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832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果树产业是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苹果为例,2014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2272.20千公顷,产量为4092.3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与美国、欧洲等世界苹果先进生产国家相比,我国的苹果生产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果树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有一个大发展时期,这期间各种果树特别是苹果、梨、桃等面积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这些果园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已经陆续进入了衰老期,出现了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品质差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更新。今后的5到10年,果树大发展时期栽植的果树将处于大规模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全国每年有数百万亩的老果园需要更新,而快速稳妥地完成这些老果园的改造更新对提高我国的果树产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樱桃、苹果、桃等果树都是多年生树,从苗木栽植到果树丰产周期较长,更新栽植后需要连续投入多年而没有任何经济效益,阻碍了种植户进行更新建园的热情,因此,老果园更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更新的果园早结果、早丰产,早获得经济收益。

生产上现有的苗木一般都是速生单干苗,一般栽后5年左右才能达到丰产水平,由于现有的育苗体系中培育大苗有诸多问题,因此育苗者不愿意培育大苗,因此,栽植大苗早结果的愿望较难实现。

同时,由于全国各大果树主产区可用于新建果园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老果园直接刨掉后重新栽植新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好几年没有经济效益,其次是直接更新存在再植障碍,即栽过果树的地块挖掉老树重栽新树,新栽幼树长不好,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再植障碍,也叫再植病,目前不好解决。

现有的老果园的更新方式一般有三种:

(1)寻找一块近3年-5年未种植果树的地块重新建园,这样从建园到丰产一般需要6年-8年;

(2)刨掉老园,在老园种植小麦等作物3年-5年,然后原址重新建园;

(3)进行全园土壤消毒处理后重新原址建园,这种方法费用大而且效果不好。

目前,以前两种方法为主。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造成更新过程中至少6年没有经济效益,影响果农更新老果园的积极性。因此,果农更新种植的意愿不高,维持一天是一天,影响了整个果树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早结果、早丰产,从而早获得经济收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利用控根容器培育果树树种,直至其长成初结果大苗,获得容器苗;

Step2:在待更新的果园行间按照主干形的栽植模式安排容器苗的栽植密度,选定栽植点后,开挖定植坑,并对从定植坑内挖出来的土壤做拌肥和消毒处理,然后回填,栽植前重新按照控根容器大小在回填后的定植坑中开挖定植穴,并把容器苗移入定植穴的中央,然后拆掉控根容器,从四周小心回填土,填满后压实,使土壤与苗木基质紧密接合;

Step3:栽植后,幼树浇1次-2次透水,待土壤充分沉实后,盖土整平,每株树覆地膜3m2-4m2,起到保墒、增温的作用,之后适时适量浇水、追肥,移栽当年控制产量,及时疏花疏果,栽后第二年按正常果园来管理;

Step4:栽植后,老树实行逐年回缩、减小树冠、控制生长、促进结果的管理措施,2年-3年以后,将老树刨除。

前述的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1中,选用的果树树种为结果年限较长的树种。

前述的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容器苗的栽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果实采收后。

前述的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对从定植坑内挖出来的土壤做拌肥和消毒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将从每个定植坑内挖出来的土壤与适量有机肥、化肥和土壤消毒剂充分拌匀,然后回填,填平后于土壤表面盖上覆盖物,令土壤消毒剂在密闭或半密闭的设施中扩散,杀死病菌。

前述的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有机肥和化肥的调配比例为100:1。

前述的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栽好后要及时浇透水。

前述的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针对老树实行的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对伸向行间的大枝连年回缩,其他大枝采取措施促进结果,每年及时疏除树体各部位的过密枝和重叠枝,每年疏除1个-2个主枝,先疏除位置过低的和结果少的主枝。

前述的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针对老树实行的管理措施还包括:控制新梢旺长,促进花芽形成。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在利用控根容器培育果树大苗的基础上,将初结果大苗直接栽在老果园的行间,直到新栽果树进入丰产期,在此过程中对老树进行特殊管理,逐年回缩老树,直到新树丰产后刨掉老树,完成老果园更新,这样,由于新栽树是从容器中移栽的,其在容器中已经培育了良好的根系,加上土壤消毒处理,能有效克服再植障碍,不仅苗木长势好,最重要的优点是利用行间长新树,老树继续结果,对果园效益影响最小,在老果园更新改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培育初结果大苗

1、选择适宜的树种品种

宜选用樱桃、苹果、桃、梨等结果年限较长的果树树种,其栽后好几年才能进入丰产期,这样能充分发挥本发明的作用。

品种和正常的建园一样,需选择生产上表现较好的新优品种,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选用的是苹果树种。

2、培育

利用控根容器培育果树树种,直至其长成初结果大苗。

对合格的初结果大苗的一些要求:具有一定的粗度和高度(以普通大田栽植初结果树为标准),具有良好的根系,较好的树形,生长健壮,无明显的病虫害,结果能力正常。

二、在待更新果园中栽植初结果大苗(容器苗)

1、栽植时间

容器苗的移栽一般不受季节限制,但应尽量避开酷暑及严寒天气,宜选春秋季节透雨后出现的连阴天、小雨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移栽,此时移栽的效果较好。

提倡在秋季果实采收后进行移栽,这样根系还有1个月-2个月的恢复生长期,而且刚好处于根系的最后一次生长高峰期,能使根系较好地适应和恢复,从而为来年的大量结果做好准备。

2、移栽准备工作

选择生活力强、主干粗、主根发达、须根多、叶色正常、无病虫害的苗木。

起苗之前浇透水,或运输到栽植地点后浇透水,然后再种植。

运苗前将长出控根容器底部的根全部剪掉。

在搬动和运输容器苗时,要避免磕碰,忌使培养基松散,破坏根系。小树可人工装卸,大树最好利用机械,既可提高效率,也能节约成本。

车上装苗时,根据车辆、苗木及控根容器大小,可品字型叠放几层,一般不能超过5层。

车厢最好用棚布遮盖,避免苗木受风雨和曝晒影响。

经运输后的苗木应及时种植。

3、栽植

(1)选栽植点

在待更新的果园行间按照和整形方式适应的栽植密度制定栽植计划,一般来说,樱桃、苹果、桃、梨等应按照主干形的栽植模式来安排密度,即行距3米-4米、株距2米左右,一般老果园栽植密度多为行距4米,株距3米,因此,其行间完全能满足新栽幼树的要求。

(2)挖定植坑及土壤处理

选定栽植点后,开挖定植坑,定植坑的大小根据树体的大小而定,一般来说越大越好,定植坑的规格通常是80cm见方,还可以增大至120cm见方。定植坑挖好以后,将从每个定植坑内挖出来的土壤与适量有机肥、化肥和土壤消毒剂(氯化钴、石灰氮、溴甲烷)充分拌匀,在本实施例中,有机肥的使用量为10kg/坑,化肥的使用量为100g/坑,有机肥和化肥的调配比例为100:1,其中,化肥选用的是含氮量较高的控释肥或其他化肥,充分拌匀后将土回填到坑中,填平后于土壤表面盖上薄膜等覆盖物,在密闭或半密闭的设施中扩散,杀死病菌。经过至少一周时间即可栽植幼树。

(3)幼树定植

定植时,重新按照控根容器大小开挖定植穴,大小比控根容器略大,穴底要挖平,以保证控根容器内基质底部与穴底接合紧密。

栽植时,有底的控根容器先去掉底子,无底的控根容器直接带容器放入定植穴,然后小心拆掉控根容器,操作要细致,保持基质不散,苗木要直立,位于定植穴中央,然后从四周小心回填土,填满后压实,使土壤与苗木基质紧密接合。

栽好后,及时浇透水。

其他管理与常规苹果树建园栽植基本相同。

三、管理栽后的树体及果园

1、幼树管理

如果是春季栽植,栽植后,浇1次-2次透水,待土壤充分沉实后,盖土整平,每株树覆地膜3m2-4m2,起到保墒、增温的作用,以利根系生长。6月前后,有条件的可去地膜覆草。适时适量浇水,春季覆地膜后,一般不浇水,以免影响地温和土壤的通透性。如果干旱,可在覆膜的周围开沟灌水,汛期注意排水,积水易使树沤根患病。移栽树根系吸收能力弱,移栽当年需肥较少,如土壤肥力差,栽植时施基肥少,可在6月-7月开沟施些复合肥;根系吸收力差,要进行根外追肥,6月-8月,每半月左右一次(可结合喷洒农药进行),前期以喷施氮肥为主,后期以喷施磷、钾肥为主。

移栽当年为保证树体成活及树势迅速恢复,要尽量控制产量,及时疏花疏果,疏除的越早越好。由于控根容器树恢复期较短,栽后第二年即可按正常果园来管理。

2、老树管理

老树实行逐年回缩,减小树冠,控制生长,促进结果等管理措施,对伸向行间的大枝连年回缩,其他大枝采取措施促进结果,每年及时疏除树体各部位的过密枝和重叠枝,每年疏除1个-2个主枝,先疏除位置过低的和结果少的主枝,2年-3年以后,将老树刨除,这时,新栽树已进入结果盛期,老果园完成更新。

老树改造要依据树的长势及结果情况灵活掌握,分次进行,避免一次修剪过重,导致长势过旺,产量大幅下降。长势旺的果园要严格控制水、氮肥的使用,以稳定树势,促进成花。注重用控树、摘心、疏枝、环割、环剥等夏季管理措施控制新梢旺长,促进花芽形成。尽量避免施用乙烯利、萘乙酸、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树冠旺长。确实需要时,应严格控制用量,避免抑制过重。

由此可见,本发明在利用控根容器培育果树大苗的基础上,将初结果大苗直接栽在老果园的行间,直到新栽果树进入丰产期,在此过程中对老树进行特殊管理,逐年回缩老树,直到新树丰产后刨掉老树,完成老果园更新,这样,由于新栽树是从容器中移栽的,其在容器中已经培育了良好的根系,加上土壤消毒处理,能有效克服再植障碍,不仅苗木长势好,最重要的优点是利用行间长新树,老树继续结果,对果园效益影响最小,在老果园更新改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在不影响果园产量效益的情况下,逐步完成了老果园的改造,实现了平稳过度,将老果园快速原地更新成了新的结果园,对大面积的老果园更新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