施1次,每隔7d给基质喷淋1次水,保持基质湿润。当透过薄膜见根长出后,将压条剪离母树,解除扎绳及薄膜,每枝保留4片半叶,然后栽于装有新鲜黄心土与椰糠按体积百分比3:1配制而成的混合基质、规格为14cm×18cm的塑料营养杯内,浇足水分,置于用遮光度60%的遮阴网连片搭盖、高1.8m的简易荫棚下常规管理。压接20d后切下枝条调查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18条,平均根长8.6cm,移栽后分枝多,成活率高达95.4%。
实施例2:
于2015年7月中旬,选择牛角瓜母株上直立或斜生、直径为1.2cm的健壮枝条作为压条材料。然后将新鲜黄心土、椰糠、木屑按体积百分比2:1:1的比例混匀配制压条基质,并用0.8%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湿透进行消毒,压条前保持基质在手握成团、不滴水的湿度。然后用环剥刀在离枝条基部10cm处进行环剥,环剥点距离下节间3.0cm,环剥宽度1.5cm,用锋利嫁接刀将形成层刮净,尽量避免伤及木质部,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浓度为100ml/L 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涂抹环剥口。接着将适量湿润基质敷住环剥口,再用透明塑料薄膜包扎,上、下两端用绳扎紧。压条后对母株及时淋水,并株施有机肥1.5kg,每半个月施1次,每隔7d给基质喷淋1次水,保持基质湿润。当透过薄膜见根长出后,将压条剪离母树,解除扎绳及薄膜,每枝保留5片半叶,然后栽于装有新鲜黄心土与椰糠按体积百分比3:1配制而成的混合基质、规格为14cm×18cm的塑料营养杯内,浇足水分,置于用遮光度60%的遮阴网连片搭盖、高1.8m的简易荫棚下常规管理。压接20d后切下枝条调查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22条,平均根长9.8cm,移栽后分枝多,成活率高达96.5%。
实施例3:
于2015年8月上旬,选择牛角瓜母株上直立或斜生、直径为1.5cm的健壮枝条作为压条材料。然后将新鲜黄心土、椰糠、木屑按体积百分比2:1:1的比例混匀配制压条基质,并用1.0%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湿透进行消毒,压条前保持基质在手握成团、不滴水的湿度。然后用环剥刀在离枝条基部20cm处进行环剥,环剥点距离下节间2.0cm,环剥宽度1.2cm,用锋利嫁接刀将形成层刮净,尽量避免伤及木质部,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浓度为100ml/L 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涂抹环剥口。接着将适量湿润基质敷住环剥口,再用透明塑料薄膜包扎,上、下两端用绳扎紧。压条后对母株及时淋水,并株施有机肥2.0kg,每半个月施1次,每隔7d给基质喷淋1次水,保持基质湿润。当透过薄膜见根长出后,将压条剪离母树,解除扎绳及薄膜,每枝保留4片半叶,然后栽于装有新鲜黄心土与椰糠按体积百分比3:1配制而成的混合基质、规格为14cm×18cm的塑料营养杯内,浇足水分,置于用遮光度60%的遮阴网连片搭盖、高1.8m的简易荫棚下常规管理。压接20d后切下枝条调查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18条,平均根长6.8cm,移栽后分枝多,成活率高达92.4%。
实施例4:
于2016年4月中旬,选择牛角瓜母株上直立或斜生、直径为1.5cm的健壮枝条作为压条材料。然后将新鲜黄心土、椰糠、木屑按体积百分比2:1:1的比例混匀配制压条基质,并用0.8%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湿透进行消毒,压条前保持基质在手握成团、不滴水的湿度。然后用环剥刀在离枝条基部10cm处进行环剥,环剥点距离下节间3.0cm,环剥宽度1.5cm,用锋利嫁接刀将形成层刮净,尽量避免伤及木质部,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浓度为100ml/L 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涂抹环剥口。接着将适量湿润基质敷住环剥口,再用透明塑料薄膜包扎,上、下两端用绳扎紧。压条后对母株及时淋水,并株施有机肥2.0kg,每半个月施1次,每隔7d给基质喷淋1次水,保持基质湿润。当透过薄膜见根长出后,将压条剪离母树,解除扎绳及薄膜,每枝保留5片半叶,然后栽于装有新鲜黄心土与椰糠按体积百分比3:1配制而成的混合基质、规格为14cm×18cm的塑料营养杯内,浇足水分,置于用遮光度60%的遮阴网连片搭盖、高1.5m的简易荫棚下常规管理。压接20d后切下枝条调查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24条,平均根长8.2cm,移栽后分枝多,成活率高达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