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036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蔗龟种类较多,分布广,其中对甘蔗为害较为严重的种类主要有齿缘鳃金龟、二点褐金龟、红脚丽金龟等。蔗龟对甘蔗为害,主要是蔗龟幼虫咬食甘蔗根部及甘蔗茎下部。苗期危害造成枯心苗,使蔗田缺株断垄,有效茎数减少。而后为害地下茎部,受害蔗株遇台风倒伏,遇干旱则造成茎叶黄色,叶端干枯,影响甘蔗产量及甘蔗糖分含量。蔗龟咬食食宿根地下部的蔗芽和蔗根,使翌年宿根发株少,影响甘蔗产量。

广西地区蔗龟的发生为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蔗区的环境、种植制度、品种、气候条件以及蔗区附近的林木、果树、农作物等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而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丰富的食物来源,蔗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甘蔗外,还以红薯、木薯、玉米、豆类、花生、蔬菜等为食;(2)适宜的土壤条件,广西蔗区的土质多为轻沙质的中性土壤,粘性小,松散,特别适合蔗龟幼虫的生长;(3)有利的气候条件,广西蔗区入冬不冷,而春季又气温偏高,使得蔗龟幼虫为了吸收更多水分,拼命咬食甘蔗苗的根部,造成蔗苗大量呈分散性的枯死;(4)农药使用的影响,大量农药的应用对甘蔗种植区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化学农药杀死蔗龟的天敌,使蔗区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减弱或丧失,一些农药还刺激蔗龟的生殖,进一步诱发蔗龟的暴发。另外频繁大量使用及单一使用杀虫剂对蔗龟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下降,加大防治难度。例如在甘蔗种植前长期单一使用呋喃丹,特别是使用农药不讲科学,农户怕增加成本而降低用药量,这样不但不能杀死蔗龟幼虫,还使其产生抗药性。而农药组分的不合理是当前防治蔗龟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针对目前防治甘蔗蔗龟所使用的现有技术,现摘录如下: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5409655 A,专利名称为《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方法,具体为:将6.1% 阿维茚虫威、引诱剂和赋形剂充分混合后制成的胶饵,6.1% 阿维茚虫威在胶饵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3%,在甘蔗种植前与肥料混匀后撒到种植沟中,或在种植后待甘蔗出苗后撒到苗根部,每亩使用量为3-8kg,在底肥和追肥时各用一次。该发明使用的是阿维茚虫威作为胶饵,阿维茚虫威属于缓慢长效型杀虫剂,在短时间内蔗田仍然存在大量的蔗龟,这会造成农户多次不必要的用药,既增加了成本,又产生了抗药性。

如何研发出更加快速使用的杀虫剂以防治甘蔗蔗龟对于有效指导农户种植甘蔗以增产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现有技术来看还没见有减少抗药性并降低成本的杀虫剂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有效缩短甘蔗蔗龟的防治期,减少抗药性,帮助蔗区农户增产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它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氟虫腈、增效剂、黏结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优选地,本发明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20~40份、杀虫单10~30份、丁硫克百威15~35份、氟虫腈20~30份、增效剂5~10份、黏结剂1~4份、表面活性剂6~12份、载体50~80份。

更优选地,本发明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25~35份、杀虫单15~25份、丁硫克百威20~30份、氟虫腈23~27份、增效剂6.5~8.5份、黏结剂1.5~3份、表面活性剂8~10份、载体60~70份。

最优选地,本发明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30份、杀虫单20份、丁硫克百威25份、氟虫腈25份、增效剂8份、黏结剂2.5份、表面活性剂9份、载体65份。

其中,所述效剂为增效醚、氮酮、吲哚丁酸、腐植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黏结剂纤维素及其改性物、淀粉及其改性物、松香及其改性物、石蜡及其改性物、硫磺、植物胶和石膏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丁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月桂醇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醚磺酸铵、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载体为膨润土、高岭土、凹凸棒土、粘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滑石粉和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本发明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氟虫腈、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按所需份量称量好,然后投入反应釜中,用高剪切乳化机预分散,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浆料移入砂磨罐中,通入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砂磨,过滤后得到浆料备用;

(3)将黏结剂配制成水溶液后加入到过滤后备用的浆料中,经过调试检测后,合格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浆料的悬浮粒径为2.5~4.5μm,占浆料总体积的96%以上;所述的,所述增稠剂配制成的水溶液浓度为3~5%。

本发明所制备的杀虫剂与现有技术所使用防治蔗龟的农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杀虫剂中以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复配作为有效成分,通过对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四种作用机理有较大差异的杀虫药剂以适当的比例混配使用,其对蔗龟的防治效果要明显优于各组分单剂,经过发明人的反复论证,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分别按照20~40份:10~30份:15~35份:20~30份配比下对蔗龟的防治效果最佳,根据本发明的试验数据可知在此比例配比下对蔗龟的防效达到了85.05%。

(2)本发明将药剂制备为悬浮剂的形式,因而减少了有机溶剂产生的易燃和药害问题。因为悬浮剂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展着性,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因而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也比较持久。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复配后制成悬浮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在使用时,解决了环境污染、残留较高、生产和运输存在的诸多不安全因素问题。

(3)本发明同时还解决了低熔点农药甲基异柳磷在制作水悬浮剂中遇到的易降解出现结晶的难题,同时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四者复配作用效果显著,解决了单一组分杀虫时药效降低及抗药性产生的不足,降低了杀虫剂的用药量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用原料及试剂均有市售。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20kg、杀虫单30kg、丁硫克百威15kg、氟虫腈30kg、增效剂5kg、黏结剂4kg、表面活性剂6kg、载体80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氟虫腈、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按所需份量称量好,然后投入反应釜中,用高剪切乳化机预分散,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浆料移入砂磨罐中,通入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悬浮粒径为2.5μm占浆料总体积的96%,过滤后得到浆料备用;

(3)将黏结剂配制成3%的水溶液后加入到过滤后备用的浆料中,经过调试检测后,合格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40kg、杀虫单10kg、丁硫克百威35kg、氟虫腈20kg、增效剂10kg、黏结剂1kg、表面活性剂12kg、载体50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氟虫腈、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按所需份量称量好,然后投入反应釜中,用高剪切乳化机预分散,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浆料移入砂磨罐中,通入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悬浮粒径为4.5μm占浆料总体积的98%,过滤后得到浆料备用;

(3)将黏结剂配制成5%的水溶液后加入到过滤后备用的浆料中,经过调试检测后,合格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25kg、杀虫单25kg、丁硫克百威20kg、氟虫腈27kg、增效剂6.5kg、黏结剂3kg、表面活性剂8kg、载体70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氟虫腈、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按所需份量称量好,然后投入反应釜中,用高剪切乳化机预分散,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浆料移入砂磨罐中,通入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悬浮粒径为2.5μm占浆料总体积的98%,过滤后得到浆料备用;

(3)将黏结剂配制成3.5%的水溶液后加入到过滤后备用的浆料中,经过调试检测后,合格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4

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35kg、杀虫单15kg、丁硫克百威30kg、氟虫腈23kg、增效剂8.5kg、黏结剂1.5kg、表面活性剂10kg、载体60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氟虫腈、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按所需份量称量好,然后投入反应釜中,用高剪切乳化机预分散,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浆料移入砂磨罐中,通入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悬浮粒径为4.5μm占浆料总体积的97%,过滤后得到浆料备用;

(3)将黏结剂配制成4.5%的水溶液后加入到过滤后备用的浆料中,经过调试检测后,合格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5

一种防治甘蔗蔗龟的杀虫剂,原料组成:甲基异柳磷30kg、杀虫单20kg、丁硫克百威25kg、氟虫腈25kg、增效剂8kg、黏结剂2.5kg、表面活性剂9kg、载体65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甲基异柳磷、杀虫单、丁硫克百威、氟虫腈、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按所需份量称量好,然后投入反应釜中,用高剪切乳化机预分散,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浆料移入砂磨罐中,通入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悬浮粒径为3.5μm占浆料总体积的98%,过滤后得到浆料备用;

(3)将黏结剂配制成4%的水溶液后加入到过滤后备用的浆料中,经过调试检测后,合格即可得到成品。

按本发明实施例1~5所制得的杀虫剂在广西南宁进行药效测试,结果如下:

供试作物:甘蔗,1年宿根,品种为粤糖93-159,种植行距1m。

防治对象:蔗龟,包括突背蔗龟和光背蔗龟。

供试药剂:用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福建泰禾农大生化有限公司生产)作为对照药剂。

处理设置:试验设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双头镇,选择蔗龟危害严重且分布均匀的连作蔗田进行,地块土质、肥力、水肥管理及蔗苗长势均较一致。

试验设本发明实施例1~5所配制而成的杀虫剂、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空白对照;共7个处理,3次重复,21个小区,小区面积66㎡,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按处理设置两次施药。农药1:10与干细土或化肥混匀后,均匀施于蔗株基部及时覆土,空白对照只施肥覆土。其它管理按常规进行。

防效调查时间及方法:(1)枯心苗调查:于6月中旬枯心苗稳定时。分别计数各小区总苗数和枯心苗数。(2)田间残虫虫口数调查:每小区取5点,每点1㎡,挖根调查蔗龟残留虫口数。

计算公式如下:枯心苗(%)=(枯心苗数/苗数)×100;相对防效(%)=[(对照枯心率-处理枯心率)/对照枯心率] ×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药后枯心苗率-处理区药后枯心苗率)/空白对照区药后枯心苗率] ×100;

试验结果见表1:

各药剂对甘蔗蔗龟的防治效果:

由表1结果可知,由本发明实施例1~5所配制的杀虫剂对甘蔗施用后平均枯心率为5.69%,平均防治效果为85.05%;同对照药剂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相比,枯心率略低,而防治效果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均能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同时,在甘蔗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连续观察结果表明,甘蔗发芽出苗与施用对照药剂无异,甘蔗叶宽、叶色和叶长于对照相当,试验期间未发现参试药剂对甘蔗产生要害,对天敌等昆虫亦无明显的影响,这说明本发明杀虫剂对人、畜和环境等较为安全,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综上,本发明杀虫剂对甘蔗蔗龟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无药害产生,对其生长没有影响,对农作物害虫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