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稻‑稻‑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360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稻-稻-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流域冬油菜区主要采用稻-稻-油三熟制种植模式。传统的稻-稻-油生产中,早、晚稻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油菜生产除耕整地与植保外,种植、管理、收获主要靠人工作业,机械直播不足20%,机械收获不足10%,人工成本占50%-70%左右。人工种植油菜存在投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种植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劳动力成本相对提高,特别是2015年国家取消了油菜收购良种补贴政策,同时放开了油菜进口政策,导致油菜种植比较效益下滑,油菜籽价格单边下降,严重降低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油菜生产呈现大幅下滑趋势,严重制约了油菜产业发展。

长江流域稻-稻-油生产区,传统油菜生育期较长,油菜生产与水稻生产本身存在季节矛盾,油菜以人工移栽为主。解决油菜生育期较长,培育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并配套高产生产技术,实现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才有可能。湖北省早熟油菜品种选育及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培育出湖北省第一个油菜早熟新品种圣光127,在稻稻油三熟制油菜在10月底11月初机械播种,生育期小于190天,可在来年4月底5月初实现机械收获。油菜早熟品种培育成功,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时实现了稻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了稻稻油生产季节矛盾和生产争地矛盾,为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保面积、保总产提供技术支撑,确保粮油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确保粮油产业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的来源,菜籽油占国产植物油40%以上,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主要种植区域,长期以来,长江流域油菜种植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种植效益比较低下,严重制约了油菜产业发展,并且,长江流域在油菜收获期间正值多雨季节,人工收割效率低下,油菜在收获脱粒期间雨淋严重,导致油菜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因此,探寻高产高效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是油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

长江流域移栽冬油菜表现为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分枝较多、生育期长、成熟期不一致等特点,不符合机械化收获。采用早熟高产油菜品种,配套适度密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油菜单株分枝较少,分枝位高,成熟度较一致,农艺性状适合机械化收获,做到农机农艺相融合。(周广生等.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153-2156)

传统长江流域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中,水稻生产以晚稻安全齐穗为标准来选择早晚稻品种和安排早晚稻生产,生育期一般是115天左右的中晚熟品种,其产量450kg左右。但在稻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下,早晚稻品种适宜选用110天以下的早中熟品种,其产量在400-450kg之间;而且,早晚稻生产从播种、机插、机收都作了精确的安排,采用麻地膜集中育秧等配套技术,更有利于水稻机械化生产。否则,即使油菜选用早熟品种,三熟种植亦存在季节矛盾。

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作物秸秆提供的养分约占我国有机质总养分的15%-19%,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申源源,2009,25(19):291-294)。但以往作物秸秆的利用未受到重视,往往以焚烧方式处理,严重污染环境。

本技术根据早熟油菜品种选育及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稻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从早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晚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三方面综合配套,从而达到解决稻油生产季节矛盾和争地矛盾,油菜生产成本大、种植效益低等问题,达到粮油生产安全和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文献查询,申请号为201110034784.6的国家发明专利,仅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耗机械化收获冬油菜的方法;NY/T2546油稻稻三熟制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仅从油菜单项机械化生产作技术规范,也末从稻稻油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作说明;DB34/T 105-1995安徽双季晚稻栽培技术规程,仅从安徽省双季稻区的晚稻栽培作技术规范。国内外尚没有稻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艺专利技术和文献公开或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稻稻油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稻-稻-油的方法,其步骤是:

(1)全程机械化生产早稻的方法:

A. 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110天的早中熟品种;

B. 播种期:4月6-12日;

C. 集中育秧:采用早稻麻地膜机插育秧技术集中育秧,秋龄25天左右;

机械整田:机械插秧前1-2天用机耕船等机械整好大田,做到田平草净;

E.机械插秧:4月30日--5月6日机插,亩插1.6-18万兜;

F.大田管理:按机插秧早稻大田管理技术进行科学肥水药管理;

G.机械收获:7月21-27日抢晴天机械收获;

(2)全程机械化生产晚稻的方法:

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110天的早中熟品种;

播种期:7月1-6日;

集中育秧:采用晚稻麻地膜集中育秧技术集中育秧,秧龄20天左右,若秧龄超过22天,在秧苗1叶1心时喷300ppm-450ppm多效唑来控苗生长;

机械整田:在早稻收获1-2天内用机械整好大田;

机械插秧:7月24-30日机插,亩插1.6-1.8万兜,株行距为12-14cm×30cm;

大田管理:按机插秧晚稻大田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肥水药管理;

机械收获:10月17-23日抢晴天机械收获;

(3)全程机械化生产油菜的方法:

A.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抗裂角、成熟较一致的双低油菜品种,全生育期<190天;

B. 播种时间:10月20-27日;

C. 播种量:4.5kg-6.0kg/h㎡;

D. 播种密度:45万株-75万株/h㎡;

E. 播种方式:选择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机,精量播种机机具进行播种作业;

F. 科学施肥:每h㎡施肥量为150-240kgN,60-90kgP2O5,90-135kgK2O,7.5-15kg硼砂;

氮肥50%作基肥,磷、钾、硼肥全部作基肥;

氮素追肥可分为苗肥和腊肥两次施用,苗肥占总氮20%,腊肥占总氮30%;

G. 杂草防控:油菜播种前5天选用10%草甘磷水剂灭生性除草剂;播后1-3天内,用50%乙草胺封闭除草剂;在苔期用10.8%的高效盖草能乳油防禾本科杂草,用50%高特克防阔叶性杂草;

使用除草剂时均按要求操作,采用机械喷雾;

H. 病虫害防止:当油菜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2头时,用20%杀灭菊酯或20%氧化乐果2000倍液进行机械喷雾防治;在菜青虫幼虫3龄以前,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进行机械喷雾防治;在油菜初花期或盛花期用40%菌核净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机械喷雾防治;

J. 机械收获

收获时期:4月28日-5月4日;

分段收获:当全田油菜全株70%-80%角果变黄,采用割收机进行作业,将割倒的油菜晾晒5-7天,成熟度达90%以上后,用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及清选作业;

联合收获:全田90%以上的油菜角果变黄色或褐色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一次性完成切割、脱粒及清选作业;

K. 油菜收获后秸秆还田:油菜收获后马上灌水整田,秸秆随机械翻耕还田,大田整好后1-2天机插早稻,早稻产量可提高5%-8%。

进一步地,上述早熟品种为:浙733、两优287、金优402、中9优547、中嘉早17、鄂早17。

进一步地,上述晚熟品种的早中熟品种, H优518、泰优398、宜优207或早稻返秋品种两优358。

进一步地,上述双低油菜品种为:圣光127。

本发明通过对早稻、晚稻、油菜从品种选择,机播时间、密度,机收时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和明确时间界定,达到稻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成本,提高稻稻油种植比较效益;解决稻油生产季节矛盾和争地矛盾,确保粮油安全生产和有效结合,为粮油生产节本增效和生态环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稻-稻-油的方法,其步骤是:

(1)全程机械化生产早稻的方法:

A. 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110天的早中熟品种,如浙733、两优287、金优402、中9优547、中嘉早17、鄂早17等。

B. 播种期:4月6-12日。

C. 集中育秧:采用早稻麻地膜机插育秧技术集中育秧,秋龄25天左右。

D.机械整田:机械插秧前1-2天用机耕船等机械整好大田,做到田平草净。

E.机械插秧:4月30日--5月6日机插,亩插1.6-18万兜(株行距为12-14cm×30cm)。

F.大田管理:按机插秧早稻大田管理技术进行科学肥水药管理。

G.机械收获:7月21-27日抢晴天机械收获。

(2)全程机械化生产晚稻的方法:

A.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110天的早中熟品种,如H优518、泰优398、宜优207等,或早稻返秋品种,如两优358。

B.播种期:7月1-6日。

C.集中育秧:采用晚稻麻地膜集中育秧技术集中育秧,秧龄20天左右,若秧龄超过22天,在秧苗1叶1心时喷300ppm-450ppm多效唑来控苗生长。

D.机械整田:在早稻收获1-2天内用机械整好大田。

E.机械插秧:7月24-30日机插,亩插1.6-1.8万兜,株行距为12-14cm×30cm。

F.大田管理:按机插秧晚稻大田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肥水药管理。

G.机械收获:10月17-23日抢晴天机械收获。

(3)全程机械化生产油菜的方法:

A.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抗裂角、成熟较一致的双低油菜品种,全生育期<190天,如圣光127等。

B. 播种时间:10月20-27日

C. 播种量:4.5kg-6.0kg/h㎡

D. 播种密度:45万株-75万株/h㎡

E. 播种方式:根据实际种植要求,选择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机,精量播种机等机具进行播种作业。

F. 科学施肥:每h㎡施肥量为150-240kgN,60-90kgP2O5,90-135kgK2O,7.5-15kg硼砂。氮肥50%作基肥,磷、钾、硼肥全部作基肥。氮素追肥可分为苗肥和腊肥两次施用,苗肥占总氮20%,腊肥占总氮30%。

G. 杂草防控:油菜播种前5天选用10%草甘磷水剂等灭生性除草剂;播后1-3天内,用50%乙草胺等封闭除草剂;在苔期用10.8%的高效盖草能乳油等防禾本科杂草,用50%高特克等防阔叶性杂草。使用除草剂时均按要求操作,采用机械喷雾。

H. 病虫害防止:当油菜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2头时,用20%杀灭菊酯或20%氧化乐果2000倍液进行机械喷雾防治;在菜青虫幼虫3龄以前,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进行机械喷雾防治;在油菜初花期或盛花期用40%菌核净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机械喷雾防治。

J. 机械收获

收获时期:4月28日-5月4日。分段收获:当全田油菜全株70%-80%角果变黄,采用割收机进行作业,将割倒的油菜晾晒5-7天,成熟度达90%以上后,用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及清选作业。联合收获:全田90%以上的油菜角果变黄色或褐色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一次性完成切割、脱粒及清选作业。

K. 油菜收获后秸秆还田:油菜收获后马上灌水整田,秸秆随机械翻耕还田,大田整好后1-2天机插早稻,早稻产量可提高5%-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