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莲藕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渗膜藕田双季种植莲藕方法。
背景技术:
藕,又称为莲藕,属于莲科植物,微甜而脆,生食、熟食均可,其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含糖量也很高,生吃鲜藕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煮熟的藕性味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有消食、止渴、生津的功效。
莲藕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在市场上销售,使得对莲藕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莲藕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对莲藕田间种植方式的不合理,使得莲藕种植的产量较低,并且由于莲藕生长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在莲藕呼吸作用下,与种植田中的铁元素作用,生成三氧化二铁,不仅造成莲藕表面颜色变化,而且还使得种植田的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除此之外,传统的莲藕种植过程中,莲藕均是一年一季,造成单位面积上的莲藕产量较低,使得莲藕种植成本较高,阻碍了莲藕种植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渗膜藕田双季种植莲藕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渗膜藕田双季种植莲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渗膜藕田建立:在田地中挖坑,坑深1-2m,坑长10-20m,坑宽6-8m,挖好坑后,向坑中撒入磷石膏,磷石膏撒入量使得坑中均匀平铺5-9cm,并采用防渗膜覆盖在磷石膏的表面,并沿着坑壁延伸至坑外8-10cm,再在防渗膜表面撒一层草木灰,覆盖厚度为2-3cm,再采用磷石膏覆盖草木灰,覆盖厚度为0.5-1cm厚;
(2)防锈层设置:采用黑炭粉碎成20-30目的颗粒后,将其覆盖在步骤(1)覆盖在草木灰表面的磷石膏表面上,覆盖厚度为3-7cm,再向其中加入田泥,加入量使得在黑炭表面覆盖20-30cm,再覆盖黑炭粉末0.5-1.3cm,再覆盖田泥5-8cm;
(3)铺设莲藕基质:将莲藕基质覆盖在步骤(2)再覆盖的田泥表面,覆盖厚度为1-3cm,并向其中放入温度为40-50℃的水,使得水淹没过基质表面0.5-1cm,浸泡3-7天后,再向其中加入改良剂,加入量为每坑10-20kg,浸泡15-30天,待用;
(4)春季种植管理:在春末,将步骤(3)基质挖开,并深挖8-12cm的沟,沟宽20-30cm,沟长比莲藕种长1-3cm,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为15-24cm,再将莲藕种放置于沟中,采用挖出的基质先覆盖,再采用从沟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直至沟填满,再按照常规管理,并每隔10-20天,向藕田中加入营养液,每次加入3-5kg;
(5)秋季种植管理:在夏末,放干藕田中的水,在藕田中的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之间开挖沟,沟长比莲藕种长1-3cm,沟宽10-12cm,沟深15-18cm,并将莲藕放置于沟中,并先采用草木灰覆盖1-2cm厚,再采用藕田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在表面,直至沟填满,放入水覆盖藕田1-3cm,按照常规管理,即可。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硅藻土10-20份、蚯蚓粪3-7份、含钾岩石粉13-17份、油枯3-8份。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蚯蚓粪混合后,调整其含水率为60-80%,将其发酵处理20-30min,得到发酵物;将含钾岩石粉与油枯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30-60℃处理1-3h,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00-130目筛,再将其采用超声波频率为20-30kHz处理10-30min,加入发酵物中,搅拌混合均匀,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20-130目筛,即可。
所述的发酵,其加入有占发酵物总质量1-3%的乳酸菌。
所述的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硫酸锌1-3份、草酸钙5-10份、富硒蘑菇渣10-20份、尿素1-3份、甘蔗秸秆20-30份、氧化锡0.01-0.03份、酒石酸0.1-0.7份、水100-200份。
所述的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硫酸锌、草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富硒蘑菇渣、甘蔗秸秆、氧化锡、酒石酸混合后,置于温度为30-40℃,发酵处理20-30天,再将混合料拌入,发酵处理1-3天,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加水研磨成浆,并过100-200目筛,获得。
所述的改良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马桑叶10-20份、青蒿10-20份、苦楝3-9份、松针1-3份、磷石膏20-30份。
所述的改良剂,其制备方法是将磷石膏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10-30混合后,置于温度为80-130℃的环境中处理1-3h,再将其研磨,并过100-120目筛,再将马桑叶、青蒿、苦楝、松针混合后加入,并搅拌混合均匀,发酵处理20-30min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成浆,喷雾干燥,获得改良剂。
所述的改良剂,其中还加入有占物料总质量1-7%的大蒜,其是在磷石膏研磨过程中加入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通过对莲藕田的建立、防锈层设置、铺设莲藕基质、春季播种管理、秋季播种管理,并且对莲藕田建立的过程中,通过磷石膏、防渗膜的处理,使得莲藕田能够充分的满足莲藕生长的物理环境的要求,使得其pH值能够适应莲藕生长,并且能够为莲藕生长及时补充养分,避免水资源浪费;结合防锈层的设置,使得莲藕田中形成微电池,使得黑炭粉末与莲藕田中产生的金属离子或者金属成分发生作用,使得莲藕田物理环境处理微电场中,促进了莲藕的生长,而且黑碳粉能够杀灭有害病菌,降低莲藕发病率,提高产量;结合基质的铺设,春季、秋季播种时机的选择与确定,实现了莲藕双季种植,增大了单位面积莲藕产量,降低了莲藕种植成本。
尤其通过对莲藕基质的原料成分以及其制备方法的控制,使得其能够充分的满足莲藕的生长需求,为莲藕生长环境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其通过对改良剂的原料以及制备方法进行限定和控制,使得能够有效的对莲藕田改善,有效降低莲藕田中的病菌,降低莲藕发病率,而且还能为莲藕田补充有机物,提高莲藕品质,降低莲藕种植用肥量,避免莲藕田泥土板结。其还通过将营养液进行配制和处理,使得营养液能够充分为莲藕提供营养,并且还能够为补锌、补硒、补钙工程,通过莲藕食用来得到满足,提高了莲藕品质。
本发明创造通过磷石膏、黑炭粉、含钾岩石粉等的应用,使得莲藕种植的用肥量减少,而且降低了病菌的感染,降低了莲藕种植成本,避免了莲藕种植田的土壤板结,提高莲藕生长环境质量,增大了莲藕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渗膜藕田双季种植莲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渗膜藕田建立:在田地中挖坑,坑深1m,坑长10m,坑宽6m,挖好坑后,向坑中撒入磷石膏,磷石膏撒入量使得坑中均匀平铺5cm,并采用防渗膜覆盖在磷石膏的表面,并沿着坑壁延伸至坑外8cm,再在防渗膜表面撒一层草木灰,覆盖厚度为2cm,再采用磷石膏覆盖草木灰,覆盖厚度为0.5cm厚;
(2)防锈层设置:采用黑炭粉碎成20目的颗粒后,将其覆盖在步骤(1)覆盖在草木灰表面的磷石膏表面上,覆盖厚度为3cm,再向其中加入田泥,加入量使得在黑炭表面覆盖20cm,再覆盖黑炭粉末0.5cm,再覆盖田泥5cm;
(3)铺设莲藕基质:将莲藕基质覆盖在步骤(2)再覆盖的田泥表面,覆盖厚度为1cm,并向其中放入温度为40℃的水,使得水淹没过基质表面0.5cm,浸泡3天后,再向其中加入改良剂,加入量为每坑10kg,浸泡15天,待用;
(4)春季种植管理:在春末,将步骤(3)基质挖开,并深挖8cm的沟,沟宽20cm,沟长比莲藕种长1cm,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为15cm,再将莲藕种放置于沟中,采用挖出的基质先覆盖,再采用从沟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直至沟填满,再按照常规管理,并每隔10天,向藕田中加入营养液,每次加入3kg;
(5)秋季种植管理:在夏末,放干藕田中的水,在藕田中的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之间开挖沟,沟长比莲藕种长1cm,沟宽10cm,沟深15cm,并将莲藕放置于沟中,并先采用草木灰覆盖1cm厚,再采用藕田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在表面,直至沟填满,放入水覆盖藕田1cm,按照常规管理,即可。
所述的莲藕基质为蚯蚓粪和蕨菜粉按照质量比为1:0.5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的改良剂为纳米碳粉与草木灰按照质量比为1:3混合后,置于温度为20-30℃下,加入菜油调制成粘稠液,菜油采用地沟油替代也可以。
所述的营养液由锌肥、硒肥、钾肥、氮肥按照质量比为1:1:0.3:1混合后,加入羟基甲纤维素3-7%搅拌混合后,加水调制成乳浊液,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防渗膜藕田双季种植莲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渗膜藕田建立:在田地中挖坑,坑深2m,坑长20m,坑宽8m,挖好坑后,向坑中撒入磷石膏,磷石膏撒入量使得坑中均匀平铺9cm,并采用防渗膜覆盖在磷石膏的表面,并沿着坑壁延伸至坑外10cm,再在防渗膜表面撒一层草木灰,覆盖厚度为3cm,再采用磷石膏覆盖草木灰,覆盖厚度为1cm厚;
(2)防锈层设置:采用黑炭粉碎成30目的颗粒后,将其覆盖在步骤(1)覆盖在草木灰表面的磷石膏表面上,覆盖厚度为7cm,再向其中加入田泥,加入量使得在黑炭表面覆盖30cm,再覆盖黑炭粉末1.3cm,再覆盖田泥8cm;
(3)铺设莲藕基质:将莲藕基质覆盖在步骤(2)再覆盖的田泥表面,覆盖厚度为3cm,并向其中放入温度为50℃的水,使得水淹没过基质表面1cm,浸泡7天后,再向其中加入改良剂,加入量为每坑20kg,浸泡30天,待用;
(4)春季种植管理:在春末,将步骤(3)基质挖开,并深挖12cm的沟,沟宽30cm,沟长比莲藕种长3cm,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为24cm,再将莲藕种放置于沟中,采用挖出的基质先覆盖,再采用从沟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直至沟填满,再按照常规管理,并每隔20天,向藕田中加入营养液,每次加入5kg;
(5)秋季种植管理:在夏末,放干藕田中的水,在藕田中的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之间开挖沟,沟长比莲藕种长3cm,沟宽12cm,沟深18cm,并将莲藕放置于沟中,并先采用草木灰覆盖2cm厚,再采用藕田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在表面,直至沟填满,放入水覆盖藕田3cm,按照常规管理,即可。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硅藻土10kg、蚯蚓粪3kg、含钾岩石粉13kg、油枯3kg。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蚯蚓粪混合后,调整其含水率为60%,将其发酵处理20min,得到发酵物;将含钾岩石粉与油枯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30℃处理1h,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00目筛,再将其采用超声波频率为20kHz处理10min,加入发酵物中,搅拌混合均匀,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20目筛,即可。
所述的营养液为尿素和硫酸钾按照质量比为1:3的混合物。
所述的改良剂为紫云英秸秆、啤酒花、土槿皮按照质量比为1:3:2的混合物。
实施例3
一种防渗膜藕田双季种植莲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渗膜藕田建立:在田地中挖坑,坑深1.5m,坑长15m,坑宽7m,挖好坑后,向坑中撒入磷石膏,磷石膏撒入量使得坑中均匀平铺8cm,并采用防渗膜覆盖在磷石膏的表面,并沿着坑壁延伸至坑外9cm,再在防渗膜表面撒一层草木灰,覆盖厚度为2.5cm,再采用磷石膏覆盖草木灰,覆盖厚度为0.8cm厚;
(2)防锈层设置:采用黑炭粉碎成25目的颗粒后,将其覆盖在步骤(1)覆盖在草木灰表面的磷石膏表面上,覆盖厚度为5cm,再向其中加入田泥,加入量使得在黑炭表面覆盖25cm,再覆盖黑炭粉末0.9cm,再覆盖田泥7cm;
(3)铺设莲藕基质:将莲藕基质覆盖在步骤(2)再覆盖的田泥表面,覆盖厚度为2cm,并向其中放入温度为45℃的水,使得水淹没过基质表面0.8cm,浸泡5天后,再向其中加入改良剂,加入量为每坑15kg,浸泡18天,待用;
(4)春季种植管理:在春末,将步骤(3)基质挖开,并深挖10cm的沟,沟宽25cm,沟长比莲藕种长2cm,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为19cm,再将莲藕种放置于沟中,采用挖出的基质先覆盖,再采用从沟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直至沟填满,再按照常规管理,并每隔15天,向藕田中加入营养液,每次加入4kg;
(5)秋季种植管理:在夏末,放干藕田中的水,在藕田中的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之间开挖沟,沟长比莲藕种长2cm,沟宽11cm,沟深17cm,并将莲藕放置于沟中,并先采用草木灰覆盖1.5cm厚,再采用藕田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在表面,直至沟填满,放入水覆盖藕田2cm,按照常规管理,即可。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硅藻土20kg、蚯蚓粪7kg、含钾岩石粉17kg、油枯8kg。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蚯蚓粪混合后,调整其含水率为80%,将其发酵处理30min,得到发酵物;将含钾岩石粉与油枯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0℃处理3h,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30目筛,再将其采用超声波频率为30kHz处理30min,加入发酵物中,搅拌混合均匀,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30目筛,即可。
所述的发酵,其加入有占发酵物总质量1%的乳酸菌。
所述的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硫酸锌1kg、草酸钙5kg、富硒蘑菇渣10kg、尿素1kg、甘蔗秸秆20kg、氧化锡0.01kg、酒石酸0.1kg、水100kg。
所述的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硫酸锌、草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富硒蘑菇渣、甘蔗秸秆、氧化锡、酒石酸混合后,置于温度为30℃,发酵处理20天,再将混合料拌入,发酵处理1天,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加水研磨成浆,并过100目筛,获得。
实施例4
一种防渗膜藕田双季种植莲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渗膜藕田建立:在田地中挖坑,坑深1m,坑长20m,坑宽6m,挖好坑后,向坑中撒入磷石膏,磷石膏撒入量使得坑中均匀平铺9cm,并采用防渗膜覆盖在磷石膏的表面,并沿着坑壁延伸至坑外8cm,再在防渗膜表面撒一层草木灰,覆盖厚度为3cm,再采用磷石膏覆盖草木灰,覆盖厚度为0.5cm厚;
(2)防锈层设置:采用黑炭粉碎成30目的颗粒后,将其覆盖在步骤(1)覆盖在草木灰表面的磷石膏表面上,覆盖厚度为3cm,再向其中加入田泥,加入量使得在黑炭表面覆盖30cm,再覆盖黑炭粉末0.5cm,再覆盖田泥8cm;
(3)铺设莲藕基质:将莲藕基质覆盖在步骤(2)再覆盖的田泥表面,覆盖厚度为3cm,并向其中放入温度为40℃的水,使得水淹没过基质表面0.5cm,浸泡7天后,再向其中加入改良剂,加入量为每坑10kg,浸泡30天,待用;
(4)春季种植管理:在春末,将步骤(3)基质挖开,并深挖12cm的沟,沟宽20cm,沟长比莲藕种长1cm,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为15cm,再将莲藕种放置于沟中,采用挖出的基质先覆盖,再采用从沟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直至沟填满,再按照常规管理,并每隔20天,向藕田中加入营养液,每次加入3kg;
(5)秋季种植管理:在夏末,放干藕田中的水,在藕田中的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之间开挖沟,沟长比莲藕种长3cm,沟宽10cm,沟深18cm,并将莲藕放置于沟中,并先采用草木灰覆盖1cm厚,再采用藕田中挖出的其他物质覆盖在表面,直至沟填满,放入水覆盖藕田1cm,按照常规管理,即可。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硅藻土15kg、蚯蚓粪5kg、含钾岩石粉15kg、油枯7kg。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蚯蚓粪混合后,调整其含水率为70%,将其发酵处理25min,得到发酵物;将含钾岩石粉与油枯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0℃处理2h,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20目筛,再将其采用超声波频率为25kHz处理20min,加入发酵物中,搅拌混合均匀,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25目筛,即可。
所述的发酵,其加入有占发酵物总质量3%的乳酸菌。
所述的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硫酸锌3kg、草酸钙10kg、富硒蘑菇渣20kg、尿素3kg、甘蔗秸秆30kg、氧化锡0.03kg、酒石酸0.7kg、水200kg。
所述的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硫酸锌、草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富硒蘑菇渣、甘蔗秸秆、氧化锡、酒石酸混合后,置于温度为40℃,发酵处理30天,再将混合料拌入,发酵处理3天,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加水研磨成浆,并过200目筛,获得。
所述的改良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马桑叶10kg、青蒿10kg、苦楝3kg、松针1kg、磷石膏20kg。
所述的改良剂,其制备方法是将磷石膏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10混合后,置于温度为80℃的环境中处理1h,再将其研磨,并过100目筛,再将马桑叶、青蒿、苦楝、松针混合后加入,并搅拌混合均匀,发酵处理20min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成浆,喷雾干燥,获得改良剂。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硅藻土10kg、蚯蚓粪4kg、含钾岩石粉17kg、油枯7kg。
所述的莲藕基质,其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蚯蚓粪混合后,调整其含水率为80%,将其发酵处理20min,得到发酵物;将含钾岩石粉与油枯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0℃处理2h,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30目筛,再将其采用超声波频率为30kHz处理10min,加入发酵物中,搅拌混合均匀,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30目筛,即可。
所述的发酵,其加入有占发酵物总质量2%的乳酸菌。
所述的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硫酸锌2kg、草酸钙8kg、富硒蘑菇渣15kg、尿素2kg、甘蔗秸秆25kg、氧化锡0.02kg、酒石酸0.5kg、水150kg。
所述的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硫酸锌、草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富硒蘑菇渣、甘蔗秸秆、氧化锡、酒石酸混合后,置于温度为36℃,发酵处理24天,再将混合料拌入,发酵处理2天,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加水研磨成浆,并过150目筛,获得。
所述的改良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马桑叶20kg、青蒿20kg、苦楝9kg、松针3kg、磷石膏30kg。
所述的改良剂,其制备方法是将磷石膏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30混合后,置于温度为130℃的环境中处理3h,再将其研磨,并过120目筛,再将马桑叶、青蒿、苦楝、松针混合后加入,并搅拌混合均匀,发酵处理30min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成浆,喷雾干燥,获得改良剂。
所述的改良剂,其中还加入有占物料总质量1%的大蒜,其是在磷石膏研磨过程中加入的。
实施例6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2,所述的发酵,其加入有占发酵物总质量1%的乳酸菌。
所述的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硫酸锌1kg、草酸钙6kg、富硒蘑菇渣19kg、尿素1kg、甘蔗秸秆27kg、氧化锡0.015kg、酒石酸0.3kg、水170kg。
所述的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硫酸锌、草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富硒蘑菇渣、甘蔗秸秆、氧化锡、酒石酸混合后,置于温度为35℃,发酵处理20天,再将混合料拌入,发酵处理3天,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加水研磨成浆,并过100目筛,获得。
所述的改良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马桑叶15kg、青蒿15kg、苦楝6kg、松针2kg、磷石膏25kg。
所述的改良剂,其制备方法是将磷石膏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0混合后,置于温度为90℃的环境中处理2h,再将其研磨,并过110目筛,再将马桑叶、青蒿、苦楝、松针混合后加入,并搅拌混合均匀,发酵处理25min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成浆,喷雾干燥,获得改良剂。
所述的改良剂,其中还加入有占物料总质量7%的大蒜,其是在磷石膏研磨过程中加入的。
实施例7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3,所述的发酵,其加入有占发酵物总质量3%的乳酸菌。
所述的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硫酸锌3kg、草酸钙7kg、富硒蘑菇渣11kg、尿素2kg、甘蔗秸秆26kg、氧化锡0.02kg、酒石酸0.5kg、水130kg。
所述的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硫酸锌、草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富硒蘑菇渣、甘蔗秸秆、氧化锡、酒石酸混合后,置于温度为40℃,发酵处理20天,再将混合料拌入,发酵处理3天,再将其置于研磨机中,加水研磨成浆,并过100目筛,获得。
所述的改良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马桑叶10kg、青蒿13kg、苦楝7kg、松针1kg、磷石膏26kg。
所述的改良剂,其制备方法是将磷石膏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17混合后,置于温度为80℃的环境中处理3h,再将其研磨,并过100目筛,再将马桑叶、青蒿、苦楝、松针混合后加入,并搅拌混合均匀,发酵处理30min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成浆,喷雾干燥,获得改良剂。
所述的改良剂,其中还加入有占物料总质量5%的大蒜,其是在磷石膏研磨过程中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