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5407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营养土是为了满足幼苗生长发育而专门配制的含有多种矿质营养,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无病虫害的床土。营养土一般由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制而成,现今市场上的营养土过于蓬松的营养物质粘附效果不佳,肥效滞留效果不佳,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肥效未被绿植吸收就已经挥发完全,造成肥效利用率低的问题。而营养土不蓬松,不利用氧气被植物吸收利用、营养之间的流动,因此,寻找一种营养土即能被植物合理吸收又能控制营养土内氧气含量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得到一种植物吸收率高,肥效佳,成本低的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按照重量份数比包含以下组分原料:松针100~200份,有机肥50~150份,生石灰20~30份,茶皂素1~7份,塘泥3~5份,棉花叶20~50份和α-蒎稀0.1~1.2份。

其中,所述的松针为将干枯松针粉碎研磨过50~100目筛,即得。

其中,所述的有机肥为鸡粪、鸭粪、猪粪、羊粪、牛粪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塘泥为暴晒3~10小时,粉碎,过100~200目筛,即得。

其中,所述的棉花叶为新鲜棉花叶,粉碎过100~120目筛所得。

如上所述的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比取以下组分:松针100~200份,有机肥50~150份,生石灰20~30份,茶皂素1~7份,塘泥3~5份,棉花叶20~50份和α-蒎稀0.1~1.2份,然后将松针和有机肥、生石灰、塘泥、棉花叶混合,保持室温熟化;

(2)向步骤(1)熟化7~10天后所得物质加入茶皂素和α-蒎稀,混合搅拌均匀,继续常温熟化5~7天,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肥效高,植物吸收率大大提高,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洁、易操作,所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以k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松针100kg,有机肥鸡粪25kg、鸭粪25kg,生石灰20kg,茶皂素1kg,塘泥3kg,棉花叶20kg和α-蒎稀0.1kg,然后将松针和有机肥、生石灰、塘泥、棉花叶混合,保持室温熟化;其中,松针为将干枯松针粉碎研磨过50目筛,即得;其中,塘泥为暴晒3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其中,棉花叶为新鲜棉花叶,粉碎过100目筛所得;

(2)向步骤(1)熟化7天后所得物质加入茶皂素和α-蒎稀,混合搅拌均匀,继续常温熟化5天,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以k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松针200kg,有机肥猪粪50kg、羊粪50kg、牛粪50kg,生石灰30kg,茶皂素7kg,塘泥5kg,棉花叶50kg和α-蒎稀1.2kg,然后将松针和有机肥、生石灰、塘泥、棉花叶混合,保持室温熟化;其中,松针为将干枯松针粉碎研磨过100目筛,即得;其中,塘泥为暴晒10小时,粉碎,过200目筛,即得;其中,棉花叶为新鲜棉花叶,粉碎过120目筛所得;

(2)向步骤(1)熟化10天后所得物质加入茶皂素和α-蒎稀,混合搅拌均匀,继续常温熟化7天,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以k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松针150kg,有机肥猪粪100kg,生石灰25kg,茶皂素4kg,塘泥4kg,棉花叶35kg和α-蒎稀0.6kg,然后将松针和有机肥、生石灰、塘泥、棉花叶混合,保持室温熟化;其中,松针为将干枯松针粉碎研磨过125目筛,即得;其中,塘泥为暴晒6小时,粉碎,过125目筛,即得;其中,棉花叶为新鲜棉花叶,粉碎过110目筛所得;

(2)向步骤(1)熟化8天后所得物质加入茶皂素和α-蒎稀,混合搅拌均匀,继续常温熟化6天,即得。

本发明种植盆栽绿植专用营养土在原料中采用棉花叶、茶皂素、α-蒎稀混合后,提高了磷肥效,且磷肥在孔道中避免了与土壤中的钙等结合,降低植物吸收率。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