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1554阅读:10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目前,淡水鱼的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但池塘养殖由于场地小、养殖密度大、投放饵料次数少,池塘中的鱼类活动较少,鱼肉的品质难以提高,且幼鱼与成鱼混养,幼鱼往往无法抢食到饵料,导致幼鱼生产过慢,免疫力降低,成活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可以改善鱼肉品质,同时提高幼鱼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鱼池,鱼池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鱼池单元,相邻的所述鱼池单元前面和后面之间分别连接有鱼池通道,相邻的所述鱼池单元中部之间设有种菇棚,所述种菇棚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喂料管,所述喂料管出料端延伸至鱼池通道上方;所述种菇棚左面和右面分别设有幼鱼喂料管,所述幼鱼喂料管出料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延伸至鱼池单元上方;

在鱼池单元中养殖不具有攻击性的成鱼与幼鱼,成鱼的养殖密度为50~100尾/m3

每天9:00~15:00,每隔0.5~1h从喂料管中喂食一次种菇棚中的废弃菇类,引诱成鱼至鱼池通道吃食,以保持鱼类每日的活动量;

每天10:00~11:00,在成鱼喂食后2~5min,通过幼鱼喂料管喷洒一次幼鱼饲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幼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废弃菇类20~25份、生姜1~2份、盐0.1~0.2份、蚯蚓2~5份、红枣1~2份、百合0.5~0.8份、玉竹0.2~0.5份、玉米粉3~5份;所述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姜捣碎,加入盐,混合均匀,加入废弃菇类捣碎,混合,得混合物A;(2)将蚯蚓烘干、磨成粉,得蚯蚓干粉;(3)红枣、百合、玉竹洗净、烘干,磨成粉,得中药干粉;(4)将混合物A与蚯蚓干粉、中药干粉和玉米粉混合,制成幼鱼饲料。更优选的,幼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废弃菇类23份、生姜1.5份、盐0.1份、蚯蚓4份、红枣1.5份、百合0.7份、玉竹0.3份、玉米粉4份

进一步的,所述鱼池单元的前面与推水区相连,所述推水区与鱼池单元之间设置有网袋,所述推水区内设置有鼓风机或水泵;所述鱼池单元的后面与沉淀区相连,所述鱼池单元和沉淀区之间设置有网袋,所述沉淀区底部向一侧或中间倾斜,倾斜的最低处与排泥管连接;所述沉淀区的后面与过滤区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底部远离鱼池单元的一侧设有还设置有刮板。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推水区上部设置有水泵,水泵与水管的出口相连,水管从鱼池单元底部通过,水管的进口与过滤区底部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可防止污泥区的污泥进入过滤区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优选为活性炭,也可选择其他合适的过滤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鱼池通道位于喂料管出料端下方的部分向外侧设有突出部。

以上所述的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鱼池单元之间搭建种菇棚,为成鱼和幼鱼提供很好的营养饲料废弃菇类,从而降低养鱼成本,也解决了废弃菇类带来的环境污染,一举两得,即环保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2)设置鱼池通道且通过在鱼池通道中投喂废弃菇类,并增加投喂的次数,引诱成鱼来吃食,更进一步加大了成鱼的运动量,进一步改善鱼肉的品质;

(3)在鱼池单元之间设置有鱼池通道,在喂食时优先引诱成鱼到鱼池通道中吃食,幼鱼由于不敢与成鱼抢食而仍停留在鱼池单元中,再向鱼池单元中以喷洒的形式放出幼鱼饲料,幼鱼饲料扩散至鱼池单元的较大部分面积,使鱼池单元中的幼鱼都能抢食到幼鱼饲料,从而促进幼鱼的快速生长,提高幼鱼的存活率;

(4)在鱼池单元的前面设置推水区,在推水区内设置有鼓风机或水泵,推动水向沉淀区流动,一方面可以提高鱼池水域中的含氧量,提高鱼的存活率,另一方面可以将鱼池单元中的污泥推向沉淀区,改善鱼池水域的品质,并对污泥进行回收,可进一步加入到菇包中为种植的菇类提供营养,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另外,本发明还在沉淀区后面设置了过滤区,过滤介质可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幼鱼的存活率;

(5)本发明针对幼鱼设计了特殊的幼鱼饲料,姜和盐混合可起到杀菌作用,从而提高鱼的抗菌能力,废弃菇类、蚯蚓和玉米粉可为幼鱼提供全面的营养,红枣、百合和玉竹可增强幼鱼体质,提高幼鱼的抗病能力,多种组分混合可提高幼鱼的抗病能力,增强幼鱼的体质,促进幼鱼的快速成长。

附图说明

图1是鱼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推水区1,鱼池单元2,种菇棚3,鱼池通道4,突出部5,喂料管6,沉淀区7,过滤区8,幼鱼喂料管9,喷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鱼池,鱼池如图1所示,鱼池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鱼池单元2,相邻的所述鱼池单元2前面和后面之间分别连接有鱼池通道4,相邻的鱼池单元4中部之间设有种菇棚3,即种菇棚3也安装在鱼池通道4之间,种菇棚3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喂料管6,喂料管6出料端延伸至鱼池通道上方;种菇棚3左面和右面分别设有幼鱼喂料管6,幼鱼喂料管6出料端连接有喷头10,喷头10延伸至鱼池单元2上方;

在鱼池单元2中养殖不具有攻击性的成鱼与幼鱼,成鱼的养殖密度为50~100尾/m3

每天9:00~15:00,每隔1h从喂料管6中喂食一次种菇棚3中的废弃菇类,引诱成鱼至鱼池通道4吃食,以保持鱼类每日的活动量;

每天10:03,通过幼鱼喂料管6通过喷头10喷洒一次幼鱼饲料,以喷洒的形式放出幼鱼饲料,幼鱼饲料扩散至鱼池单元2的较大部分面积,使鱼池单元2中的幼鱼都能抢食到幼鱼饲料,从而促进幼鱼的快速生长,提高幼鱼的存活率。

其中,幼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废弃菇类23份、生姜1.5份、盐0.1份、蚯蚓4份、红枣1.5份、百合0.7份、玉竹0.3份、玉米粉4份,投喂重量根据幼鱼的重量决定,重量为幼鱼喂食所需量的1.5倍,即可防止部分成鱼抢食造成幼鱼吃食不足。

为提高鱼池水域中的含氧量,并回收利用鱼池单元2中的污泥,鱼池单元2的前面与推水区1相连,推水区1与鱼池单元2之间设置有网袋,防止鱼类进行推水区1,推水区1内安装有鼓风机;鱼池单元2的后面与沉淀区7相连,鱼池单元2和沉淀区7之间设置有网袋,沉淀区7底部向一侧或中间倾斜,倾斜的最低处与排泥管连接。鼓风机鼓风将鱼池单元2中的水推向沉淀区7,提高水域中的含氧量,同时部分风也可从鱼池单元2进行种菇棚2中,增加种菇棚2中的空气湿度,降低种菇棚2中的温度,水不断地推向沉淀区,使鱼池单元2中的污泥也流向沉淀区7,污泥从排泥管中排出,可对污泥进行回收,可进一步加入到菇包中为种植的菇类提供营养。沉淀区7的后面还与过滤区8相连,过滤区8与沉淀区7之间设置有过滤膜,以防止污泥进入过滤区8,过滤区8中设置有过滤介质,过滤介质为活性炭,用于吸附鱼池单元2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有助于改善鱼池单元2中水质,提高幼鱼的存活率。

为防止污泥沉淀不易从排泥管中排出,在沉淀区7底部远离鱼池单元2的一侧设有还设置有刮板,刮板的驱动结构可采用电机和传动机构结合的方式,采用现有的传动机构均能实现。

为防止成鱼在鱼池通道4中抢食过于拥挤,鱼池通道4位于喂料管6出料端下方的部分向外侧设有突出部5。

实施例2

一种成鱼与幼鱼混养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鱼池,鱼池如图1所示,鱼池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鱼池单元2,相邻的所述鱼池单元2前面和后面之间分别连接有鱼池通道4,相邻的鱼池单元4中部之间设有种菇棚3,即种菇棚3也安装在鱼池通道4之间,种菇棚3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喂料管6,喂料管6出料端延伸至鱼池通道上方;种菇棚3左面和右面分别设有幼鱼喂料管6,幼鱼喂料管6出料端连接有喷头10,喷头10延伸至鱼池单元2上方;

在鱼池单元2中养殖不具有攻击性的成鱼与幼鱼,成鱼的养殖密度为50~100尾/m3

每天9:00~15:00,每隔1h从喂料管6中喂食一次种菇棚3中的废弃菇类,引诱成鱼至鱼池通道4吃食,以保持鱼类每日的活动量;

每天10:02,在成鱼喂食后2~5min,通过幼鱼喂料管6通过喷头10喷洒一次幼鱼饲料,以喷洒的形式放出幼鱼饲料,幼鱼饲料扩散至鱼池单元2的较大部分面积,使鱼池单元2中的幼鱼都能抢食到幼鱼饲料,从而促进幼鱼的快速生长,提高幼鱼的存活率。

其中,幼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废弃菇类25份、生姜2份、盐0.2份、蚯蚓5份、红枣2份、百合0.8份、玉竹0.5份、玉米粉5份,投喂重量根据幼鱼的重量决定,重量为幼鱼喂食所需量的1.8倍,即可防止部分成鱼抢食造成幼鱼吃食不足。

为提高鱼池水域中的含氧量,并回收利用鱼池单元2中的污泥,鱼池单元2的前面与推水区1相连,推水区1与鱼池单元2之间设置有网袋,防止鱼类进行推水区1,推水区1内安装有水泵;鱼池单元2的后面与沉淀区7相连,鱼池单元2和沉淀区7之间设置有网袋,沉淀区7底部向一侧或中间倾斜,倾斜的最低处与排泥管连接。鼓风机鼓风将鱼池单元2中的水推向沉淀区7,提高水域中的含氧量,同时部分风也可从鱼池单元2进行种菇棚2中,增加种菇棚2中的空气湿度,降低种菇棚2中的温度,水不断地推向沉淀区,使鱼池单元2中的污泥也流向沉淀区7,污泥从排泥管中排出,可对污泥进行回收,可进一步加入到菇包中为种植的菇类提供营养。沉淀区7的后面还与过滤区8相连,过滤区8与沉淀区7之间安装有过滤膜,以防止污泥进入过滤区8,过滤区8中设置有过滤介质,过滤介质为活性炭,用于吸附鱼池单元2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有助于改善鱼池单元2中水质,提高幼鱼的存活率。为加快水体在过滤区8的循环,水泵安装在推水区1上部,水泵与水管的出口相连,水管从鱼池单元2底部通过,水管的进口与过滤区底部相连,。

为防止污泥沉淀不易从排泥管中排出,在沉淀区7底部远离鱼池单元2的一侧设有还设置有刮板,刮板的驱动结构可采用电机和传动机构结合的方式,采用现有的传动机构均能实现。

为防止成鱼在鱼池通道4中抢食过于拥挤,鱼池通道4位于喂料管6出料端下方的部分向外侧设有突出部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