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1846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贝类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贝类标记技术是一种应用稳定的标记物在贝类体内或体外进行有效地跟踪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贝类的增殖放流、家系选育、生长监测等科学研究领域。目前常用于贝类标记的方法分为体内分子标记法和体外标记法。虽然体内分子标记法具有标记显著、准确率高等优势,但是由于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检测设备价格昂贵等原因,导致这类标记方法的并未被广泛应用。体外标记法一般操作简易、成本低廉、易于识别的优点更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所接受。

在水环境下,尤其是海洋环境中,海水的强腐蚀性、污损生物如藤壶、石灰虫、牡蛎等的大量固着等因素是影响贝类标记的主要障碍。目前涉及贝类体外标记的有申请号为200710009112、200710009113、201110030365、201110301410、201210345203等专利。这些标记贝类的方法的共同特点是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双壳类、腹足类等贝类的持久标记。但是,由于各种贝类的生活习性、贝壳厚度、对外来刺激的反应灵敏度、对人为处理的耐受力等特点各不一样,因此,一种贝类标记方法广泛应用于多数贝类的标记是很难实现的。例如马氏珍珠贝的贝壳较薄,应用专利201110030365所述的激光法标记法很容易将贝壳击穿,雕刻所产生的高温也容易导致珍珠贝死亡。应用专利201110301410所述的贝壳缺刻方法较难形成标记,且贝壳处于生长期时缺刻标记很容易缺失。应用专利200710009112和200710009113所述的粘结剂粘结的方法会受到污损生物的附着影响而使标记模糊甚至缺失。

因此,需要主要针对一些易受污损生物附着影响、铰合部两端较扁平的双壳类如珍珠贝、扇贝、牡蛎等海产贝类设计的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标记清晰、标记保有率高的标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该方法标签保有率高、标记明显、操作简易、价格低廉、贝体损伤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孔处的选择与清理:选择贝类铰合部无体内组织存在的区域作为打孔区域,将该打孔区域清洗干净后晾干;

(2)打孔和休养:在贝类的打孔区域中部位置选择一个打孔点,用电钻在打孔点打小孔,然后将打孔后的贝类放回海水中休养;

(3)标签打印和穿孔:采用标签打印机打印标签,打印标签时采用常温聚酯标签纸,并在标签上设置标记,在标记的空白区域钻孔备用;

(4)标记:取出休养后的打孔贝类并晾干,然后取鱼丝线,将鱼丝线穿过已钻孔的标签,再穿入已打孔的贝类,打结,将标记好的贝类进行养殖或放流,待养殖期结束,取出标签,清洗后获取标记。

在上述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中:

步骤(1)中所述贝类优选为珍珠贝、扇贝或牡蛎,所述贝类铰合部无体内组织存在的区域优选为珍珠贝和扇贝的后耳区,或牡蛎铰合部附近边缘区域;将该打孔区域的污损生物清洗干净后优选在空气中晾干10~15min。

步骤(2)中所述电钻优选为装有磨头最大位置尺寸为1~3mm的尖头金刚石磨棒电钻。

步骤(2)中所述小孔的直径优选为0.7~1mm,步骤(2)中将打孔后的贝类放回海水中优选休养24~36h。

所述标记优选为标号或二维码或条形码。

打印标签时,将标签打印机与电脑连接,打印二维码或条形码等较复杂的标记;其他内容简单的标记如标号可通过标签打印机自带键盘手动输入,用解剖针在标记好的标签空白区域钻一个小孔备用。

步骤(4)中取出休养后的打孔贝类并晾干10~15min,并选取状态良好、标记孔明显、打孔区域完好的贝类进行标记作业。

步骤(4)中所述鱼丝线的长度为15~18cm、直径为0.5~0.7mm。

步骤(4)中打结时优选形成一个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环。

步骤(4)中待养殖或放流待养殖期结束,取出贝类,剪断鱼丝线,取出标签,将标签表面的附着物清洗干净后,记下标号,或通过扫描设备进行二维码或条形码扫描识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制作的标签所含内容多样化、内容清晰持久、标签保有率高,可通过制作二维码、条形码等标记,通过扫描等后续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标签所涵盖的信息量,标签采用聚酯材料制成,耐腐蚀能力强,标签长期浸泡不易腐烂、变形,表面具有防水膜,其清晰度受海水腐蚀性影响小,实验结果表明海水下浸泡90天其标签的内容清晰度、形状、皱褶度变化较小;

(2)对贝类损伤小,标签重量轻,不会造成贝类生长负担,标签表面光滑,污损生物不易附着,即使被污损生物附着,也极易清理,同时不影响标签内容的清晰度,本发明专利尤其适用于珍珠贝的标记;选取珍珠贝无组织存在的后耳三角区作为打孔点,孔径控制在0.7~1mm之间,这种打孔方式对珍珠贝的损伤极小;鱼丝线耐磨耐泡,能持久地将标签系于珍珠贝上而不脱落;

(3)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标记时间短,珍珠贝仅在打孔和系标签时需要离开水环境,标记全过程仅需要20min左右,这样可避免离水时间过长而导致珍珠贝体质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珍珠贝的贝壳前后耳结构,三角形标注的是打孔区域,呈三角形,其中1代表前耳,2代表后耳;

图2是实施例2中扇贝的贝壳前后耳结构,三角形标注的是打孔区域,呈三角形,其中1代表前耳,2代表后耳;

图3是实施例1中打孔后的珍珠贝;

图4是实施例1中系上标签后的珍珠贝;

图5是实施例1中放养60天后的标记珍珠贝;

图6是实施例1中刮除附着生物后的标签与珍珠贝;

图7是实施例1中已标记珍珠贝放养后标签受污损情形,其中a.放养15天;b.放养30天;c.放养45天;d.放养60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孔处的选择与清理:选择贝类铰合部无体内组织存在的区域作为打孔区域,本实施例选择珍珠贝的后耳区(如图1中所示),将该区域的污损生物清理干净,空气中晾干10min;

(2)打孔和休养:在珍珠贝的打孔区域中部位置选择一个打孔点,用装有磨头最大位置尺寸为3mm的尖头金刚石磨棒的电钻在打孔点处钻取孔径约1mm的小孔(如图3中所示),然后将打孔后的珍珠贝放回海水中休养1天;

(3)标签打印和穿孔:选择贝迪标签打印机BMP71打印标签,根据标记的内容选择相应尺寸的贝迪常温聚酯标签纸,通过标签打印机自带键盘手动输入标号,用解剖针在标记好的标签空白区域钻一个小孔备用;

(4)标记:将休养后的打孔珍珠贝捞起并晾干10~15min,选取状态良好、标记孔明显、打孔区域完好的贝类进行标记作业,剪取一段长度约15cm、直径约0.7mm的鱼丝线,将鱼丝线穿过已钻孔的标签,然后穿入已打孔的珍珠贝,在鱼丝线游离两端打结,形成一个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环(如图4中所示),将标记好的珍珠贝进行养殖或放流。待实验结束时将珍珠贝捞起,用剪刀剪断鱼丝线,取出标签,将标签表面的附着物刮除后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记下标号。

放养60天后的标记珍珠贝如图5中所示,刮除附着生物后的标签与珍珠贝如图6中所示。

已标记珍珠贝放养后标签受污损情形如图7中所示,其中a.放养15天;b.放养30天;c.放养45天;d.放养60天。

表1不同时间珍珠贝标记标签保有率统计

从表1中可知,防水标签标记的成功率在80%以上,而标记组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防水标签标记法能对海产贝类进行高效地标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孔处的选择与清理:选择贝类铰合部无体内组织存在的区域作为打孔区域,本实施例选择扇贝的后耳区(如图2所示),将该区域的污损生物清理干净,空气中晾干12min;

(2)打孔和休养:在扇贝的打孔区域中部位置选择一个打孔点,用装有磨头最大位置尺寸约为2mm的尖头金刚石磨棒的电钻在打孔点处钻取孔径约0.8mm的小孔,然后将打孔后的扇贝放回海水中休养30h;

(3)二维码生成:应用常规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制作二维码,二维码中包含扇贝的编号,如数字1、2、3、4等,同时包含扇贝的壳长、壳高、壳宽、标记方式、放养时间等参数信息;

(4)标签打印和穿孔:选择贝迪标签打印机BMP71打印标签,根据标记的内容选择相应尺寸的贝迪常温聚酯标签纸,将标签打印机与电脑连接,打印二维码,用解剖针在标记好的标签空白区域钻一个小孔备用;

(5)标记:将休养后的打孔扇贝捞起并用风扇吹10~15min,选取状态良好、标记孔明显、打孔区域完好的贝类进行标记作业,剪取一段长度约16cm、直径约0.5mm的鱼丝线,将鱼丝线穿过已钻孔的标签,然后穿入已打孔的贝类,在鱼丝线游离两端打结,形成一个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环,将标记好的扇贝进行养殖或放流,待实验结束时将贝类捞起,用剪刀剪断鱼丝线,取出标签,将标签表面的附着物刮除后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通过扫描设备进行二维码扫描识别。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防水标签标记海产贝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孔处的选择与清理:选择贝类铰合部无体内组织存在的区域作为打孔区域,本实施例选择牡蛎铰合部附近边缘区域,将该区域的污损生物清理干净,空气中晾干15min。

(2)打孔:在牡蛎的打孔区域中部位置选择一个打孔点,用装有磨头最大位置尺寸约为1mm的尖头金刚石磨棒的电钻在打孔点处钻取孔径约0.7mm的小孔,然后将打孔后的贝类放回海水中休养36h;

(3)标签打印和穿孔:应用贝迪标签打印机BMP71打印标签,根据标记的内容选择相应尺寸的常温聚酯标签纸,将标签打印机与电脑连接,打印出牡蛎样品的编号标记,用解剖针在标记好的标签空白区域钻一个小孔备用;

(4)标记:剪取一段长度约18cm、直径约为0.7mm的鱼丝线,将鱼丝线穿过已钻孔的标签,然后穿入已打孔的牡蛎,在鱼丝线游离两端打结,形成一个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环,将标记好的牡蛎放回原养殖海域进行养殖,待实验结束时将牡蛎捞起,用剪刀剪断鱼丝线,取出对应的标签,将标签表面的附着物刮除后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记录标签上的标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非限定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和不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