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喷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938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喷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节水形势的愈加严峻,节水灌溉领域新型灌溉方式形式多样、灌溉设备发展迅猛,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节水喷灌领域中,目前主要有固定管道式喷灌、半移动式管道喷灌、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滚移式喷灌机及微喷带喷灌等。已有文献报道,与地面大水漫灌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其中微喷带喷灌与其他喷灌方式相比,具有投资小、适应性广、安装拆卸难度小等优点,适宜于目前分散式的农户经营模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微喷带田间设置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的种植方向不合理导致微喷带喷出的水柱受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的遮挡、喷灌不均匀、喷灌效果差,另一方面,微喷带喷灌虽其安装、拆卸难度小,但其安装拆卸费工费时,且在频繁的安装、拆卸过程中易损坏其相关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方便、设备易于安装拆卸、喷灌效果好、适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喷灌的微喷带高效喷灌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

(1)安装引水带;在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种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安装引水带,引水带两端分别连接在井水出口管道和三通球阀进水口上;

(2)安装输水管;在与引水带相垂直方向上安装输水管,输水管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种植方向平行;输水管包括输水管A和输水管B,输水管A的长度为微喷带间距1/2,输水管A共有两个,两个输水管A的一端均与三通球阀两侧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四通连接;输水管B有若干条,输水管B长度与微喷带间距相同,输水管B两端均与四通连接;若干条输水管B与四通串联起来;最外端的输水管B在靠近终端处反向折叠两次并套上卡套封闭端口;

(3)安装微喷带;在与输水管相垂直方向上安装微喷带,微喷带与引水带方向平行;微喷带的上面设有出水孔,没有出水孔的底面紧贴地面铺设;微喷带长度相同,一端通过旁通及卡箍与四通固定,另一端在靠近终端处反向折叠两次并套上卡套封闭端口;在卡套后方插入固定卡固定微喷带;

(4)依次分单元分组喷灌;以安装好的引水带、输水管为界,按照引水带和输水管所形成的延长形十字线方向将农田分割成A、B、C、D 四个单元,依次喷灌;每个单元实施分组喷灌,每组开启微喷带数量依据水压大小调至相邻两条微喷带末端出水孔喷出的水柱相交叉为准;

(5)拆卸并存放各组件;当一季作物喷灌完成后,将引水带移出农田;将微喷带沿着输水管的方向折叠起来,将每个四通连接的已折叠的一对折叠微喷带用邦绳捆绑在一起,就地存放各组件,留作下茬作物继续使用。

相邻两条微喷带的间距为250-300cm,每一条微喷带长度为3500-5000cm;输水管A的长度为125-150cm,输水管B的长度为250-300cm。

微喷带的上面的出水孔五个为一组,每组出水孔在微喷带上沿着一条斜线排列,相邻斜线间相互平行。在距微喷带末端前40-50cm处插入固定卡固定微喷带,固定卡采用微喷带U型固定卡;微喷带U型固定卡用10号铁丝制成U型,宽度7.5-8.5cm,两个插齿高8-9cm。所述微喷带末端是指微喷带折叠端。

将输水管两侧各延伸一定距离不种植作物的空闲区设置为搁置带,其宽约120-140cm,用于存放输水管、四通、旁通、折叠微喷带各组件。将每个四通及其连接的一对折叠微喷带用绑绳捆邦于一体,存放在搁置带中,可留作下茬作物继续使用。

本发明方法可适用于小麦、谷子、大豆等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其可操作性强、喷灌均匀、安装拆卸便捷少工。通过微喷带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的垂直安装,在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生长后期,微喷带喷出的水柱可沿行间喷向较远的距离,实现微喷带喷灌的均匀效果,解决了目前生产上窄行距条播密植作后期喷灌效果差的技术难题;在农田设置各组件搁置带,解决了每茬作物收获前对微喷灌各组件的拆卸、搬运等繁杂的环节,同时也解决了每季作物播种完成后对微喷灌各组件的搬运、安装,同时还避免或降低了安装、拆卸过程中损坏各组件的概率。用微喷带U型固定卡固定微喷带,克服了以往用土埋固定微喷带(避免播后苗前风对微喷带的吹动移位)一是易损苗,二是在播后苗前喷灌过程中由于微喷带注水微喷带回缩从埋土中拔出不易固定的缺点;逆时针或顺时针分单元、分组喷灌方法可减轻在开、关旁通过程中的农田泥泞并提升喷灌效果;该方法经小面积示范,深受当地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好评。设备拆卸安装简易高效,节约时间和成本,喷灌效果好,适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喷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田间布局示意图;

图中: 1、井水出口管道,2、引水带,3、三通球阀,4、三通球阀开关,5、三通球阀进水口,6、三通球阀出水口,7、引水带卡子,8、四通,9、输水管A,10、输水管B,11、输水管卡子,12、微喷带,13、旁通,14、出水孔,15、卡箍,16、微喷带卡套,17、微喷带U型固定卡,18、输水管卡套,19、出水孔喷出的水柱,20、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21、折叠微喷带;A、B、C、D分别表示四个喷灌单元;W1为相邻微喷带之间间距,W2为微喷带长度,W3为搁置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韩村(山西临汾开发区)试验基地的麦茬复播谷子、谷子茬复播小麦各示范15亩,在谷子、小麦生长后期实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其拆卸、安装方法具有简易、高效节本等优点。

本发明方法是:

(1)安装引水带(2);在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20)种植方向相垂直方向上安装引水带(2),引水带(2)两端通过引水带卡子(7)分别连接在井水出口管道(1)和三通球阀进水口(5)上;

(2)安装输水管A(9)、输水管B(10);在与引水带(2)相垂直方向上安装输水管A(9)、输水管B(10),输水管A(9)、输水管B(10)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种植方向平行;输水管包括输水管A(9)和输水管B(10),输水管A(9)的长度为微喷带间距(W1)1/2,输水管A(9)共有两个,两个输水管A(9)的一端均与三通球阀(3)两侧的出水口(6)通过输水管卡子连接,另一端通过输水管卡子与四通(8)连接;输水管B(10)有若干条,输水管B(10)长度与微喷带间距(W1)相同,输水管B(10)两端均通过输水管卡子与四通(8)连接;若干条输水管B(10)通过四通(8)串联起来;最外端的输水管B(10)在靠近终端处反向折叠两次并套上卡套(18)封闭端口;

(3)安装微喷带(12);在与输水管相垂直方向上安装微喷带(12),微喷带(12)与引水带(2)方向平行;微喷带(12)的上面设有出水孔(14),没有出水孔(14)的底面紧贴地面铺设;微喷带(12)长度相同,一端通过旁通(13)及卡箍(15)与四通(8)固定,另一端在靠近终端处反向折叠两次并套上微喷带卡套(16)封闭端口;在微喷带卡套(16)后插入微喷带U型固定卡(17)固定微喷带(12);相邻两条微喷带(12)间距(W1)为280cm,微喷带(12)长度(W2)为4000cm;

(4)逆时针或顺时针依次分单元、分组喷灌。以安装好的引水带(2)、输水管为界,按照引水带(2)和输水管所形成的延长形十字线方向将农田分割成A、B、C、D 四个单元;以逆时针分单元、分组喷灌为例,先打开控制A、B单元的三通球阀开关(4),再打开A单元紧邻引水带(2)一侧的旁通(13)开关若干个微喷带(12);通常依据水压大小确定,在确保已打开旁通(13)的若干个相邻微喷带(12)的终端出水孔(14)喷出的水柱(19)能够交叉为原则。作为一组喷灌,在一组若干个微喷带(12)喷灌完成后,将其相邻的另一组若干个旁通(13)开关先打开,再关闭已喷灌完的上一组旁通(13)开关,依次进行,在A单元最后一组不足若干个微喷带(12)时,打开B单元中远离球阀三通(3)一侧的若干个旁通(13)开关作为一组实施喷灌,在A、B单元喷灌完成后,打开C单元若干个旁通(13)开关,再打开控制C、D单元的球阀三通开关(4),关闭控制A、B单元的三通球阀开关(4),遵照A、B单元喷灌方法与顺序,最后结束于D单元。顺时针分单元、分组喷灌可依照上述逆时针分单元、分组喷灌方法。

(5)拆卸并存放各组件;当一季作物喷灌完成后,将引水带(2)与井水出口管道(1)、三通球阀(3)的引水带卡子(7)打开,将引水带(2)移出农田;将微喷带U型固定卡(17)拔出保存(留作下次安装用),站在每条微喷带(12)的四通(8)的位置,将微喷带(12)边扯回边沿着输水管A(9)、输水管B(10)的方向折叠起来。将输水管两侧各延伸一定距离不种植作物的空闲区设置为搁置带(W3),其宽约120-140cm,用于存放输水管、四通(8)、旁通(13)及折叠微喷带(21)各组件。将每个四通(8)连接的一对折叠微喷带(21)用绑绳捆邦于一体,留作下茬作物继续使用。

第二次使用时候的安装与拆卸:

安装:将引水带(2)移入农田,将引水带(2)与井水出口管道(1)、三通球阀(3)通过引水带卡子(7)连接;将绑绳解开,拉开折叠微喷带(21),用微喷带U型固定卡(17)固定,则安装完成。

拆卸:拆卸方法同第一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