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自动监测引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26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白蚁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蚁自动监测引诱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对房屋建筑的危害性很大,特别是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尤为明显,当房屋的支撑结构遭到白蚁破坏或损坏其承重点,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白蚁扩散力强、群体大、破坏迅速,在短期内即能造成巨大损失。为防患于未然,一般在修建建筑时,即会对建筑工地上的白蚁蚁群进行群体灭杀,灭杀的手段包括药物灭杀等,然而,工地一般占地面积较大,而且白蚁一般隐藏于地底或者木质结构内部,如果大面积喷洒药物,不仅会提高灭杀白蚁的成本,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白蚁引诱监测装置,在预定区域内放置该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含外壳,外壳表壁设有供白蚁出入的孔隙,外壳内放置引诱白蚁的引诱条,然后将该监测装置埋设在工地地底,若干天之后取出监测装置,打开外壳,并取出内部引诱条进行观察,如果有白蚁啃噬的痕迹或者内部含有一定量的白蚁,则将引诱条取出,换为包含可以杀灭白蚁的药物以及可引诱白蚁的物质的药卷,即可以对该处白蚁进行灭杀,由于预先采用低成本且对环境友好的引诱条对工地地底进行监测,使得成本较高且会污染环境的药物的使用量减少,该监测装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该监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建筑工地需要按照一定密集度埋设监测装置,也就是说,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其监测装置的分布量可能非常大,而在将监测装置埋设于地底一段时间之后,需要打开外壳,并取出其中的引诱条进行观察,判断该区域是否存在白蚁,由于取出引诱条进行判断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繁琐,而且,监测装置的数量也会导致其判断过程更加艰巨,同时,引诱条断裂可能导致外壳内部空间被堵塞,导致外壳内部无法容纳药卷,使得其使用受到影响,亟待改进。

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524313.9中公开了一种白蚁自动监测引诱装置,包括外壳和可由外壳内抽出的内壳,外壳和内壳的表壁均设有供白蚁进入的孔隙,外壳设有可开启的外盖,内壳设有内盖,通孔穿过外盖和内盖直通内壳,轴心条一端靠近或进入通孔,另一端与引诱条一端直接或间接保持固定,处于形变状态的弹簧一端固定内盖,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固定轴心条,当引诱条断裂时,受弹簧弹力,轴心条将由通孔穿出。该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外界雨水容易经过通孔对轴心条、引诱条进行浸泡,影响使用;由于内侧是直接放入外壳中的,没有限位结构,在安装、拆卸时,内侧容易晃动,外盖、内盖上的通孔形成错位,影响使用;受结构本身的限制,该技术方案不能够对更深处的区域进行白蚁监测;该技术方案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白蚁自动监测引诱装置,使用效果好。

一种白蚁自动监测引诱装置,包括外壳、内壳、轴心条、引诱条、弹簧,外壳和内壳的侧壁上均设有供白蚁进入的孔隙,外壳安装有可拆卸的外盖,内壳安装有内盖,内壳和内盖置于外壳内;轴心条、引诱条、弹簧置于内壳内;

外盖上设有第一通孔;内盖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轴心条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轴心条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通孔靠近外盖设置,轴心条的第一端端面沿轴心条的径向设有凸缘,凸缘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轴心条的第二端与引诱条的第一端连接,引诱条的第二端与内壳连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簧的第一端与内盖连接,第二端与轴心条连接;当引诱条断裂时,轴心条的第一端由第一通孔穿出。

优选的,内盖的表面设有引流槽,引流槽自内盖的中部向内盖的边缘延伸。

优选的,引流槽的深度自内盖的中部向内盖的边缘逐渐增大。

优选的,第一通孔上覆盖有薄膜。

优选的,轴心条的第一端端面设有尖刺部,尖刺部的截面尺寸自轴心条的第一端向薄膜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外壳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轴心条的长度方向平行;内壳上设有与限位槽可移动连接的移动件。

优选的,外壳远离外盖的一端设有多个定位杆,多个定位杆关于外壳均匀分布。

优选的,定位杆上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一端与外壳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中,通过引诱条引诱白蚁,当引诱条被咬断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轴心条从第一通孔内穿出,进而便于人们了解该区域白蚁分布情况,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通过在轴心条的第一端上设置凸缘,有效的避免雨水等杂物进入内壳中;通过增加限位槽、移动件、定位杆,能够有效的稳定外壳、内壳,避免它们晃动,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白蚁自动监测引诱装置,包括外壳1、内壳2、轴心条3、引诱条4、弹簧5,外壳1和内壳2的侧壁上均设有供白蚁进入的孔隙6,外壳1安装有可拆卸的外盖7,内壳2安装有内盖8,内壳2和内盖8置于外壳1内;轴心条3、引诱条4、弹簧5置于内壳2内。

外盖7上设有第一通孔9;内盖8上设有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的轴线与第一通孔9的轴线重合,第二通孔10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9的直径。

轴心条3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10的轴线重合,轴心条3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0靠近外盖7设置,轴心条3的第一端端面沿轴心条3的径向设有凸缘11,凸缘1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0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通孔9的直径,轴心条3的第二端与引诱条4的第一端连接,引诱条4的第二端与内壳2连接;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弹簧5的第一端与内盖8连接,第二端与轴心条3连接;当引诱条4断裂时,轴心条3的第一端由第一通孔9穿出。

将整个装置的下部埋入地中,白蚁在引诱条4的引诱下,爬过孔隙6进入内壳2中并撕咬引诱条4,当引诱条4被咬断,弹簧5回缩,轴心条3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9,当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进行查看,如果发现轴心条3已经弹出,则说明此处有白蚁,需要将内壳2取出,替换成杀灭白蚁的药条,如果未发现轴心条3弹出,则不用理会,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通过在轴心条3的第一端上设置凸缘11,有效的避免雨水等杂物进入内壳2中,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内盖8的表面设有引流槽12,引流槽12自内盖8的中部向内盖8的边缘延伸;凸缘11上的雨水等杂物通过引流槽12排至内壳2的外侧。

进一步的,引流槽12的深度自内盖8的中部向内盖8的边缘逐渐增大,通过上述设计,更加有利于雨水等杂物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9上覆盖有薄膜13;薄膜13能够在一定程度阻止杂物进入第一通孔9内,也方便轴心条3刺破薄膜13。

进一步的,轴心条3的第一端端面设有尖刺部14,尖刺部14的截面尺寸自轴心条3的第一端向薄膜13的方向逐渐减小;利用尖刺部14刺破薄膜13,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长度方向与轴心条3的长度方向平行;内壳2上设有与限位槽15可移动连接的移动件16;增加限位槽15、移动件16,能够限制内壳2的移动,保证内壳2、外壳1、轴心条3、引诱条4等之间的连接效果,避免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凸缘11错位,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外壳1远离外盖7的一端设有多个定位杆17,多个定位杆17关于外壳1均匀分布;增加定位杆17,避免外壳1晃动,保证正常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定位杆17上设有连接通道18,连接通道18的一端与外壳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对更深处的区域进行白蚁监测,扩大监测范围,使用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