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41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设置于大棚内的种植架、安装于种植架上的幼苗培养槽和种苗种植器、带有水泵的第一总水管和第二总水管,与第一总水管连接的若干第一支路水管、与第二总水管连接的若干第二支路水管和温度监控调控装置;

所述的种植架为N排N列;所述的幼苗培养槽设置于种植架的顶部;种苗种植器设置于种植架的两侧;每一列种植架的上方均设置有贯穿大棚的1根第一支路水管和2根第二支路水管;第一支路水管和第二支路水管在位于种植架正上方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喷头;种植架的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移动的拱形架,拱形架上安装有覆盖膜;

所述的温度监控调控装置设置于大棚内;

所述的第二总水管上连接有药罐,第二总水管与药罐之间设置有控制阀和流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架包括顶部平面架和两侧的梯形架;所述的顶部平面架上设置有多个幼苗培养槽,幼苗培养槽在槽壁的下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的梯形架包括2个台阶面,台阶面上放置种苗种植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阶面上设置有防止种苗种植器滑动的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苗种植器的两侧侧壁以及底部均设置有容水腔,两侧侧壁的容水腔和底部的容水腔连通;种苗种植器中部设置有土壤置放槽,该土壤置放槽为倒梯形结构,土壤置放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将土壤置放槽内多余水分排放至容水腔的条形排水口,种苗种植器的内侧设置有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阶面上以及顶部平面架的下方设置有导水槽,种植架上设置有导水管,导水槽与导水管连接,该草莓种植装置还包括地下导水通道,导水管与地下导水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架最底部设置有环绕种植架底部的凸板,凸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粘性胶液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滚轮。

8.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苗的培育:在幼苗培养槽内布置培养基质,该培养基质由以下组分组成:蚵壳粉、EDDHA螯合铁原粉、稀土、珍珠岩、蛭石,调节培养基质的PH值至5.5-6.2;将生长发育健壮的长到 0.3-0.5cm 后的带一个原叶的丛生芽切成单株转接至培养基质;

打开第一总水管,通过第一支路水管洒水,润湿;水分过多时,多余的水分会从幼苗培养槽的漏水孔排出;

幼苗的预处理:待幼苗长到3-5cm时,选取种苗,用60%乙醇溶液浸泡消毒10-15s后用无菌水洗净;将种植架顶部的拱形架拉伸,覆盖好覆盖膜后,向拱形架内通入温度为38℃的饱和水蒸气和微量溴甲烷;

定植:向种苗种植器内添加土壤、草炭、河沙、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硼酸的混合物;通过温度监控调控装置控制大棚内温度为20-25℃,将种苗种植到种苗种植器内,通过遮荫网控制大棚的遮光度为60-70%;通过第二总水管以及第二支路水管向定植后的种苗洒水,当水分过多时,多余的水分会从条形排水口排出,经过台阶面的导水槽、种植架上的导水管排出,导入地下导水通道;

栽培管理:在花期至盛果期,打开第二总水管,接入药罐,通过流量计控制,在叶面喷施0.2-0.4%的钼酸铵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各1-2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蚵壳粉:EDDHA螯合铁原粉:稀土:珍珠岩:蛭石=3:0.5:20:10: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土壤、草炭、河沙、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硼酸的重量比为30:5:5:0.2:0.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