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肉植物营养土配方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不少人喜好养殖多肉植物,由此多肉植物及其营养土大有市场,多肉植物的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一般是无菌或少菌,此外不同种类的多肉植物对气候的要求各有不同,有的喜热耐寒,有的怕冷厌热,对土壤的湿度和干燥度都有不同的需求,它们的形态和表皮的一些结构使它们的蒸腾量大大减少。它们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质层,很多种类表皮被蜡被毛。气孔数远较其他植物少而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角质层扩散阻力很大,因此,这类植物失水明显地比其他植物少。它们的渗透压不高,一般在405.3—2026.5干帕(4——20大气压)之间,而超过l 215.9千帕(12大气压)的只有仙人掌屑植物。这个数字远比在沙漠中存在的其他沙生植物低。因此在一些可溶性盐类很多的沙漠地区没有仙人掌类植物存在。这一点在栽培上很重要,施肥时决不能一次加入浓度很高的无机化肥,培养土中也不能混有过多的盐类物质,否则根部水分向外渗透而造成植株萎蔫。透气排水良好,不易结块的土壤。以赤玉土、鹿沼土等颗粒土,搭配松鳞、火山石、泥炭、蛭石等介质为佳。通风很重要的,闷热夏天夜晚加强通风。见干见湿,浇水要浇透水。浇水后不要曝晒,放置低光照阴凉处。总体上需要为其根系生长提供一个排水干燥透气又营养充足的环境。多肉植物的根系易受细菌感染,一旦受染,将会腐烂,导致无法生长,腐烂是多肉植物常出现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浇水过多或养殖环境过于湿润而引起的真菌感染。有些虫子比如粉蚧也会引起腐烂,尤其是根粉蚧。这些害虫吸食植物汁液时造成的伤口会引起真菌感染。因此,配置营养土的难点在于为多肉植物提供一份透气保水又不积水,干燥又有充分营养的营养土以适应其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为整棵植物的茁壮成长提供足够的养料。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少商家大力推崇各种类型的多肉植物,及其制造的营养土,然市场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多肉植物的营养土效果不一,且其营养成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不能满足多肉植物生长的长期要求,待到一定时期又需添土换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肉植物营养土配方及其栽培方法,本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10-15份,珍珠岩10-15份,百菌清1-5份,椰糠10-15份,沙子10-20份,小碎石15-25份,火山石10-20份,基肥20-30份。
所述的基肥是由炭、黑泥土、贝壳粉复合而成,其中,黑泥土是指腐植土,即由于落叶等堆积一段时间后,腐化,融入泥土中,日积月累,层层叠压而形成的黑泥土,所采取的黑泥土应经过筛选,去掉大颗粒的杂质,并置于太阳底下晾晒一段时间,驱走虫蚁,灭菌,且达到一定的疏松程度,不宜过粘。
所述的百菌清所占总量的比例必须控制在5%至10%内,由于百菌灵属于化学性物质,不宜使用过多,否则会伤及植物的表皮。
所述的碳是指燃烧过后冷却的碳,充分燃烧后的炭无机盐丰富,更适合用来制成基肥。
所述的沙子特指细河沙,细河沙疏松,透气性强,方便多肉植物根系扎根,稳定植株,减少根部呼吸的阻碍。
栽培要点是:在开始种植多肉植物时,先将小洗净晒干,进行消毒后的小碎石倒入盆中,约占满盆的1/3,在此基础上,再将火山石、蛭石、小碎石、珍珠岩的混合物倒在上面,最后将炭、黑泥土、贝壳粉按照1:2:1的比例配制所得的基肥和百菌灵混合,覆盖在上面,此时约占盆容积的2/3,若是小盆,则占1/2即可。最后,可以开始种植多肉植物。由于多肉植物不同种类对生长的土壤环境要求有所不同,因此使用者可根据所培植的植物的习性调节配方材料用量,以适应多肉植物的生长需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安全有效,本配方所采取的材料大部分可直接从自然和家中获取,取材简单容易,纯天然的材料副作用较少,对植物生长更为有益,且大部分材料符合多肉植物所需的干燥透气的环境要求,营养充分,足以供多肉植物生长所需。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蛭石10份,珍珠岩10份,百菌清1份,椰糠10份,沙子10份,小碎石15份,火山石10份,基肥20份。
具体实施例二:蛭石12份,珍珠岩12份,百菌清3份,椰糠12份,沙子15份,小碎石0份,火山石15份,基肥25份。
具体实施例三:蛭石15份,珍珠岩15份,百菌清5份,椰糠15份,沙子20份,小碎石25份,火山石20份,基肥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