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920498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螟虫 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 幼苗和蔗茎为害。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 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苗期由 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15%,低者2-5%,高者可达20-40%,减少甘蔗单位面积的 有效茎。甘蔗拔节后,幼虫钻蛀蔗节,造成螟蛀节,一般为5-10%,高者达20-30%。甘蔗 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0. 〇67ha损失约 0. 25-0. 5t。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和白螟等五种。
[0003] 目前使用最多的螟虫防治方法仍然是喷洒农药,但是施用农药容易造成土壤和水 域污染,农药残留在甘蔗内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甘蔗螟虫 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或不使用农药,并降低螟虫害带给蔗农的损失。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 点。
[0005]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其不使用农药,不会污染 土壤和水域,甘蔗中没有农药残留,对螟虫的防治效果显著,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0006]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 包括:
[0007] (1)合理间作:在一块田中,实行甘蔗、大蒜与大豆间作,在第一行甘蔗与第二行 甘蔗之间种植两行大豆,在第二行甘蔗与第三行甘蔗之间种植一行大蒜,重复操作;其中, 甘蔗植株行距为90-95厘米,甘蔗植株株距40-45厘米,大豆植株行距为25-30厘米,大豆 植株株距为15-20厘米,大蒜植株株距为15-20厘米;
[0008] (2)放置诱杀器:每80-90平方米的区域放置一个预制的诱杀器;
[0009] 所述诱杀器包括:
[0010] 筒体,其为上下两端均封闭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筒体侧壁设置有多个开口,形成螟 虫进口,所述筒体上部垂直于内壁均匀设置有多根针,所述多根针上穿设一块棉布,所述棉 布与所述筒体上部内壁密贴,所述筒体上部桶壁中内置有电加热板,所述筒体下部盛有灭 虫液,所述灭虫液为水、食醋和酒精的混合物,其中,水、食醋和酒精的体积比为20 : I : 1; 太阳能电池板,其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为所述电加热板供电;
[0011] 其中,所述棉布上滴加有螟虫性外激素和触杀性杀虫剂;
[0012] (3)放赤眼蜂:每2-4平方米的区域放置一个预制的放蜂器,所述放蜂器中装有蜂 卡,所述蜂卡中包含20个赤眼蜂卵粒,所述放峰器悬挂于大豆植株上,所述放蜂器离地面 20-25厘米;
[0013] 所述放蜂器包括:
[0014] 袋体,其内部用于放置蜂卡,所述袋体表面开设有多个出蜂孔,所述袋体表面还设 有拉链,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袋体;
[0015] 挂钩,其通过细线与所述袋体的一端相连,用于悬挂所述放蜂器。
[0016]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还包括:
[0017] 减少越冬虫源:甘蔗收割后,收集枯叶残茎和蔗头,混入牛粪、鸡粪、柑橘皮和秸 杆,加入纤维素分解菌、酵母菌、光合菌、解磷菌和解钾菌,堆成条垛状,在60-70°C下发酵 10-15天,将堆垛推倒,加入生石灰和腐殖酸,混合均匀,分散到整块田中;其中,每亩田所 需的的牛奠、鸡奠、柑橘皮、稻杆、生石灰和腐殖酸的质量分别为100千克、100千克、120千 克、40千克、50千克和40千克。
[0018]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所述筒体的直径为45-50厘米,所述开口 呈圆形,圆形直径为30-35厘米。
[0019]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还包括:
[0020] 选种:选用无虫口的蔗茎作种,栽种前用质量分数为3%的石灰水浸泡1-2天,取 出后,再用食醋浸泡1-2天。
[0021]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还包括:
[0022] 灯光诱杀:在3-11月间,每亩田安放8-10个黑光灯,每晚点亮6-8小时。
[0023]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每10-15天向所述棉布滴加一次螟虫性 外激素和触杀性杀虫剂,所述螟虫性外激素和触杀性杀虫剂的滴加量分别为20毫克和25 毫克。
[0024]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所述蜂卡每15-20天更换一次。
[0025]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 (1)本发明利用多种作物间作、性外激素诱杀和赤眼蜂以虫治虫等方法来防治甘 蔗螟虫,实施过程中不使用农药,不会污染土壤和水域,甘蔗中没有农药残留,对螟虫的防 治效果显著,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0027] (2)本发明在种植甘蔗的同时,间作大蒜和大豆,能够有效防治各种螟虫害,首先 大蒜能够产生特殊气味,在其生长过程中散发特殊气味,可以将螟虫从甘蔗田中驱离,减少 螟虫对甘蔗的危害,而且甘蔗、大豆和大蒜高矮搭配改善了甘蔗田的光照、温湿度状况和通 风状况,增加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进而减少螟虫害的发生环境。在第一行甘蔗与第二行甘 蔗之间种植两行大豆,在第二行甘蔗与第三行甘蔗之间种植一行大蒜,即在一行甘蔗两侧 分别种植两行大豆和一行大蒜,两行大豆植株可以增强甘蔗田中的作物密度,减少螟虫的 活动空间,降低螟虫的的繁殖速度,但是当大豆的行数多于两行时,又会影响甘蔗的生长, 大蒜的的行数以一行最佳,因为甘蔗的生长也需要甘蔗植株周围的空气又足够的流通性, 多一行不利于甘蔗植株生长,也不利于收割甘蔗。
[0028] (3)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诱杀器,通过螟虫性外激素将雄螟虫从筒体侧壁 上的开口引诱入诱杀器,然后用触杀性杀虫剂杀死部分螟虫,螟虫掉落到诱杀器下部,诱杀 器下部的灭虫液进一步将没有死亡的螟虫杀死,大量雄螟虫被诱杀后,会造成螟虫雌雄比 例失衡,减少第二代虫的密度。该诱杀器使用方便,原料易得,灭虫液的原料是常见的水、食 醋和酒精;可重复使用,只需取下棉布重新滴加性外激素即可;并可根据需要滴加不同种 类的行为激素,以诱杀不同种类的螟虫。诱杀器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收太阳能并转 化为电能为电热板供电,电热板发热后可以将性外激素的气味充分散发出去,大幅度提升 了诱杀器的诱杀范围,保证诱杀器对诱杀器周围80-90平方米的区域具有诱杀效果。本发 明中,需要保证每80-90平方米的区域设置一个诱杀器,高于90平方米时,鉴于诱杀器的诱 杀范围,诱杀效果会明显降低。
[0029] (4)赤眼蜂以虫治虫是通过让赤眼蜂在螟虫卵中产卵,并寄生其中,使螟虫卵不能 形成螟虫,来达到防治螟虫的效果。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放蜂器,将蜂卡从拉链部位放入放蜂 器内,拉上拉链,然后挂入甘蔗田中,即可进行放赤眼蜂作业,赤眼蜂羽化后即可从出蜂孔 进入甘蔗田。将放蜂器悬挂在大豆植株上,可以利用大豆的密度保护赤眼蜂卵,并为赤眼 蜂营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促进赤眼蜂产卵。在本发明中,需要在每2-4平方米的区域放 置一个放蜂器,以保证甘蔗田中,赤眼蜂具有足够高的数量和密度,确保防治效果,当高于4 平方米时,赤眼蜂的防治效果明显降低。
[0030] (5)本发明中,将收割甘蔗后留下的枯叶残茎和蔗头进行堆肥处理,消灭大部分越 冬蔗螟,降低翌年春天螟虫害的发生数量。一方面利用堆肥产生的高温杀灭越冬蔗螟,另一 方面柑橘皮对蔗螟也有杀灭作用,而且发酵完成后混入生石灰和腐殖酸,进一步杀灭蔗螟, 上述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