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河豚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575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养殖河豚的方法,它利用淡水资源养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方法:

A.养殖水源:

选用地下深井水,PH值7.5-7.8,无色无味,清澈透明;

B.水质条件

水温:15-20℃;PH值:7.5-7.8;溶解氧:≥8mg/L;氨态氮:≤0.02mg/L;

亚硝酸盐:≤0.01mg/L;硫化氢:≤0.01mg/L;

C.放养密度

鱼种:150克以下,200-300尾/立方米;

稚鱼:150-600克,150-200尾/立方米

成鱼:600克以上,25-50尾/立方米;

D.饵料质量配比

鱼粉:30-40%,骨粉:30-40%,鱼油:20-40%,其中,蛋白质含量:50-60%,

E.养殖系统:

养殖系统的设备由鱼池、沉淀池、过滤池、制冷设备、水泵、集水箱以及加热换气一体化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组成一个半封闭的水的循环养殖系统,循环过程依次包含以下环节:

排污:随时排出鱼池内河豚排泄的污物及饲料残渣,保持水质要求,污物排至沉淀池,并在沉淀池静置、沉淀,而后将清水泵入过滤池;过滤消毒:在过滤池进一步滤去水中杂质,投放消毒剂,杀灭细菌与病毒,而后将再生水送入制冷设备;

调温:将再生水和深井抽出的水混合,调节两种水的流量以达到选定的水温,而后将水泵入集水箱,加热换气一体化设备与集水箱相连,进一步调节集水箱中的水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供水:由集水箱将达到要求的水供向鱼池;

增氧:利用增氧机随时向鱼池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河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豚养殖的投饵次数为每日3-5次,根据水温和鱼的体重状况,投饵率为0.6-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河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鱼池的供水分两路提供,一路距池底15-29厘米并沿池壁切线方向注水,形成旋转水流,另一路为上注水,在鱼池高处喷水以增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河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豚在养殖过程中需定期筛选,将相同规格的河豚放在同一池中饲养。

5.一种养殖河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构成中包括鱼池、沉淀池、过滤池、制冷设备、水泵、集水箱以及加热换气一体化设备,所述鱼池为一个装满养殖水的水池,鱼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沉淀池设有两个出水口,上出水口与水泵连通,下出水口与排灌管道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过滤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连通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另一入水口连通深井水泵,制冷设备的出水口连通集水箱的进水口,集水箱的出水口与鱼池注水口连通,加热换气一体化设备与集水箱相连,所述加热换气一体化设备包括包括叶片与步进电机、加热器和可逆风扇,由可开启、关闭的叶片与步进电机组合成的叶窗组件和加热器与加热器固定框组成的加热组件以及可逆风扇与风扇固定框组成的吹风换气组件顺序组合构成一体化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河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为圆形,直径20-25米,池深3.2-3.6米,蓄水量300-700立方米,池底由边缘向中心形成1∶5-1∶10的坡度,排水口设在池底中心处,所述鱼池设有注水口两个,下注水口靠近池底并沿池壁切线方向注水,上注水口设在鱼池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河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池和制冷设备之间增设充氧池,所述充氧池的位置高于制冷设备,充氧池中设置增氧机,在充氧池和制冷设备之间采用水槽将两者连通在一起,水槽中分布块状、多棱角的障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殖河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的排水口上设有活动的塞盖,塞盖上端设有拉杆,拉杆上端固定钢丝拉绳,钢丝拉绳引至鱼池边缘,塞盖下端设有截头圆锥形塞堵,塞盖上对称设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从设置在排水口周边的导向柱上穿过,排水口上设有密封垫,在塞盖外还设有排水网罩,排水网罩固定在排水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殖河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的上注水口的直径50-70毫米,管口倾斜向上、呈扁平鹅嘴形,其上均布喷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养殖河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鱼池侧壁上设有过鱼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