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9202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在不断改进油茶栽培方法,尤其是造林时对苗木的处理方法。目前,常用的油茶造林时对苗木的处理方法有二种,即1-2年生油茶容器苗造林法和2年生裸根苗造林法。对于3年生油茶裸根苗,则是严禁上山造林的,因为苗木根系大多老化,按传统方法造林成活率更低。

大多提倡用1-2年生油茶容器苗造林。这种做法存在的问题有:如1年生油茶容器苗造林,由于苗木木质化程度不高,抗性差,高温旱季容易导致苗木死亡;如2年生容器大苗造林,育苗时间长,造林成本高;如脱袋造林,容易造成散土,导致成活率不高;如不脱袋造林,造林成活率虽高,但造林后期长势迟缓,不如成活的2年生裸根苗长势快。

另外一种方法是用2年生裸根苗造林。这种方法要求嫁接口与地面平齐,适当修去部分枝叶,覆土2cm以上。这种做法存在的问题是:不利于苗木根部保湿,可能更容易导致苗木失水死亡,因此,必须选好适合造林的天气如小雨天或雨水下透后的阴天或晴天,导致可选择的造林时间狭窄;完全杜绝3年生优质或合格油茶裸根大苗上山造林,造成浪费;栽植时茶树嫁接口平齐地面,且要求嫁接口外露,旱季来临时容易导致苗木失水死亡;大面积造林时,裸根苗栽植成活率低,成活率大多不到50%。

如何能够找到一种成活率高、成本低的油茶栽培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渴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活率高、成本低的油茶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油茶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苗,于晴天的下午或者阴天或小雨天气,取2-3年生合格的油茶嫁接苗,且取苗及苗木运输过程中全程根部遮阳保湿;

(2)储苗,苗木运输到造林地后就地深埋,即在造林地挖40见方的储苗坑,及时将苗木整把放入坑中,每坑浇灌5Kg清水,覆土压实;

(3)保湿,造林前,将油茶裸根苗用50ppm的GGR6#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拌的黄泥浆浸泡处理根部,再把处理好的油茶苗装入内盛三分之一量上述黄泥浆水的小桶上山造林,苗木根部要求浸泡在小桶内黄泥浆水中;

(4)造林,栽植时,无需修去枝叶,把嫁接口栽入母土以下5-10㎝,压实,然后覆土成80-100㎝的圆盘型,圆盘高10㎝左右。

所述造林步骤,对土壤的要求为30cm以下的土壤湿度有60%以上。

所述储苗步骤,将苗木整把放入坑中,每把为100株。

所述苗木保湿处理前,适当缩剪长25cm以上的根系。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由于采用特有储苗步骤以及各步骤相互结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效提高成活率,且能降低成本。尤其对于3年生油茶裸根苗,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使用的偏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不但能够保证其成活率,而且能够长势更快。本发明的方法各步骤相互结合是关键,否则,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通过试验发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油茶栽植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保存率达到90%以上,造林后苗木生长快,而且造林成本低,操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油茶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苗,选择晴天的下午或者或者阴天或小雨天气,取2年生或3年生合格的油茶嫁接苗,且取苗及苗木运输过程中全程根部遮阳保湿;

(2)储苗,苗木运输到造林地后就地深埋:在造林地离水源近且开阔方便操作的地方挖40见方的储苗坑,及时将苗木整把(一般为100株/把)放入坑中,每坑浇灌5Kg清水,覆土压实。就地储苗是为了保持苗木根系长时间不失水,以便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

(3)保湿,造林前苗木处理,苗木处理前,适当缩剪过长(25cm以上)的根系,以免造林时窝根,影响茶苗生长;按计划定人定量处理,将新鲜油茶合格嫁接苗(裸根苗)用50ppm的GGR6#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拌的黄泥浆处理根部,使油茶苗根不易失水,保持苗根鲜活;栽植时每人带一小桶,小桶内盛三分之一量的上述黄泥浆水,再把处理好的油茶苗装入小桶上山造林;苗木根部要求浸泡在黄泥浆水中;

(4)造林,栽植时,无需修去枝叶,但要把嫁接口栽入母土以下5-10㎝,做到“三培二打一提苗”,层层压实,做到根舒、苗正;然后覆土成80-100㎝的圆盘型,圆盘高10㎝左右,不要太高。

储苗步骤,储苗所用时间一般是15天之内,大多数是5天左右即可将所取苗木栽植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