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榄李育苗方法及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9798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濒危红树植物种子的育苗及养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红榄李育苗方法及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Jack.)Voigt),隶属于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榄李属(Lumnitzera Wild.),为嗜热窄分布种,在中国仅见于海南岛,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亦为《国际湿地公约》濒危物种。在世界范围也是数量稀少的红树种类,零星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等地区。实地调查发现,海南红榄李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2007年,海南红榄李有359株左右。2010年,锐减至47株。2012年,降至20株,其中陵水大墩村仅剩下11株。2015年有项目组野外调查陵水的11株红榄李只剩下2株。目前,红榄李的生存环境也正受到大量的人为干扰和破坏(主要是地产开发和养殖业),有进一步灭绝的趋势。

前期种子发芽实验表明,海南红榄李从1996~2000年,通过人工采种在海南省东寨港进行育苗试验,仅有1997年种子发芽率达3‰,而其它年份种子育苗试验均为零。2006年,据范航清等(2006)的实验报导,我国红榄李种子的发芽率极低,且即使偶有出芽也不能存活。2015年张颖等利用人工辅助异花授粉技术将红榄李种子发芽率提高至5.6‰。目前在国内外未见关于红榄李育苗技术的相关文献的报道。红榄李种子不萌发或发芽难的原因除去虫害以外大致有以下几点:果实未完全发育成熟而产生的休眠现象;果皮中或种子内含有某种抑制发芽的物质;适当的盐度和一定的积温等等。由于以上种种不确定因素,红榄李的种子育苗往往发芽时间长、出芽率低、幼苗成活率极低,故对红榄李的繁殖技术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基于目前我国红榄李面临灭绝的趋势,本专利申请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及实地考察,从积累的大量实践数据中,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从播种到移植到野外种植的完整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能显著的提高红榄李种子成发芽率及幼苗成活率。该术方案对我国濒危红树资源的保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能显著提高红榄李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成活率的红榄李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能显著提高红榄李幼苗成活率的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榄李育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按需提供苗床基质,并用0.5%浓度的高锰酸钾对所述苗床基质进行消毒,其中,所述苗床基质由等体积份的椰糠、海沙及园土混合而成;(2)按需提供红榄李种子,将所述红榄李种子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于消毒后的苗床基质中;(3)对播种后的苗床基质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同时还定期对播种后的苗床基质施用广谱杀菌剂;(4)当红榄李种子发芽后,待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中种植,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所述育苗块呈圆柱型且侧面用无纺布包裹,其中,所述育苗块由体积比为1:2的泥炭和椰糠混合而成或由体积比为1:2的泥炭和椰糠及少量营养启动肥料混合而成;(5)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将具有红榄李幼苗的育苗块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定期施用广谱杀虫剂,其中,所述育苗袋中具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等体积份的营养土、河沙及红土混合而成;及(6)待所述育苗袋中的红榄李幼苗生长至至少30cm高时,移植到野外种植,从而完成红榄李幼苗的育苗。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育苗方法的步骤(3)、步骤(4)及步骤(5)中用海水进行淋洒的海水盐浓度为5‰。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育苗方法的步骤(3)及步骤(5)中施用的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施用时,将多菌灵与海水按照稀释比例为1:500混合后再施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红榄李育苗方法中,将红榄李种子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于消毒后的苗床基质中,并定期施用光谱杀菌剂进行杀菌处理,待红榄李种子发芽并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继续生长,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和广谱杀虫剂进行杀菌除虫处理,最后待红榄李幼苗高于30cm时移植到野外种植即可;由此可见,在整个红榄李种子的播种、发芽、育苗培养及移植到野外的过程中都进行了科学合理且井然有序的消毒及杀菌处理,使得红榄李种子在播种后具备较高的发芽率,且发芽后的幼苗经过育苗培养后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另,本发明红榄李育苗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均为常见产品,取材便利,使得本发明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当红榄李种子发芽后,待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中种植,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所述育苗块呈圆柱型且侧面用无纺布包裹,其中,所述育苗块包括泥炭、椰糠及营养启动肥料;(2)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将具有红榄李幼苗的育苗块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定期施用广谱杀虫剂,其中,所述育苗袋中具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营养土、河沙及红土;及(3)待所述育苗袋中的红榄李幼苗生长至至少30cm高时,移植到野外种植,从而完成红榄李幼苗的养护。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育苗块由体积比为1:2的泥炭和椰糠及少量营养启动肥料混合而成。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培养基由等体积份的营养土、河沙及红土混合而成。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步骤(1)及步骤(2)中用海水进行淋洒的海水盐浓度为5‰。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育苗块的直径为30cm,所述育苗块的高度为35cm。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步骤(2)的中的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施用时,将多菌灵与海水按照稀释比例为1:500混合后再施用。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步骤(2)中的广谱杀虫剂为百虫灵,施用时,用海水稀释百虫灵并按0.6g/m2的浓度施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待红榄李种子发芽并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继续生长,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和广谱杀虫剂进行杀菌除虫处理,最后待红榄李幼苗高于30cm时移植到野外种植即可;由此可见,在整个红榄李幼苗的养护过程中都进行了科学合理且井然有序的消毒及杀菌处理,使得发芽后的幼苗经过育苗培养的养护后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另,本发明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均为常见产品,取材便利,使得本发明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红榄李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需提供苗床基质,并用0.5%浓度的高锰酸钾对所述苗床基质进行消毒,其中,所述苗床基质由等体积份的椰糠、海沙及园土混合而成;

步骤(2):按需提供红榄李种子,将所述红榄李种子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于消毒后的苗床基质中;

步骤(3):对播种后的苗床基质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同时还定期对播种后的苗床基质施用广谱杀菌剂;具体地,通常每天用海水进行淋洒,每隔七天施用广谱杀菌剂一次;当然也可选择每隔两天、三天或四天等用海水进行淋洒;选择每隔四天、五天、八天或七天等施用广谱杀菌剂一次;其用海水淋洒和施用广谱杀菌剂的周期,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和决定,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时,用海水进行淋洒以保持苗床基质润而不湿的状态为最佳效果;

步骤(4):当红榄李种子发芽后,待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中种植,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所述育苗块呈圆柱型且侧面用无纺布包裹,其中,所述育苗块由体积比为1:2的泥炭和椰糠混合而成或由体积比为1:2的泥炭和椰糠及少量营养启动肥料混合而成;具体地,通常每天用海水进行淋洒,当然也可选择每隔两天、三天或四天等用海水进行淋洒;其用海水淋洒的周期,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和决定,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时,用海水进行淋洒以保持育苗块润而不湿的状态为最佳效果;

步骤(5):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将具有红榄李幼苗的育苗块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定期施用广谱杀虫剂,其中,所述育苗袋中具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等体积份的营养土、河沙及红土混合而成;具体地,通常每天用海水进行淋洒,每隔七天施用广谱杀菌剂一次,每隔十五天施用广谱杀虫剂一次;当然也可选择每隔两天、三天或四天等用海水进行淋洒;选择每隔四天、五天、六天或八天等施用广谱杀菌剂一次;选择每隔十天、十一天、十三天、十六天或二十天等施用广谱杀虫剂一次;其用海水淋洒、施用广谱杀菌剂及施用广谱杀虫剂的周期,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和决定,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另,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红榄李幼苗长出6片叶子时就可将具有红榄李幼苗的育苗块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当然也可选择红榄李幼苗长出10片叶子或8片叶子时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具体根据红榄李幼苗长出多少叶子时才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需根据每珠幼苗的长势及所具有叶子的展开程度和颜色来对幼苗的生命力状态进行评估而确定的,这种评估幼苗生命力状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或常用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幼苗的具体情况,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的时机,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如,有的幼苗可能长出6片叶子即可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有点幼苗需要长出7、9或10片叶子才适合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

步骤(6):待所述育苗袋中的红榄李幼苗生长至至少30cm高时,移植到野外种植,从而完成红榄李幼苗的育苗。

较佳者,所述红榄李育苗方法的步骤(3)、步骤(4)及步骤(5)中用海水进行淋洒的海水盐浓度为5‰。

较佳者,所述红榄李育苗方法的步骤(3)及步骤(5)中施用的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施用时,将多菌灵与海水按照稀释比例为1:500混合后再施用。

由于本发明红榄李育苗方法中,将红榄李种子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于消毒后的苗床基质中,并定期施用光谱杀菌剂进行杀菌处理,待红榄李种子发芽并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继续生长,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和广谱杀虫剂进行杀菌除虫处理,最后待红榄李幼苗高于30cm时移植到野外种植即可;由此可见,在整个红榄李种子的播种、发芽、育苗培养及移植到野外的过程中都进行了科学合理且井然有序的消毒及杀菌处理,使得红榄李种子在播种后具备较高的发芽率,且发芽后的幼苗经过育苗培养后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另,本发明红榄李育苗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均为常见产品,取材便利,使得本发明操作方便。

本发明提供的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当红榄李种子发芽后,待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中种植,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所述育苗块呈圆柱型且侧面用无纺布包裹,其中,所述育苗块包括泥炭、椰糠及营养启动肥料;具体地,通常每天用海水进行淋洒,当然也可选择每隔两天、三天或四天等用海水进行淋洒;其用海水淋洒的周期,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和决定,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时,用海水进行淋洒以保持育苗块润而不湿的状态为最佳效果;

步骤(2):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将具有红榄李幼苗的育苗块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用海水进行淋洒,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定期施用广谱杀虫剂,其中,所述育苗袋中具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营养土、河沙及红土;具体地,通常每天用海水进行淋洒,每隔七天施用广谱杀菌剂一次,每隔十五天施用广谱杀虫剂一次;当然也可选择每隔两天、三天或四天等用海水进行淋洒;选择每隔四天、五天、六天或八天等施用广谱杀菌剂一次;选择每隔十天、十一天、十三天、十六天或二十天等施用广谱杀虫剂一次;其用海水淋洒、施用广谱杀菌剂及施用广谱杀虫剂的周期,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和决定,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另,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红榄李幼苗长出6片叶子时就可将具有红榄李幼苗的育苗块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当然也可选择红榄李幼苗长出10片叶子或8片叶子时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具体根据红榄李幼苗长出多少叶子时才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需根据每珠幼苗的长势及所具有叶子的展开程度和颜色来对幼苗的生命力状态进行评估而确定的,这种评估幼苗生命力状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或常用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幼苗的具体情况,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的时机,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如,有的幼苗可能长出6片叶子即可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有点幼苗需要长出7、9或10片叶子才适合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

步骤(3):待所述育苗袋中的红榄李幼苗生长至至少30cm高时,移植到野外种植,从而完成红榄李幼苗的养护。

较佳者,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育苗块由体积比为1:2的泥炭和椰糠及少量营养启动肥料混合而成。

较佳者,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培养基由等体积份的营养土、河沙及红土混合而成。

较佳者,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步骤(1)及步骤(2)中用海水进行淋洒的海水盐浓度为5‰。

较佳者,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育苗块为直径30cm、高度35cm的圆柱体。

较佳者,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步骤(2)的中的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施用时,将多菌灵与海水按照稀释比例为1:500混合后再施用。

较佳地,所述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步骤(2)中的广谱杀虫剂为百虫灵,施用时,用海水稀释百虫灵并按0.6g/m2的浓度施用。

由于本发明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中,待红榄李种子发芽并有叶子完全展开时,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块继续生长,待红榄李幼苗长出6-10片叶子时,移入育苗袋中进行育苗培养并定期施用广谱杀菌剂和广谱杀虫剂进行杀菌除虫处理,最后待红榄李幼苗高于30cm时移植到野外种植即可;由此可见,在整个红榄李幼苗的养护过程中都进行了科学合理且井然有序的消毒及杀菌处理,使得发芽后的幼苗经过育苗培养的养护后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另,本发明红榄李幼苗养护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均为常见产品,取材便利,使得本发明操作方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