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94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尤其是一种虾蟹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水产动物的生长,但同时也是病害多发、死亡率高、管理难度大的关键季节。而且,夏季水温过高容易导致养殖池塘长时间处于低氧和不良的水质环境中,水体因温差分层明显,底层低温水溶解氧低;水产动物摄食下降、消化吸收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抗应激能力下降、虾蟹类的生长蜕壳也受影响。而小龙虾的适宜产卵孵化水温为15℃~28℃,当水温长期高于30℃时对小龙虾的繁殖影响较大小龙虾会提前进入洞穴以逃避高温,一定程度上使小龙虾性腺发育时间延长,影响其交配产卵的同步性,无法形成批量化。如何应对夏季高温产生的不利条件,做好池塘养殖管理和水温控制,促使小龙虾提前繁育,成虾提早上市,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成为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3548762 A)公开了太阳能制冷冻水应用在向乌鳢养殖塘中抛冰块的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以氨冷机为核心部件,使用氨作为制冷剂,通过氨水溶液-氨蒸气-氨水溶液完成制冷循环,可以使蒸发温度降低到近零摄氏度,可以制成1~6℃的低温冷冻水,从冷冻水箱输出的1~6℃的低温冷冻水通过冷冻水输送管输入制冰块室用于制造边长为1厘米或2厘米的正立方体小冰块,从制冰块室输出的小冰块在冰块输送带上传送到抛冰块机的运输冰块的表面上,抛冰块机的匀速运转带动冰块输送带表面上的小冰块一块接一块的连续抛撒到乌鳢养殖塘中的水里,沉入水底缓慢融化,渐渐降低塘水的温度,使乌鳢在13-30℃的水温里继续觅食,正常生长发育。但是该降温结构复杂,投入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3478007 A)公开了一种共生养殖通风结构,能够利用自然界的地冷地热实现升温和降温目的,但是该通风结构需要构建墙体、顶部,并不适用于池塘水产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池塘养殖的降温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夏季能够有效降低池塘水温、提高水体溶氧,从而稳定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包括支撑桩、顶层托幕架、顶层网帘、下层托幕架、下层网帘、布水管、过滤装置、自动控温喷淋系统;所述的支撑桩设在养殖池塘四周的塘埂上,所述的顶层托幕架和下层托幕架从上往下依次由支撑桩支撑覆盖在池塘水面,在所述的顶层托幕架、下层托幕架上分别铺设顶层网帘、下层网帘;在所述的顶层托幕架下方紧贴顶层托幕架设有多根布水管,每根布水管的水平段上设有若干喷淋头,喷淋头由布水管供水端设有的高压泵提供动力进行喷雾,所述的高压泵置于过滤装置内。

所述的自动控温喷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LC,所述的PLC分别和温度传感器、高压泵连接,温度传感器放置于养殖池塘里用于监测池塘水温,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反馈至PLC,由PLC控制布水管供水端的高压泵工作或者停止。具体为:当温度高于28℃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反馈至PLC,由PLC控制高压泵工作往布水管供水,喷淋头喷水雾,当池塘温度下降至25℃时,温度传感器再将信号反馈给PLC,PLC传送信号到高压泵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喷雾。

相邻两根支撑桩的间隔为3~10m,优选为3~4m。所述的支撑桩为铁管桩或水泥桩。在所述的支撑桩上部设有穿线孔用于固定顶层托幕架;在所述的支撑桩中下部设有穿线孔或可升降的升降环用于固定下层托幕架。

所述的顶层托架、下层托幕架均是由主钢丝绳架搭设而成的主框架、搭设在主框架上的多根互相垂直的托幕线组成的网格状托幕架;所述的主框架是由沿池塘四周塘埂的支撑桩架设的主钢丝绳、以及搭设在相互平行塘埂的支撑桩上的主钢丝绳构成的网格状框架;所述的托幕线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互相平行的支撑桩之间的主钢丝绳上。相邻两根托幕线的间隔为0.8~1m。所述的钢丝绳的直径为4~6mm;所述的托幕线为高强度塑钢线。本发明的托幕架采用钢丝绳和塑钢线为材料,不仅有利于提高托幕架的承重,减少支撑桩的承重,也能够降低成本,有利于推广。

所述的下层托幕架由穿线孔固定在支撑桩的中下部位于固定高度或者固定在升降环上实现可升降。当所述的下层托幕架固定高度时,下层托幕架的主钢丝绳穿过支撑桩中下部的穿线孔;当所述的下层托幕架为可升降的托幕架时,所述的升降环中部设有用于搭设主钢丝绳的凹槽,所述的升降环还设有支紧螺杆将升降环支紧在支撑桩上。

具体搭设顶层托幕架时,首先由直径为4~6mm的主钢丝绳穿过支撑桩上部的穿线孔形成一个大的四方形框架,然后沿着互相平行的两行支撑桩搭设多条平行的主钢丝绳,形成网格状的主框架,最后在互相平行的两个相邻支撑桩之间的主钢丝绳上每隔0.8~1m搭设若干托幕线,从而形成顶层托幕架。具体搭设下层托幕架时,首先由直径为4~6mm的主钢丝绳穿过支撑桩中下部的穿线孔或者由升降环的凹槽固定形成一个大的四方形框架,然后沿着互相平行的两行支撑桩搭设多条平行的主钢丝绳,形成网格状的主框架,最后在互相平行的两个相邻支撑桩之间的主钢丝绳上每隔0.8~1m搭设若干托幕线,从而形成下层托幕架。

所述的下层网帘高出池塘水面1~1.5m,所述的顶层网帘高于下层网帘1~1.5m。所述的顶层网帘、下层网帘采用遮阳网,遮阳网本身起到遮荫作用,而且两层网帘形成喷淋降温的主要空间,由喷淋头喷出水雾与空气换热,在降低温度的同时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水雾下落至下层网帘后重新回到池塘,最后有效降低池塘水温、提高水体溶解氧。

相邻两根布水管之间的距离为8~10m;所述的布水管上每隔2~4m安装一个喷淋头。所述的布水管的水平段由顶层托幕架的主钢丝绳固定。

所述的布水管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布水管的出水端密封。

优选的,每根布水管分别伸入养殖池塘下部,在每根布水管的进水端设有高压泵;或者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总水管,至少两根布水管与总水管并联连接,总水管的进水端与汲水管连接,汲水管伸入养殖池塘下部并设有高压泵;或者前述两种的组合。

所述的布水管为DN15(4分管)的PPR水管。单根布水管配置的高压泵的规格为:高压泵的出水口直径32mm,扬程50m。

所述的布水管还设有供水补充管,所述的供水补充管与池塘附近的深水井连接,由深水井往池塘补充喷淋水。

所述的过滤装置为四个侧面设有两层过滤网、并由支撑柱固定在池底的过滤箱;外层过滤网的目数为40~60目,内层过滤网的目数为80~100目,通过双层过滤网有效过滤池塘杂质,避免堵塞布水管和喷淋头。

本发明所述的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还包括多根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排列设置在养殖池塘中部,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池底,支撑杆的上端将顶层网帘支起使顶层网帘中部呈屋脊状,防止顶层网帘因重力作用向中心沉降;相邻两根支撑杆的间隔为10~15m。

基于本发明智能降温系统的降温方法,步骤如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养殖池塘水温高于28℃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PLC,由PLC控制高压泵工作,高压泵汲取池塘下层水,往布水管供水,喷淋头喷淋水雾,水雾下落时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水雾下落至下层网帘后重新回到养殖池塘;当池塘温度下降至25℃时,PLC控制高压泵停止工作。

本发明智能降温系统对3~5亩、水深1~1.5m的养殖池塘降温增氧效果最为明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智能降温系统使用遮阳网和喷淋水雾的降温措施,采用养殖池塘下层水作为喷淋来源,池塘水循环使用,池塘水温可降低3~5℃,水体平均溶解氧增加0.5~1mg/L。在7~8月的高温季节,采用本发明降温系统可以控制水温在25~28℃,且上下层水温温差小于1℃,上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平均值可维持4mg/L以上,为大多数水产动物的生长提供了最适的环境条件,降低了病害发生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对虾蟹的生长影响较为明显,为小龙虾的产卵、抱卵、苗种孵化等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小龙虾秋苗的规模化繁育,实现小龙虾提早上市,大大提高小龙虾的养殖经济效益。与直接在高温条件下养殖相比,在本发明智能降温系统下养殖的小龙虾出苗量提高了3~5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顶层托幕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供水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升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桩,2-顶层网帘,3-下层网帘,4-主钢丝绳,5-托幕线,6-布水管,7-喷淋头,8-总水管,9-汲水管,10-升降环,11-凹槽,12-支紧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小龙虾的养殖池塘面积为3亩左右,长40m,宽50m,水深1~1.5m的土池,土质为壤土,塘埂宽2m,坡比为1:2~2.5;进排水分于池塘两边,池底平整向排水口方向略有倾斜,塘底锅底型。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防逃墙,防止小龙虾逃逸。

如图1-3所示,在该养殖池塘设置智能降温系统,包括支撑桩1、顶层托幕架、顶层网帘2、下层托幕架、下层网帘3、布水管6、过滤装置、自动控温喷淋系统;所述的支撑桩1设在养殖池塘四周的塘埂上,支撑桩的顶端高出塘埂2.5m,所述的顶层托幕架和下层托幕架从上往下依次由支撑桩1支撑覆盖在池塘水面,在所述的顶层托幕架、下层托幕架上依次铺设顶层网帘2、下层网帘3;在所述的顶层托幕架下方紧贴顶层托幕架设有3根布水管6,相邻两根布水管6之间的距离为10m,布水管6的水平段由顶层托幕架的主钢丝绳固定,并在布水管的水平段上每隔3m安装一个喷淋头用于喷雾降温,每根布水管6伸入养殖池塘下部并在其进水端设有高压泵,布水管的出水端密封;所述的高压泵置于过滤装置内,所述的过滤装置为四个侧面设有两层过滤网、并由支撑柱固定在池底的过滤箱;外层过滤网的目数为40目,内层过滤网的目数为80目;在养殖池塘中部沿着中间布水管6排列设置3根支撑杆,相邻两根支撑杆的间隔为12m,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池底,支撑杆的上端将顶层网帘2支起使顶层网帘中部呈屋脊状,防止顶层网帘因重力作用向中心沉降;所述的自动控温喷淋系统,自动控温喷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LC,所述的PLC分别和温度传感器、高压泵连接,温度传感器放置于养殖池塘里用于监测池塘水温,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反馈至PLC,由PLC控制布水管的高压泵工作或者停止。

所述的支撑桩1为铁管桩;相邻两根支撑桩1的间隔为3~4m。在所述的支撑桩1上部设有穿线孔用于固定顶层托幕架;在所述的支撑桩1中下部设有穿线孔用于固定下层托幕架。

所述的顶层托架、下层托幕架均是由主框架、搭设在主框架上的多根互相垂直的托幕线5组成的网格状托幕架;所述的主框架是由沿池塘四周塘埂的支撑桩1的穿线孔架设的主钢丝绳4、以及搭设在相互平行塘埂的支撑桩1上的主钢丝绳4构成的网格状框架;所述的托幕线5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互相平行的支撑桩1之间的主钢丝绳4上,相邻两根托幕线的间隔为0.8~1m。所述的钢丝绳的直径为6mm;所述的托幕线为高强度塑钢线。

所述的下层网帘3高出池塘水面1m,所述的顶层网帘2高于下层网帘1.5m;顶层网帘2、下层网帘3均采用遮阳网。

所述的布水管6为DN15的PPR水管,即PPR 4分管。单根布水管6配置的高压泵的规格为:高压泵的出水口直径32mm,扬程50m。

在7~8月的高温季节,采用本实施例循环喷淋降温系统,当养殖池塘水温高于28℃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反馈至PLC,由PLC控制布水管6供水端的高压泵工作,汲取池塘下层水往布水管6供水,喷淋头喷水雾,水雾在两层网帘形成的空间内与空气换热,降低空气温度的同时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水雾下落至下层网帘后重新回到池塘,最后有效降低池塘水温、提高水体溶解氧,当池塘水温下降至25℃时,温度传感器再将信号反馈给PLC,PLC传送信号到高压泵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喷雾,在该喷淋降温过程中,池塘水循环使用,使池塘水温降低3~5℃,且上下层水温温差小于1℃,维持在25℃~28℃的小龙虾最适温度,同时使池塘水体平均溶解氧增加0.5~1mg/L,上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平均值不低于4mg/L。采用本实施例智能降温系统,与同期在高温条件下养殖相比,小龙虾的出苗量提高了3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调整布水管的供水模式:如图4所示,位于中间的布水管6伸入养殖池塘下部,在该布水管的供水端设有高压泵;分布于两侧的两根布水管6与水平设置的总水管8连接,总水管8的进水端与汲水管9连接,汲水管9伸入养殖池塘下部并设有高压泵;在3根布水管6的水平段上均每隔3m安装一个喷淋头7用于喷雾降温。单根布水管6的规格为DN15的PPR水管。按照单根布水管6对高压泵的规格要求配置高压泵,单根布水管对高压泵的要求:高压泵出水口直径32mm,扬程50m。

调整下层托幕架为可升降的托幕架,如图5所示,在所述的支撑桩1中下部套设有可升降的升降环10用于固定下层托幕架;所述的升降环10中部设有用于搭设主钢丝绳的凹槽11,所述的升降环10还设有支紧螺杆12将升降环10支紧在支撑桩1上。

在7~8月的高温季节,采用本实施例智能降温系统,当养殖池塘水温高于28℃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反馈至PLC,由PLC控制布水管6供水端的高压泵工作,汲取池塘下层水往布水管6供水,喷淋头喷水雾,水雾在两层网帘形成的空间内与空气换热,降低空气温度的同时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水雾下落至下层网帘后重新回到池塘,最后有效降低池塘水温、提高水体溶解氧,当池塘水温下降至25℃时,温度传感器再将信号反馈给PLC,PLC传送信号到高压泵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喷雾,在该喷淋降温过程中,池塘水循环使用,使池塘水温降低3~5℃,且上下层水温温差小于1℃,维持在25℃~28℃的小龙虾最适温度,同时使池塘水体平均溶解氧增加0.5~1mg/L,上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平均值不低于4mg/L。采用本实施例智能降温系统,与同期在高温条件下养殖相比,小龙虾的出苗量提高了4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