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富硒蒜黄多次采收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0499阅读:1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培富硒蒜黄多次采收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蒜黄属大蒜幼苗,是利用大蒜鳞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软化栽培而成,蒜黄色泽艳丽,香味浓郁,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含有的大蒜素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经常食用可以减少体内病菌感染,配糖体有降脂抗凝结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酯活性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心脏病、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血栓,蒜汁还能降低糖尿病血糖。脂溶性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功能,促进干扰素产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经常食用有抗癌防癌作用。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开胃健身蔬菜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是人们普遍种植和喜食的蔬菜。现有技术中种植蒜黄虽然可以实现多次采收,但首次之后下次采收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再次采收属于再生苗,顶端具有切口,切口容易腐烂或干枯,严重影响成熟蒜黄品质。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蒜黄种植多次采收时逐次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品质愈来愈差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富硒蒜黄多次采收种植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培富硒蒜黄多次采收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腐熟猪粪与含硒废水、水按1:1.5:5的重量比例混合,接种禾长蠕孢菌孢子悬液,在28-30℃,光照3000-3200Lux的光照下培养65-68小时,培养结束后,将培养物在6000-8000r/min的离心速率下离心处理10-12分钟,静置,取上清液;(2)挑选无病虫、无挤压、无损伤的大瓣种,剥去种皮,将蒜瓣根部浸渍于浓度为0.1-0.15mol/L的钙盐水溶液中,在0.8-1kPa的压力下处理直至大蒜萌发出根芽;(3)将上清液在160-180℃的蒸汽温度下灭菌15分钟以上,按1000:3-5:2-2.5的重量比加入烟酰胺、甘草甜素混合均匀,得到培养液;(4)将生出根芽的大蒜定值于播种槽内,将培养液通入播种槽内,直至浸渍大蒜0.4-0.8cm深度处即可,此后蒜黄生长期定期向播种槽内通入培养液,使培养液浸渍大蒜深度不低于0.3cm;(5)大蒜定值后进行遮阴培养;(6)大蒜播种10天后,每隔2天每株浇灌一次碘酸钠5000倍液,每次每株浇灌10-15ml;(7)蒜黄长度在30-40cm之间时,采收蒜黄;(8)蒜黄采收后,更换播种槽内的培养液,向播种槽内通入新的培养液,直至浸渍大蒜0.4-0.6cm深度处即可,控制棚内光照在2000-2200lux;(9)26-28小时后,对大棚进行完全遮阴,每隔2天每株浇灌一次碘酸钠5000倍液,每次每株浇灌10-15ml;(10)蒜黄长度在30-40cm之间时,采收蒜黄;(11)此后依照步骤(8)-(10)处理方法实现多次采收蒜黄,可连续采收7-8次。优选的,按100:1的体积比接种禾长蠕孢菌孢子悬液。优选的,将生出根芽的大蒜按15-20cm的间距单行定值于播种槽内,播种槽宽15-18cm。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步骤(1)将腐熟猪粪与硒废水、水混合后,接种禾长蠕孢菌孢子悬液培养,能够使硒废水中的硒有效转化成有机硒溶解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中,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硒和营养物质;本发明步骤(2)中,将做种蒜瓣剥去种皮后浸渍于钙盐水溶液中并采用负压处理,能有效促进大蒜生根,蒜种经步骤(2)处理后,6小时内根部即可生出白色芽尖;本发明步骤(3)中,上清液经灭菌后,加入烟酰胺能够有效抑制种植期蒜黄病虫害的发生,加入甘草素,可提高蒜黄生长期对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大蒜播种后10天,每隔2天每株浇灌一次碘酸钠5000倍液,每次每株浇灌10-15ml,能有效提高蒜黄内大蒜素的含量;蒜黄采收后,更换新的培养液,并控制棚内光照在2000-2200lux,能够为下次蒜黄伸长储存充足养分,并避免切口腐烂和干枯,施用26-28小时后再次对大棚进行遮阴,能够快速再次抽出蒜黄;采用本发明种植方法种植大蒜,能够实现连续采收7-8次蒜黄,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且第二次采收产量不低于第一次采收产量的95.2%,第三次采收产量不低于第二次采收产量的90.7%,第四次采收产量不低于第三次采收产量的85.4%,第五次采收产量不低于第四次采收产量的80.1%,第六次采收产量不低于第五次采收产量的77.6%,每次采收得到的蒜黄叶片鹅黄、嫩茎洁白,无焦叶干枯现象,富含大蒜素和硒元素,种植期间不喷洒任何农药,绿色无污染,无重金属物质残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水培富硒蒜黄多次采收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腐熟猪粪与含硒废水、水按1:1.5:5的重量比例混合,按100:1的体积比接种禾长蠕孢菌孢子悬液,在28-30℃,光照3100Lux的光照下培养66小时,培养结束后,将培养物在7000r/min的离心速率下离心处理11分钟,静置,取上清液;(2)挑选无病虫、无挤压、无损伤的大瓣种,剥去种皮,将蒜瓣根部浸渍于浓度为0.13mol/L的钙盐水溶液中,在0.88kPa的压力下处理直至大蒜萌发出根芽;(3)将上清液在170℃的蒸汽温度下灭菌15分钟以上,按1000:4:2.2的重量比加入烟酰胺、甘草甜素混合均匀,得到培养液;(4)将生出根芽的大蒜按15-20cm的间距单行定值于播种槽内,播种槽宽15-18cm,将培养液通入播种槽内,直至浸渍大蒜0.4-0.8cm深度处即可,此后蒜黄生长期定期向播种槽内通入培养液,使培养液浸渍大蒜深度不低于0.3cm;(5)大蒜定值后进行遮阴培养;(6)大蒜播种10天后,每隔2天每株浇灌一次碘酸钠5000倍液,每次每株浇灌12ml;(7)蒜黄长度在30-40cm之间时,采收蒜黄;(8)蒜黄采收后,更换播种槽内的培养液,向播种槽内通入培养液,直至浸渍大蒜0.4-0.6cm深度处即可,控制棚内光照在2100lux;(9)27小时后,对大棚进行完全遮阴,每隔2天每株浇灌一次碘酸钠5000倍液,每次每株浇灌13ml;(10)蒜黄长度在30-40cm之间时,采收蒜黄;(11)此后依照步骤(8)-(10)处理方法实现多次采收蒜黄,可连续采收7次。以下结合具体对比试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试验材料供试蒜种品种为“安丘大蒜”,试验地为蚌埠市涂山县绿源蔬菜种植园内;试验分为A、B、C、D、E五组,A组试验面积为1亩,B组试验面积为1亩,C、D、E试验面积为半亩;A、B、C、D、E、五组地块相邻;A组采用实施例1方法对蒜黄进行种植管理,A组试验期间不额外对蒜黄进行防病处理,A组试验期间不额外对蒜黄进行增施肥料处理;B组采用常规大棚种植蒜黄方法种植蒜黄;C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步骤(1)中接种禾长蠕孢菌孢子悬液培养处理工序,即直接将腐熟猪粪与含硒废水、水按1:1.5:5的重量比例混合,离心取上清液即可;D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步骤(3)中向灭菌后的上清液中加入烟酰胺、甘草甜素;E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种植期间取消浇灌碘酸钠5000倍液;试验期间分别记录各组出苗时间、采收轮数、每次采收产量、种植期间发病率、采收得到蒜黄内大蒜素含量。结果见表1:组别出苗时间(天)采收轮数第一轮采收产量(kg)第二轮采收产量(kg)第三轮采收产量(kg)第四轮采收产量(kg)第五轮采收产量(kg)第六轮采收产量(kg)第七轮采收产量(kg)总病害发生率(%)蒜黄内大蒜素含量(mmol/100g)蒜黄内有机硒含量(μg/100g)A176155875354683773052830.120.382.55B356204082313912003.980.210.18C13335216107180005.850.350.22D364383552611397725026.20.280.57E175405404223573192441830.110.202.58由上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种植蒜黄,不仅能够实现多轮采收,每轮采收产量也较高,而且种植期间病害发生率极低,得到的蒜黄绿色无污染,大蒜素含量极高并含有丰富的有机硒。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