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和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345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温室大棚和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和一种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可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但是,一个温室大棚中只能种植相同类型的植物,而且由于地域因素的限制,温室大棚中缺乏特有地域的植物,导致了温室大棚的观赏性较差。

因此,如何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观赏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观赏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温室大棚,包括:隔离装置,用于将所述温度大棚划分成多个种植区域、并封闭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每个种植区域,以在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种植与其对应的地域类型的植物;控制装置和参数调节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与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植物的地域类型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并根据所述植物生长数据,对所述参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以通过所述参数调节装置来调节所述每个种植区域内的环境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隔离装置将温室大棚划分成多个种植区域,使得每个种植区域处于相对独立的封闭状态,从而在该多个种植区域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不仅提高了温室大棚的观赏性,还保证了温室大棚内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的生长需求不同,因此,根据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对参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从而为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提供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热带类型植物,则所述参数调节装置包括制热装置,所述制热装置用于将种植所述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一预设范围内;若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寒带类型植物,则所述参数调节装置包括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将种植所述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二预设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热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高的环境,因此,通过制热装置向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热风,来使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另外,寒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低的环境,因此,通过制冷装置向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冷风,来使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通过以上方案,保证了热带类型植物和寒带类型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热带类型植物包括:旧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新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所述寒带类型的植物包括:泛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8℃且小于或等于35℃;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种植所述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所述隔离装置上,和种植所述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所述隔离装置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隔离装置上和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隔离装置上,设置保温层,来对上述的两个区域进行保温,降低该两个区域内热量流失的速度,从而避免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的耗电量过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每个种植区域还设置有以下之一或多种的组合: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以上传感器检测每个种植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在某个种植区域内的环境不符合该区域内植物的生长条件时,可以及时地控制参数调节设备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所述温室大棚包括:隔离装置,用于将所述温度大棚划分成多个种植区域、并封闭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每个种植区域,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种植与其对应的地域类型的植物,所述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与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植物的地域类型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根据所述植物生长数据,对参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以通过所述参数调节装置来调节所述每个种植区域内的环境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对参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以为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提供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从而实现了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不仅提高了温室大棚的观赏性,还保证了温室大棚内植物品种的丰富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植物生长数据,对参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以通过所述参数调节装置来调节所述每个种植区域内的环境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参数调节装置中的制热装置,来将种植所述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一预设范围内;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参数调节装置中的制冷装置,来将种植所述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二预设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热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高的环境,因此,通过制热装置向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热风,来使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另外,寒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低的环境,因此,通过制冷装置向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冷风,来使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通过以上方案,保证了热带类型植物和寒带类型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热带类型植物包括:旧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新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所述寒带类型的植物包括:泛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8℃且小于或等于35℃;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20℃。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3A至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中多个种植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100的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100,包括:隔离装置102,用于将所述温度大棚划分成多个种植区域、并封闭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每个种植区域,以在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种植与其对应的地域类型的植物;控制装置104和参数调节装置106,所述控制装置104用于获取与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植物的地域类型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并根据所述植物生长数据,对所述参数调节装置106进行控制,以通过所述参数调节装置106来调节所述每个种植区域内的环境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隔离装置102将温室大棚100划分成多个种植区域,使得每个种植区域处于相对独立的封闭状态,从而在该多个种植区域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不仅提高了温室大棚100的观赏性,还保证了温室大棚100内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的生长需求不同,因此,根据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对参数调节装置106进行控制,从而为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提供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热带类型植物,则所述参数调节装置106包括制热装置,所述制热装置用于将种植所述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一预设范围内;若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寒带类型植物,则所述参数调节装置106包括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将种植所述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二预设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热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高的环境,因此,通过制热装置向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热风,来使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另外,寒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低的环境,因此,通过制冷装置向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冷风,来使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通过以上方案,保证了热带类型植物和寒带类型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热带类型植物包括:旧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新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所述寒带类型的植物包括:泛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8℃且小于或等于35℃;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保温层108,设置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种植所述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所述隔离装置102上,和种植所述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所述隔离装置102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隔离装置102上和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的隔离装置102上,设置保温层108,来对上述的两个区域进行保温,降低该两个区域内热量流失的速度,从而避免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的耗电量过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每个种植区域还设置有以下之一或多种的组合: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以上传感器检测每个种植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在某个种植区域内的环境不符合该区域内植物的生长条件时,可以及时地控制参数调节设备进行调节。

例如,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该区域内的温度不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通过对制热装置进行控制来使得该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例如,如图2所示,通过隔离装置102将温室大棚100划分成6个种植区域,分别为:泛北极植物区、南极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澳洲植物区、新热带植物区和旧热带植物区。

由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南极植物区中种植的植物属于寒带植物,因此,需要制冷装置向其中输送冷气,以使泛北极植物区和南极植物区中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如-40℃至-20℃的范围内。如图3A所示,通过隔离装置102将种植寒带植物的区域(泛北极植物区或者南极植物区)与其他区域隔离,并使种植寒带植物的区域处于封闭状态。其中,可以在每个种植寒带植物的区域内设置制冷装置,还可以多个种植寒带植物的区域共用一个制冷装置。另外,为了对种植寒带植物的区域保温,在隔离装置102的外围设置一层保温层108。

由于新热带植物区和旧热带植物区中种植的植物属于热带植物,因此,需要制热装置向其中输送热气,以使新热带植物区和旧热带植物区中的温度维持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如18℃至35℃的范围内。如图3B所示,通过隔离装置102将种植热带植物的区域(新热带植物区或者旧热带植物区)与其他区域隔离,并使种植热带植物的区域处于封闭状态。其中,可以在每个种植热带植物的区域内设置制热装置,还可以多个种植热带植物的区域共用一个制热装置。另外,为了对种植热带植物的区域保温,在隔离装置102的外围设置一层保温层108。

由于好望角植物区和澳洲植物区中的光照装置的照射就可以满足温度需求,只需要隔离种植即可,不需要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如图3C所示,通过隔离装置102将好望角植物区和澳洲植物区分别与其他区域隔离,并使该两个区域处于封闭状态。

另外,泛北极植物区、南极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澳洲植物区、新热带植物区和旧热带植物区中的每个区域中都设置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风换气装置和光照装置(即补光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所述温室大棚包括:隔离装置,用于将所述温度大棚划分成多个种植区域、并封闭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每个种植区域,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种植与其对应的地域类型的植物,所述温室大棚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获取与所述每个种植区域中植物的地域类型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

步骤404,根据所述植物生长数据,对参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以通过所述参数调节装置来调节所述每个种植区域内的环境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相关的植物生长数据,对参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以为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提供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从而实现了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不仅提高了温室大棚的观赏性,还保证了温室大棚内植物品种的丰富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402具体包括: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参数调节装置中的制热装置,来将种植所述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一预设范围内;在所述多个种植区域中的任一种植区域中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参数调节装置中的制冷装置,来将种植所述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调节到第二预设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热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高的环境,因此,通过制热装置向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热风,来使种植热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另外,寒带类型植物需要温度较低的环境,因此,通过制冷装置向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输送冷风,来使种植寒带类型植物的区域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通过以上方案,保证了热带类型植物和寒带类型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热带类型植物包括:旧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新热带植物区中的植物;所述寒带类型的植物包括:泛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和/或南极植物区中的植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8℃且小于或等于35℃;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2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不同地域类型的植物,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观赏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