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玉米的抗低温助长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038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玉米的抗低温助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玉米种,学名玉蜀黍,玉米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苞谷,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二次归程(1499年)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玉米不仅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已成为热门的保健食品,经常出现于餐桌上,并风靡曾经以食物精细著称的欧美世界。据报载,美国前总统里根曾每天早上都以玉米片粥作早餐。

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主要生产于北方,有黄玉米、白玉米两种,其中黄玉米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人的视力十分有益。其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病。

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变化频率增加、冷热不均,低温灾害频发,玉米遭受低温灾害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成为玉米高效优质生产的关键限制因子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玉米抗低温助长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在低温发生前后喷洒,能够预防和减缓低温对玉米造成的损失,解决现有防低温措施中存在的效果不稳定、费时费工、投资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具有改善玉米质量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应用于玉米的抗低温助长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

葡萄糖0.50-3.00份;

聚乙二醇0.05份-0.15份;

氯化胆碱1.50份-3.00份;

吡咯0.01份-0.1份;

三乙醇胺0.01份-0.1份;

氯化钙0.30份-0.40份;

蒸馏水94.35份-98.15份;

应用于玉米的抗低温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取0.05份-3.00份葡萄糖,0.05份-0.15份聚乙二醇,1.50份-3.00份氯化胆碱,0.30份-0.40份氯化钙;

3)取94.45份-97.75份的蒸馏水;

3)先将0.05份-3.00份葡萄糖,0.05份-0.15份聚乙二醇,1.50份-3.00份氯化胆碱,0.30份-0.40份氯化钙分别溶于10份的蒸馏水中,几种药品混匀,再将剩余的蒸馏水加入,混匀,35℃放置0.5小时即成本制剂。

本发明组分之一的葡萄糖,能提高作物细胞内含物浓度,降低冰点,防止作物冻伤,是预防和减缓低温逆境的主要保护物质之一,目前在植物抗低温方面已有应用。

聚乙二醇是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渗透调节剂,吸水性极强,渗透力强,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散失,起到增强植物抗寒性的作用。

Ca3+作为第二信使在植物遭遇低温冷害胁迫时,具有传导胞外信息到胞内信息的作用,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调节植物生理活动,改善胞内环境,提高植物抗冷性的作用。此外Ca3+还可以通过保护质膜结构,增加气孔导度、改善CO3供应,同时提高叶片RuBP-Case活性和羧化效率,促进叶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

本发明成分之一的氯化胆碱,能调节植物气孔开闭,在低温胁迫下,能使植物关闭气孔,防止植物体内热量和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耐低温性能;能提高植物抗氧化类酶活性,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保护水稻和玉米等幼苗的细胞膜脂不被氧化或减轻其被过氧化程度,在提高植物耐低温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发明的玉米抗低温助长剂的使用方法是:在低温来临前后叶面喷施1-3次,用量以喷湿叶面为准。

应用范围:玉米。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季节来临前后喷施,可显著提高玉米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低温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减轻冷害,防低温效果较好。其防冻机理是:当气温降至临界低温时,有效物质可调节幼苗的生理活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防止受冻;并可在蔬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作物自然关闭气孔,有效抑制植物体内热量和水分的散发,从而防止低温造成的冷害。

本发明的玉米抗低温助长剂,抗低温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原料组分既是低温保护剂又是蔬菜营养物质,无毒无害,玉米的苗期遭遇低温天气时使用效果较好。本发明可预防和减缓低温对玉米幼苗造成的损失,减少风险,保障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同时,改善玉米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应用于玉米的抗低温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先取1.00份葡萄糖、0.15份聚乙二醇、1.50份氯化胆碱、0.40份氯化钙、96.95份蒸馏水,将1.00份葡萄糖、吡咯0.01份、三乙醇胺0.01份、0.15份聚乙二醇、1.50份氯化胆碱、0.40份氯化钙分别溶于10份的蒸馏水中,几种药品混合,再将剩余的蒸馏水加入,混匀,常温下静置0.5小时即成本制剂。将本发明制剂应用于先玉335玉米取得良好效果,吡咯、三乙醇胺通过氯化胆碱产生改善玉米质量的作用,因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其实验结果有待验证。3014年6月13日温水浸种16h后转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上,置35℃人工气候箱中发芽,保持种子充分湿润。待幼苗长到3叶1心时,喷施本发明制剂,对照用清水处理,第二天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温光周期为10h(昼)/14h(夜),处理4d后测定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每处理中参试材料均为13株,重复3次,采用DPS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处理脯氨酸含量为0.36%,对照为0.15%,处理为对照的3.4倍;处理可溶性糖含量为1.43%,对照为0.63%,处理为对照的3.39倍。处理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明显增强了玉米的抗低温能力。

实施例2

应用于玉米的抗低温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先取0.5份葡萄糖、0.05份聚乙二醇、3.50份氯化胆碱、0.30份氯化钙、96.60份蒸馏水,将0.5份葡萄糖、0.05份聚乙二醇、3.50份氯化胆碱、0.30份氯化钙分别溶于10份的蒸馏水中,几种药品混合,再将剩余的蒸馏水加入,混匀,常温下静置0.5小时即成本制剂。本发明制剂应用于大丰36号玉米。3014年6月30日温水浸种16h后转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上,置35℃人工气候箱中发芽,保持种子充分湿润。待幼苗长到3叶1心时,喷施本发明制剂,对照用清水处理,第二天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温光周期为10h(昼)/14h(夜),处理4d后测定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每处理中参试材料均为13株,重复3次,采用DPS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处理脯氨酸含量为0.47%,对照为0.17%,处理为对照的3.76倍;处理可溶性糖含量为3.04%,对照为0.91%,处理为对照的3.34倍。该制剂增强了玉米幼苗的抗低温能力。

实施例3

应用于玉米的抗低温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先取3.00份葡萄糖、0.10份聚乙二醇、3.00份氯化胆碱、0.30份氯化钙、94.70份蒸馏水,将3.00份葡萄糖、0.10份聚乙二醇、3.00份氯化胆碱、0.30份氯化钙分别溶于10份的蒸馏水中,几种药品混合,再将剩余的蒸馏水加入,混匀,常温下静置0.5小时即成本制剂。本发明制剂应用于郑单958和晋玉811玉米,抗低温效果良好。3015年4月30日播种于田间(3015年5月1日-10日气温较常年低)。4月38日出苗,1叶1心期喷施钙制剂,对照用清水处理,每处理30株,重复3次,小区占地面积10.05m3,15天后调查幼苗干鲜重和壮苗指数。结果如下:

表1喷施制剂后玉米干鲜重

表3喷施制剂后玉米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由表1和表3得知,喷施该制剂后,玉米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干鲜重增加,表明该低温制剂在低温期对3个玉米品种幼苗期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