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604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垂钓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钓、浮钓通用装置。



背景技术:

垂钓是垂竿钓鱼的简称,俗称“钓鱼”,是指使用钓竿、鱼钩、渔线等钓具,从江河湖海及水库中把鱼提出来的一项活动。底钓是垂钓技法之一。指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的方法。浮钓,指将饵钩垂悬于不同水层,垂钓在水体中下层、中层或上层摄食的鱼类的方法。

垂钓过程中,鱼咬食钩上饵料引起浮标晃动,到人发现再起钩,期间容易错过最佳起钓时间使鱼逃走。目前,很多垂钓爱好者会在钓竿上装自动提竿钓竿装置,在钓鱼时,一旦有鱼咬钩,渔线便会拽动渔线拉杆旋转,同时渔线拉杆的拨动齿推动栓轴后移,从而将基竿在鱼咬钩后自动提起一定的角度,使钓钩扎牢鱼唇。这种结构的自动提竿钓竿,触发灵敏度较低、可靠性不高,需要较大体型的鱼用较大的力量拉扯渔线,向外直走,才能触发自动提竿装置提竿;自动提竿时,弹簧力量过猛,容易打伤人,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解决现有自动垂钓装置灵敏度低,应用范围窄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包括壳体、自动装置和保险装置,所述自动装置和保险装置固定于壳体内。

所述壳体设有可拆装的配重板/块,取出配重板/块,配合浮标,该装置可用于浮钓,装上配重板/块,配合空心坠,该装置可用于底钓。

所述自动装置包括扭转弹簧、锁定杠杆和八字环,所述八字环两端的环分别与扭转弹簧和锁定杠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使用时,将钓钩通过钓线绑在八字环上,鱼咬钩时会拉扯八字环移动,使八字环下端的环脱离锁定杠杆,从而触发自动装置,使扭转弹簧与八字环连接的一端弹起,带动钓钩上提,即使无人看管,鱼也无法挣脱钓钩。

所述保险装置包括锁定针,所述锁定针用于插入八字环下端环中以令自动装置处于锁定状态,该锁定针抽离八字环则令自动装置解锁。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保险装置还包括圆盘,所述圆盘设有带动圆盘转动的发条和与锁定针对应的孔;所述锁定针一端插入八字环,另一端与圆盘相抵;上紧发条后,随着发条松开,带动圆盘转动,使锁定针落入圆盘孔内,锁定针与八字环脱离,解锁自动装置。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扭转弹簧与八字环连接的力臂上设有防止八字环滑出的挡环和固定锁定杠杆的凹位,另一力臂与锁定杠杆的支点连接固定于壳体内;所述锁定杠杆与八字环连接的力臂上设有凸位,浮钓使用时,将八字环移动至凸位后,利用凸位增加八字环脱离锁定杠杆的拉力,防止钓钩和饵料的重力触发自动装置。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供保险装置调节位置的导轨。通过移动保险装置调节八字环的解锁位来控制自动装置的灵敏度。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装置还包括空心坠,所述空心坠上设有穿孔,通过钓线穿过该穿孔将空心坠设置于八字环与钓钩间。使用时,可根据需要移动空心坠在钓线上的位置。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挡环上设有胶圈。钓线穿过该胶圈,限制起钓时钓线的旋转范围。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小孔。使用时,在壳体内装上半湿的粉末状饵料,装置入水后,饵料遇水软化从小孔散出,形成饵料带,吸引鱼群。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放置配重板/块的导槽。通过该导槽,配重板/块可取出或插入。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支撑脚,优选的,设有两个支撑脚,与配重板/块位置形成三角状。

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扭转弹簧上设有把手。优选的,该把手设于的力臂靠近弹力中心的位置处,将把手抬起可带动扭转弹簧力臂下压,方便自动装置的使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下:

1、垂钓时,鱼咬钩便会自动被上提的钓钩钩紧,实现自动化的垂钓过程;

2、装置灵敏度高,通过调整锁定杠杆两端力臂的比例及八字环与锁定杠杆的连接位与脱离位的距离来调节装置的灵敏度,灵敏度最佳的情况只需2-3g拉力即可触发自动装置,即鱼咬食的瞬间(0.5s),钓钩就会上提将其钩住;

3、可拆装的配重板/块结构,适用于底钓、浮钓多种垂钓方式,配重板/块与支撑脚的配合,使装置应用于底钓时能平稳沉落,在水底不易摆动;

4、保险装置的设置避免了该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抛掷过程中及入水沉底过程中触发自动装置,导致装置失效的情况;

5、空心坠的设置,保证使用时,无论鱼从任何方向咬钩,都能使钓线径向移动,触发装置;此外,空心坠能稳定钓线,避免鱼尾摆动引起水波震荡触发装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保险装置锁定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保险装置解锁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底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于浮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考图1~6,一种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包括壳体1、自动装置2、保险装置3。

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可拆装的配重板11、放置配重板的导槽12和两个支撑脚13。所述配重板11为铅板,所述壳体1底部为圆弧状,内部为空心,所述自动装置2和保险装置3固定于壳体1内。所述两个支撑脚13位于壳体1底部前端,与配重板11位置形成三角状,如图5所示。

所述自动装置2包括扭转弹簧21、锁定杠杆22和八字环23,所述八字环23两端的环分别套在扭转弹簧21和锁定杠杆22上,所述八字环23两端的环可沿扭转弹簧21和锁定杠杆22移动。所述扭转弹簧21与八字环23套接的力臂前端设有防止八字环23滑出的挡环24,后端设有固定锁定杠杆22的凹位25,另一力臂与锁定杠杆22的支点221连接固定于壳体1内。所述锁定杠杆22与八字环23连接的力臂上,距离八字环23与锁定杠杆22脱离位15mm处设有凸位222。所述挡环24直径大于八字环23的环的直径。使用时,将钓钩4通过钓线5绑在八字环23上,鱼咬钩时会拉扯八字环23移动,使八字环23下端的环脱离锁定杠杆22,从而触发自动装置2,使扭转弹簧21与八字环23连接的一端弹起,如图2所示,带动钓钩4上提,钩紧鱼唇,即使无人看管,鱼也无法挣脱钓钩4。

优选的,所述锁定杠杆22的两个力臂比例为50∶1,八字环23与锁定杠杆22的连接位与脱离位的距离为8-10mm,只需2-3g拉力即可使八字环23移动脱离锁定杠杆22触发自动装置2。

所述保险装置3包括锁定针31和圆盘32,所述圆盘32内部设有带动圆盘转动的发条;所述锁定针31一端插入八字环23下端环内锁住自动装置2,另一端与圆盘32相抵;所述圆盘32上设有与锁定针31对应的孔321,如图3所示;根据需要,可通过调节发条松紧来控制解锁时间,上紧发条后,随着发条松开,带动圆盘32转动,使锁定针31落入圆盘孔321内,抽离八字环23,令自动装置2解锁,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供保险装置3调节位置的导轨14。通过调节保险装置3在导轨上的位置来调节八字环23的解锁位。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装置2还包括空心坠26,所述空心坠26上设有穿孔,通过钓线5穿过该穿孔将空心坠26设置于八字环23与钓钩4间。使用时,可根据需要移动空心坠26在钓线5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挡环24上设有胶圈27。钓线5穿过该胶圈27,限制起钓时钓线5的旋转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小孔15。使用时,在壳体1内塞半湿的粉末状饵料,装置入水后,饵料遇水软化从小孔15散出,形成饵料带,吸引鱼群。

进一步地,所述扭转弹簧21上设有把手211。该把手211设于扭转弹簧21的力臂靠近弹力中心的位置处,将把手211抬起可带动扭转弹簧21力臂下压,方便自动装置2的使用。

进行底钓时,将把手211与钓竿6的主线8连接,在主线8上添加铃铛9作为报警装置,上紧发条,将装置连同带有饵料的钓钩4投于选定的钓点,装置在配重板11的作用下平稳落入水底,发条按照设定的时间松开,解锁自动装置2,鱼咬钩时,扭转弹簧21摆臂上提,钩紧鱼唇,同时带动把手211下摆拉扯主线8,触动铃铛9发出响声,提醒垂钓者鱼上钩的消息。

实施例二:

参见图7,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使用时,将上述全自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底钓、浮钓通用装置的壳体1底部的配重板11取出和空心坠26拆除;把八字环23下端的环套在锁定杠杆22的凸位222上或凸位222后,增加自动装置2的触发拉力,防止因钓钩4和鱼饵的重力触发自动装置2;再将把手211与钓竿6的主线8连接,钓竿6与主线8的连接处设有铃铛9,主线8上系上浮标7,钓钩4装上饵料(壳体内无需添加额外饵料),将装置置于合适的水层,即可进行浮钓。鱼咬钩时,钓钩4便会上提钩紧鱼唇,此时,铃铛9发出声响,提醒垂钓者鱼上钩的信息。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