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蝴蝶兰花梗塑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7940阅读:1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蝴蝶兰花梗塑型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蝴蝶兰花梗塑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蝴蝶兰为兰科(Orchidaceae)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因其美观大方,花色艳丽,花期长等特点,成为重要的节日盆花,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其产业极具发展潜力。

目前,蝴蝶兰的销售主要以盆花为主,因蝴蝶兰的花梗细长,不仅在组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折断现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在组盆过程中以铁杆为支撑,只能稍微地调整花朵的朝向,形成的造型很有限且大同小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蝴蝶兰花梗塑型的方法,采用本方法给蝴蝶兰花梗塑型不仅可以通过花梗自身的生长来进行塑型,减少后期人工塑型造成的花梗折断损失,还可以塑造出比如圆形、心型、S型等复杂造型,提高蝴蝶兰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蝴蝶兰花梗塑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蝴蝶兰成熟苗在日温22-28℃,夜温15-20℃的条件下进行50-70d的催花栽培管理;

(2)待蝴蝶兰成熟苗的花梗抽出5-15cm时,在蝴蝶兰培养基质中按所需造型形状插入1-5根支撑杆;

(3)将花梗套入内径为5-15mm的透明塑料软管内,并以软管弯出所需要的造型;

(4)以铁线或花夹将装有花梗的透明塑料软管固定于支撑杆上;

(5)将固定好的蝴蝶兰苗进行常规栽培管理30-50d以后,待花梗长至15cm以上或出现花苞时解开铁线或花夹,并按从花梗基部向花苞方向往外移除透明塑料软管,即完成花梗塑型,得到所需要的蝴蝶兰花梗造型。

作为优选,步骤(1)中催花栽培管理的日温为22-28℃,夜温为15-20℃。

作为优选,步骤(3)中透明塑料软管的内径为5-15mm。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需要的造型为圆形、心型或S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花梗自身的生长来进行塑型,减少后期人工塑型造成的花梗折断损失,还可以塑造出比如圆形、心型、S型等复杂造型,提高蝴蝶兰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蝴蝶兰花梗圆形造型塑造的第一步-将花梗套入透明塑料软管内;

图2为蝴蝶兰花梗圆形造型塑造的第二步-固定装有花梗的透明塑料软管;

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蝴蝶兰花梗圆形造型;

图4为蝴蝶兰花梗S形造型塑造的第一步-将花梗套入透明塑料软管内;

图5为蝴蝶兰花梗S形造型塑造的第二步-固定装有花梗的透明塑料软管;

图6为实施例2得到的蝴蝶兰花梗S形造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2016年9月29日,选用蝴蝶兰成熟苗在日温22-28℃,夜温15-20℃的条件下进行50-70d的催花栽培管理;选用已抽出花梗5cm的蝴蝶兰成熟苗,插入3根支撑杆,套入内径为10mm的透明塑料软管(见图1),并以软管弯出扁圆形,用支撑杆、铁线和花夹固定软管造型。固定好的蝴蝶兰苗进行常规栽培管理。2016年11月4日,花梗伸长至15cm以上(见图2),除去支撑杆、铁线及软管,花梗圆形造型塑造完成(见图3)。

实施例2

2016年9月29日,选用蝴蝶兰成熟苗在日温22-28℃,夜温15-20℃的条件下进行50-70d的催花栽培管理;选用已抽出花梗15cm的蝴蝶兰成熟苗,插入2根支撑杆,套入内径为10mm的透明塑料软管(见图4),并以软管弯出S形,用支撑杆、铁线和花夹固定软管造型。固定好的蝴蝶兰苗进行常规栽培管理。2016年11月4日,花梗出现花苞(见图5),除去软管,仅以铁杆、铁线和花夹固定花梗,花梗S形造型塑造完成(见图6)。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花梗自身的生长来进行塑型,减少后期人工塑型造成的花梗折断损失,还可以塑造出比如圆形、心型、S型等复杂造型,提高蝴蝶兰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