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0496阅读:1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野菜育苗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蕨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间隙地及草山地,具有庞大的地下根茎,可防止水土流失;地上叶柄和幼叶可作野菜食用,具有驱风湿、安神、利尿等功效,以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受人们青睐,利用蕨菜产生的大量孢子进行人工繁殖,是提高蕨菜繁殖系数的有效途径,目前蕨菜孢子育苗技术主要存在着育苗期较长,成苗率低的缺点;因此,发明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蕨菜育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蕨菜成苗率,缩短育苗时间。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孢子的采收及处理在7月上旬选择带有褐色孢子的叶片剪下,置入温度为-12~-10℃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干燥至叶片水分含量为2.7%~3.1%,有效防止孢子活性降低,利于孢子的收集,收集散落的孢子,用功率为13~15W的超声波超声处理80~90s,投入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和耙齿菌多糖的混合液中用转速为340~360r/min的搅拌器搅拌15~17min,得孢子液,置于温度为6~8℃的保鲜箱保鲜放置待用;(2)孢子的播种及培育将步骤(1)保鲜的孢子液用转速为230~250r/min的搅拌器搅拌80~90s,倒入喷壶中摇匀,均匀喷洒在育苗棚内的育苗基质上,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为77%~81%,待出苗后,揭去塑料薄膜,调整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88%~92%,每天19:00~6:00用强度为6800~7200Lx的光照进行补光处理,待幼苗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生长至3.6~3.9cm时进行间苗,使得株距为7.4~7.8cm,间苗完成后立即浇透水,第二天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长至9.2~9.8cm时,移栽至大田;所述的育苗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稻壳44~50份、腐叶土90~100份、香菇废料24~28份、腐熟牛粪30~32份、冬凌草1.3~1.5份、杠板归1.7~1.9份、萱草根2.1~2.3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0.068%~0.074%,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耙齿菌多糖的重量比为(6.6~7.2):(4.4~4.8):(1.1~1.3)。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4%~0.16%,叶酸与尿素的重量比为1:34~38。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所使用的稻壳、冬凌草、杠板归和萱草根的含量均以干重重量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将孢子超声处理后与本发明的混合液搅拌待用,能够有效提高孢子的活性,为孢子的萌发提供足够的能量;本发明根据蕨菜幼苗的生长特性,在不同时期给予其最佳的温湿度,在出苗后进行补光处理,能够有效促进其快速萌发和健壮生长,本发明的育苗基质为其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并喷施本发明的混合溶液,增强其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本发明使得蕨菜出苗时间缩短至1.3~1.5天、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间缩短至20.8~21.5天、成苗率达到73.5%~74.2%,有效提高成苗率、缩短育苗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孢子的采收及处理在7月上旬选择带有褐色孢子的叶片剪下,置入温度为-12℃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干燥至叶片水分含量为2.7%,收集散落的孢子,用功率为13W的超声波超声处理80s,投入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和耙齿菌多糖的混合液中用转速为340r/min的搅拌器搅拌15min,得孢子液,置于温度为6℃的保鲜箱保鲜放置待用;(2)孢子的播种及培育将步骤(1)保鲜的孢子液用转速为230r/min的搅拌器搅拌80s,倒入喷壶中摇匀,均匀喷洒在育苗棚内的育苗基质上,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为77%~81%,待出苗后,揭去塑料薄膜,调整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88%~92%,每天19:00~6:00用强度为6800Lx的光照进行补光处理,待幼苗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生长至3.6~3.9cm时进行间苗,使得株距为7.4~7.8cm,间苗完成后立即浇透水,第二天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长至9.2~9.8cm时,移栽至大田;所述的育苗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稻壳44份、腐叶土90份、香菇废料24份、腐熟牛粪30份、冬凌草1.3份、杠板归1.7份、萱草根2.1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0.068%,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耙齿菌多糖的重量比为6.6:4.4:1.1。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4%,叶酸与尿素的重量比为1:34。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孢子的采收及处理在7月上旬选择带有褐色孢子的叶片剪下,置入温度为-11℃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干燥至叶片水分含量为2.9%,收集散落的孢子,用功率为14W的超声波超声处理85s,投入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和耙齿菌多糖的混合液中用转速为350r/min的搅拌器搅拌16min,得孢子液,置于温度为7℃的保鲜箱保鲜放置待用;(2)孢子的播种及培育将步骤(1)保鲜的孢子液用转速为240r/min的搅拌器搅拌85s,倒入喷壶中摇匀,均匀喷洒在育苗棚内的育苗基质上,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为77%~81%,待出苗后,揭去塑料薄膜,调整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88%~92%,每天19:00~6:00用强度为7000Lx的光照进行补光处理,待幼苗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生长至3.6~3.9cm时进行间苗,使得株距为7.4~7.8cm,间苗完成后立即浇透水,第二天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长至9.2~9.8cm时,移栽至大田;所述的育苗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稻壳47份、腐叶土95份、香菇废料26份、腐熟牛粪31份、冬凌草1.4份、杠板归1.8份、萱草根2.2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0.071%,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耙齿菌多糖的重量比为6.9:4.6:1.2。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5%,叶酸与尿素的重量比为1:36。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蕨菜的孢子育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孢子的采收及处理在7月上旬选择带有褐色孢子的叶片剪下,置入温度为-10℃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干燥至叶片水分含量为3.1%,收集散落的孢子,用功率为15W的超声波超声处理90s,投入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和耙齿菌多糖的混合液中用转速为360r/min的搅拌器搅拌17min,得孢子液,置于温度为8℃的保鲜箱保鲜放置待用;(2)孢子的播种及培育将步骤(1)保鲜的孢子液用转速为250r/min的搅拌器搅拌90s,倒入喷壶中摇匀,均匀喷洒在育苗棚内的育苗基质上,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为77%~81%,待出苗后,揭去塑料薄膜,调整育苗棚内的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88%~92%,每天19:00~6:00用强度为7200Lx的光照进行补光处理,待幼苗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生长至3.6~3.9cm时进行间苗,使得株距为7.4~7.8cm,间苗完成后立即浇透水,第二天喷施尿素和叶酸的混合溶液,待幼苗长至9.2~9.8cm时,移栽至大田;所述的育苗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稻壳50份、腐叶土100份、香菇废料28份、腐熟牛粪32份、冬凌草1.5份、杠板归1.9份、萱草根2.3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0.074%,枫香脂提取物、蔓荆籽提取物、耙齿菌多糖的重量比为7.2:4.8:1.3。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6%,叶酸与尿素的重量比为1:38。使用本实施例的孢子育苗方法与对比例蕨菜的普通孢子育苗方法,对蕨菜进行育苗,统计其出苗时间、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间和成苗率,其实验对比结果如下表: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结果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实施例组3对比例组出苗时间(天)1.51.41.33.9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间(天)21.521.120.833.2成苗率(%)73.573.874.251.7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孢子育苗方法使得蕨菜出苗时间缩短至1.3~1.5天、相对对比例蕨菜的普通孢子育苗方法缩短了2.4~2.6天,使得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时间缩短至20.8~21.5天、相对对比例蕨菜的普通孢子育苗方法缩短了11.7~12.4天,使得成苗率达到73.5%~74.2%、相对对比例蕨菜的普通孢子育苗方法提高21.8%~22.5%。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