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丛生竹的高空压条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繁殖领域,涉及一种丛生竹的 繁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丛生竹的高空压条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竹子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很高的经济价值。竹产业开发是我国林业建设中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丛生竹与散生竹相比,一般生长更快,产量更高,适合成片造林。目前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蔸、埋秆、埋节、竹枝扦插等,育苗效率低,成本高;培育出的均为裸根苗木,造林成活率低,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裸根在长时间干旱的情况下, 造林成活率更低。往往导致造林不见林,不但增大了造林成本,而且推迟了成林时间。少数地方也使用容器法培育竹子容器苗,但成本高、运输不方便,导致造林成本很高,造林速度慢,难以适应生产需要,十分影响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丛生竹的高空压条繁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丛生竹的高空压条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主秆和主枝、次生枝断梢,保留高为1 3m的中下部主秆、主枝或次生枝,离主秆、主枝或次生枝l_2cm剪去抽生的竹枝,保留竹蔸;2)将主秆或主枝、次生枝的每个秆环套上塑料无底筒袋,将筒袋下方束紧,填入诱根基质,使基质包住秆芽和枝芽,再将筒袋上方束紧形成圆柱形容器,并保持筒袋内的诱根基质的湿润。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可在出苗3-4片竹叶后对叶片喷施生根剂,往筒袋内浇灌生根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在筒袋上方束紧之前,在主秆与塑料筒袋之间插入1-2根直径为l-2cm的竹枝或树枝,或者在筒袋上方束紧之后在容器下方打孔,增加透气性。其中,上下方开口塑料筒袋均可用于本发明,优选的塑料无底筒袋厚度为1.0 2. 5丝,直径大于主秆直径4-6cm,长度为20 30cm。其中,所述的诱根基质包括体积比为80 90%的轻基质和10 20%的种植粘土,优选的轻基质选自泥炭土、沼渣、粪渣、腐熟酒糟、菌糠渣、锯末、渣泥肥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时,用浓度为1 2%的复合肥水溶液将配方比例的轻基质和种植粘土拌湿混勻。本发明中,所述的生根剂为含有0. 1 0. 3衬%的磷酸二氢钾和0. 03 0. 06wt% 萘乙酸的水溶液,更优选为含有0. 2衬%的磷酸二氢钾和0. 05wt%萘乙酸的水溶液。本发明中,高压生根的竹苗在下树时采用锯秆法下树用锯子在塑料袋下方将竹秆锯断。用本发明的繁殖方法可实现春季、夏季和秋季三季繁殖。在夏秋繁殖季中,可采用当年生2月龄嫩竹,从而加快繁殖系数。通过本发明的高压主秆或主枝、次生枝的中下部秆芽及枝芽进行育苗的方法得到的幼苗根部都带土,较好地解决了竹产业发展中裸根竹苗成活率低、成本高、竹苗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创造的高压容器简单易得、成本极低,十分利于生产中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本发明的繁殖方法延长了育苗季节原有技术育苗季节短,一般在3月 4月;本方法可以在2月 10月进行繁殖育苗;提高了繁殖系数比现在生产上常用分株留蔸法高 3倍以上,有利于优良竹种快速推广;降低成本育苗比生产上常用分株留蔸法成本更低; 苗木质量提高本方法生产的竹苗全根带土、木质化好、均有芽。分株留蔸法生产的竹苗裸根、有的未木质化、有的无笋芽;耐长途运 输、较长时间存储原有技术培育的苗木是裸根, 长途运输后苗木根系死亡,移栽成活率低;本技术培育的苗木全根带土,苗木下树7 10天后移栽成活率仍然达80 % 90 %。
图1为丛生竹主秆高空压条繁殖。图2为丛生竹主枝高空压条繁殖。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丛生竹主秆春季高空压条繁殖1)育苗季节育苗季节选择在每年2-4月份;2)选择母竹选用1-3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的母竹;3)选择材料部位选用主秆中下部分;4)材料处理对已萌芽抽枝的主秆断梢,保留主秆中下部分,高度2米,离主秆Icm 剪断竹枝,保留竹兜;对未萌芽抽枝的主秆断梢,保留主秆中下部分,高度2m;5)高压方法选用与主秆直径相适应的塑料无底筒袋(厚度1. 5丝,直径大于主秆直径6cm,长度30cm),从主秆上方向下套袋,从主秆最下方的秆环开始制作容器,于秆环的下方用绳绑紧无底筒袋的下部,使筒袋形成一个容器,在筒袋内填满诱根基质(体积比为40 %的泥炭土、20 %的沼渣、20 %的粪渣、20 %的种植粘土,用浓度为1 %的复合肥水溶液拌勻拌湿),使基质包住秆芽和枝芽,形成圆柱形,在主秆与塑料筒袋之间加2根直径Icm 的竹枝,最后用绳将筒袋上方捆紧封口,捆绳时均打活结。照此方法从主秆最下端的秆环起依次向上套袋(见图1)。6)高压苗管理保持袋内诱根基质湿润,干旱时及时补水,在出苗3-4片竹叶后叶片喷施或不喷施生根剂,一周后进行套筒内浇灌或不浇灌前述的生根剂,所述的生根剂为含0. 2衬%的磷酸二氢钾和0. 05wt%萘乙酸的水溶液。用上述方法繁殖的麻竹、甜龙竹、巨竹、大木竹、吊丝球竹、花吊丝、绵竹、撑绿竹3 号、撑绿竹8号、黄金间碧玉竹、大佛肚竹,在出苗3个月后就可以分离下地移栽。生根剂处理或未经生根剂处理的丛生竹均能达到70%以上的生根率,其中以叶片喷施生根剂和套筒内浇灌生根剂处理的丛生竹的生根率最高,平均达到85%。这种处理下,麻竹、甜龙竹、黄金间碧玉竹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7%、86%、87%。分离后的幼苗移栽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既不叶面喷施,也不浇灌生根剂的丛生竹生根率最低。
经过统计发现,2月份、3月份和4月份繁殖的竹种的生根率没有显著差异,3月份和4月份的平均生根率略高于2月份,为76 %和78 %,而二月份为72 %。高压生根的竹苗在下树时采用锯秆法下树用锯子在塑料袋下方将竹秆锯断。锯秆法的优点不伤根系、薄膜,保湿性好;保留的竹秆在移栽后可以灌水保湿,提高移栽成活率。适宜于套秆法及套枝法育苗。本发明培育出的竹苗带土团,因此即使分离7 10天后再经移栽成活率仍然可达80 90 %。而且繁殖系数大,一般一个主秆可繁殖成3 5个带根苗,而且繁殖周期短,满足了丛生竹的造林需求。实施例2丛生竹夏秋季高空压条繁殖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1)育苗季节育苗季节选择在每年5月至10月;2)选择母竹选用当年生嫩竹_2年生健康的母竹,其中当年生嫩竹选用已经木质化了的2月龄嫩竹;3)叶片喷施和套筒内浇灌生根剂,所述的生根剂为含0.3wt%磷酸二氢钾和 0. 03wt%萘乙酸的水溶液。用上述方法繁殖的竹苗,在抽枝展叶1个月_2个月后生根,生根后1个月根系半木质化,就可以分离下地移植。不同竹种的生根率均可达到8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到 90%以上。8月-10月上旬移栽的,当年能够长出新根系。不同月份之间的生根率也无显著性差异,以5月,8 10月较佳。实施例3丛生竹主枝、次生枝春季夏季高空压条繁殖参看图2,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1)选择母竹的粗壮主枝或次生枝进行高空压条;2)生根剂为含0. 磷酸二氢钾和0. 06wt%萘乙酸的水溶液。用上述方法繁殖的丛生竹(竹种同实施例1),主枝或次生枝高空压条的生根率均可达到80%以上,主枝的生根率稍高于次生枝的生根率,两者繁殖的幼苗移栽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 试验例1分蔸移植法繁殖丛生竹根据本领域常规的分蔸移植法繁殖丛生竹。结果表明,移植甜龙竹、绵竹、慈竹,成活率仅分别为19. 6%,22. 4%和17. 8%。而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这三种竹种高压繁殖苗的移栽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分别为92. 1%、95. 3%和92. 5%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显著优于分蔸移植法。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主秆和主枝、次生枝的高压繁殖,因此繁殖系数要远远高于分蔸移植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丛生竹的高空压条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主秆、主枝和次生枝断梢,保留高为1 3m的中下部主秆、主枝或次生枝,离主秆或主枝、次生枝l-2cm剪去抽生的竹枝,保留竹蔸;2)将主秆或主枝、次生枝的每个秆环套上塑料无底筒袋,将筒袋下方束紧,填入诱根基质,使基质包住秆芽和枝芽,再将筒袋上方束紧形成圆柱形容器,并保持筒袋内的诱根基质的湿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苗3-4片竹叶后对叶片喷施生根剂,往筒袋内浇灌生根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筒袋上方束紧之前,在主秆、主枝或次生枝与塑料筒袋之间插入1-2根直径为l-2cm的竹枝或树枝,或者在筒袋上方束紧之后在容器下方打孔,增加透气性。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母竹为2月龄 4 年生母竹。
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无底筒袋厚度为1. O 2. 5丝,直径大于主秆直径4 6cm,长度为20 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根基质含有体积比为80 90%的轻基质和10 20%的种植粘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基质选自泥炭土、沼渣、粪渣、腐熟酒糟、菌糠渣、锯末、渣泥肥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根基质在使用时用浓度为1 2%的复合肥水溶液将配方比例的轻基质和种植粘土拌湿混勻。
9.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根剂为含有 0. 1 0.磷酸二氢钾和0. 03 0. 06wt%萘乙酸的水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涉及一种丛生竹的高空压条繁殖方法,其包括将主秆、主枝和次生枝断梢,保留高为1~3m的中下部主秆或次生枝,离主秆、主枝或次生枝1-2cm剪去抽生的竹枝,保留竹蔸;将主秆、主枝或次生枝的每个秆环套上塑料无底筒袋,将筒袋下方束紧,填入诱根基质,使基质包住秆芽和枝芽,再将筒袋上方束紧形成圆柱形容器,并保持筒袋内的诱根基质的湿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解决了竹产业发展中裸根竹苗成活率低、成本高、竹苗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低,利于生产中的大范围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356724SQ20111023184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朱维双, 杨丽娟, 杨朗生, 熊维厚, 贾茵, 邓勇, 邓婷婷, 陈其兵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