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瓜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0987发布日期:2018-08-07 17:5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瓜种植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冬瓜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冬瓜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休眠期极耐低温。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冬瓜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冬瓜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冬瓜能耐轻度盐碱,但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吸收根萎缩,茎叶细弱,逐渐枯死。冬瓜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凡ph为5.5~7.8之间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为适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冬瓜种植方法。该冬瓜种植方法步骤简单、成活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冬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选择:酸碱度在5.0-6.5的土壤,

(2)整地:畦面宽1.5-2.0米,畦高50厘米,沟宽0.4-0.6米;

(3)育苗:在1-2月份的时候对冬瓜种进行育苗,育苗首先侵泡在50-60℃的温水中,维持稳定温度12-16分钟,然后冷却至25-30℃,持续浸泡10-12分钟,放置在室内25°左右的室内,进行萌芽,芽长至0.3-0.8厘米时即可播种;

(4)定植:采用单行定植,于畦面中央种植,株距80-100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冬瓜种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种植方法简单、种植成本低,可以极大的提高植株的抗病抗虫害性能,降低发病率,提高冬瓜成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

一种冬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选择:酸碱度在5.0-6.5的土壤,

(2)整地:畦面宽1.5-2.0米,畦高50厘米,沟宽0.4-0.6米;

(3)育苗:在1-2月份的时候对冬瓜种进行育苗,育苗首先侵泡在50-60℃的温水中,维持稳定温度12-16分钟,然后冷却至25-30℃,持续浸泡10-12分钟,放置在室内25°左右的室内,进行萌芽,芽长至0.3-0.8厘米时即可播种;

(4)定植:采用单行定植,于畦面中央种植,株距80-100厘米。

本发明的实施例2。

一种冬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选择:酸碱度在6.0的土壤,

(2)整地:畦面宽1.8米,畦高50厘米,沟宽0.5米;

(3)育苗:在2月份的时候对冬瓜种进行育苗,育苗首先侵泡在55℃的温水中,维持稳定温度14分钟,然后冷却至28℃,持续浸泡11分钟,放置在室内25°左右的室内,进行萌芽,芽长至0.6厘米时即可播种;

(4)定植:采用单行定植,于畦面中央种植,株距90厘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瓜种植方法,包括土壤选择、整地、育苗和定值,本发明种植方法简单、种植成本低,可以极大的提高植株的抗病抗虫害性能,降低发病率,提高冬瓜成品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里县泰康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27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