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8178阅读:19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杉,是红豆杉属的植物的通称。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种子用来榨油,也可入药。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红豆杉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云南野生红豆杉占全国总数的55%,其中丽江就存活着110万棵。红豆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长时间短。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耐低寒,能耐-25℃的低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栽种。生长快,年生长实测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国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的300~700%生长量。3~4年生生物量积累为600~800/株·年,5年生时产鲜原料1.5kg以上,可用于提炼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叶,其生物量大于头年采收量。

在红豆杉种植过程中,其栽培成功率与红豆杉幼苗移栽过程中的成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现有技术对红豆杉幼苗移栽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研究较少,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妥当的移栽技术与方法,导致移栽的红豆杉幼苗出现长势衰弱,产量低,质量不佳等现象,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红豆杉幼苗成活率的移栽方法,保证移栽的质量,提高种植红豆杉的整体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方法。其方法简单易操作,移栽成活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褐泥炭土30~50份、食用菌菌渣20~30份、红泥15~20份、河沙5~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红豆杉幼苗种植穴;

(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红豆杉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

(3)、在移栽红豆杉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红豆杉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

(4)、将步骤(2)得到的红豆杉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2~5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红豆杉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

(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

所述步骤(4)中,混合药液的配置方法为:将5~10重量份噻唑磷、5~10重量份胺鲜酯、2~5重量份氨基寡糖素分别溶解于适量的乙醇溶液,再将上述各溶解液溶于水中混匀,配制成200~500PPm的混合药液。

所述步骤(4)中,生长素水溶液采用吲哚丁酸等配置而成,其配置方法为:将吲哚丁酸与乙醇按2:1的配置比例进行混合溶解,然后加入清水配成浓度为150~200PPm的生长素水溶液。

所述步骤(4)和(5)还包括,在进行首次浇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后,每隔一周浇一次生长素水溶液,连续浇三次后改浇清水。

所述步骤(5)包括,新根长出以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取3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100公斤配置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蓄水保肥能力强的移栽基质,以及对幼苗和移栽基质进行消毒,杜绝病虫源,同时科学地结合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养护措施,为红豆杉幼苗创造健康、稳定、良性的生长条件,使得幼苗长势好,生长周期缩短,成活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种植效率大大提高。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能保证移栽的质量,提高种植红豆杉的整体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褐泥炭土30份、食用菌菌渣20份、红泥15份、河沙5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红豆杉幼苗种植穴;

(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红豆杉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

(3)、在移栽红豆杉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红豆杉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

(4)、将步骤(2)得到的红豆杉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2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红豆杉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

(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

所述步骤(4)中,混合药液的配置方法为:将5重量份噻唑磷、5重量份胺鲜酯、2重量份氨基寡糖素分别溶解于适量的乙醇溶液,再将上述各溶解液溶于水中混匀,配制成200~500PPm的混合药液。

所述步骤(4)中,生长素水溶液采用吲哚丁酸等配置而成,其配置方法为:将吲哚丁酸与乙醇按2:1的配置比例进行混合溶解,然后加入清水配成浓度为150~200PPm的生长素水溶液。

所述步骤(4)和(5)还包括,在进行首次浇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后,每隔一周浇一次生长素水溶液,连续浇三次后改浇清水。

所述步骤(5)包括,新根长出以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取3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100公斤配置而成。

实施例2:

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褐泥炭土50份、食用菌菌渣30份、红泥20份、河沙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红豆杉幼苗种植穴;

(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红豆杉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

(3)、在移栽红豆杉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红豆杉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

(4)、将步骤(2)得到的红豆杉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5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红豆杉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

(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

所述步骤(4)中,混合药液的配置方法为:将10重量份噻唑磷、10重量份胺鲜酯、5重量份氨基寡糖素分别溶解于适量的乙醇溶液,再将上述各溶解液溶于水中混匀,配制成200~500PPm的混合药液。

所述步骤(4)中,生长素水溶液采用吲哚丁酸等配置而成,其配置方法为:将吲哚丁酸与乙醇按2:1的配置比例进行混合溶解,然后加入清水配成浓度为150~200PPm的生长素水溶液。

所述步骤(4)和(5)还包括,在进行首次浇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后,每隔一周浇一次生长素水溶液,连续浇三次后改浇清水。

所述步骤(5)包括,新根长出以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取3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100公斤配置而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蓄水保肥能力强的移栽基质,以及对幼苗和移栽基质进行消毒,杜绝病虫源,同时科学地结合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养护措施,为红豆杉幼苗创造健康、稳定、良性的生长条件,使得幼苗长势好,生长周期缩短,成活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种植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